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例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12
1
作者 花玮 鲁质成 +2 位作者 花金年 宋贺 张作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减压手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提高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雷 沈维高 +1 位作者 刘艳波 许海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116例。分别利用q PCR、WB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稳定克隆U87-PDCD5细胞、转染si-PDCD5后的脑胶质瘤细胞以及原发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过表达或敲降PDCD5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及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建立脑胶质瘤细胞系U87裸鼠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MZ组、PDCD5组和TMZ+外源性PDCD5重组表达载体联合组,治疗20 d后断颈处死动物,切取瘤组织,测量瘤体积并称瘤质量。采用q PCR、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分析PDCD5联合TMZ治疗对脑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PDCD5 mRNA和蛋白在U87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在U25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均P<0.05);在高级别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组织(均P<0.05);U87-PDCD5和U251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高于U87细胞(均P<0.05),U87-PDCD5-siRNA、U251-siRNA组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比较裸鼠移植瘤的瘤体积和质量,对照组>TMZ组>PDCD5组>联合组(均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内PDCD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趋势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PDCD5过表达可增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而沉默PDCD5表达作用则相反,PDCD5与TMZ联合应用可更好地抑制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基因5 脑神经胶质瘤 U87细胞 U251细胞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紫杉醇的纳米胶束与C6胶质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占峰 罗毅男 +3 位作者 郑勇辉 韩海玲 洪新雨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探讨了PEG-PLA/PTX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G-PLA/PTX胶束进入到C6细胞内,聚集于细胞浆中,通过与细胞核中DNA的作用改变细胞生长的周期,造成在G2-M期的阻滞,引起细胞的凋亡.因此,PEG-PLA/PTX胶束有望用于脑胶质瘤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紫杉醇 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流式细胞术 透射电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6胶质瘤 细胞 诱导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大伟 顾卫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87-588,共2页
患者 男性,48岁。因头痛、左眼视力减退6个月,伴间断性恶心、呕吐1个月,于2007年10月8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额部及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伴左眼疼痛、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经口服甲... 患者 男性,48岁。因头痛、左眼视力减退6个月,伴间断性恶心、呕吐1个月,于2007年10月8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额部及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伴左眼疼痛、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经口服甲苯嚼唑辛(平痛新)(40mg,3次/d)及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赛克欣)(100mg,3次/d)治疗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手术治疗 头部CT检查 脑蛋白水解物 复方吡拉西坦 持续性胀痛 视力减退 视物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脑室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丽 刘卓航 +1 位作者 张秀梅 周华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4-774,共1页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进行性加重恶心、喷射性呕吐35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实验室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CT:第四脑室内可见边缘较清楚、形态不规则的低及稍低密度肿块,约4.0 cm×3.5 cm×2.0 cm,密度略欠均匀,CT...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进行性加重恶心、喷射性呕吐35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实验室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CT:第四脑室内可见边缘较清楚、形态不规则的低及稍低密度肿块,约4.0 cm×3.5 cm×2.0 cm,密度略欠均匀,CT值约15~27 HU,病灶边缘可见结节样、颗粒状粗糙样钙化(图1A),肿块沿中脑导水管向上生长至右侧环池,中脑及脑干受压、变形,第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及四叠体池被肿块占据,双侧侧脑室扩张,侧脑室旁白质呈对称性密度减低。MR:第四脑室内病灶平扫T1WI呈低信号(图1B),内可见局灶性更低信号区;增强T1WI显示病灶周边呈环状强化,中心区域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星形细胞瘤 第四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