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秀英 刘姗姗 左振鹏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健康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明信片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
2
作者 魏宇航 李泽亚 +1 位作者 杨书悦 张尉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225-22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两枚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年寄出的明信片上展示的信息,介绍了Henry E.Meleney和徐锡藩(H.F.Hsü)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回顾了两位医学家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医学家们全心服务病患的高尚医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 本文通过分析两枚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年寄出的明信片上展示的信息,介绍了Henry E.Meleney和徐锡藩(H.F.Hsü)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回顾了两位医学家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医学家们全心服务病患的高尚医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 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指腱器终腱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志刚 路来金 +1 位作者 于家傲 陈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伸指腱器终腱的解剖学特点和槌状指损伤的病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鲜成人尸体示、中、环、小指各 2 0指的伸指腱器终腱特点进行了解剖学测量 ,并对终腱的滑动距离进行了动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各指伸指腱器... 目的 :探讨伸指腱器终腱的解剖学特点和槌状指损伤的病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鲜成人尸体示、中、环、小指各 2 0指的伸指腱器终腱特点进行了解剖学测量 ,并对终腱的滑动距离进行了动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各指伸指腱器终腱的形态结构大体相似 ,但是中指 (17.12± 3 .3 )mm和环指 (16.3 3± 2 .9)mm的长度明显长于示指 (14 .73± 4.1)mm和小指 (10 .91± 2 .5 )mm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并测出了各指终腱薄弱区的位置 5 .5~ 8.6mm ;同时检测了终腱运动功能与外力的关系 ,当近侧指间关节 (PIP)伸直时终腱的滑动距离较PIP屈曲时减少 40 %以上 ,表明终腱对外力的缓冲能力也减少了40 %。结论 :伸指腱器终腱的薄弱区是断裂的易发部位 ,也是功能重建的关键部位 ;终腱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指腱器终腱 形态特点 临床意义 解剖 伸腱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外周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云峰 马青山 +2 位作者 成焕吉 鲁继荣 付文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0-151,166,共3页
为探讨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在哮喘病发病中的作用 ,采用放免方法对69例哮喘患儿外周血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血管内皮素 (ET)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ECP、ET及TNF_α发作期水平较缓... 为探讨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在哮喘病发病中的作用 ,采用放免方法对69例哮喘患儿外周血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血管内皮素 (ET)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ECP、ET及TNF_α发作期水平较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均<0.01) ;缓解期水平有明显下降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ECP、ET及TNF_α水平 ,对于判断哮喘病期、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血管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路然 蔺勇 +3 位作者 赵节绪 高维滨 殷淑萍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每次;对照组为口服中药桑螵蛸散,2次/日,6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B超膀胱最大容量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用于肺部疾病进展
6
作者 张梦奇 刘健男 孙玉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2,共4页
MRI为具有高软组织对比度、多序列和多参数成像能力的无创影像学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研究肺部疾病,但因肺部生理结构特殊及图像存在呼吸运动伪影等问题,其应用面临一定挑战。本文就MRI用于肺部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间质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与医学伦理
7
作者 尹国 王建国 +1 位作者 张玉芹 刘鸿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6期72-73,共2页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医疗保险政策从经济学角度影响了医疗行为,但影响医疗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医学伦理是必不可少的。用医学伦理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顺畅发展意义...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医疗保险政策从经济学角度影响了医疗行为,但影响医疗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医学伦理是必不可少的。用医学伦理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顺畅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医学伦理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医疗行为 医院 医惠关系 非营利性医院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肝癌
8
作者 刘峻池 李艳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0-887,共8页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一种异质性细胞群,可在肿瘤患者和荷瘤动物体内大量扩增及聚集,并发挥免疫抑制活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MDSCs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MDSCs与肝癌的...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一种异质性细胞群,可在肿瘤患者和荷瘤动物体内大量扩增及聚集,并发挥免疫抑制活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MDSCs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MDSCs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抑制性细胞 肝癌 免疫抑制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27
9
作者 关晓猛 杨晓英 +3 位作者 徐卉 杨凯 张静 王润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评价吸烟者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113例不同烟龄的吸烟者及50例体检正常的非吸烟者,应用高频超声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双侧颈总动脉,双侧肱动脉管壁随心动周期的运动轨迹,测量... 目的:探讨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评价吸烟者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113例不同烟龄的吸烟者及50例体检正常的非吸烟者,应用高频超声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双侧颈总动脉,双侧肱动脉管壁随心动周期的运动轨迹,测量血管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和顺应性(AC)。结果:Ds和Dd:吸烟各组与非吸烟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ρ和β:吸烟各组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吸烟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C:吸烟各组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吸烟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回声跟踪技术可早期发现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伏鑫 郭彩霞 +1 位作者 魏春艳 赵继学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76-77,共2页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发展现状 培养策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向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食管癌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新策略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立顺 尹艳慧 +3 位作者 高素君 殷剑宁 赵晓航 朱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双向电泳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在食管癌组织与食管癌旁组织差异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质 ,图像分析软件ImageMaster4 0 1分析所获得的凝胶图谱并寻找差异点 ,用质谱仪... 目的 :探讨采用双向电泳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在食管癌组织与食管癌旁组织差异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质 ,图像分析软件ImageMaster4 0 1分析所获得的凝胶图谱并寻找差异点 ,用质谱仪鉴定差异点蛋白质。结果 :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癌组织差异分析策略 ,并发现在分子量 5 0 0 0 0 6 0 0 0 0 ,等电点 5 6的区域 ,食管癌组织和食管癌旁组织存在 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 ,质谱鉴定为丙酮酸激酶M2 M1。结论 :在合理的策略指导下 ,以双向凝胶电泳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得到的丙酮酸激酶M2 M1在食管癌与其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 ,可能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食管癌组织蛋 白质组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东生 姜艳芳 牛俊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8-380,384,共4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学 急慢性炎症 肝细胞凋亡 感染者 丙肝病毒 慢性肝炎 丙肝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方法对比分析少年和老年软骨成分含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伟 周密 +5 位作者 左剑 王丽娜 高淑琴 陆国会 李占龙 里佐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3-685,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方法测量了少年和老年人软骨的红外光谱。由OMNIC5.2软件计算了软骨中主要有机成分(胶原)和无机成分相关光谱带的积分面积。对代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某些谱带面积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软骨中有...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方法测量了少年和老年人软骨的红外光谱。由OMNIC5.2软件计算了软骨中主要有机成分(胶原)和无机成分相关光谱带的积分面积。对代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某些谱带面积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软骨中有机成分(酰氨Ⅰ)含量与无机成分(PO4^3-)含量之比少年是老年人的5~7倍;然而脂类含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对脂类(1747cm^-1)与无机物(PO4^3-)的谱带积分面积进行比较,老年人软骨中脂类含量明显高于少年。作者认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性的退化在软骨中的总体表现为有机成分(胶原)的减少(而脂类含量却增加)和无机成分(磷酸盐、碳酸盐等)相对的增加,使得软骨骨质变脆,失去过多弹性,耐磨性减低,是进一步容易导致骨病和骨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姝 贾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泪膜功能和干眼症的患病率。方法对2型DM患者55例(110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为非DM患者40例(80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干眼症状问询及相关检查。结果DM组干眼症的患病率50.91%(56/11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泪膜功能和干眼症的患病率。方法对2型DM患者55例(110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为非DM患者40例(80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干眼症状问询及相关检查。结果DM组干眼症的患病率50.91%(56/11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泪膜功能相关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It)(9.48±4.02)mm,低于对照组(11.73±3.81)mm(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6.64±3.18)s,与对照组(12.30±2.79)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20%(22/110),高于对照组5.00%(4/80)(P<0.01)。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和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与病程无关。结论2型DM患者泪膜功能发生改变,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冬梅 佟训靓 +1 位作者 罗庆录 刘维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动物模型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室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对照组单独应用沙氏培养基,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观察菌落的大小、形态...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动物模型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室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对照组单独应用沙氏培养基,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观察菌落的大小、形态。动物试验:分别取生长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上生长的须癣毛癣菌和普通沙氏培养基上生长的须癣毛癣菌接种在豚鼠上,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动物皮损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皮损加重,但并不是在感染初期立即加重,而是在1周以后。结论不能单独应用激素治疗真菌感染,但可以在一周之内应用抗真菌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复方制剂,有效改善炎症后单独应用抗真菌药以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皮肤癣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骨骨折CT扫描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永斌 姜卫国 初国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的不同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GELightspeed 16排螺旋机扫描仪 ,对 5例鼻外伤患者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 ,1例普通X线侧位平片显示阴性 ,CT图像可显示有... 目的 探讨螺旋CT的不同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GELightspeed 16排螺旋机扫描仪 ,对 5例鼻外伤患者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 ,1例普通X线侧位平片显示阴性 ,CT图像可显示有骨折线。单纯鼻骨骨折 4例 ,合并鼻中隔骨折 1例 ,鼻骨线形骨折 3例 ,粉碎性骨折 2例。其中重建后冠状位像显示鼻骨骨折线全面 ,可靠 ,横断位像可以显示骨折线 ,矢状位像上显示骨折线不很可靠 ,尤其对碎骨片的数目 ,来源分辨能力差 ,3D骨重建对微小的骨折分辨率差 ,对骨折有明显移位或塌陷的情况显示清晰。结论 冠状面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最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检索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伦志军 张见影 安力彬 《现代情报》 2004年第8期135-136,共2页
本文介绍了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更新周期等基本概况 ;
关键词 WEB of SCIENCE 文献检索 数据库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角膜上皮和泪膜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朱姝 贾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眼表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发生改变,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糖尿病可导致眼表的改变,包括泪膜、角膜上皮和角膜神经的改变,与外周神经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眼...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眼表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发生改变,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糖尿病可导致眼表的改变,包括泪膜、角膜上皮和角膜神经的改变,与外周神经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眼底激光治疗等有关。糖尿病发生泪膜和角膜上皮改变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蛋白质糖基化反应、醛糖还原酶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作用、蛋白激酶C通路、角膜神经递质异常等。眼科医师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时应考虑到眼表疾病的发生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醇提物对心肌缺血后期心肌组织NO与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皓 石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探讨鹿茸醇提物在心肌缺血损伤后期对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采用NO试剂盒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探讨鹿茸醇提物在心肌缺血损伤后期对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采用NO试剂盒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鹿茸醇提物给药各组中大鼠心肌NO含量与CGRP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期,鹿茸醇提物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组织中NO及CGRP含量来保护受损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党媛媛 徐卉 +1 位作者 林铭新 杨松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9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超声及临床资料,患儿的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层厚度的超声测值与手术中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幽门形态,...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9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超声及临床资料,患儿的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层厚度的超声测值与手术中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幽门形态,超声测值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正确的探查方法是超声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婴儿 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