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与运行探索
1
作者 徐丹 朱峰 王艺博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263,共7页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课题则是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团队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与措施,以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详述了其通过加强宣传、规范管理、按需设立...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课题则是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团队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与措施,以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详述了其通过加强宣传、规范管理、按需设立课题等举措提升开放课题管理成效的实践经验。围绕国家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该文提出优化建议:一是在开放课题中设置后补助项目,实践有组织科研范式改革;二是设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用户专项,提升设施开放共享水平;三是面向本地成果转化项目,提升科技转化效能并赋能区域创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课题 全国重点实验室 课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明 季金华 +2 位作者 金盛 季毓婷 别一鸣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以光电、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可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的电力供给,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助力交通领域“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为了推动交能融合技术的应用,明确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该文综述了国内外... 以光电、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可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的电力供给,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助力交通领域“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为了推动交能融合技术的应用,明确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过去10年在电动汽车与清洁能源融合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其次,将已有研究成果分为公路环境与城市道路环境两类,分别从电网、充电站、车辆3个层面归纳了当前电动汽车与清洁能源融合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考虑到清洁能源发电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存在较强的随机波动,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强公共领域交能融合发展、构建多种互补型清洁能源发电策略、建立“源—网—荷—储”集成优化技术、强化分布式微电网能源自洽调度、加强无线光伏充电公路运营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清洁能源 融合发展 设施规划 运营管理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地铁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鑫 刘天舒 张艳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采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趋势、主要申请机构、研发方向、被引次数及专利价值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地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地铁技术相关专利数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现阶段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发热点集... 采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趋势、主要申请机构、研发方向、被引次数及专利价值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地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地铁技术相关专利数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现阶段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发热点集中在B61、G01、G06等IPC(国际专利分类)分类号;高被引专利的总数不多,价值度为7的专利数量最多,专利质量仍须提升。建议继续提升专利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助力我国地铁技术持续高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技术 专利分析 专利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林类高校专利计量分析--以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4
作者 金鑫 张艳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9期64-67,共4页
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对我国代表性农林类高校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并探讨了农林类高校专利的研究布局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农林类高校专利于2009年后开始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分类号A01、C12、G01的专利申请相对... 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对我国代表性农林类高校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并探讨了农林类高校专利的研究布局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农林类高校专利于2009年后开始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分类号A01、C12、G01的专利申请相对较为活跃,与农林类高校优势学科特色相一致;农林类高校专利质量有待提高,需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 高校 专利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分离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张国军 杨延梅 +7 位作者 张嘉桐 杨举 吴金 高玉龙 王殿永 王婷婷 赵传芳 张媛媛 《特产研究》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严重危害水貂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其中最主要的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本研究对近些年流行于河北、山东及辽宁等地的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疑似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以便充分了解该类疫病病原的流行情况,...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严重危害水貂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其中最主要的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本研究对近些年流行于河北、山东及辽宁等地的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疑似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以便充分了解该类疫病病原的流行情况,为防控提供可靠科学依据。通过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分离病原,以玻片凝集反应鉴定其血清型,对分离菌株分别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毒力试验、免疫原性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获得1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命名为PA1~PA15,其中14株为血清G型,占93.3%,1株为血清B型,占6.7%。通过毒力试验确定致病菌株,然后分别进行了本动物回归试验、免疫原性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致病力最强的1株为血清G型(PA4株,暂命名为DL1007株),肌肉注射致死率可达100%(5/5),经灭活后采用一定剂量免疫水貂后并攻毒,可对致死剂量菌株产生全部保护(5/5存活)。此次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病料分离的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最强株(DL1007)的自制疫苗对水貂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该毒株可作为后续水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与巴氏杆菌三联灭活疫苗研制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出血性肺炎 免疫原性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