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黎兵 杨嘉乐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呈正相关。努力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在努力归因、能力归因和时间价值感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关键词 初中生 时间管理倾向 自我效能感 学习归因 学业成绩 努力归因 能力归因 时间价值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心理学创新性探索
2
作者 车文博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0,共2页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系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先生人格独立,刚直不阿,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影响中外。
关键词 心理学家 中国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 创新 博士生导师 专业委员会 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 被引量:106
3
作者 张林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研究者只关注有意识状态下人们的外显态度,对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态度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棗外显态...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研究者只关注有意识状态下人们的外显态度,对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态度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棗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测量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对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双重态度类型及相关的研究证据作了详细介绍,最后探讨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态度改变、态度测量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未来研究方向的意义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外显态度 内隐态度 双重态度模型 理论来源 类型 实证支持 社会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金丽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0年第1期28-32,37,共6页
本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小学、初中至高中阶段优生、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趋势 ,并探讨智力、非智力因素与优生、差生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 :(1)优生、差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不同 ,但发展顺序一致 ,初二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转折期 ;... 本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小学、初中至高中阶段优生、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趋势 ,并探讨智力、非智力因素与优生、差生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 :(1)优生、差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不同 ,但发展顺序一致 ,初二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转折期 ;(2 )非智力因素在优生中普遍高于同年级差生 ;并对优生、差生学习成绩影响差异显著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呈显著正相关 ,它们共同影响学习成绩。就被试总体而言 :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贡献率为 2 2 % ,非智力因素的贡献率为 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生 差生 非智力因素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