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适性动员:面向复合型灾害的基层社会动员逻辑
1
作者 贾玉娇 傅昱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8,共12页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标识性概念,业已成为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然而,既有研究疏于考察党政体制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而这一互动过程实质上已外化于基层社会动员的具体实践中,表征了...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标识性概念,业已成为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然而,既有研究疏于考察党政体制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而这一互动过程实质上已外化于基层社会动员的具体实践中,表征了独特的中国国家治理范式。伴随复合型灾害的涌现及其不确定性的凸显,如何建构与这一特殊治理情境相契合的新的分析框架已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研究议题。这一议题立足于复合型灾害治理情境,着眼于深化和拓展党政体制的概念范畴,尝试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分析框架,即“调适性动员”。该框架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政治统合与地方性情境融合的合一,以消解不确定性催生的模糊治理边界,并实现社会治灾基础的整体性建构。其实践逻辑在于:通过校准治灾任务、重塑治灾组织、下沉治灾资源以化解应急态下常规制度失灵问题;通过党组织的嵌入与延伸、转译治灾政策、发动地方能人以激活常态下社会成员的治灾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体制 社会动员 复合型灾害 不确定性 调适性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之社会政策蕴涵初探
2
作者 田毅鹏 刘书田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7,178,共11页
自19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概念在欧洲诞生之时起,其学科便主要是围绕着城市工业社会激烈的劳资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展开政策体系建构的。20世纪初,在社会政策相关理论初入中国之时,同样带有突出的“城市主义”和“工业主义”特点。但随着时... 自19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概念在欧洲诞生之时起,其学科便主要是围绕着城市工业社会激烈的劳资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展开政策体系建构的。20世纪初,在社会政策相关理论初入中国之时,同样带有突出的“城市主义”和“工业主义”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面对当时乡村凋敝的社会环境,并基于村落社会的历史传统,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一系列关乎乡村发展的社会政策实践,形成了以乡村复兴为主要目标的乡村社会政策体系。该体系从政策价值体系建构、政策实施主体、领域性社会政策实践等方面展开,充分彰显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所具有的丰富的社会政策蕴涵,成为世界乡村社会政策重要的发端标志之一。虽然乡村建设社会政策实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未达到复兴乡村的目标,但却拓展了世界社会政策发展的传统界限,其所体现出来的乡村社会政策蕴涵对世界社会政策的边界拓展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社会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 社会政策 乡村社会政策发端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包容:社区老年“线上—线下”社会资本的联动发展
3
作者 张竞月 吕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要求。对于老年人来讲,自从退出单位组织以后,社区成为承载其夕阳生命的真实场域,而在中国传统家庭“强关系”对老年人群的支持功能不断弱化的背景下,作为“弱关系”的社区社...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要求。对于老年人来讲,自从退出单位组织以后,社区成为承载其夕阳生命的真实场域,而在中国传统家庭“强关系”对老年人群的支持功能不断弱化的背景下,作为“弱关系”的社区社会资本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持续性的工具性与情感性支持,成为当前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议题。现存的社区老年“线下”社会资本存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供需不平衡和可持续性不强的缺憾,当下的“线上”社会资本也存在技术壁垒以及缺乏正确引导、可能导致不良行为传播等问题。而社区老年“线上—线下”社会资本的联动则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在社区的正确引导下,持续保持“线下”社会资本形成的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包容 “线上—线下”社会资本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才生 陈氚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春运是近十多年来在中国形成的一大独特的社会现象,因在短期内集中引发诸多问题而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春运既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又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味,春运问题实质上是现代与传统冲突的结果。社会结构空间... 春运是近十多年来在中国形成的一大独特的社会现象,因在短期内集中引发诸多问题而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春运既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又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味,春运问题实质上是现代与传统冲突的结果。社会结构空间上的人口流动、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制度性约束是春运问题产生的根源,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春运问题,必须加快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同步推进城市化与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结构的日趋合理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运 社会结构变迁 发展不均衡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 兼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的理论意涵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毅鹏 刘拥华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自社会学学科创建以来,社会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对费孝通晚年一文的解读出发,试图在解读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阐述。文章认为,基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学科的人文属... 自社会学学科创建以来,社会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对费孝通晚年一文的解读出发,试图在解读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阐述。文章认为,基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学科的人文属性是社会学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学的“学科意识”这一维度出发,阐述在社会学本土化趋势下,社会学如何与人文科学进行有意义的勾联,是社会学扩展自身传统界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人文属性 学科意识 本土化 人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均衡机制与社会安全——基于吉林省城乡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宝安 王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进人新世纪之后,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保护和促进社会安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公众的社会安全感问题,不但具有反映社会安全状态的晴雨表功能,同时也具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现实品格。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进人新世纪之后,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保护和促进社会安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公众的社会安全感问题,不但具有反映社会安全状态的晴雨表功能,同时也具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现实品格。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均衡程度和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程度,是决定公众安全感以致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和完善的条件下,社会矛盾的累积不可避免。从根本上排除影响社会安全的结构性隐患,有效规避社会风险,亟须构建以完善底线公平为基点、以提供上升流动机会为目标、以塑造社会公共价值为取向的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社会成员的贡献补偿,调节过分悬殊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边缘群体的上升流动,从而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安全 底线公平 上升流动 社会公共价值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社会: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社会学视野 被引量:14
7
作者 崔月琴 吕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一部分,是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社会原子化危机的回应。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内涵,同样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也与...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一部分,是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社会原子化危机的回应。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内涵,同样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也与特定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在90年代加速的中国社会转型,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国家—单位—个人"的总体性社会关系格局和社会联结方式,社会原子化危机也逐步呈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作为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国家主导的改革和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将形塑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社会自我保护运动 社会转型 社会原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主题分化与社会学研究范式整合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建民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57,共19页
Modernity, originated from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holistic concept known as initial modernity.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itial modernity gradually demarcated into scientif... Modernity, originated from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holistic concept known as initial modernity.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itial modernity gradually demarcated into scientific modernity and humanistic modernity, with the former triumphing over the latter. As a product of modernity, sociology has been subject to the antagonistic dualism since its birth, resulting in its tattered condition with multiple theories and paradigms in constant dispute, even to the extent of endangering itself.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at is characterized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s a major form of social conflicts, sociology should discard the “either-or” thinking mode of antagonistic dualism and strive to embrace both dimensions of science and humanity. It should pursue unified integration with pluralities to strengthen its explanatory power for reality, and in the course, successfully present itself as an independent, coherently integrated, scientific discip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现代性 分化 主题 社会学理论 现实世界 历史 危机 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社会学视域下我国滑雪产业集聚地域社会样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毅 袁雷 孟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6,共6页
以地域社会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崇礼区社会样态生发的动力机制和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崇礼区社会变迁是滑雪产业集聚的结果,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同时,社会变迁也导致该地域的社会样态在... 以地域社会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崇礼区社会样态生发的动力机制和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崇礼区社会变迁是滑雪产业集聚的结果,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同时,社会变迁也导致该地域的社会样态在群体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关系结构和群体社会心态等方面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社会学 社会样态 滑雪产业 集聚 崇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吕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科学命题,对食品安全的完整理解尚需要在社会学公共性格局的相关理论中寻找答案。西方社会在自由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也都经历了食品安全危机的阵痛,其随后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公共性结构的调整...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科学命题,对食品安全的完整理解尚需要在社会学公共性格局的相关理论中寻找答案。西方社会在自由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也都经历了食品安全危机的阵痛,其随后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公共性结构的调整。克服食品安全危机有赖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形成一种积极沟通的新公共性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食品安全风险也有全球化的趋势,因此,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人类安全视野须要被纳入到新公共性格局的生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工业 第三部门 新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协商: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的路径探索与共同富裕——基于吉林省白山市某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轶华 祁晓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吉林省白山市的BMZ公司为个案,对其参与当地DS村福利供给的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研究发现,传统“单向参与”模式下企业参与农村福利供给面临着福利供... 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吉林省白山市的BMZ公司为个案,对其参与当地DS村福利供给的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研究发现,传统“单向参与”模式下企业参与农村福利供给面临着福利供求结构失衡、参与方式阙如与行为失范等一系列困境,这些问题掣肘企业参与社会福利的功能释放。究其根源,企业以“工具性”为核心的功能定位的福利供给,忽略农民农村的社会、文化需求和经济利益,使农村福利发展陷入了悖论。实践表明,以“公共性”为核心的“公共协商”模式在满足农民基本需求、防控农村社会风险和促进农民生计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这为企业参与农村福利改善、推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公共协商 农村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度社会学在当代的建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才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社会学 新制度主义 当代 制度分析 地位与作用 20世纪 80年代 学术思潮 理论形态 解释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单位化、社区记忆的缺失与重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建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2,共3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①的振兴是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基础重建并行的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基础重建的重要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也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但“单位记忆”根深蒂固而“社区记忆”缺失使得资... 资源枯竭型城市①的振兴是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基础重建并行的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基础重建的重要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也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但“单位记忆”根深蒂固而“社区记忆”缺失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社区建设因社区意识淡薄、社区社会资本微弱而步履维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机统一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展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意识、重建社区记忆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去单位化 社区记忆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可能:一个组织社会学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金荣 彭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共5页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可能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借助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从效率与合法性两个维度构建一个组织动员的分析框架,并运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事实印证该框架的可适性。研究表明,新...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可能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借助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从效率与合法性两个维度构建一个组织动员的分析框架,并运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事实印证该框架的可适性。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质是一场组织化的集体行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疫情防控的有效组织动员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环境的支撑和制度环境的约束,前者指向效率标准,后者指向合法性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疫情防控中要以“抢时间、高投入、全民参与”作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标准,以“政治任务、大局意识、生命至上”作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合法性机制。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在中国成为可能的理解,也有助于回击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就中国疫情防控及其成效所给予的“污名化”“去中国化”言论攻击与恶意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力量办大事 组织社会学 新制度主义 新冠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分析——基于吉林省十县(市、区)的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玉娇 宋宝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基于残疾人群体内部的需求异质性与既有制度安排一般性间的矛盾,选择农村重度残疾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吉林省十县(市、区)农村中的93356名重度残疾人作为样本,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基于残疾人群体内部的需求异质性与既有制度安排一般性间的矛盾,选择农村重度残疾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吉林省十县(市、区)农村中的93356名重度残疾人作为样本,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障存在资金需求缺口严重、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覆盖率失衡、社会保障制度设置与社会保障需求预测错位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转变政府相关部门对重度残疾人实施社会保障的观念、加大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事务管理、提高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水平、加强法制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重度残疾人 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社会学视阈下的前科消灭制度研究——以《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红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8,共5页
从法社会学的标签理论和人权理论出发来审视,前科消灭制度具有当然的合法性基础,应该在刑法立法中予以体现。《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的前科消灭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对前科消灭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这对中国的相关立法具有一定的借... 从法社会学的标签理论和人权理论出发来审视,前科消灭制度具有当然的合法性基础,应该在刑法立法中予以体现。《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的前科消灭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对前科消灭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这对中国的相关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应该改革当前的刑事法律思想,选择"前科应当消灭、但是不能全部消灭"的前科消灭制度的立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科消灭制度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 标签理论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复合型社会”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三社区”案例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海琳 程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85-96,共12页
网络社会来临带来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空间转换,当下互联网发展建构了新的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形态,社区作为基本社会生活空间,展现出"地域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复合形态。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在利用... 网络社会来临带来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空间转换,当下互联网发展建构了新的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形态,社区作为基本社会生活空间,展现出"地域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复合形态。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地域空间"与"网络空间"关系进行重构时,既创造了治理经验,也显示出诸多问题。通过对"十三社区"研究,发现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空间重组、居民自下而上流动权力与自主性的提升以及新型公共空间与智慧生态的再生产,但同时也发现存在过度技术化、跨地域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长效联动机制相对匮乏、行政化倾向和技术治理异化等问题。打造异质多元的社会空间、培育广泛社会力量联动、提高居民治理主体地位,走向"复合型社会"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才能推进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网络空间 空间社会学 复合型社会 “十三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里的社会信用及其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才生 闻凤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制度的信用就是社会信用,它包括"道德信用"与"法制信用"两种基本类型或形式,社会信用体系就是由这两种基本信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法制信用与道... 制度的信用就是社会信用,它包括"道德信用"与"法制信用"两种基本类型或形式,社会信用体系就是由这两种基本信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法制信用与道德信用一起抓。这种理解将进一步推进信用理论的建构,对于目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 道德信用 法制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社会学关于信任的研究述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才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80,共6页
古典经济社会学从经济领域契约关系中的非契约因素入手,开展信任问题研究,但只限于对信任的经济功能做泛泛而谈,提出了一些比较零散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社会学从社会资本角度,尝试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对信任的经济功能... 古典经济社会学从经济领域契约关系中的非契约因素入手,开展信任问题研究,但只限于对信任的经济功能做泛泛而谈,提出了一些比较零散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社会学从社会资本角度,尝试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对信任的经济功能进行了深入、系统、具体的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或理论,从而为经济社会学在当代的研究和发展拓宽了视野和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西方经济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的切入点转换与主题不断深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非契约因素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吉林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祥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吉林省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状态,并呈现出城镇老龄化严重、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化不平衡、速度快等特征。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吉林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资金筹集模式困境、保险程度困境与支付困境这三个老龄化困境。吉林... 吉林省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状态,并呈现出城镇老龄化严重、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化不平衡、速度快等特征。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吉林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资金筹集模式困境、保险程度困境与支付困境这三个老龄化困境。吉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该首先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以“重点覆盖、适度福利”为目标,进行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吉林省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