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预留不同度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宜 杜洋 +1 位作者 邹贺 张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1-985,共5页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预留度数的TECNIS Symfony ZXR00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白内障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其中男37例,女3...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预留度数的TECNIS Symfony ZXR00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白内障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其中男37例,女35例。分为两组:A组(IOL预留度数为0~-0.30 D)38例,B组(IOL预留度数为-0.50~-0.75 D)34例。评估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UNVA)、离焦曲线、调制传递函数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视功能指数量表、摘镜率以及不良光学干扰现象。结果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和裸眼中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的UNVA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在0 D和-2.0 D的屈光度上,两组患者的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屈光度范围内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和不良光学干扰现象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的视功能指数量表评分高于A组,A组患者的近距离视物摘镜率低于B组,但A组远距离视物摘镜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预留部分近视的患者拥有更好的UNVA以及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离焦曲线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患者的术式选择和术后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窦文文 邹贺 张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3mo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07/2016-12我院白内障科就诊的34例34眼白内...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3mo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07/2016-12我院白内障科就诊的34例34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mo后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wk,1、3mo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各期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1眼,0.3~<0.5者8眼,0.5~<0.7者16眼,>0.7者9眼,达到或接近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wk,1、3mo眼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手术并没有明显增加角膜的散光度。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mo后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术能有效确切地提高视力,稳定眼压,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不全脱位 脱位范围>2象限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逸非 都婉红 +1 位作者 赵梅生 朱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1,共5页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00D以上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由于高度近视常常伴随多种眼底病理性改变,因此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一种新兴的眼科辅助检查手段,可以高效、无创地得到视...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00D以上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由于高度近视常常伴随多种眼底病理性改变,因此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一种新兴的眼科辅助检查手段,可以高效、无创地得到视网膜、脉络膜的微血管分层图像,并对血流信号进行量化分析。自OCTA问世以来,运用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揭示高度近视与视网膜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以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等参数的相关性,为科研人员深入探索高度近视发生机制,延缓高度近视发生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中心凹无血管区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脉络膜厚度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远视矫正方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迪 何宇茜 +1 位作者 王淑荣 张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3-957,共5页
典型的远视患者因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导致视远、视近皆不清晰,而频繁且过度的使用调节则易出现视疲劳和内斜视等症状,儿童甚至可能发展为弱视,需及时矫正且慎重地设计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屈光系统随年龄发生... 典型的远视患者因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导致视远、视近皆不清晰,而频繁且过度的使用调节则易出现视疲劳和内斜视等症状,儿童甚至可能发展为弱视,需及时矫正且慎重地设计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屈光系统随年龄发生相关生理变化,远视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调节能力差异较大,医生需根据不同年龄的屈光特点,设计合理的矫正方案。本文将综述现有的远视矫正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并总结不同年龄患者的远视临床表现特点和相应的矫正方案的临床进展,希望为临床上的远视矫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年龄 方案设计 屈光手术 配镜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