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宇飞 陈晓 李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11,共8页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抗PD1/PD-L1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期,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尚可。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并进一步探索其诊断、疗效评估的理想生物标记物,以及用于长期监测的方法,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抗PD1/PD-L1治疗更加系统、完善,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分子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安全性 疗效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防治中“上医治未病”理念的实施与挑战 被引量:8
2
作者 崔久嵬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0,共6页
从肿瘤防治前沿问题出发,首先概述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作用,其是肿瘤防治行动的关键,对于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和生存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控中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 从肿瘤防治前沿问题出发,首先概述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作用,其是肿瘤防治行动的关键,对于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和生存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控中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引导肿瘤防治工作、建立科学防治指南以改善肿瘤防治不足或过度现象、科学普及防癌抗癌理念,以及积极研发肿瘤防治新技术等方面,促使肿瘤防控事业的有效实施。最后,对近几年肿瘤防控过度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防治 筛查 治未病 早诊早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珏 刘雨婷 崔久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20-1224,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经成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且成为除肿瘤患者外第二大死因。肿瘤本身是一种存在血栓和出血双风险并存的状态,对患者能够进行有效风险评估筛查的模型显得尤为关键。只有能在对肿瘤患者进...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经成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且成为除肿瘤患者外第二大死因。肿瘤本身是一种存在血栓和出血双风险并存的状态,对患者能够进行有效风险评估筛查的模型显得尤为关键。只有能在对肿瘤患者进行精准的风险分层,低风险患者能够不进行血栓预防或仅进行机械预防降低治疗成本和出血风险,高风险患者预防血栓中获益。本文对目前肿瘤并发相关VTE的情况、当前VTE风险评估模型的对比、风险模型的建立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相关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的认识,并对风险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提出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蕊菡 张露 陈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2-608,共7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在免疫治疗的应用中,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仍有部分患者在疾病缓解的一段时间后出现疾病进展,提示存在免疫耐药。本文主要从原发性耐药及获得性耐...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在免疫治疗的应用中,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仍有部分患者在疾病缓解的一段时间后出现疾病进展,提示存在免疫耐药。本文主要从原发性耐药及获得性耐药两方面对肿瘤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CAR-T细胞治疗,为克服耐药取得更好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肿瘤 耐药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耐药的挑战与对策
5
作者 张婧尧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3-1084,共12页
尽管以PD-1/PD-L1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显著提升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耐药问题依然严峻。本文阐述了免疫治疗耐药的定义、发生机制及预测模型,介绍了针对耐药的治疗策略,包括免疫治疗继续应用、再挑战、寡转移背景下的局部治疗联合... 尽管以PD-1/PD-L1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显著提升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耐药问题依然严峻。本文阐述了免疫治疗耐药的定义、发生机制及预测模型,介绍了针对耐药的治疗策略,包括免疫治疗继续应用、再挑战、寡转移背景下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免疫治疗、广泛进展后的联合治疗等。此外,还探讨了新型治疗手段如过继性细胞疗法、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和肿瘤疫苗等在克服耐药中的应用前景。同时,总结了肺癌免疫治疗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强调了持续研究、创新治疗策略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为未来肺癌治疗的个体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供新思路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耐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FLT3-ITD突变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苏龙 李薇 +7 位作者 崔久巍 谭业辉 杨岩 刘晓亮 喻萍 胡瑞萍 王丽莉 高素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1-57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NPM1和FLT3-ITD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回顾分析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份初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47岁(14-83岁)。采... 本研究旨在分析NPM1和FLT3-ITD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回顾分析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份初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47岁(14-83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PM1及FLT3-ITD突变状态。结果表明,与无NPM1突变患者相比,突变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较多(30.7×109/L vs 8.6×109/L,P=0.002);FLT3-ITD突变患者较无突变患者具有更多的外周血白细胞数(42.38×109/L vs 11.45×109/L,P=0.033)及更高的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74.0%vs 60.25%,P=0.036)。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在NPM1、FLT3-ITD无突变组、单独NPM1突变组、单独FLT3-ITD突变组到NPM1、FLT3-ITD双突变组逐步升高(均P<0.05)。白细胞数大于12.55×109/L的患者NPM1突变率明显升高(P=0.002),大于37.85×109/L者FLT3-ITD突变率明显升高(P=0.033);原始细胞比例大于72.25%的FLT3-ITD突变率明显升高(P=0.008)。NPM1突变患者首疗程完全缓解率(CR)明显高于无突变者(78.13%vs 40.0%,χ2=4.651,P=0.031)。结论:NPM1及FLT3-ITD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原始细胞比例大,提示NPM1与FLT3-ITD突变均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且二者可能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正常核型 白细胞 原始细胞 NPM1 FLT3-ITD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平 王畅 谭业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7-480,共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小儿常见贫血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是一种多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征,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所致的贫血、出血和感染[1]。西方国家发病率(1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小儿常见贫血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是一种多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征,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所致的贫血、出血和感染[1]。西方国家发病率(12)/百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血细胞减少 东方国家 ANEMIA 有核细胞增生 GVHD 西方国家 HEMATOPOIETIC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钱磊 崔久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0-853,857,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备受关注。TIL、CIK、NK、NKT和γδT这些用于ACT的细胞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肿瘤抗原特异性强、亲和力好的免疫细胞来源困难、数量较少,以及杀瘤活性、体内持续时间未能达到临床应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ACT的发展[1]。于是,研究者尝试使用基因修饰T细胞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来修饰 T 细胞的基因有 TCR、CAR (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嵌合型抗原受体)、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如IL-2、IL-15)等[2]。其中,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 T 细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CART)是以能编码单链抗体-共刺激分子-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的嵌合分子的融合基因修饰T细胞而产生的一种基因修饰T细胞。因其具有肿瘤抗原识别特异性强、亲和力高、非MHC限制性及可在体内外大量扩增的优点而受到较多的关注,本文将对 CART 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抗原受体 T细胞 嵌合型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肿瘤免疫治疗 receptor 抗原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ch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岩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1-596,共6页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几种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MLH1、MSH2、MSH6、PMS2)中的一种出现种系突变,或由于EPCAM基因缺失导致MSH2表达丢失引起。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几种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MLH1、MSH2、MSH6、PMS2)中的一种出现种系突变,或由于EPCAM基因缺失导致MSH2表达丢失引起。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常见的原因,其特征为患CRC和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风险显著增加,且存在发生其他几种恶性肿瘤的风险。对于LS的诊断,目前几种临床病理学标准(如阿姆斯特丹标准等)已被用于识别存在Lynch综合征风险的个体。然而,这些标准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限,仍有赖于临床医生对LS的警惕并关注其家族史。伴有MMR基因变异的LS相关肿瘤通常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特征,由于移码突变新抗原的存在,可以激发强大而持久的免疫反应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所以对于LS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会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由于LS是一种基因遗传病,与DNA错配修复缺陷具有独特关系,对其的充分理解对相关肿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干细胞在炎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鹏宇 曲雅勤 刘拥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导致肠梗阻、出血、穿孔甚至癌变。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导致肠梗阻、出血、穿孔甚至癌变。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在IBD的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炎性肠病 治疗 自体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Education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11
作者 苏龙 高素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9-1342,共4页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在抵抗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虽然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但近来有研究...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在抵抗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虽然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但近来有研究显示NK细胞具有许多获得性免疫的特征,如产生病原体特异NK细胞及记忆NK细胞,接触相同抗原可产生增强的二次免疫应答[1,2].与T细胞及B细胞不同,NK细胞不经历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且特异性的受体,其功能被一系列抑制性及活化性受体控制.这些受体在NK细胞的激活与功能调控过程中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天然免疫系统 二次免疫应答 CELLS 细胞毒效应 获得性免疫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雅哲 苏龙 +4 位作者 李薇 喻萍 谭业辉 林海 高素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CEBP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5例初诊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率、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结果表明:本组患者CEBPA突变患者20例,发生率为36.4%,... 本研究旨在分析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CEBP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5例初诊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率、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结果表明:本组患者CEBPA突变患者20例,发生率为36.4%,其中17例为双侧突变,3例为单侧突变;与CEBPA无突变AML患者相比,CEBPA突变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75.0%患者为M1与M2;初诊时表现为高血红蛋白〔(98.30±20.33)g/L对(81.69±23.74)g/L;t=2.625,P=0.011〕及低血小板〔(33.30±38.27)×109/L对(64.79±61.60)×109/L;u=2.062,P=0.044〕;白血病细胞高表达CD7及CD34。近期疗效显示,CEBPA突变患者CR率72.2%,高于CEBPA无突变患者68.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EBPA突变AML多见于AML-M1和M2,且伴高血红蛋白和低血小板症,表达CD7及CD34;近期疗效尚好。国人AML患者CEBPA突变率可能高于国外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EBPA突变 完全缓解率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D19的表达及其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边程 何平 +5 位作者 王畅 刘晓亮 刘杉珊 林海 谭业辉 高素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9-1814,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66例初治AML1-ETO阳性AML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CD19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66例初治AML1-ETO阳性AML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CD19表达与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ML1-ETO阳性AML患者初诊时CD19的表达率为50.0%。CD19阳性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阳性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7)。CD19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CD19阴性患者(P=0.030),CD19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19阳性是AML1-ETO阳性AML患者O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CD19阳性可能是AML1-ETO阳性AML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1-ETO阳性 CD1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多发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玉腾 陈玉国 +3 位作者 刘书含 周建鹏 王广义 魏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98-159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及胰体尾部见结节状稍低密度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透明细胞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肾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郭寒菲 白日兰 崔久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被批准用于黑色素瘤、肾癌、头颈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新支柱。但由于肿瘤的异质... 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被批准用于黑色素瘤、肾癌、头颈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新支柱。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及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ICIs单药在非选择患者中有效率偏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可与免疫治疗产生协同作用,联合疗法成为目前探索的热点。本文着重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并描述了免疫疗法如何被用于早期癌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KI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蒙蒙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其发生的内在因素,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免疫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其发生的内在因素,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免疫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功能变化,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对C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功能及治疗反应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