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外科手术中及术后发现肝吸虫病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亓文磊 张若岩 +3 位作者 柴文刚 柳明江 杜晓宏 叶军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分析胆道外科手术过程中发现肝吸虫病的临床特点,为肝吸虫病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胆道手术中及术后发现的15例肝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 目的分析胆道外科手术过程中发现肝吸虫病的临床特点,为肝吸虫病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胆道手术中及术后发现的15例肝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5例患者明确曾生食淡水鱼虾,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7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均于术中或术后引流液中发现成虫。15例患者规律驱虫治疗后治愈。结论胆道探查术中发现灰黑色或鲜红色瓜子样絮状物,应高度怀疑肝吸虫,并建议术中留置T管引流;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后或ERCP鼻胆管引流术后发现可疑肝吸虫,需进一步行微生物学检查;已经明确的肝吸虫病,需杜绝生食鱼虾并行规律的驱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胆总管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解恩博 轩凤慧 +2 位作者 孙晓东 孙大伟 吕国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目的研究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7年4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并发症的有无分为无并发症组(n=11)和并... 目的研究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7年4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并发症的有无分为无并发症组(n=11)和并发症组(n=136)。收集其可能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供体因素(年龄、供受体血型是否相符),受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MELD评分、AST、ALT、Alb、PLT、Hb、纤维蛋白原、TBil、肌酐、PLT/Alb比值(P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术中因素(包括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术后因素(包括术后即时、12 h、24 h、48 h、72 h AST和ALT)。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t=-3.86,P=0.002)、Alb(t=2.19,P=0.049)、PLT(Z=467.00,P=0.039)、PAR(Z=500.00,P=0.068)、纤维蛋白原(t=1.80,P=0.096)、TBil(Z=-1.98,P=0.047)、术前AST(Z=417.00,P=0.015)、术前ALT(Z=501.50,P=0.070)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R及术前AST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84,95%可信区间:1.03~14.34,P<0.05;比值比=0.25,95%可信区间:0.07~0.94,P<0.05)。147例患者根据PAR大小可分为高PAR组(≥3×109/g,n=55)及低PAR组(<3×109/g,n=92),PAR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有关(χ2=2.87,P=0.090;χ2=3.54,P=0.060);根据术前AST水平分为术前AST正常组(<40U/L,n=93)及术前AST异常组(≥40 U/L,n=54),术前AST水平则对胸腔积液有影响(χ2=3.03,P=0.082)。结论纤维蛋白原、PLT、Alb、TBil、PAR、MELD评分、术前AST及ALT对肝移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有影响,其中PAR和术前AST是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肝移植受体在术前应充分评估,重视PAR水平,并有针对性的给予干预,以达到最终改善预后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多发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玉腾 陈玉国 +3 位作者 刘书含 周建鹏 王广义 魏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98-159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及胰体尾部见结节状稍低密度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透明细胞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肾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守领 张从贵 +1 位作者 周建鹏 王广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46-34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于2016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既往史:自...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于2016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既往史:自述10年前曾腰背部受伤(具体不详),未治疗。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肝胆胰CT平扫+增强:肝内见多个小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0.2-0.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淋巴管瘤 囊状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莹 崔亚娟 于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35,共4页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理;针对术后不同阶段的营养状态,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结合,分段式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加强代谢和营养支持;同时做好腹胀及腹部切口的护理。经过23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一般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活体肝移植 耐药大肠埃希菌 腹腔感染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1例报告
6
作者 范业辉 姬静伟 +5 位作者 王小磊 张士亮 张若岩 邱伟 王广义 吴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47-2548,共2页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或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起源于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丛分布区,以后腹膜(32%~35%)和后纵隔(39%~43%)多见,亦可散发于颈部(8%~9%)[1]。目前,国内文献对于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或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起源于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丛分布区,以后腹膜(32%~35%)和后纵隔(39%~43%)多见,亦可散发于颈部(8%~9%)[1]。目前,国内文献对于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报道较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收治1例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