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3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周明明 陈益平 杨锦红 李继安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蔡慧君 郝建华 周宇阳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0,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ICU中MRSA、CRE、CR-PA和CR-AB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科室(P<0.001),尤其是CR-AB比例高达62.9%,高于血液科(23.5%,P<0.01)和其他科室(28.1%,P<0.001);此外,血液科患儿CRE的比例为12.8%,高于其他科室(3.5%,P<0.001)。结论2023年,中国儿童CRE和MRSA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CR-AB和CR-PA总体检出率较前2年有所升高,其中新生儿组CR-PA检出率较高,非新生儿组CR-AB的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ICU和血液科MDROs的主动筛查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慢性病共病现状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贾勇 梅祎祎 +3 位作者 盛楚乔 潘雅洁 程增霞 程繁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了解≥55岁城市居民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各慢性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人口比例和经济水平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和... 目的了解≥55岁城市居民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各慢性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人口比例和经济水平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和宽甸县6个行政区22个街道41个社区随机抽取≥55岁丹东市常住居民(在本地累计居住时间≥6个月)4 903人作为调查对象,剔除信息不全等问卷,有效问卷4 571份,有效率为93.23%。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慢性病检出情况等,包括9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慢性颈/腰椎病、心脏病(冠心病、心律不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型糖尿病、脑卒中、抑郁症、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癌症。结果丹东市≥55岁居民4 571人,其中慢性病检出人数2 337人,检出率为51.13%。高血压检出率为38.63%(1 766/4 571)、慢性颈/腰椎病检出率为13.08%(598/4 571)、心脏病检出率为11.62%(531/4 571)、COPD检出率为8.40%(384/4 571)、2型糖尿病检出率为5.82%(266/4 571)、脑卒中检出率为5.78%(264/4 571)、抑郁症检出率为3.13%(143/4 571)、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2.58%(118/4 571)、癌症检出率为2.36%(108/4 571)。女性高血压、心脏病、2型糖尿病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抑郁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与女性慢性颈/腰椎病、COPD、脑卒中、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癌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患有慢性病2 234人,占48.87%;患有1种慢性病1 010人,占22.10%;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880人,占19.25%;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384人,占8.40%;同时患有4种及以上慢性病63人,占1.38%。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1 327人,慢性病共病检出率为29.03%,女性慢性病共病检出率高于男性〔31.45%(734/2 334)与26.51%(593/2 237),P<0.05〕。慢性病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与慢性颈/腰椎病、心脏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抑郁症、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关(P<0.05);慢性颈/腰椎病与心脏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关(P<0.05);心脏病与脑卒中、抑郁症相关(P<0.05);脑卒中与抑郁症相关(P<0.05);COPD与抑郁症相关(P<0.05);2型糖尿病与脑卒中、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关(P<0.05);抑郁症与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关(P<0.05);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与癌症相关(P<0.05)。结论丹东市≥55岁居民慢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相关关系。慢性病共病现象研究对我国社区医疗卫生综合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共病的深入研究,干预共享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现象 社区卫生服务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岚 宋丽君 +1 位作者 王朝霞 孙景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4周龄Balb/c小鼠,建立VMC小鼠模型。10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40)和病毒组(n=60)。在CVB3感染后第0、7、14、28、56天留取标本,... 目的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4周龄Balb/c小鼠,建立VMC小鼠模型。10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40)和病毒组(n=60)。在CVB3感染后第0、7、14、28、56天留取标本,测定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值(Masson染色)、血清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ELISA法)、心肌组织中骨膜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RT-PCR)。将骨膜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VMC组小鼠骨膜蛋白mRNA表达量从病毒感染后第7天开始增加,第28天持续升高,第56天时表达量最高(P<0.01)。骨膜蛋白mRNA表达量与CVF、血清AngⅡ、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直线正相关(r=0.870~0.943,P均<0.01)。结论骨膜蛋白的异常表达在VM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VMC心肌纤维化的发生过程。同时骨膜蛋白与AngⅡ及TGF-β1表达相关,可能成为抗VMC心肌纤维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肿瘤的长期随访治疗及人文关怀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函泽 李康 +2 位作者 朱惠娟 杜红伟 潘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垂体瘤作为一种颅内肿瘤,由于近年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新发病例有升高的趋势。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探讨长期治疗和随访在非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垂体瘤预后的影响。同时... 垂体瘤作为一种颅内肿瘤,由于近年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新发病例有升高的趋势。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探讨长期治疗和随访在非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垂体瘤预后的影响。同时,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患者的治疗不应该仅停留在对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随访治疗 医学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沉默Ku80增强顺铂诱导的人肺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黎萍 许溟宇 +1 位作者 马青山 张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5,322,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Ku80能否增强顺铂诱导的人肺腺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凋亡。方法:首先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比较Ku80在人肺腺癌亲代(A549)与耐药细胞系(A549/DDP)的表达水平;将Ku80siRNA及si-Scramble转染至A549/DDP细胞后,加药组转染... 目的:观察沉默Ku80能否增强顺铂诱导的人肺腺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凋亡。方法:首先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比较Ku80在人肺腺癌亲代(A549)与耐药细胞系(A549/DDP)的表达水平;将Ku80siRNA及si-Scramble转染至A549/DDP细胞后,加药组转染后48小时加顺铂作用24小时;应用MTT法检测顺铂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化程度。结果:Ku80 mRNA、蛋白在A549/DD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亲代A549;si-Ku80组A549/DDP细胞的Ku80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顺铂对si-Ku80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i-Scram-ble组与Control组;在6μg/ml顺铂作用24小时后,si-Ku80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化程度高于si-Scramble组和Control组(P<0.05)。结论:靶向Ku80siRNA导入人肺腺癌耐药细胞特异性下调Ku80的表达,增强顺铂诱导的人肺腺癌耐药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耐药 顺铂 KU80 SIRNA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朴美英 宋丽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4-466,共3页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8个月,因腹痛、发热2 d,嗜睡1 d于2011年9月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3 d进食"生豆角",第2 d突然出现腹痛,继之出现发热及呕吐,体温38.0℃左右,呕吐物含少量豆角豆,就诊于当地医院,按"重症感染、豆类植物中毒、急性...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8个月,因腹痛、发热2 d,嗜睡1 d于2011年9月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3 d进食"生豆角",第2 d突然出现腹痛,继之出现发热及呕吐,体温38.0℃左右,呕吐物含少量豆角豆,就诊于当地医院,按"重症感染、豆类植物中毒、急性胰腺炎?",予以洗胃,洗出物中含有数个豆角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1-23月) 胰腺炎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退分化在β细胞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俊男 于洋 杜红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74,共4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除了胰岛素抵抗之外,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亦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通常认为由胰岛β细胞凋亡引起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除了胰岛素抵抗之外,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亦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通常认为由胰岛β细胞凋亡引起的胰岛细胞数量减少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致病机制[3],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凋亡程度与胰岛素下降程度不平行,因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细胞退分化 β细胞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7
8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