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小鼠IFN-β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包涵体溶解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苏雅拉图 张永胜 +4 位作者 陈宇杰 胡小平 王丽颖 万敏 吴柒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通过重组小鼠干扰素β(IFN-β)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包涵体溶解条件的筛选,建立IFN-β原核表达模型,为筛选适合的包涵体溶解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新鲜肝组织中提取DNA,传统方法构建小鼠IFN-β原核表达载体并命名为IFN-β... 目的:通过重组小鼠干扰素β(IFN-β)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包涵体溶解条件的筛选,建立IFN-β原核表达模型,为筛选适合的包涵体溶解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新鲜肝组织中提取DNA,传统方法构建小鼠IFN-β原核表达载体并命名为IFN-β′。SDS-PAGE检测以传统方法、pH环境、溶解液成分、干菌与溶解液比例、溶解温度和溶解时间的改变对包涵体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IFN-β′成熟蛋白鉴定结果与预测结果吻合,诱导表达正常。改变pH值、在溶解液中加入DTT对包涵体溶解效果无影响,包涵体经洗涤液洗涤后亦不能被溶解液所溶解,温度对包涵体溶解几乎无影响,溶解液的比例由1g菌∶5mL溶解液增加为1g菌∶20mL溶解液时能溶解部分IFN-β′蛋白包涵体。结论:成功构建重组小鼠IFN-β原核表达载体,其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不易被溶解,在筛选的包涵体溶解条件中仅溶解液比例为影响包涵体蛋白溶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Β 原核表达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刺沙蚕纤溶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分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连芝 王少华 +3 位作者 邓志会 薄其青 葛鑫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以及金属阳离子和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NJF的酶学分类。方法:采用偶氮酪蛋白(azocasein)水解法测定NJF的最适温度及最适pH值;利用10种金属阳离子(Na+、K+、Cu2+... 目的:探讨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以及金属阳离子和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NJF的酶学分类。方法:采用偶氮酪蛋白(azocasein)水解法测定NJF的最适温度及最适pH值;利用10种金属阳离子(Na+、K+、Cu2+、Ca2+、Zn2+、Co2+、Fe2+、Fe3+、Al 3+和Hg2+)确定金属离子对NJF酶活性的影响;采用9种蛋白酶抑制剂(PMSF、EDTA、EGTA、β-巯基乙醇、苯甲脒、碘乙酸、抑肽酶、胃酶抑素A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确定NJF的蛋白酶分类。结果:NJF具有较宽的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范围,在40~80℃及pH7~11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NJF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9;Hg2+能够强烈地抑制NJF的酶活性,Cu2+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而其他金属阳离子对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NJF的酶活性能被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完全抑制。结论:NJF是一种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刺沙蚕 酶学性质 丝氨酸蛋白酶 最适PH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刺沙蚕纤溶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华 洪新雨 +2 位作者 薄其青 葛鑫 崔佳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7-960,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JF组(0.25、0.50和1.00mg.kg-1)和尿激酶组(UK,15 000U.kg-1),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 目的:观察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JF组(0.25、0.50和1.00mg.kg-1)和尿激酶组(UK,15 000U.kg-1),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术后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范围,湿重干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JF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范围显著降低(P<0.001),脑含水量下降(P<0.05或P<0.01),且脑缺血海马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01),同时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NJF0.50mg.kg-1组大鼠脑梗死范围和脑含水量变化与UK 15 000U.kg-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J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刺沙蚕 纤溶酶 大脑中动脉 神经保护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