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培养中黑点状污染物的种类及对治方法
1
作者 谭百宏 王艳玲 +3 位作者 郑敬彤 于军 刘利 李艳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中黑点状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黑点状污染物的生长状态;革兰染色、金胺O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术分析黑点状物质的形态学特征;16S rDNA基因测序鉴定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筛选污染物敏感的抗生素;采用RA...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中黑点状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黑点状污染物的生长状态;革兰染色、金胺O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术分析黑点状物质的形态学特征;16S rDNA基因测序鉴定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筛选污染物敏感的抗生素;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冻存的SH-SY5Y细胞进行复苏。结果倒置显微镜实时观察显示黑点状物质呈静止和运动两种生长状态;革兰染色呈阴性,金胺O染色呈阳性;电子显微镜负染技术揭示该污染物是一种短杆状细菌,游动期带有极性鞭毛;16S rDNA基因测序表明该污染物是一种名为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的苯基杆菌。药敏实验筛选出头孢曲松、羧苄西林和亚胺培南等抗生素对该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上述抗生素无法清除SH-SY5Y细胞内的细菌。被污染细胞不能长期冷冻保存,但是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复苏可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效率。结论培养体系内的黑点状污染物是一种能够侵入细胞内部、生存能力极强的寡营养细菌,常规抗生素处理很难将它们从培养体系内清除。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可能含有某种对抗p.z.HLK1的活性物质,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细胞复苏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Y5Y细胞 细胞培养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菌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