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林区动物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海楠 丁壮 +6 位作者 何静 吴晓明 蒋宝贵 高燕 赵秋敏 王玉福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林区的蜱、野鼠及牛、绵羊感染莱姆病的情况。方法对蜱和野鼠进行莱姆病螺旋体的PCR扩增,阳性标本RFLP分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的IgG抗体。结果PCR检测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的带菌率为36.0%和30.9%;在五种...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林区的蜱、野鼠及牛、绵羊感染莱姆病的情况。方法对蜱和野鼠进行莱姆病螺旋体的PCR扩增,阳性标本RFLP分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的IgG抗体。结果PCR检测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的带菌率为36.0%和30.9%;在五种鼠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性片段,带菌率分别为14.0%、8.3%、13.0%、25.0%和33.3%。阳性标本RFLP分型结果属于B.garinii和B.afzelii型;牛、羊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27.5%和31.5%。结论野鼠、蜱和牛羊中都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证实吉林珲春林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野鼠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林区家畜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海楠 丁壮 +4 位作者 褚宸一 何静 韩晓娜 高燕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斑点热、莱姆病及其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的IgG抗体。结果牛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8.0%,莱姆病感染率为27.5%,复合感染率为9.5%;羊血清中斑...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斑点热、莱姆病及其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的IgG抗体。结果牛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8.0%,莱姆病感染率为27.5%,复合感染率为9.5%;羊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9.2%,莱姆病感染率为31.5%,复合感染率为12.8%。结论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广泛存在斑点热和莱姆病的复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伯氏疏螺旋体 家畜 复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2 位作者 宋子运 高跃 丁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治疗均未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黏病毒病 非典型 诊治 绿色稀粪 发病情况 高免血清 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病变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4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2 位作者 宋子运 高跃 丁壮 《吉林畜牧兽医》 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等不典型的鹅副粘病毒病,给诊治带来了困难。现将吉林省某养鹅场暴发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非典型 病变 病理变化 急性传染病 白色稀便 养鹅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副黏病毒病家族
5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1 位作者 吴昊 丁壮 《猪业科学》 2007年第12期70-72,共3页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即猪源新城疫),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猪副黏病毒病家族各成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副黏病毒病 蓝眼病 尼帕病毒病 梅那哥病毒病 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