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点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牟颖 王楠 金钦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1-7,共7页
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学性质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概述了量子点的特性和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其在生命科学,尤其是免疫生物学和临床检验学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量子点 生命科学 生物荧光材料 免疫生物学 临床检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提高嗜热蛋白酶PhpI的活力 被引量:7
2
作者 詹冬玲 高楠 +1 位作者 韩葳葳 冯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8-633,共6页
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对嗜热蛋白酶的分子进行改造,确定蛋白酶PH1704(PhpI)定点突变残基,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突变体K43C的蛋白酶活力提高了5.8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经过8 ns的动力学模拟后,K43C突变体二级结构由... 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对嗜热蛋白酶的分子进行改造,确定蛋白酶PH1704(PhpI)定点突变残基,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突变体K43C的蛋白酶活力提高了5.8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经过8 ns的动力学模拟后,K43C突变体二级结构由野生型的S2片层(F11-E12-D13)变成环状结构.E12和K43均是活性位点的重要残基,这种变化将导致活性位点的柔性增强,有利于催化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蛋白酶PhpI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细胞色素P450 2E1酶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衍 郑清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6-2235,共10页
细胞色素P450(CYP)2E1家族酶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单加氧酶,能够参与市场上6%药物的代谢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酶与酒精的消耗、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厌食症等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尚未见从原子水平上对这种酶在不同乙醇浓... 细胞色素P450(CYP)2E1家族酶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单加氧酶,能够参与市场上6%药物的代谢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酶与酒精的消耗、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厌食症等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尚未见从原子水平上对这种酶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花生四烯酸(AA)与CYP2E1复合物结构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与能量变化的特点.对于在不同乙醇浓度下AA与CYP2E1的复合物结构,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His109和Lys243氨基酸残基对AA与CYP2E1的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体系的乙醇浓度较高时,AA的结合能力有所下降,这种结合能力的下降是由于AA与CYP2E1之间氢键相互作用力的减弱所致.本研究对于AA与CYP2E1复合物结构在不同乙醇浓度下,AA分子与CYP2E1分子结合能力下降以及CYP2E1的构象变化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本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对于实验和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细胞色素P450酶类催化活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2E1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自由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提高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非特异性底物活力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朱镜璇 于正飞 +4 位作者 刘野 詹冬玲 韩佳睿 田晓翩 韩葳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6,共9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方法进行自由能计算和结构交互指纹分析,研究了模拟过程中非特异性底物(对氧磷/内酯)分别与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SsoPox)野生型和突变体(W263F/W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方法进行自由能计算和结构交互指纹分析,研究了模拟过程中非特异性底物(对氧磷/内酯)分别与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SsoPox)野生型和突变体(W263F/W263T)结合的构象变化,分析了Loop8中重要残基Trp263的突变提高SsoPox非特异性底物活力的原因,发现其能够影响门控残基Phe229的构象变化,导致活性口袋入口变宽(Phe229与Tyr99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对氧磷和内酯更容易结合到蛋白质的活性位点上; Asp256和Arg223形成盐桥的几率高于野生型(WT) SsoPox,在Arg223(位于Loop7)的协助下质子更加高效地从活性中心的Asp256(位于Loop8)传递到溶剂中去,因而能够提高SsoPox水解底物的效率.通过比较2个野生型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结合自由能差异,发现在模拟过程中SsoPox与内酯的复合物体系更加稳定并且具有更低的结合自由能,有利于SsoPox识别底物并使其埋在活性部位的疏水环境中,促进氢氧化物亲核进攻底物的亲电中心.因此,底物与酶稳定的相互作用可能是SsoPox具有天然内酯酶活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类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 结构交互指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A表面原位聚合构建抗肿瘤纳米胶囊研究
5
作者 赵启轩 马骏 +2 位作者 刘爱江 梁骁 李全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通过原位聚合策略,在核糖核酸酶A(RNaseA)表面构建聚合物外壳,制备了纳米胶囊n(RNaseA).表征结果表明,n(RNase A)呈现均一的球形结构,流体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9±14.1)nm和(7.3±1.5)mV.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 通过原位聚合策略,在核糖核酸酶A(RNaseA)表面构建聚合物外壳,制备了纳米胶囊n(RNaseA).表征结果表明,n(RNase A)呈现均一的球形结构,流体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9±14.1)nm和(7.3±1.5)mV.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对纳米胶囊n(RNaseA)的肿瘤摄取能力进行表征,发现该体系能够被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高效摄取.以此为基础,纳米胶囊n(RNaseA)能够切割细胞质中的RNA分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研究利用表面原位聚合技术构建了能够实现RNaseA胞内递送的纳米制剂,为其它医用酶分子纳米胶囊的构建与评价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A 原位聚合 纳米胶囊 抗肿瘤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蛋白酶PH1704别构中心量子化学计算与突变体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詹冬玲 高楠 +1 位作者 韩葳葳 冯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嗜热菌PyrococcushorikoshiiOT3的PHl704蛋白酶别构位点的关键残基为Argll3,Tyrl20和Asnl29.其中,Argll3及Asnl29与别构抑制剂结合,参与别构调控.Tyrl20残基位于亚基交界面附近,并与亲核残基Cys100之间以...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嗜热菌PyrococcushorikoshiiOT3的PHl704蛋白酶别构位点的关键残基为Argll3,Tyrl20和Asnl29.其中,Argll3及Asnl29与别构抑制剂结合,参与别构调控.Tyrl20残基位于亚基交界面附近,并与亲核残基Cys100之间以氢键相连,可通过影响亚基聚合来影响酶的亲核催化.DJ-1超家族的4种构建蛋白的结构显示,120位点位于亚基交界面处,影响亚基的聚合,进而影响蛋白酶的活力,并间接参与别构调控.分子生物学实验显示,突变体R113T/Y120P/N129D的kcat/km(L·μmol^-1·min^-1)值是野生型kcat/km。值的6倍,h系数由野生型的0.86转变为1.3,负协同效应消失.113和129位点处阴离子别构剂脱离,从而破坏113,120和129位点间的封闭环结构,使AC交界面胡螺旋(124~129,524—529)间聚合度增强;120位点残基由rryr转变为Pro,与Cys100间氢键断裂,亲核进攻的阻力减小,从而使酶活力提高,别构负调控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蛋白酶 量子化学计算 别构中心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β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吕明 赵熹 +1 位作者 申兴桂 高雪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6-1629,共4页
选择一个可以形成淀粉样纤维的九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的环境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这个九肽的β聚集结构,并且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九肽倾向于形成平行折叠结构,而在酸性环境下,九肽倾... 选择一个可以形成淀粉样纤维的九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的环境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这个九肽的β聚集结构,并且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九肽倾向于形成平行折叠结构,而在酸性环境下,九肽倾向于形成反平行折叠结构,与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无论是构成哪种折叠,肽链都沿折叠的生长方向成左手螺旋状排布,但是相邻的肽链间的扭转角度不同,平行的扭转角小于反平行的扭转角,由此可以推断,平行的β折叠更容易形成β折叠片之间的堆积,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在碱性环境下的九肽淀粉样纤维的直径大于在酸性环境下淀粉样纤维的直径这一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纤维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反应场 左手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有机溶剂中酶促外消旋化合物拆分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8
作者 高修功 章克昌 曹淑桂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13,共6页
建立了微水有机溶剂体系中酶促外消旋化合物拆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其中关联了控制酶对映选择性的有关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程的准确性,从而以此为根据可对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过程进行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关键词 微水相 动力学 外消旋化合物 有机溶剂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天然黄酮醇类药物抑制剂识别机理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树岩 姬海涛 +1 位作者 房学迅 吴玉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0-713,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riases,MMPs)是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可以水解多种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膜上的底物,因而影响着多种细胞的行为.当MMPs表达异常时,很多种病理会改变甚至恶化,因此,M...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riases,MMPs)是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可以水解多种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膜上的底物,因而影响着多种细胞的行为.当MMPs表达异常时,很多种病理会改变甚至恶化,因此,MMPs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靶标蛋白酶.选用MMPs的几种天然黄酮醇类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利用荧光滴定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相结合,研究了它们与MMPs家族成员之一——MMP-16之间的分子识别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黄酮醇化合物不但对MMP-16显示出了较强的结合能力,而且在结合模式、结合比和抗氧化性能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结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天然药物抑制剂 分子识别和机理 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稳态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赵建钢 杨同书 +1 位作者 张学忠 程玉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813-815,共3页
应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稳态动力学。结果表明,酶与底物具有高低两个亲和相,催化反应受底物浓度调节,具有单底物多相反应动力学特点。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稳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糖酯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念湘 曹淑桂 +4 位作者 董桓 刘彦彬 任毅青 韩四平 杨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404-1407,共4页
研究了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以单糖和乙酸乙烯酯或乙酸酐为底物的糖酯合成反应。建立了定性、定量检测糖酯的方法,考察了7种脂肪酶催化糖酯合成的活力,发现来自假单孢菌属的PSL1的活力最高。研究了PSL1对不同单糖底物的选择性... 研究了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以单糖和乙酸乙烯酯或乙酸酐为底物的糖酯合成反应。建立了定性、定量检测糖酯的方法,考察了7种脂肪酶催化糖酯合成的活力,发现来自假单孢菌属的PSL1的活力最高。研究了PSL1对不同单糖底物的选择性,发现对甘露醇的选择性最好,转化率可达95%,研究了反应体系中的含水量对糖酯合成的影响,探讨了酶浓度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糖酯 有机相 酯化 乙酸乙烯酯 乙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鹿茸肽的制备、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华 黄宜兵 +2 位作者 高科翔 孙辉 高忠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0-2395,共6页
利用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对新鲜梅花鹿鹿茸进行水解,制备得到生物活性肽.首先,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质量比1:150,底物与溶剂质量比1:13,水解时间60min.其次,利用硫酸胺分级... 利用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对新鲜梅花鹿鹿茸进行水解,制备得到生物活性肽.首先,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质量比1:150,底物与溶剂质量比1:13,水解时间60min.其次,利用硫酸胺分级沉淀法制备了鹿茸多肽粗提液,同时采用缓冲液保护其活性,再经SephadexG-25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鹿茸肽组分(VAP-B).最后,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对VAP-B进一步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在800以内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1),其蛋白含量为70.45%.在此基础上,对小肽活性组分VAP-B1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包括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和还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鹿茸肽VAP-B1浓度为20mg/mL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达到91.9%,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当浓度为10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到100%,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鹿茸肽VAP-B1还具有一定的防止脂质过氧化和还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肽 碱性蛋白酶 酶解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玉米肽Leu-Asp-Tyr-Glu保护线粒体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力 李相鲁 +5 位作者 黄宜兵 吴晓霞 侯瑞珍 王华 王娜 张学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A small molecule peptide Leu-Asp-Tyr-Glu(LDYE) prepared from the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zein was tested for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The effects of LDYE on the turgidity of mitochondria,the fluidity of membran... A small molecule peptide Leu-Asp-Tyr-Glu(LDYE) prepared from the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zein was tested for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The effects of LDYE on the turgidity of mitochondria,the fluidity of membrane,the activity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and ATPase at subcellular level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H\-2O\-2/Fe\+\{2+\} -induced mitochondria damage model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small peptide exhibited an obvious ability of removing free radicals and protecting the mitochondria from damage by oxidation.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线粒体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雷 曲和之 +3 位作者 黄露 杜姗姗 郝东云 王晓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88-1591,共4页
以我国山东无花果树(Brunswike,原产法国Ficus carica)树叶为原料,采用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100HR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CuZn-SOD,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关键词 无花果树树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代β-环糊精模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研究——6-位硒桥联β-环糊精的合成、性质及表征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俊秋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446-1448,共3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c1.11.1.9)属抗氧化应激酶系,它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底物,催化还原氢过氧化物[1].它能消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对治疗和预防克山病、心血管病、炎症及癌症等有明显效果.随着对...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c1.11.1.9)属抗氧化应激酶系,它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底物,催化还原氢过氧化物[1].它能消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对治疗和预防克山病、心血管病、炎症及癌症等有明显效果.随着对GPX催化机制及活性部位结构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模拟酶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G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化合物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星辰 李洪伟 +3 位作者 王烨 蒋坤 房学迅 吴玉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3,共6页
根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位点附近三维空间结构,设计合成了4种双膦酸类化合物,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对比测试了双膦酸化合物及阿伦磷酸钠(Alendronate)对MMPs的抑制效果;结合分子对接方法以及荧光滴定光谱研究了双膦酸化合物与... 根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位点附近三维空间结构,设计合成了4种双膦酸类化合物,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对比测试了双膦酸化合物及阿伦磷酸钠(Alendronate)对MMPs的抑制效果;结合分子对接方法以及荧光滴定光谱研究了双膦酸化合物与MMPs的分子识别和作用机理,并得到了二者的结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双膦酸 分子识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有机溶剂对脂肪酶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红 高修功 +1 位作者 曹淑桂 章克昌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2-46,共5页
利用衰减全反射(A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脂肪酶在不同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溶剂均能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极性愈强效果愈明显。这种... 利用衰减全反射(A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脂肪酶在不同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溶剂均能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极性愈强效果愈明显。这种构象变化是一动态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另外,两亲分子也能导致酶构象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 脂肪酶 构象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H对两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清川 吕绍武 +3 位作者 赵勇山 牟颖 罗贵民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37-2340,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模拟物6A,6A′-二苯胺-6B,6B′-二硒桥联-β-环糊精(6-AnSeCD).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GPX的活力结果显示,6A,6A′-二环己胺-6B,6B′-二硒桥联-β-环糊精(6-CySeCD)催化谷胱甘肽还原H2O2和枯烯H2O2的活... 设计并合成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模拟物6A,6A′-二苯胺-6B,6B′-二硒桥联-β-环糊精(6-AnSeCD).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GPX的活力结果显示,6A,6A′-二环己胺-6B,6B′-二硒桥联-β-环糊精(6-CySeCD)催化谷胱甘肽还原H2O2和枯烯H2O2的活力均比6-AnSeCD的高.为了进一步考察6-CySeCD和6-AnSeCD与GSH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与GSH的结合使GPX模拟物的构象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可能是影响桥连GPX模拟物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模拟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含硒人源单链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锐 石毅 +10 位作者 魏景艳 徐俊杰 吕绍武 闫飞 苏家明 段玉晶 王诗雯 丛登立 李唯 闫岗林 罗贵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79-1383,共5页
以谷胱甘肽(GSH)为靶抗原,从噬菌体展示人源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人源单链抗体(scFv).经3轮筛选后,用ELISA方法检测出5个(2,11,16,24,32)可以和GSH结合的克隆.PCR产物的电泳和测序结果表明,只有3个克隆(11,16,24)具有完整的scFv编码基因.选... 以谷胱甘肽(GSH)为靶抗原,从噬菌体展示人源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人源单链抗体(scFv).经3轮筛选后,用ELISA方法检测出5个(2,11,16,24,32)可以和GSH结合的克隆.PCR产物的电泳和测序结果表明,只有3个克隆(11,16,24)具有完整的scFv编码基因.选取和GSH结合力高的克隆11的scFv编码基因组装到表达载体pPELB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用Ni2+螯合亲和层析纯化scFv-11,免疫点印迹结果证实该抗体能与GSH特异结合.通过化学突变将scFv-11的丝氨酸转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后,获得了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的含硒(Se)人源单链抗体(Se-scFv-11),其活力为351U/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单链抗体 噬菌体展示抗体库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化学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古细菌Sulfolobus tokodaii脱卤酶在D-乳酸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解桂秋 潘东 +2 位作者 何文龙 高贵 高仁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703,共6页
将来源于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脱卤酶(L-HADST)基因克隆到载体p ET28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在蛋白的N末端带有6个组氨酸融合标签,纯化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000.融合蛋白催化2-氯丙酸(2... 将来源于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脱卤酶(L-HADST)基因克隆到载体p ET28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在蛋白的N末端带有6个组氨酸融合标签,纯化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000.融合蛋白催化2-氯丙酸(2-CP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p H值为9.5.以外消旋2-CPA为底物生产D-乳酸,利用HPLC检测反应液中2-CPA及乳酸的变化,发现L-HADST只催化L-2-CPA脱氯反应.对酶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p H值为9.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当反应体系中缓冲液浓度为3 mol/L,底物浓度为0.5 mol/L,酶浓度为3×104U/L时有较高的底物转化率及乳酸生成量.依据条件优化结果可知,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缓冲液浓度以及酶浓度,其中底物浓度变化对转换率的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卤代酸脱卤酶 2-氯丙酸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