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N共掺杂富勒烯C_(70)作为氧还原和氧析出非金属电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杨思伟 黄旭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B,N共掺杂富勒烯C_(70)[C_(68)B(n)N(m),n,m=1~5,分别代表B和N取代的C位点]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_(68)B(n)N(m)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且其ΔG_(*O)OH和ΔG_(*O)与ΔG_(*OH)均呈良好...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B,N共掺杂富勒烯C_(70)[C_(68)B(n)N(m),n,m=1~5,分别代表B和N取代的C位点]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_(68)B(n)N(m)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且其ΔG_(*O)OH和ΔG_(*O)与ΔG_(*OH)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C_(68)B(4)N(2)与C_(68)B(5)N(2)催化剂的ORR过电位为0.45 V,与商业Pt催化剂相当;C_(68)B(4)N(1)的OER过电位最低(0.38 V),优于传统RuO_(2)催化剂(0.42 V),C_(68)B(1)N(3)也表现出与RuO_(2)相当的OER活性.通过精确调控B,N共掺杂位置,可显著降低ORR与OER过电位,提升C_(70)的催化性能.根据活性趋势图,C_(68)B(n)N(m)的最佳ORR和OER活性分别出现在ΔG_(*O)-ΔG_(*OH)=0.92 eV和ΔG_(*O)-ΔG_(*OH)=1.42 eV处.研究结果为设计和发现新的非金属碳基电催化剂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电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氧析出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Ni(111)化学吸附解离反应终态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马晨生 马理 杨忠志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9-93,共5页
采用CNDO和ASED-MO方法,选择Ni_(10)原子簇模拟Ni(111)晶面,分别对CH_3/Ni(111)和N/Ni(111)吸附体系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与实验基本一致。
关键词 甲烷 化学吸附 反应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α键断裂生成烯酮的光化学反应历程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于恒泰 Sevin.Alai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1期1014-1018,共5页
使用ab initio SCF+CI方法,以乙醛作模型,计算了环己酮的a键断裂后生成烯酮的各种可能途径的位能曲线和活化势垒,讨论了各种途径的可能性和重要途径的过渡态。
关键词 化学反应历程 环己酮 位能曲线 烯酮 过渡态 乙醛 ab ini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芴及其衍生物吸收和发射光谱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继芬 封继康 +2 位作者 任爱民 刘晓冬 马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用 DFT/ B3 LYP方法对低聚物 ( PF) 2 n和 ( PFDBO) n( n=1— 4)体系进行了全优化 ,计算得到两个系列低聚物的电离能 PI( v,a)、电子亲和势 EA( v,a)、空穴抽取能 EHP和电子抽取能 EEP等相关能量 ,并用 ZINDO和 TD-DFT方法计算其吸收光... 用 DFT/ B3 LYP方法对低聚物 ( PF) 2 n和 ( PFDBO) n( n=1— 4)体系进行了全优化 ,计算得到两个系列低聚物的电离能 PI( v,a)、电子亲和势 EA( v,a)、空穴抽取能 EHP和电子抽取能 EEP等相关能量 ,并用 ZINDO和 TD-DFT方法计算其吸收光谱 ,分析了两系列总能量和 HOMO-LUMO能隙随 n递增的变化规律及对低聚物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的影响 ,推断高聚物的发光性质 .用 CIS方法优化低聚物的 S1激发态结构并分析其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这两个系列低聚物激发态结构中都有使所有骨架原子共平面的趋势 .由于插入 CH2 OCH2 ,使 PFDBO的七元环部分发生较大的扭曲 (两个苯环间成 42 .5°± 0 .5°的二面角 ) ,致使有效共轭链被破坏、能带带隙变宽、吸收发射光谱波长变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芴 衍生物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刘月 余林 +3 位作者 魏志钢 潘湛昌 邹燕娣 谢英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440,共7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理论上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稀土掺杂TiO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Y,La,Gd,Lu,Ce,Eu,Yb和Tb掺...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理论上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稀土掺杂TiO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Y,La,Gd,Lu,Ce,Eu,Yb和Tb掺杂有助于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而对于Pr,Nd,Pm,Sm,Dy,Ho,Er和Tm掺杂,由于在价带顶和导带底之间形成了较多的可能成为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的杂质能级,故此类稀土的掺杂浓度需要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另一方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9种稀土金属(RE=Y,Ce,Pr,Sm,Gd,Dy,Ho,Er,Yb)掺杂的TiO2粉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分别表征其晶体结构和光学吸收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前后的TiO2均为锐钛矿相,且Ho,Pr,Ce,Sm,Y,Yb和Gd掺杂使TiO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且理论研究结果与周期表中稀土元素外层电子轨道排布规律一致,从而揭示了稀土元素掺杂的本质规律,指明了适量的稀土掺杂有利于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TiO2 锐钛矿相 密度泛函理论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取代基-3,4-C_(60)吡咯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规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阚玉和 苏忠民 +4 位作者 孙世玲 杨彦杰 朱玉兰 任爱民 封继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447,共4页
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 AM1及 ZINDO方法研究了 2 ,5 -取代基 -3 ,4-C6 0 吡咯衍生物的结构规律和光谱性质 .以全自由度优化几何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几种化合物在 40 0 nm以上均产生非 C6 0特征吸收 ,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 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 AM1及 ZINDO方法研究了 2 ,5 -取代基 -3 ,4-C6 0 吡咯衍生物的结构规律和光谱性质 .以全自由度优化几何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几种化合物在 40 0 nm以上均产生非 C6 0特征吸收 ,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并对电子跃迁进行了指认 ,分析了光谱红移的原因 .同时用 INDO/ CI-SOS方法计算了它们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其 βμ 值在 -3 0 .1 4× 1 0 - 30~ -65 .49× 1 0 -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吡咯衍生物 电子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量子化学 结构 ZIN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电荷转移型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及其Zn(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3 位作者 阚玉和 仇永清 朱东霞 王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76-1879,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 ( DFT)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 Zn( )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 ( FF)方法 ,计算标题化合物体系的非线性光学 ( NLO)系数 ,... 用密度泛函理论 ( DFT)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 Zn( )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 ( FF)方法 ,计算标题化合物体系的非线性光学 ( NLO)系数 ,并与其独立的对称分子片结构进行比较 .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TD-DFT)计算各体系的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 ,两个单席夫碱分子片结合为双席夫碱时 ,二阶及三阶 NLO系数明显增大 ,且 γ比 β显著 .双键桥连 Zn配合物 1 a的 β,γ值均小于相应配体 ,而单键桥连 Zn配合物 2 a的 β和γ值大于相应配体 ,说明金属 Zn在完全共轭和局域共轭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荷转移 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 Zn(Ⅱ)配合物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性质 DFT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B3LYP/F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3-方酸苯螺旋共轭分子的设计及其电子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世玲 苏忠民 +4 位作者 阚玉和 陈丽华 朱玉兰 任爱民 封继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以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 PM3优化构型为基础 ,利用 INDO/ CI方法研究了嵌入 1 ,3-方酸的苯螺旋共轭分子的电子光谱 ,同时利用 INDO/ CI-SOS程序计算了它们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βijk和 βμ 值 ,从而探索分子结构与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 以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 PM3优化构型为基础 ,利用 INDO/ CI方法研究了嵌入 1 ,3-方酸的苯螺旋共轭分子的电子光谱 ,同时利用 INDO/ CI-SOS程序计算了它们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βijk和 βμ 值 ,从而探索分子结构与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关系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在苯螺旋共轭分子中适当地嵌入方酸后 ,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增大 .与苯螺旋共轭分子和 1 ,3-方酸的比较表明 ,方酸环处于左端的体系有很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方酸 苯螺旋共轭分子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性质 INDO/CI 非线性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F_2分子异构体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海涛 黄旭日 +4 位作者 池玉娟 傅宏刚 丁益宏 李泽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8-892,共5页
采用ab initio方法对B2F2分子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Al2F2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2F2具有D h对称性,3 g电子态的直线型结构FBBF是B2F2分子的最稳定异构体,对文献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在UCCSD(T,full)/6-311+G(2df)水平下,F—... 采用ab initio方法对B2F2分子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Al2F2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2F2具有D h对称性,3 g电子态的直线型结构FBBF是B2F2分子的最稳定异构体,对文献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在UCCSD(T,full)/6-311+G(2df)水平下,F—B和B—B键长分别为0.129 42和 0.148 20 nm,振动频率出现在 1860.00和 1320.62 cm-1处.在 UQCISD(T,full)/6-311+G(2df)//UMP2(full)/6-311+G(d)+ ZPVE水平下,3 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垂直电离势为 848.58 kJ/mol,而由3 g电子态的BF二聚为3 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焓变为 59.86 kJ/mol,此二聚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二聚化过程在能量上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F2分子 分子异构体 分子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从头算 二聚化反应焓 氟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构象异构体的稳定性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蔺彬彬 仇永清 +2 位作者 苏忠民 孙世玲 封继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运用量子化学有限场 FF/PM3方法 ,对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几种异构体稳定构象的能量、结构、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分析 ,探讨氢键及氢迁移过程对体系稳定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分子具有较好的二阶... 运用量子化学有限场 FF/PM3方法 ,对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几种异构体稳定构象的能量、结构、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分析 ,探讨氢键及氢迁移过程对体系稳定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分子具有较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水杨醛缩苯胺类席夫碱 二阶非线性光学 构象异构体 稳定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尚贞锋 潘荫明 +2 位作者 王海翔 赵学庄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用AM1方法研究了C60与醌并二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对反应的过渡态及加成产物的构型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醌并二烯与C60的加成是协同进行的,反应的活化能较低;而氧取代的醌并二烯与C60的加成是协同进行但不同步,反应的... 用AM1方法研究了C60与醌并二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对反应的过渡态及加成产物的构型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醌并二烯与C60的加成是协同进行的,反应的活化能较低;而氧取代的醌并二烯与C60的加成是协同进行但不同步,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加成反应 协同机理 AM1 环加成 醌并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醌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文海 张丽红 +3 位作者 张子龙 郭景富 任爱民 葛鹏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31-1738,共8页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目前发现的39种天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的电离能(IP)、电子亲和势(EA)及羟基氢原子解离能(Bond dissociation energy,BDE)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分析了上述物理量与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5,7及9位C及14,1...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目前发现的39种天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的电离能(IP)、电子亲和势(EA)及羟基氢原子解离能(Bond dissociation energy,BDE)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分析了上述物理量与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5,7及9位C及14,16位氧的自旋密度及化合物电子亲和势(EA)对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侧链的增长及不饱和键的存在均可导致其BDE和IP值的减小、EA值的减小,说明苯氧基自由基自旋密度的增大,有助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增大,表明其抗肿瘤作用的增强.而在支链上引入体积较大的官能团以及羟基和乙酰基,会导致化合物的BDE和IP值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醌类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键解离焓 电离能 电子亲和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咔唑聚合物基态和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薄冬生 任爱民 +1 位作者 封继康 杨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9,共5页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3,9-咔唑低聚物[(3,9-carbazole)n(n=1,2,3,4,6,8)]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合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得到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种能量的变化及光谱规律.用...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3,9-咔唑低聚物[(3,9-carbazole)n(n=1,2,3,4,6,8)]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合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得到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种能量的变化及光谱规律.用外推法由低聚物分子的各种性质与聚合度n相联系得到高聚物的性质,将所得结果与2,7-咔唑(2,7-carbazole)及类似聚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9位聚合的咔唑整体共轭程度降低,光谱蓝移,其IP值和聚芴相近,可以作为空穴接受材料应用于多层电子荧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用CIS方法进行优化得到部分分子的S1激发态结构,用ZINDO和TD-DFT方法得到对应的发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密度泛函 吸收光谱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O_2~·+NO气相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傅强 陈丽莉 +2 位作者 潘秀梅 李泽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分别研究了单态和三态 CH3 O·2 + NO CH3 O· + NO2 气相反应 .结果表明 ,反应中 NO进攻 CH3 O·2 经过了一个顺反异构化的过程 ,摘取 CH3 O·2 的端基氧 .整个反应是吸热反应 ,理论计算吸热值为 5 0 .9... 用密度泛函方法分别研究了单态和三态 CH3 O·2 + NO CH3 O· + NO2 气相反应 .结果表明 ,反应中 NO进攻 CH3 O·2 经过了一个顺反异构化的过程 ,摘取 CH3 O·2 的端基氧 .整个反应是吸热反应 ,理论计算吸热值为 5 0 .93k J/ mol,单态为多通道多步骤反应 ,决定速度步骤的能垒为 1 90 .6 1 k J/ mol.而三态为单通道反应 ,其决定速度步骤的能垒为 1 6 3.31 k J/ mol.三态反应为最佳反应通道 .该反应的研究将为保护臭氧层及大气环境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大气臭氧层 保护 一氧化氮 甲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系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封继康 王海船 +1 位作者 肖长永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600,共5页
在AM1和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ijk的程序,并对偶氮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即在的基础上,在苯环左端引入不同的推电子基团,在其右端引入不同的... 在AM1和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ijk的程序,并对偶氮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即在的基础上,在苯环左端引入不同的推电子基团,在其右端引入不同的吸电子基团,研究取代基变化时β变化的规律性,并在微观上给予解释。最后设计出非线性光学系数较大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非线性光学性质 分子设计 AM1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氮杂吲哚衍生物分子基态和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建训 任爱民 +1 位作者 封继康 薄冬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用从头算HF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7-氮杂吲哚衍生物1,3-二(N-7-氮杂吲哚基)苯、1,3,5-三(N-7-氮杂吲哚基)苯和4,4′-二(N-7-氮杂吲哚基)联苯进行全优化,计算分子的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势EA等相关能量,并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吸收光谱,... 用从头算HF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7-氮杂吲哚衍生物1,3-二(N-7-氮杂吲哚基)苯、1,3,5-三(N-7-氮杂吲哚基)苯和4,4′-二(N-7-氮杂吲哚基)联苯进行全优化,计算分子的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势EA等相关能量,并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吸收光谱,用C IS优化三种化合物分子的S1激发态结构,并分析其能量与发射光谱的关系,计算溶剂中分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结果对照.计算结果表明,从7-氮杂吲哚到上述三种衍生物依次愈来愈容易接受空穴,吸收和发射光谱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吲哚衍生物 发光性质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0)异构体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桂霞 张红星 +1 位作者 孙家锺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利用 Gaussian98程序 ,采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中的 B3LYP,选用 6 -31 G基组对富勒烯 ( Fullerene)C40 的 6种异构体 [D5d,Td,D2 h,C3 v,D2 ( ) ,D2 ( ) ]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 ,其中 ,对于 Td 对称性的 C40 由于易发生 Jahn-Teller... 利用 Gaussian98程序 ,采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中的 B3LYP,选用 6 -31 G基组对富勒烯 ( Fullerene)C40 的 6种异构体 [D5d,Td,D2 h,C3 v,D2 ( ) ,D2 ( ) ]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 ,其中 ,对于 Td 对称性的 C40 由于易发生 Jahn-Teller畸变 ,则降低其对称性为 D2 d,再进行优化 .对它们的平衡几何和电子结构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同时 ,根据计算得到的总能量推断出这 6种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是 D2 ( ) >D5d>Td>C3 v>D2 h>D2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C40 异构体 电子结构 稳定性 富勒烯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嵩 黄旭日 +2 位作者 高雪峰 赵熹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537,共3页
应用AutoDock程序将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配体和受体进行了对接,并用InsightⅡ中的Discover3模块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蛋白酶活性口袋的形状,讨论了其亚基的氢键、静电、疏水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设计药物提供了重要... 应用AutoDock程序将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配体和受体进行了对接,并用InsightⅡ中的Discover3模块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蛋白酶活性口袋的形状,讨论了其亚基的氢键、静电、疏水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设计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 抑制剂 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TTF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光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锁秦 封继康 +2 位作者 任爱民 付伟 李耀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87-990,共4页
采用 ZINDO系列方法优化了环状桥联的 C60 -TTF分子及其 7个衍生物的几何构型 ,研究了各分子的电子结构 ;以稳定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各分子的电子光谱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对电子光谱的本质在理论上进行了指认 。
关键词 分子结构 电子光谱 ZINDO 几何构型 衍生物 碳60 富勒烯 环状桥联 四硫富瓦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二苯乙烯系列衍生物双光子吸收截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爱民 封继康 +2 位作者 赵显 刘春玲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97-1200,共4页
采用 PM3和 INDO/ CI理论方法 ,系统研究了对称取代反式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结构和电子光谱 .在正确的 UV-Vis光谱基础上 ,预测了双光子吸收峰的位置 .自编程序用 SOS公式计算了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及双光子吸收截面 。
关键词 二苯乙烯衍生物 电子光谱 双光子吸收截面 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量子化学 PM3 INDO/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