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发酵时间对桦褐孔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梁家旗
陈江
王兰英
赵静
李绍平
-
机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069)
-
文摘
该文主要研究桦褐孔菌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三萜甾醇的累积与代谢变化。采用液体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获得不同发酵时间的发酵产物,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及HPTLC分析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的菌丝体中多糖、三萜和甾醇的含量,DPPH与硫酸香草醛显色法检测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桦褐孔菌菌丝体生物量越来越高,经HPTLC法分析可见发酵后的菌丝体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的三萜和甾醇成分相似。且多糖、三萜甾醇的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通过显色反应,发现菌丝体中含有子实体未发现的抗氧化三萜成分。通过研究确定了桦褐孔菌液体发酵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变化,确立最佳发酵时间,为桦褐孔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多糖
三萜
甾醇
发酵
-
Keywords
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
triterpene
sterols
fermentation
-
分类号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异氰酸根指数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孙明芬
任秀娥
廖泽鹏
王洪艳
何雯筠
孟凡欣
-
机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与新能源材料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1-176,共6页
-
基金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2018KCTD0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项目(批准号:E201605)
+2 种基金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8—2019学年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批准号:2018YSYJS0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8—2021绿色环保粉末胶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KCTD01)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批准号:201813684040)
-
文摘
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先用丙酮法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通过溶液聚合法进行分散造粒,制备单组分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TG)等方法考察异氰酸根指数(R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聚体R总值的增加,分散液的扩链和封端作用使粉末胶的分子量增大,结晶性增强,T型剥离强度升高,耐热性增强;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符合工业低温施胶要求.
-
关键词
聚氨酯
粉末胶粘剂
异氰酸根指数
T型剥离强度
热稳定性
-
Keywords
polyurethane
powderadhesive
isocyanateindex
T-peelstrength
thermalstability
-
分类号
O63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大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力夫
苏沛文
冯微
孟凡欣
-
机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87,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项目(2018KTSCX30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新能力培育工程项目(2018XJCQ013)。
-
文摘
该实验研究了大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将76只6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使用四氯化碳对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建模。对小鼠血清及肝脏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胱甘肽(GS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七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可以抑制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AST、ALT、LDH活力升高,并提高TP、ALB、GSH含量及CHE活力,说明大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大蒜提取物
四氯化碳
ICR小鼠
肝脏保护
-
Keywords
garlic extract
carbon tetrachloride
ICR mice
liver protection
-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
-
题名功能性柚子酸奶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4
- 4
-
-
作者
俞耀茹
麦凯柔
黄晓清
刘垚
-
机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珠海市卓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337-2339,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3684017)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7KQNCX253)
-
文摘
研究了柚子酸奶的配方和发酵工艺,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成品的测评,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菌种添加量1%,蔗糖添加量8%,柚子皮提取物添加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 h。该工艺发酵出的凝固型柚子酸奶色泽均匀,颜色微黄,无气泡,且口感柔滑、细腻、饱满,能闻到淡淡的柚子香味,品尝后口中留有余香。
-
关键词
柚子酸奶
感官指标
正交实验
-
分类号
S6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