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中部土壤资源形成机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绪谦 蒋惠中 赵晓波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3,共6页
根据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各类型土壤的形成及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在侵蚀度相同时 ,成土母质决定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 ;母质与微地形地貌共同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组合的地域分布 ;新构造运动影响土壤植... 根据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各类型土壤的形成及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在侵蚀度相同时 ,成土母质决定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 ;母质与微地形地貌共同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组合的地域分布 ;新构造运动影响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的流失强度和土壤退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 地质环境 形成机质 营养元素 地质构造 农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氯盐渍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雷华阳 张文殊 +1 位作者 张喜发 王彪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以探讨超氯盐渍土的含盐量与工程特性指标间关系为目的 ,采用室内土工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深入研究了含盐量对塑性指标、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盐渍土渗透系数与干重度、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超氯盐渍土洗盐前后可塑性变... 以探讨超氯盐渍土的含盐量与工程特性指标间关系为目的 ,采用室内土工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深入研究了含盐量对塑性指标、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盐渍土渗透系数与干重度、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超氯盐渍土洗盐前后可塑性变化幅度较大 ;抗剪强度随含盐量增加而增大 ;在干重度、含水量与渗透系数三者相互关系中存在界限含水量和界限干重度。所得结论对深入研究盐渍土的工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氯盐渍土 工程特性指标 界限含水量 界限干重度 抗剪强度 含盐量 塑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微观结构特征的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清 王凤艳 肖树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不同类型粘性土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 SEM图像处理技术 ,提出了粘性土微观结构中结构单元体形态、定向性、孔隙特征等结构要素的定量评价指标 ,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几种粘性土在不同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定向角 平均方向角 平面形态系数 定向分布函数 粘性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 被引量:88
4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冷三个气候时段的荒漠化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 ,并指出 10 0 0 0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促使北方干旱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时间尺度为万年或千年 ,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尺度为百年或10年。第四纪环境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 ,植被、土被被破坏是当代荒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近 5 0年来 ,中国北方的气候有向干、热方向演变的趋势 ,因此 ,荒漠化的防治将是 2 1世纪中国的一项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环境 荒漠化 黄土 沙漠 GIS 中国 干旱半旱区 成因 气候 风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21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地学应为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环境地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文章着重讨论了环境模拟系统(Environmental Imitation System, EIS)的建立及EIS与地... 21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地学应为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环境地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文章着重讨论了环境模拟系统(Environmental Imitation System, EIS)的建立及EI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耦合等问题。作者通过研究,认为上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从而可以弥补GIS中环境模拟功能的不足,可使EIS纳入GIS的信息空间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空间管理、应用分析和信息叠加,并使信息可视化。文章最后指出,目前,可建立GIS-EIS联合系统,以实现信息互换和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学 GIS EIS 耦合技术 可视化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拉津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宏韬 林学钰 +4 位作者 廖资生 张兰英 姜桂兰 刘广民 魏砾宏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7,共4页
阿特拉津是研究区内广泛使用的旱田除草剂。为治理其污染的地下水 ,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的方法研究其在含水介质砂层中的吸附特性和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砂层对阿特拉津的吸附量小 ,不同固液比 (1.0、0 .5、0 .2 )... 阿特拉津是研究区内广泛使用的旱田除草剂。为治理其污染的地下水 ,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的方法研究其在含水介质砂层中的吸附特性和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砂层对阿特拉津的吸附量小 ,不同固液比 (1.0、0 .5、0 .2 )时的分配系数分别为 0 .10 ,0 .15 ,0 .19cm3 /g ;含水层的弥散度为 0 .0 336m ,阻滞因子为 1.2 9,自然净化系数为 0 .0 0 2 8/d。由此确定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阿特拉津 迁移转化 数学模型 地下水 砂层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絮凝剂的周期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程金平 郑敏 张兰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 ,从活性污泥中共分离出 32株菌株。将单菌株分别培养于“JM- 1”、“DF-1”、“PT- 1”液体培养基中 ,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 ,以高岭土悬浊液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 ,由此获得 8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其中有 1... 用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 ,从活性污泥中共分离出 32株菌株。将单菌株分别培养于“JM- 1”、“DF-1”、“PT- 1”液体培养基中 ,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 ,以高岭土悬浊液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 ,由此获得 8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其中有 1株絮凝活性较高 ,初步鉴定为酵母菌 ,代号为“Dfjm- 1”,产生的絮凝剂命名为“Dtjm-1”。本文研究了“Dfjm- 1”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 p 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变化情况 ,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 ,絮凝剂“Dtjm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时间曲线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土沉积固化后结构强度增长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刘莹 肖树芳 王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根据吹填土沉积固化后的压缩试验,提出了吹填土结构强度的概念,并且由试验结果得出了吹填土固化后结构强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发现了结构强度随压力增长的趋势.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以微观结构定量化数据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吹填土结构强度... 根据吹填土沉积固化后的压缩试验,提出了吹填土结构强度的概念,并且由试验结果得出了吹填土固化后结构强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发现了结构强度随压力增长的趋势.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以微观结构定量化数据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吹填土结构强度的增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强度 微观结构 增长机理 吹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富集与释放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光华 赵元慧 +2 位作者 汤洁 ZHAO Yuan-hui TANG Jie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20,共3页
测定了硝基苯、2 ,4-二硝基甲苯、2 ,6 -二硝基甲苯及硝基氯苯 (邻、间、对 )在绿藻体内富集及释放趋势。其生物富集因子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硝基苯 <2 ,6 -二硝基甲苯 <2 ,4-二硝基甲苯 <硝基氯苯 (邻、间、对 )。富集与释放... 测定了硝基苯、2 ,4-二硝基甲苯、2 ,6 -二硝基甲苯及硝基氯苯 (邻、间、对 )在绿藻体内富集及释放趋势。其生物富集因子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硝基苯 <2 ,6 -二硝基甲苯 <2 ,4-二硝基甲苯 <硝基氯苯 (邻、间、对 )。富集与释放曲线表明 ,所有化合物在实验开始的 0 5~ 1h即达到最大富集量 ,2h后基本达到稳态。硝基苯、2 ,4-二硝基甲苯及 2 ,6 -二硝基甲苯的释放速率很快 ,0 5~ 1h达到最大释放量。 6种有机物的生物富集因子与辛醇 水分配系数相关很好 ,生物富集过程符合脂水平衡分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类化合物 生物富集 绿藻 分配过程 释放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速环剪试验机及其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志双 许清涛 +1 位作者 刘正华 赵淑云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从介绍用于研究高速大型滑坡高速机制的大型高速环剪试验机的特性出发 ,分别论述该试验机在大型高速滑坡的“液化机制”、滑体滑动时滑动摩擦角的测定 ,以及在土体环剪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大型环剪试验机能够再现滑坡的滑动过程 ,测定相... 从介绍用于研究高速大型滑坡高速机制的大型高速环剪试验机的特性出发 ,分别论述该试验机在大型高速滑坡的“液化机制”、滑体滑动时滑动摩擦角的测定 ,以及在土体环剪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大型环剪试验机能够再现滑坡的滑动过程 ,测定相应的试验参数 ,为滑坡的高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剪试验机 滑坡 液化机制 环剪特性 运动机制 滑动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耦合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凤全 林年丰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吉林西部平原的水质进行评价 ,借助于共享文件实现该模型和MAPGIS相连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反映水质的最适宜、较适宜、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的状况 ,而且能够体现吉林西部水质的空间变化规律 ,即较高适宜度的...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吉林西部平原的水质进行评价 ,借助于共享文件实现该模型和MAPGIS相连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反映水质的最适宜、较适宜、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的状况 ,而且能够体现吉林西部水质的空间变化规律 ,即较高适宜度的水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带和白城冲积扇 ;除通榆、长岭、乾安、大安部分地下水不宜饮用外 ,其余地区地下水都可满足生活饮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水质评价 地下水 MAP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中孔隙水压力及地表沉降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莹 王清 夏玉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地基处理中地表沉降值和孔隙水压力值进行了分形几何研究 ,发现孔隙水压力及地表沉降具有多层次的分形几何特征 ,结合实际工程 ,确定了划分界限 ,并建立了分维数与固结度、分维数与沉降量的相关关系曲线 ,得出了相关...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地基处理中地表沉降值和孔隙水压力值进行了分形几何研究 ,发现孔隙水压力及地表沉降具有多层次的分形几何特征 ,结合实际工程 ,确定了划分界限 ,并建立了分维数与固结度、分维数与沉降量的相关关系曲线 ,得出了相关关系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孔隙水压力 地表沉降 地基处理 分维数 固结度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变形的耗散结构认识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剑平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2 0世纪 70年代新三论的崛起 ,即耗散结构、突变理论和协同论以及分形几何学、混沌等理论的问世 ,对传统的科学思维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将耗散结构论应用于岩土体变形研究 ;工程岩土体的变形问题是巨型的复杂系统 ,变形岩土体是一种非平... 2 0世纪 70年代新三论的崛起 ,即耗散结构、突变理论和协同论以及分形几何学、混沌等理论的问世 ,对传统的科学思维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将耗散结构论应用于岩土体变形研究 ;工程岩土体的变形问题是巨型的复杂系统 ,变形岩土体是一种非平衡态有序结构 ,岩土体的变形是不可逆的过程 ,岩土体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 ,自然界的触发因素 (涨落 )对岩土体的变形影响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变形 岩土体 动力学模型 触发因素 非线性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滑坡形成机制:土粒子破碎导致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汪发武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排水剪切试验 ,揭示出易于产生粒子破碎的土体易于产生体积变化 ,土体初始结构和粒子破碎难易度对体积变化各阶段的影响。在与之相对应的不排水试验中 ,产生粒子破碎的土体最终产生了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 ,而且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各... :通过排水剪切试验 ,揭示出易于产生粒子破碎的土体易于产生体积变化 ,土体初始结构和粒子破碎难易度对体积变化各阶段的影响。在与之相对应的不排水试验中 ,产生粒子破碎的土体最终产生了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 ,而且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各阶段与排水试验中的体积变化阶段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揭示了不同诱因产生的高速滑坡的共同特征 ,即在长距离运动中 ,由于粒子破碎的影响 ,滑动面土体在不排水条件下 ,抗剪强度因超孔隙水压力上升而下降 ,最终导致高速滑坡。同时 ,由于粒子破碎将导致土体自身渗透系数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土粒子破碎 超孔隙水压力 排水剪切试验 形成机制 土体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网格伽辽金法应用的参数选择及内部边界处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延军 张晓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无网格辽金法作为一种新的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 ,该法其只需节点信息的无单元特性 ,使其具有计算优势。本文结合固结EFGM刚度矩阵公式 ,对不同的计算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找出其影响规律。并采用跳跃函数处理内部边界条件 ,计算结果表... 无网格辽金法作为一种新的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 ,该法其只需节点信息的无单元特性 ,使其具有计算优势。本文结合固结EFGM刚度矩阵公式 ,对不同的计算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找出其影响规律。并采用跳跃函数处理内部边界条件 ,计算结果表明 ,EFGM处理内部场函数不连续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伽辽金法 内部边界处理 岩土工程 数值计算方法 跳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承载力室内综合性原位测试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辉 张喜发 张文殊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为更好地满足沙漠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需要 ,对沙漠砂采用平板振动器分层制样 ,进行了平板载荷、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等一系列室内模拟试验。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表明 :静力触探试验中 ,《TJ2 1- 77规范》与《JTJ2 40 - 97规范》等规范建议... 为更好地满足沙漠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需要 ,对沙漠砂采用平板振动器分层制样 ,进行了平板载荷、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等一系列室内模拟试验。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表明 :静力触探试验中 ,《TJ2 1- 77规范》与《JTJ2 40 - 97规范》等规范建议的承载力值偏小。标准贯入试验中 ,《GBJ7- 89规范》、《TJ7- 74规范》与《JTJ2 40 - 97规范》等规范砂土承载力推荐值与本文试验回归值相差较大 ,偏于保守 ,如将其用于沙漠地基勘查评价和基础设计中将造成很大浪费 ;现有一些规范在用SPT和CPT确定粉细砂承载力时存在矛盾 ,不够协调 ,因此不适用于沙漠地区 ,必须制定新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 承载力 静力触探 标准贯入 载荷试验 原位测试模拟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统计进行井的出水量预测的尝试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学彬 曹剑锋 王福刚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电法找水工作中 ,对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一直是难题。介绍了利用电测深曲线上升段长度、最大电阻率及电阻率的变化率与含水层富水性之间的关系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统计 ,建立模糊综合关系模型 ,预测井的涌水量 ,并在王府台地电测... 电法找水工作中 ,对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一直是难题。介绍了利用电测深曲线上升段长度、最大电阻率及电阻率的变化率与含水层富水性之间的关系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统计 ,建立模糊综合关系模型 ,预测井的涌水量 ,并在王府台地电测找水中应用 ,获得了满意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电测深曲线 模糊统计 模糊预测 涌水量 电法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砂土液化的危险性评价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丛蔚 李广杰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地震导致的砂土液化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据此 ,提出了评价砂土液化危险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方法。确定性方法是以液化指数为变量的多因子判别分析方法 ,不确定性方法是概率分析法 ,即用概率密度函数判断砂土液化灾害的期望损失值。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危险性评价 期望损失 概率分析法 砂土液化 液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