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非光滑表面铸铁材料的常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4
1
作者 宋起飞 周宏 +4 位作者 李跃 王磊 单宏宇 张志辉 任露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模仿动物体表形态,在试样表面通过激光雕刻出有规则分布的凹坑以及条纹等非光滑单元体,研究了具有非光滑表面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非光滑表面材料的耐磨性较光滑表面提高1倍以上,摩擦系数提高66%以上;当非光滑表面的单元体硬度... 模仿动物体表形态,在试样表面通过激光雕刻出有规则分布的凹坑以及条纹等非光滑单元体,研究了具有非光滑表面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非光滑表面材料的耐磨性较光滑表面提高1倍以上,摩擦系数提高66%以上;当非光滑表面的单元体硬度越高、直径越大和间距越小时,其耐磨性能越好,摩擦系数越大.这是由于激光加工的单元体相当于在母体上增加了许多强化质点,比母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致密性,能够提高抗磨性,增加表面粗糙度,所以其耐磨性提高,摩擦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非光滑 表面 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中空凸轮轴凸轮材料及装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驰 李月英 +1 位作者 杨慎华 刘勇兵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研究了装配式中空凸轮轴的两个关键技术:凸轮材料和连接技术.本试验凸轮材料采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并对其工作表面进行宽带激光表面淬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激光处理后,材料的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凸轮与芯轴的连接采用滚花连接技术... 研究了装配式中空凸轮轴的两个关键技术:凸轮材料和连接技术.本试验凸轮材料采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并对其工作表面进行宽带激光表面淬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激光处理后,材料的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凸轮与芯轴的连接采用滚花连接技术,对不同齿距的滚花式凸轮轴静连接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成的凸轮轴在静扭时的破坏扭矩约是凸轮轴实际工作扭矩的20-30倍,疲劳破坏方面亦符合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花 装配式 激光表面淬火 凸轮轴 芯轴 连接强度 粉末冶金材料 研究结果 中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阻燃半硬泡聚氨酯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窦艳丽 张天琪 +2 位作者 姚卫国 付涛 管东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聚氨酯半硬质泡沫(SPUF)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它属于易燃材料,且燃烧时极易产生烟毒,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文中选用可膨胀石墨(EG)以及硅烷偶联剂KH791改性EG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进行阻燃,利用热重分析和残炭形貌对聚氨酯泡... 聚氨酯半硬质泡沫(SPUF)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它属于易燃材料,且燃烧时极易产生烟毒,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文中选用可膨胀石墨(EG)以及硅烷偶联剂KH791改性EG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进行阻燃,利用热重分析和残炭形貌对聚氨酯泡沫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对比了EG改性前后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泡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的质量分数为20%时制得的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氧指数可达29.4%,达到了UL94HB防火测试中HF-1级水平测试的要求;KH791改性EG后,阻燃效果略微降低,但是改性EG对于泡沫的泡孔形貌影响较小,能够提高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的密度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半硬泡聚氨酯 表面改性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彦 王慧远 +1 位作者 马宝霞 姜启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5,共6页
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常用的增强相及其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组织和性能等,并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体 制备技术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镁合金及其Al_2O_3纤维-石墨颗粒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军 李文芳 +1 位作者 刘耀辉 苗耀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单一Al2O3短纤维增强及Al2O3短纤维-石墨(Gr)颗粒混杂增强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考察了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其中单一Al2O3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单一Al2O3短纤维增强及Al2O3短纤维-石墨(Gr)颗粒混杂增强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考察了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其中单一Al2O3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更优,而混杂Gr颗粒的复合材料在磨损表面不能形成自润滑薄膜,故不能改善镁基复合材料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基体合金和单一Al2O3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磨损,而Al2O3-Gr颗粒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和剥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纤维 石墨颗粒 混杂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的Al-Cu合金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1 位作者 贾树盛 邱小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层厚度30μm、连接温度600℃、连接时间30min条件下,接头抗剪强度为130-140MPa,较Cu/Al_2O_(3P)/6061Al接头抗剪强度提高45%。因此,采用Al-Cu中间层是改善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中间层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AL-CU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 被引量:22
7
作者 冉旭 黄显峰 +1 位作者 段利利 刘勇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8,共6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后冷压成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在销盘式实验机上进行材料的摩擦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 采用机械合金化后冷压成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在销盘式实验机上进行材料的摩擦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显著下降;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都呈下降趋势。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显著改善是由于在磨损过程中形成一层覆盖表面的润滑膜。当形成的润滑膜几乎覆盖住整个磨损表面时,该润滑膜能够抑制滑动界面处金属与金属接触,使摩擦磨损特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铜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纤维含量对Al_2O_(3f)+C_f/ZL109混杂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耀辉 杜军 +2 位作者 于思荣 代汉达 徐国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 Al2 O3f+Cf/ ZL 10 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并探讨了炭纤维体积分数为 4 %时 ,Al2 O3纤维含量变化对该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 Al2 O3体积分数增加 ,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增大 ,复合材料...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 Al2 O3f+Cf/ ZL 10 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并探讨了炭纤维体积分数为 4 %时 ,Al2 O3纤维含量变化对该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 Al2 O3体积分数增加 ,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增大 ,复合材料从轻微磨损到急剧磨损的临界转变载荷大幅度提高 ,并随 Al2 O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在临界载荷以下 ,影响复合材料磨损率的 Al2 O3含量临界值为 12 % ,当 Al2 O3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复合材料磨损表面无明显剥落 ,而当 Al2 O3含量超过临界值后 ,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剥落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 混杂纤维 金属基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构想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慧婷 刘勇兵 +3 位作者 曹占义 王磊 包晓军 孙喜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系统阐述了地震动特性对结构破坏的影响、工程上增加阻尼的4种方式及研究材料滞回耗能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构想.研究了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提出了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力学模型及其设计方案,并结合... 系统阐述了地震动特性对结构破坏的影响、工程上增加阻尼的4种方式及研究材料滞回耗能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构想.研究了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提出了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力学模型及其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展望了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Zn 复合材料 抗震性能 延性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大谦 刘卫红 +1 位作者 吴建红 贾树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金基体 ,并含有少量的MgAl2 O4 化合物 ,对于Cu中间层接头还含有少量的Al2 Cu化合物。连接温度、连接时间和中间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Cu、Ag中间层接头的抗剪强度分别为 82~ 99MPa和 86~ 10 9MPa。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最薄弱的区域 ,减少增强相的偏聚是进一步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纤维及炭纤维增强ZL109混杂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军 刘耀辉 +1 位作者 于思荣 王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利用预制体挤压浸渗法制备了Al2O3+Cf/ZL10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探讨了炭纤维含量对该混杂复合材料高温(4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炭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耐磨性能;由于12%Al2O3和4%C短纤维的协同作... 利用预制体挤压浸渗法制备了Al2O3+Cf/ZL10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探讨了炭纤维含量对该混杂复合材料高温(4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炭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耐磨性能;由于12%Al2O3和4%C短纤维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从轻微磨损向急剧磨损转变的临界温度比基体合金的提高了1倍;混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着炭纤维体积分数的升高而不断减小,这在较高温度(300℃)下更加明显;在较低温度下,基体及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犁沟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后,磨损机制转变为严重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混杂复合材料 高温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碳纤维 AL2O3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不锈钢异种材料激光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洪梅 孙大千 +2 位作者 董鹏 王文权 殷世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51,57,共6页
采用纯镍中间夹层和激光焊技术,连接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和不锈钢丝异种材料。对比分析了加镍夹层与未加镍夹层的激光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加镍夹层的接头相比,加镍夹层的接头组织和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接头组织中γ-Fe相含... 采用纯镍中间夹层和激光焊技术,连接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和不锈钢丝异种材料。对比分析了加镍夹层与未加镍夹层的激光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加镍夹层的接头相比,加镍夹层的接头组织和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接头组织中γ-Fe相含量增加,TiFe2,TiCr2等金属间化合物相含量减少,焊缝区硬度明显降低,接头抗拉强度提高。未加镍夹层的接头的抗拉强度仅为187MPa,断口呈现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加镍夹层后,接头抗拉强度提高至372MPa,断口具有脆-韧混合型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 TINI形状记忆合金 不锈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炭黑复合型泡沫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茁实 张国 +2 位作者 李继新 王新雷 刘秀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9-672,共4页
以特导炭黑(CB)为导电填料,聚氯乙烯(PVC)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主基体制备PVC泡沫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该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和阻温特性,分析炭黑含量、交联剂和发泡剂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导电泡沫具有较理想的泡... 以特导炭黑(CB)为导电填料,聚氯乙烯(PVC)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主基体制备PVC泡沫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该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和阻温特性,分析炭黑含量、交联剂和发泡剂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导电泡沫具有较理想的泡孔结构,经过升温电阻测试,该泡沫体出现负温度系数(NTC)效应,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在NTC效应后期出现正温度系数(PTC)效应.通过探讨NTC效应的机理,确定了发泡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泡沫性能和NTC特性的导电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泡沫 炭黑 导电复合材料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n/Zn抗震复合材料的单向拉伸与循环变形行为 被引量:4
14
作者 包晓军 刘勇兵 +2 位作者 曹占义 孙喜良 吴坪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6-498,502,共4页
采用复合铸造工艺将16Mn钢和工业纯锌制备出双金属层状抗震复合材料,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单向拉伸性能和循环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单向拉伸条件下,应变速率对复合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影响不大;在0.5%、1%、1.5%应变下所... 采用复合铸造工艺将16Mn钢和工业纯锌制备出双金属层状抗震复合材料,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单向拉伸性能和循环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单向拉伸条件下,应变速率对复合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影响不大;在0.5%、1%、1.5%应变下所对应的拉压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增大,材料出现循环硬化行为,并且循环应变的提高使材料的循环硬化行为逐渐明显,进一步循环使拉压应力趋于稳定;16Mn钢/锌抗震复合材料试件具有滞回特性,使结构适应反复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起到减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复合材料 单向拉伸 应力-应变曲线 循环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0Si合金梯度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思荣 庞宇平 +2 位作者 任露泉 张新平 何镇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用离心技术制得了过共晶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 ,离心机转速 14 0 0r/min ,金属模具预热温度 4 5 0℃ ,浇注温度 80 0℃。研究表明 ,在离心力场中初晶Si向试样内侧移动。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最内层初晶硅含量最多、尺寸也最大 ,由内向... 用离心技术制得了过共晶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 ,离心机转速 14 0 0r/min ,金属模具预热温度 4 5 0℃ ,浇注温度 80 0℃。研究表明 ,在离心力场中初晶Si向试样内侧移动。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最内层初晶硅含量最多、尺寸也最大 ,由内向外 ,初晶硅的体积分数及尺寸均逐渐减小 ,呈梯度变化。材料内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 ,由内向外硬度逐渐减小、耐磨性变差 ,呈梯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AL-SI合金 微观组织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管东波 蔡中义 +2 位作者 方程 邱小明 窦艳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以二苯基硅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八氟戊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氟有机硅改性剂(FSM),将其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混合制备环氧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机硅和有机氟的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接触角分析、表面元素分析、冲击强度分析,得出... 以二苯基硅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八氟戊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氟有机硅改性剂(FSM),将其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混合制备环氧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机硅和有机氟的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接触角分析、表面元素分析、冲击强度分析,得出该复合材料中当含氟有机硅改性剂的含量达到20 phr时,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达到375℃,接触角达到120.8°;当含氟有机硅改性剂的含量达到15 phr时,冲击强度相比于纯环氧树脂上升了83%。同时该改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环氧树脂固化的活性基团,在与异佛尔酮二胺的复配使用中,既起到了改性剂的作用,又起到了固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含氟有机硅 热稳定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LDPE体系发泡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继新 张国 +2 位作者 李茁实 王新雷 刘秀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为主基体,乙炔炭黑(ACET)为导电填料,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制备LDPE/EVA/CB导电泡沫复合材料.通过分析炭黑含量、交联剂、发泡剂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表...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为主基体,乙炔炭黑(ACET)为导电填料,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制备LDPE/EVA/CB导电泡沫复合材料.通过分析炭黑含量、交联剂、发泡剂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表明,该导电泡沫具有较理想的泡孔结构,升温电阻测试表明,LDPE/EVA/ACET导电发泡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开关特性,呈明显的正温度系数(PTC)特性,并确定了发泡剂和交联剂的用量,获得了具有较好泡沫性能和PTC特性的导电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炭黑 泡沫 正温度系数特性 导电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形态分析及对杂化材料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雪涛 孙国恩 +4 位作者 管东波 牟建新 刘博 江春梅 张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塑料球压痕硬度计、高温高速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悬臂梁冲击实验等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以晶体状态存在于PMMA树脂中.通过DSC热性能曲线、FOX方程和Gordon-Talyor方程曲线发现,当POSS含量较高时,PMMA-POSS杂化体系能够发生相分离,对杂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晶体聚集体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C/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冉旭 刘勇兵 安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复合粉末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明显细化,C在Cu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放电等离子烧结体组织致密、细小且均匀,随着碳含量增加,烧结体的硬度与密度减小;相对电解粗铜烧结样品而言,C/Cu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耐磨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C/CU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过渡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2 位作者 邱小明 贾树盛 殷世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4,共4页
研究了 Al- Si合金中间层 Al2 O3P/ 6 0 6 1Al复合材料过渡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显微结构和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连接区主要由 Al- Si合金组成 ,无 Al2 O3颗粒。接头裂纹起源于 Al- Si合金与 Al2 O3颗粒界面处 ,并主要在连... 研究了 Al- Si合金中间层 Al2 O3P/ 6 0 6 1Al复合材料过渡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显微结构和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连接区主要由 Al- Si合金组成 ,无 Al2 O3颗粒。接头裂纹起源于 Al- Si合金与 Al2 O3颗粒界面处 ,并主要在连接区 Al- Si合金中扩展。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影响程度依次为 Al- Si合金中间层厚度、连接温度、保温时间。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 ,接头剪切强度可达 70~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中间层 铝基复合材料 过度液相扩散连接 氧化铝 熔化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