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巨磁电阻锰氧化物La_(0.67)Ca_(0.33)MnO_3的顺磁到铁磁的相变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凤霞 郑荧光 +5 位作者 田宏伟 丁涛 阚东武 高彦君 赵竹弟 郑伟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1-593,共3页
采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多晶氧化物La0 67Ca0 33MnO3,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等实验技术研究其结构和顺磁到铁磁的磁性相转变.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可以观测到样品在磁有序转变温度(Tc)附近的动态磁性相转变,并且与... 采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多晶氧化物La0 67Ca0 33MnO3,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等实验技术研究其结构和顺磁到铁磁的磁性相转变.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可以观测到样品在磁有序转变温度(Tc)附近的动态磁性相转变,并且与磁化强度的实验结果一致.对Tc附近的磁性相转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67CA0.33MNO3 电子顺磁共振 磁性 巨磁电阻 锰氧化物 相变 磁化强度 固态反应法 相转变 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ITO基板上电化学沉积ZnO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侯旭峰 荆海 +1 位作者 谷长栋 张会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以65±1℃的0.1mol/LZn(NO3)2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在方块电阻为118Ω/□的氧化铟锡(ITO)玻璃基板上制备了ZnO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ZnO薄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电极电势的降低或沉积时间的增加,ZnO薄膜表...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以65±1℃的0.1mol/LZn(NO3)2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在方块电阻为118Ω/□的氧化铟锡(ITO)玻璃基板上制备了ZnO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ZnO薄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电极电势的降低或沉积时间的增加,ZnO薄膜表面颗粒的六方形结构逐渐明显。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阴极电势和沉积时间对ZnO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ZnO薄膜的(002)择优取向是随电极电势的下降而逐渐减弱的,而且随沉积时间的增加(002)择优取向也逐渐减弱。透射光谱测量表明,实验所获得的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是透光的,平均透过率高达80%~90%,不同阴极电势下的禁带宽度均为3.5eV左右,且在阴极电势为-2.5V时,禁带宽度随沉积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电化学沉积 ITO基板 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Fe-N薄膜结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丽丽 王欣 +2 位作者 宫杰 郑伟涛 宗占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38-1842,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和N2作为放电气体,在单晶Si(100)衬底上沉积了Fe-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成分、形貌和磁性能分析...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和N2作为放电气体,在单晶Si(100)衬底上沉积了Fe-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成分、形貌和磁性能分析,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Fe-N薄膜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控制衬底温度可以获得单相γ-′Fe4N化合物薄膜;γ-′Fe4N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磁记录介质及磁头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衬底温度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