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提高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丁连涛 吴彤 +4 位作者 刘思含 杨洋 刘鹏 王云艺 曲晓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50,共7页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类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提高其利用率、挖掘最大可用价值,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类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提高其利用率、挖掘最大可用价值,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加贴合基层教学单位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路径,该文以某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从微、小、中、大型仪器设备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内改革打造共享空间、课外扩展建设共享平台,以及发挥社会服务协同作用的方法,达到强化仪器设备管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 仪器设备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艳秋 张富尧 陈雪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22,共4页
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科院校可根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五平台、三体系、四机制”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即搭建思政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管理... 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科院校可根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五平台、三体系、四机制”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即搭建思政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五个平台,构建主体协同体系、部门协同体系、过程协同体系等三大体系,完善顶层设计管理机制、分层次教育机制、互助成长发展机制、多样化培养机制等四项机制,培养更多工程基础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科学生 核心素养 育人平台 协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抱捕的连续型机械臂机构设计
3
作者 杨承旭 赵志军 +2 位作者 王耀兵 王捷 王丽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共11页
针对空间中不同尺寸、形状目标的可靠捕获需求,设计了一种“C”型联动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可在部分精确测量信息欠缺的条件下,实现对目标的“形封闭”可靠“抱捕”。该连续型机械臂可通过灵活增减关节数量在不同尺寸目标的捕获任务中... 针对空间中不同尺寸、形状目标的可靠捕获需求,设计了一种“C”型联动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可在部分精确测量信息欠缺的条件下,实现对目标的“形封闭”可靠“抱捕”。该连续型机械臂可通过灵活增减关节数量在不同尺寸目标的捕获任务中应用,并具有各向操作能力一致的特点。首先介绍了机械臂的“C”型联动设计方案,然后针对联动式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的灵活性描述指标,并以提升机械臂灵活性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机械臂的杆长分配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优化设计杆长的机械臂相比平均分配杆长的机械臂灵活性指标提升了4.6%。最后,仿真验证随着灵活性指标增加,机械臂的各向运动能力越接近,证明以该指标作为优化依据可以提升机械臂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机械臂 空间抱捕 结构设计 运动学模型 灵活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综合培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顺 贾艳辉 +1 位作者 王丽慧 寇尊权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142,148,共8页
加强大学生机械设计实践能力,夯实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资源建设,将网络虚拟、实验室资源、数字化设计和数值分析技术充分融合,... 加强大学生机械设计实践能力,夯实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资源建设,将网络虚拟、实验室资源、数字化设计和数值分析技术充分融合,形成基于虚实结合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在设计方法学习、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得到加强,教学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实验室资源 网络虚拟 力学分析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作者 田海龙 孙雨治 +3 位作者 杨兆军 刘志峰 陈传海 何佳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0-1441,共12页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在数控机床可靠性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研究聚焦于多元因素综合评估、多源层次信息集成、多分析方法集成和动态特性建模四个方面。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剖析了四个方面的优势与现存问题。通过整合行...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在数控机床可靠性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研究聚焦于多元因素综合评估、多源层次信息集成、多分析方法集成和动态特性建模四个方面。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剖析了四个方面的优势与现存问题。通过整合行业需求特征,阐述了机床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的演进路径,为构建高精度的机床可靠性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可靠性分析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MATLAB GUI在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佳龙 何秀麟 +2 位作者 安阳 王昕 罗巍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如何作出教育应答,如何加快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加快新工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面向新工科背景,突...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如何作出教育应答,如何加快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加快新工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面向新工科背景,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优化学科专业新结构,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围绕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实验教学,查找当前课程建设的不足,积极探索新工科实验教学新手段,基于MATLAB GUI平台进行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建模仿真试验平台的建设,对辅助课堂教学、开展实验项目,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数控机床 虚拟仿真 可靠性 故障强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对接环识别的自主抓捕验证评估
7
作者 许哲 王捷 +1 位作者 魏鹏飞 张亚航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星箭对接环是连接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关键部件,准确识别对接环将有助于卫星捕获效果的验证评估。文章提出了一个用于星箭对接环分割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星箭对接环的实时识别,同时有利于进一步部署和应用。实现了一种并行分解卷积,... 星箭对接环是连接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关键部件,准确识别对接环将有助于卫星捕获效果的验证评估。文章提出了一个用于星箭对接环分割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星箭对接环的实时识别,同时有利于进一步部署和应用。实现了一种并行分解卷积,可以有效捕获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同时模型的参数和计算量也进一步减少,加快推理速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通过增加少量参数和计算量,可以有效地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在建立的星箭对接环数据集上实现了95.63%的平均交并比(mIoU),同时模型的参数和计算量只有0.36 M浮点运算次数(FLOPs)和8.10 G浮点运算次数(FLOPs),其推理速度和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自主抓捕 验证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SiCp/Al的切屑形成演变过程分析
8
作者 林洁琼 解略 +2 位作者 于行 谷岩 周晓勤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9,共13页
目的 SiCp/Al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高硬度、高抗弯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低等优异的物理性能,但其加工过程困难。旨在揭示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SiCp/Al复合材料的切屑形成机理。方法 建立理论模型来确定最小未变形切屑厚... 目的 SiCp/Al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高硬度、高抗弯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低等优异的物理性能,但其加工过程困难。旨在揭示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SiCp/Al复合材料的切屑形成机理。方法 建立理论模型来确定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进而揭示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SiCp/Al切屑形成的临界条件。并比较常规车削、脉冲激光辅助车削和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的切屑形态,探究脉冲激光功率对切屑形成机理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当脉冲激光作用于材料表面时,会产生热软化效应。这种效应使材料更易去除,并减少了切屑自由表面颗粒的破损程度。此外,在超声振动的辅助下,切屑连续性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对加工后工件表面形貌测试发现,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最小,为0.388μm,与常规加工相比降低了70.8%;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加工的亚表面变形层厚度最小,为37.28μm。结论 通过深入分析复合车削切屑的形成及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为优化SiCp/Al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用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超声复合辅助车削 SICP/AL 切屑形成机理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弯曲气体检测软体机器人设计
9
作者 关峰 赵鲁宁 +2 位作者 黄成杰 熊佳伟 刘春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软体气动驱动器,模仿象鼻的肌肉纤维结构,由柔性折叠结构、气动人工肌肉和刚性连接组成。该驱动器在两种驱动模式下可实现8个方向的弯曲,具有高弯曲刚度和灵活性。实验表明,当工作压力为120 kPa时,驱动器可在1 ...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软体气动驱动器,模仿象鼻的肌肉纤维结构,由柔性折叠结构、气动人工肌肉和刚性连接组成。该驱动器在两种驱动模式下可实现8个方向的弯曲,具有高弯曲刚度和灵活性。实验表明,当工作压力为120 kPa时,驱动器可在1 s内产生42°的弯曲变形。建立了气动人工肌肉和柔性折叠结构的弯曲变形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驱动器的性能。将此驱动器应用于气体检测机器人,并设计了仿生检测鼻腔。瞬态响应模式下,检测有害气体的响应时间缩短为原始传感器的31.7%及静态仿生结构的19.1%。实验表明,该机器人在乙醇和水的区分中表现出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软体驱动器 多方向弯曲 气体检测机器人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主轴恒定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云艺 郭劲言 +3 位作者 王朝 孔令通 杨兆军 阿喜塔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有效缩短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周期,控制试验成本,并提高可靠性评估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应力恒定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以试验费用为约束条件,采用A和D双优化准则建立优化模型,先运用粒子群算法构造试验方案备选集,后利用M... 为有效缩短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周期,控制试验成本,并提高可靠性评估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应力恒定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以试验费用为约束条件,采用A和D双优化准则建立优化模型,先运用粒子群算法构造试验方案备选集,后利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生成加速退化试验的仿真故障数据,最终经统计分析得到加速退化试验(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ADT)最优试验方案。通过得出某型号电主轴的优化设计结果与现有常见的优化方法类比分析试验,证明了本方法可有效降低试验时间,提升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具备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加速退化试验 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Monte Carl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与替拉扎明纳米胶囊用于肿瘤乏氧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美伊茗 李响 +3 位作者 石皓天 骆昱超 徐斌 田文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利用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设计合成了葡萄糖氧化酶纳米胶囊(nGOx)和负载替拉扎明(TPZ)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胶囊(nMSNs-TPZ),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壳层赋予GOx与MSNs-TPZ更高的稳定性与更长的瘤内滞留时间.nGOx持续增强的肿瘤乏氧微环境能... 利用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设计合成了葡萄糖氧化酶纳米胶囊(nGOx)和负载替拉扎明(TPZ)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胶囊(nMSNs-TPZ),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壳层赋予GOx与MSNs-TPZ更高的稳定性与更长的瘤内滞留时间.nGOx持续增强的肿瘤乏氧微环境能够促使TPZ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自由基,二者协同作用增强了肿瘤治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GOx与nMSNs-TPZ均具有尺寸均一的球形结构.nGOx在胰蛋白酶、特定温度以及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均有显著提升,并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nMSNs-TPZ在谷胱甘肽(GSH)存在下能够有效降解,实现TPZ的可控释放.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均证实,nGOx产生的局部乏氧环境更有利于TPZ发挥作用,两者的协同治疗展现出更优越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乏氧微环境 葡萄糖氧化酶 替拉扎明 纳米胶囊 介孔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模型与实验分析
12
作者 程艳红 苏哲 +3 位作者 刘志峰 李德才 张彩霞 许静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2039,共8页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型之间存在着适用条件和计算结果的差异。因此,为准确得到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瞬态双热线法设计并搭建了磁性液体导热性能实验测量系统(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55%),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不同理论模型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无磁场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体积分数3.7%)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当温度从20℃增加到70℃时,导热系数增大了47%。其次,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导热系数发生显著的提升。在20℃,200 G时,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相对于无磁场时增幅最大为81%。最后,对比分析了Maxwell模型、Bruggeman模型、Yu&Choi模型以及Gianluca Coccia模型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计算结果与无磁场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温度较低范围内(20~35℃)理论计算精度较高,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此时可以直接采用理论模型预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当温度升高后(>40℃),理论计算值则与实验值偏差增大,此时理论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准确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导热系数 理论模型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中心关键功能部件可靠性加速试验模型综述
13
作者 赵童 李国发 +1 位作者 王军见 张林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6,共7页
加速试验中确定加速模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预测的可靠性。为缩短可靠性评估周期、快速评估产品的可靠性,以加工中心关键功能部件中的刀库和主轴为例,对各类加速模型的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介绍和... 加速试验中确定加速模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预测的可靠性。为缩短可靠性评估周期、快速评估产品的可靠性,以加工中心关键功能部件中的刀库和主轴为例,对各类加速模型的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模型提出的方法及其适用性出发,将加速模型分为单应力加速模型、双应力加速模型和多应力加速模型,这些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在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中精确预测的挑战。介绍了3类加速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通过模型的介绍与分析,指出了现有加速模型存在的缺陷,给出了加速模型的构建方法,最后对加速模型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试验 加速模型 可靠性 多应力 功能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金属复合轴瓦推力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与功耗分析
14
作者 苗建伟 谭庆昌 +3 位作者 孙宝瑞 柴博森 赵京鹤 王顺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9,共6页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与金属复合轴瓦存在尺寸大、PTFE强度低和表面能低等问题,制约润滑膜的形成。为提高重载塑料瓦推力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PTFE层厚度、润滑油入口区形状对成膜能力的影响。在考虑润滑油密度...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与金属复合轴瓦存在尺寸大、PTFE强度低和表面能低等问题,制约润滑膜的形成。为提高重载塑料瓦推力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PTFE层厚度、润滑油入口区形状对成膜能力的影响。在考虑润滑油密度和黏度沿着油膜厚度方向的变化、双层材料轴瓦力变形和热变形的条件下,联立膜厚方程、Reynolds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热流固耦合的推力滑动轴承3D润滑模型;对油膜和轴瓦的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PTFE层厚度、润滑油入口楔形区的高度和长度对最小膜厚和功耗影响。结果表明:随润滑油入口区楔形间隙长度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增大,功率损耗降低,当入口楔形区长度约为瓦块宽度的64%时,最小膜厚和功耗达到最佳值;随着PTFE层厚度增大,增大入口区高度有利于提高润滑性能,高度一般控制在0.28~0.32 mm较为合适;随PTFE层厚度增加,最小膜厚增大,功耗减小,但PTFE层厚度过大时,其影响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瓦推力轴承 聚四氟乙烯 成膜能力 油膜厚度 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Voronoi仿生多孔支架设计
15
作者 田素静 宫赫 +2 位作者 张翔 高甲子 周立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55,共10页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适用于不同骨缺损程度的Voronoi仿生多孔支架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研究支架设计参数对力学和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建立支架设计参数分别与支架性能指标(比表面积、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渗透率)的响应面...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适用于不同骨缺损程度的Voronoi仿生多孔支架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研究支架设计参数对力学和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建立支架设计参数分别与支架性能指标(比表面积、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渗透率)的响应面模型。最后以边长15 mm立方体支架为例(假设骨缺损尺寸为边长15 mm立方体),将骨组织弹性模量和渗透率范围作为性能约束,通过非支配遗传算法-Ⅱ对支架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 Voronoi支架的各向异性程度受种子点数的影响,而支架尺寸和缩放因子均只影响其杆径和杆长;通过本研究的设计方法,可针对特定缺损尺寸,设计出同时满足力学和生物学性能的最优支架。此外,通过调整屈服强度权重因子来改变乌托邦点,能够满足不同强度需求下的最优支架设计。结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Voronoi多孔支架设计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仿生多孔支架 骨缺损 力学性能 渗透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面修形量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大庆 毛亚洲 +2 位作者 张宇轩 王鑫 聂少武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了分析圆柱小轮修形量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影响规律,首先借助圆柱小轮的加工齿条模型,获得了面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式;根据磨削修形砂轮的截面等距线完成了修形砂轮运动曲线的计算,并对圆柱小轮齿廓和齿向的修形量进行了求解;依据不同修... 为了分析圆柱小轮修形量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影响规律,首先借助圆柱小轮的加工齿条模型,获得了面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式;根据磨削修形砂轮的截面等距线完成了修形砂轮运动曲线的计算,并对圆柱小轮齿廓和齿向的修形量进行了求解;依据不同修形参数下圆柱小轮修形量的计算结果,分析了齿面修形量与修形参数的关系,并完成了不同修形量下面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分析,获得了圆柱小轮齿面不同修形量与啮合性能的关联规律,为面齿轮传动副的修形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圆柱小轮修形 磨削 修形量 啮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体截面形状结构对变速器轻量化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陈亮 吴仕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185,193,共5页
对壳体进行轻量化设计是实现变速器总成轻量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车辆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紧张等方面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以某商用车变速器总成为例,从理论分析出发,建立变速器壳体力学数学模型,通过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与台架试... 对壳体进行轻量化设计是实现变速器总成轻量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车辆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紧张等方面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以某商用车变速器总成为例,从理论分析出发,建立变速器壳体力学数学模型,通过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实验技术方法,研究了不同壳体截面形状结构及表面加强筋分布方案对变速器壳体轻量化的影响,台架试验结果证明了壳体轻量化方案满足变速器性能开发要求,实现了变速器总成降重24.3%,验证了该轻量化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为变速器轻量化的正向设计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轻量化 截面形状 变速器壳体 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挖钻机桅杆局部焊缝疲劳寿命评估
18
作者 刘超勤 孔维城 王继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1,257,共6页
作为旋挖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桅杆在工作过程中是动力头和钻杆的安装依托部位,承受压力、弯矩等多种载荷的交替作用,所以采用热点应力法对某大型旋挖钻机的桅杆焊缝部位进行疲劳寿命评估。首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里面施加单位载荷,进行桅... 作为旋挖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桅杆在工作过程中是动力头和钻杆的安装依托部位,承受压力、弯矩等多种载荷的交替作用,所以采用热点应力法对某大型旋挖钻机的桅杆焊缝部位进行疲劳寿命评估。首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里面施加单位载荷,进行桅杆的静强度分析;为了对焊缝处进行精细化分析,将子模型技术应用到桅杆局部焊缝位置;根据热点应力的外推公式,求出焊趾处的热点应力值;在国际焊接协会IIW的焊接模型库中选出符合研究的焊接模型,进而得到修正后的S-N曲线;再根据采集并编制出的零均值一维载荷谱,进一步求出焊缝的热点应力谱;最后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进行累加,计算出焊缝处的总损伤为0.573,大于0.5,所以桅杆焊缝处会发生疲劳破坏,应对桅杆和焊缝结构进行改进。该方法为旋挖钻机桅杆焊缝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桅杆 焊缝 热点应力法 S-N曲线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滑靴盘替代选材的研究
19
作者 陈晋市 李传玺 +2 位作者 韩绍斌 王景炎 王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在高转速、大负载作业工况下,滑靴盘局部温度升高接近材料回火温度,从而因残余奥氏体相变造成材料表面膨胀、静压支撑油膜形成困难、表面硬度和耐久度降低等系列问题。基于此,以提升高转速作业下轴向柱塞泵摩擦副... 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在高转速、大负载作业工况下,滑靴盘局部温度升高接近材料回火温度,从而因残余奥氏体相变造成材料表面膨胀、静压支撑油膜形成困难、表面硬度和耐久度降低等系列问题。基于此,以提升高转速作业下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为前提,通过成分分析、高温处理、摩擦磨损等相关实验将替代选材与成品样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B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室温下平均表面硬度相较于原有成品件材料提高约17.7%;经400℃恒温环境存放10 h后B材料表面硬度仍能维持在700 HV以上,表面平均最大形变不超过1μm,平均磨损量较成品件降低约5.9%,验证了适用于高转速运行工况下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盘替代选材的可能性,为后续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滑靴盘选材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轴向柱塞泵 滑靴盘 替代选材 表面硬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平台设计
20
作者 罗巍 杨威 +4 位作者 于立娟 赵瑜 何佳龙 田海龙 王继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199,共8页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结合“新工科”教学需求,针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过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该仿真平台以桌面级工业机器人RoArm-M1为基础,结合运动学控制、虚实双向实时映射、人机交互等具体需求,通...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结合“新工科”教学需求,针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过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该仿真平台以桌面级工业机器人RoArm-M1为基础,结合运动学控制、虚实双向实时映射、人机交互等具体需求,通过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虚实映射技术的认知,提高对数字孪生系统架构的理解,深化对机器人运动原理和控制策略的掌握程度,促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弥补理论教学在实践认知方面的不足。同时,该平台还促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教育中的应用,为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将对该平台做进一步优化,结合更复杂的工业应用场景,支持更广泛的智能制造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映射 运动仿真 碰撞检测 人机交互 孪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