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国际关系学的联系与互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弗雷德.哈利迪 孙丽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6,共12页
一个被规避的挑战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呈现出深深的不确定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式微及苏联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的剧变更在某些方面增强了这种矛盾状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现存... 一个被规避的挑战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呈现出深深的不确定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式微及苏联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的剧变更在某些方面增强了这种矛盾状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现存思想模式和国家体系的挑战使其被学术界所排斥,而马克思主义追求者或掌权者的武断、论争和简单化则使这种排斥更为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国际关系学 20世纪80年代末 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科学研究领域 不确定性 历史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申蛟(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6,共11页
对于大多数试图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历程和遗产的历史学家们而言,民族主义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相对而言,对于种族主义对那场战争的全方位影响,这些历史学家却极少关注。通过探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充满偏见的制度框架是如何以多... 对于大多数试图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历程和遗产的历史学家们而言,民族主义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相对而言,对于种族主义对那场战争的全方位影响,这些历史学家却极少关注。通过探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充满偏见的制度框架是如何以多种方式酿成了这场遍及欧亚的战争,能够修正学术界的疏忽。种族主义充斥了战争的每个阶段,种族主义假设和赤裸裸的偏见推动了人们做出走向战争的决定。在这场战争中,那些支持西方统治者或政客的殖民地人民(以及非裔美国人)遭受到歧视性的态度和政策,这种经历塑造了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待遇。种族主义仇恨激起了大量的暴力镇压和种族灭绝屠杀。种族主义假设导致了凡尔赛协议的失败,同时也激起了殖民地和被压迫种族人民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种族主义 帝国主义 凡尔赛崩溃 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民族自决观念的演变(1919—1945)——国际社会的研究视角
3
作者 孙启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民族自决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印度置于国际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能动性与国际社会中主导大国间的互动,可以发现印度的民族自决观念是国...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民族自决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印度置于国际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能动性与国际社会中主导大国间的互动,可以发现印度的民族自决观念是国际社会合法性危机及其国内民族运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演变经历了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阶段:一战爆发、巴黎和会召开和印度加入国际联盟,推动了印度民族自决观念的本土化,出现了从追求自治到追求独立的转变;以1929年为分界点,印度的民族自觉观念开始走向国际化,表现为印度对全球范围的反殖民网络的呼吁,以及大国对此给予的关注和支持。在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努力和大国的推动下,民族自决从一种原则转变为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合法性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观念 印度 非西方世界 国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埃及帕勒摩石碑的史学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9,共9页
帕勒摩石碑是迄今为止古代埃及,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编年性质的官方文字记录。其形制具有开创意义,它把以前的年签、年鉴等文献和档案汇集为以年为单位的涵盖五个王朝历史的"编年史"。帕勒摩石碑对以后的编年记录和王表等... 帕勒摩石碑是迄今为止古代埃及,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编年性质的官方文字记录。其形制具有开创意义,它把以前的年签、年鉴等文献和档案汇集为以年为单位的涵盖五个王朝历史的"编年史"。帕勒摩石碑对以后的编年记录和王表等历史文献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王权起源、仪式象征、时间观念等,也展示了人类历史意识的早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勒摩石碑 古代埃及 历史学 历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轮回和新篇?
5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共1页
60年甲子轮回!中国和世界在过去60年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轮回,但这个轮回却不是一个甲子所能包涵得了的,背景更为久远。实际上,中国和世界过去60年的经历正在检验着我们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历史似乎正在以... 60年甲子轮回!中国和世界在过去60年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轮回,但这个轮回却不是一个甲子所能包涵得了的,背景更为久远。实际上,中国和世界过去60年的经历正在检验着我们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历史似乎正在以另一种轮回的方式展示出来。首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历史的面貌。西方主导世界的优势正在失去,历史正在恢复她原有的平衡,中国的崛起被认为是"恢复"她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发展 新兴大国 西方国家 威斯特 战略优势 一个问题 地缘政治 世界史 国家秩序 国家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埃及王权历史表述模式的起源
6
作者 史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1,共6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埃及的国王能以神的身份进行有效的统治,可见王权的思想起源很早,且思想深厚。和王权相关的有效的"历史"表述是王权正常运转的必备的宣传工具,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可视的文字艺术以及和王权的连续性相...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埃及的国王能以神的身份进行有效的统治,可见王权的思想起源很早,且思想深厚。和王权相关的有效的"历史"表述是王权正常运转的必备的宣传工具,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可视的文字艺术以及和王权的连续性相关的编年记录、王表与年代记等,一起营建起了强大、神圣却又神秘的王权形象。而象征符号、可视文字以及编年纪录的最初根基在早王朝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已经悄然铺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王权 历史表述 象征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萍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7,共23页
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规律,总结国内外海洋维权经验,结合中国海洋维权形势、任务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的海洋维权理念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视为... 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规律,总结国内外海洋维权经验,结合中国海洋维权形势、任务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的海洋维权理念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视为建设海洋强国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海洋维权与相关问题的辩证关系,坚定海洋维权决心与信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争议。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丰富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科学实现维权与维稳的动态平衡,拓展了海洋维权的内涵和外延,完成了对传统海洋维权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它不但指导了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实践,对未来海洋维权亦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维权 海洋强国 新时代中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主要是指自由臣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普通法和《大宪章》以及议会法令的保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人不得侵犯等内容。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根源于普通法和《大宪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皆信奉君权神授思想,试图... 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主要是指自由臣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普通法和《大宪章》以及议会法令的保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人不得侵犯等内容。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根源于普通法和《大宪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皆信奉君权神授思想,试图推行异于英国传统的专制统治。柯克秉持普通法和英国的法治传统,依据既有的议会法令对王权的膨胀进行了持续的抗争。最终,柯克起草并推动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否定了国王侵犯臣民人身权利的合法性,为保障臣民的人身权利提供了法律基础。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和《权利请愿书》成为推动英国宪政与现代法治社会形成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 英国 人身权利 权利请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仪式与古代埃及、亚述帝国的战争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古代埃及和亚述的大规模战争图像,都是在帝国扩张的背景下,于传统的零散、小幅战争刻绘艺术形式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对战争场景的动态刻画出现在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统治时期。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大厅北侧外墙上的绘... 古代埃及和亚述的大规模战争图像,都是在帝国扩张的背景下,于传统的零散、小幅战争刻绘艺术形式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对战争场景的动态刻画出现在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统治时期。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大厅北侧外墙上的绘画浮雕,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特定埃及军事行动及其后续事件的复杂全景图,((2))其上刻绘着塞提一世对西亚、利比亚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此后,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期间也对各自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不同的地点以浮雕画面进行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图 亚述帝国 大规模战争 军事行动 古代埃及 拉美西斯 战争叙事 刻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埃及国家起源过程中的“他者”形象与国家职能建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共4页
对于古代埃及国家起源问题的探讨涉及多种理论的介入,^(②)但是,以考古证据为基础的对国家起源实际历史进程的描述在埃及学领域成果更为丰富。随着考古和文字资料的积累,近年来对于前王朝时期以及早王朝初期埃及对域外的认知问题尤其受... 对于古代埃及国家起源问题的探讨涉及多种理论的介入,^(②)但是,以考古证据为基础的对国家起源实际历史进程的描述在埃及学领域成果更为丰富。随着考古和文字资料的积累,近年来对于前王朝时期以及早王朝初期埃及对域外的认知问题尤其受到关注。整体而言,相关认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涅伽达文化ⅡB—ⅢA时期、零王朝时期(涅伽达ⅢB—ⅢC1早期)^(③)和早王朝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涅伽达文化 埃及学 古代埃及 认知问题 历史进程 文字资料 起源 考古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加迪斯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借鉴与批判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申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思·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了《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他所提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学说改变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最初十分依赖历史学的局面。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在冷战史研究中所采取的视角不仅和华尔兹多有共识之处...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思·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了《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他所提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学说改变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最初十分依赖历史学的局面。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在冷战史研究中所采取的视角不仅和华尔兹多有共识之处,亦多借鉴后者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问题。不过他通过对支撑结构现实主义的"科学观"的反思,对"结构"的多样性的发掘,对国际体系中能动性与差异性因素的重视,以及对伦理评判的强调而实现了对后者的批判。这一学术案例是美国外交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揭示了借鉴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外交史(冷战史)的价值、意义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加迪斯 肯尼思·华尔兹 结构现实主义 冷战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英国法律史学的兴起
12
作者 于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6,86,共9页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著作,爱德华·柯克、约翰·塞尔登和马修·黑尔是英国法律史研究的先行者,他们阐明了普通法的历史渊源,维护了普通法的独立地位。梅因在继承柯克等人的法律历史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将实...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著作,爱德华·柯克、约翰·塞尔登和马修·黑尔是英国法律史研究的先行者,他们阐明了普通法的历史渊源,维护了普通法的独立地位。梅因在继承柯克等人的法律历史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将实证主义方法引入了法律史研究,强调要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法律的发展状况。为此,梅因系统地批判了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的研究方法。梅特兰运用大量的诉讼卷宗与议会档案等原始文献,更加严谨而精细地研究了英国法律发展的进程,使得英国法律史研究具有了现代史学的特征,推动了英国法律史学成为法学中的独立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实证主义 历史法学派 法律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现代史学研究的专业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19世纪中后期,在兰克史学的影响下,以斯塔布斯为代表的英国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对原始档案文献的运用,努力运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呈现历史真相。历史学成为独立学科后,英国大学培养了众多的专业历史学家,他们超越了原有的历史写作的精... 19世纪中后期,在兰克史学的影响下,以斯塔布斯为代表的英国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对原始档案文献的运用,努力运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呈现历史真相。历史学成为独立学科后,英国大学培养了众多的专业历史学家,他们超越了原有的历史写作的精英主义传统。学术期刊的创办和学术组织的出现加强了专业历史学家之间的联系,确立了专业史学研究的学术标准,形成了严格的学术评价机制,英国现代史学研究专业化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现代史学 专业化 斯塔布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俄兴起与历史书写的转型
14
作者 杨翠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17世纪末,尼德兰和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俄国还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为改变俄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彼得大帝广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除派大批人员... 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17世纪末,尼德兰和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俄国还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为改变俄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彼得大帝广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除派大批人员到英、法、德等国留学之外,还聘请数百名外国工程师来俄工作。此后,俄瑞战争爆发,彼得大帝锐意改革,推动俄国全面发展,由此促进了俄罗斯帝国(简称帝俄)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爆发 彼得大帝 封建农奴制 彼得一世 积贫积弱 历史书写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帝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的多维阐释
15
作者 时佳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现代巴基斯坦的历史线索纷繁复杂,以国家构建的视角对其进行考察是一种可尝试的研究路径。认识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进程,需要从三组结构性矛盾切入:一是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的矛盾,二是军人干政倾向与民主诉求的矛盾,三是世俗主义与宗... 现代巴基斯坦的历史线索纷繁复杂,以国家构建的视角对其进行考察是一种可尝试的研究路径。认识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进程,需要从三组结构性矛盾切入:一是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的矛盾,二是军人干政倾向与民主诉求的矛盾,三是世俗主义与宗教化的矛盾。三组矛盾可追溯到巴基斯坦国家建立时期乃至更久远的历史,并嵌入巴基斯坦的社会环境和地缘环境之中。每一组矛盾都会对另外两组矛盾造成影响,影响方式可分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类。三组矛盾可分别归纳为国家认同、政体、国体三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立体图景。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本质上是一个价值性问题,三组矛盾都是围绕着“把巴基斯坦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命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国家构建 “两个民族”理论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斯修道院的起源与发展
16
作者 杨翠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6,共8页
罗斯基督教僧侣倡导虔诚的修道生活。修道生活起源于埃及,传入拜占庭后修道制度更加完善,罗斯修道制度深受拜占庭因素的影响。雅罗斯拉夫大公创建了罗斯第一座修道院,修道制度也随之完善,出现隐居和集体居住两种修道方式并存的状况。由... 罗斯基督教僧侣倡导虔诚的修道生活。修道生活起源于埃及,传入拜占庭后修道制度更加完善,罗斯修道制度深受拜占庭因素的影响。雅罗斯拉夫大公创建了罗斯第一座修道院,修道制度也随之完善,出现隐居和集体居住两种修道方式并存的状况。由于王公贵族对宗教的扶持等原因,修道院呈现出位于城市或城市附近、经济实力强大、政治地位举足轻重等特征。依托修道院的发展,僧侣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由此教俗封建主联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 修道院 僧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