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产税改革如何影响家庭经济:兼论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
1
作者 张屹山 孙嘉熙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本文探讨房产税改革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结合重庆、上海两地房产税试点具体情况,分析征收房产税对家庭财富、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阐释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所蕴含的政策作用。研究发现:在家庭财富方面,房产税的直接和间接... 本文探讨房产税改革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结合重庆、上海两地房产税试点具体情况,分析征收房产税对家庭财富、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阐释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所蕴含的政策作用。研究发现:在家庭财富方面,房产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存,通过再分配效应可以缩小财富差距。在家庭消费方面,房产税既会影响家庭消费支出,也会影响家庭间的消费差距;由房产税改革引起的房价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房奴效应”影响家庭消费。在家庭投资方面,房产税改革会促使家庭调整资产结构,非房产投资领域会吸引更多的家庭投资,从而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家庭经济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动能的聚敛特征检验与传导路径识别
2
作者 刘达禹 向思宇 宋洋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9,共18页
明确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动能的聚敛特征和传导路径是理解经济增速省际分化的基础。为此,本文使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DY动态溢出指数考察了各省份经济增长动能的聚敛特征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动能... 明确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动能的聚敛特征和传导路径是理解经济增速省际分化的基础。为此,本文使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DY动态溢出指数考察了各省份经济增长动能的聚敛特征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动能主要来源于有效需求扩张和经济结构优化;省际有效需求变化既包括强省消费需求扩张的“牵拉效应”,又包含弱省投资需求低迷的“下拉效应”;经济增长动能传导既包括低动能省份向下牵拉高动能省份,也包括低动能省份间的交叉传导。未来一个时期内,宏观经济治理应高度注重需求管理,并将工作重心落脚于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和稳定就业,从而引导经济稳步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动能 需求管理 结构性增长放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尾部风险的网络关联与溢出机制
3
作者 吴健 邓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尾部风险的跨域传染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隐患,为此亟需明晰地区经济增长尾部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与溢出渠道。基于在险增长的分布估计范式测度出中国省级经济增长尾部风险,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 尾部风险的跨域传染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隐患,为此亟需明晰地区经济增长尾部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与溢出渠道。基于在险增长的分布估计范式测度出中国省级经济增长尾部风险,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区域经济增长尾部风险的网络关联特征与溢出机制。研究发现:尾部风险存在显著的事件驱动和多元分布特征,极端事件冲击会在短期激化尾部风险,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目前表现出强劲的风险免疫韧性;区域经济尾部风险具有突出的溢出深度和溢出广度,其中黄河流域经济带与其他地区的风险联动较为明显;投资与消费需求衰退以及地方财政竞争引发的要素虹吸效应会加剧尾部风险溢出,而银行信贷的良性扩张有助于抑制尾部风险扩散。研究结果为促进经济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尾部风险 网络关联 风险溢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认知技能溢价与性别工资差距
4
作者 王杰 张世伟 张君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6,共19页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回报率的影响,并考察其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非常规工作任务部门就业的增加与非认知技能工资回报率的提升,从而相对非认知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非常规工作任务职业选择概率提高与社会资本投资增加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由于非认知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导致常规工作任务职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劳动者非认知技能的开发和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促进工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认知技能 性别工资差距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型宏观经济模型的开发与预测研究——兼论吉林省“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柱鲜 石圣东 黄红梅 《预测》 CSSCI 2003年第1期53-56,45,共5页
一个地区的经济同全国的经济一样是一个整体 ,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时孤立的考察各个经济指标是不行的。可以通过描述宏观经济的联立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这样有利于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整体... 一个地区的经济同全国的经济一样是一个整体 ,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时孤立的考察各个经济指标是不行的。可以通过描述宏观经济的联立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这样有利于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整体经济水平。本文用联立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吉林省宏观经济模型 ,利用模型对吉林省经济结构以及“十五”期间吉林省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分析 ,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前景 吉林 宏观经济模型 经济结构分析 “十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守东 王永莲 刘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昔日的龙兴之地,共和国的骄子,缘何经济增长频频失速?何时、怎样才能赶上我国经济转型这趟中高速运行的经济专列?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对吉林省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在全面振... 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昔日的龙兴之地,共和国的骄子,缘何经济增长频频失速?何时、怎样才能赶上我国经济转型这趟中高速运行的经济专列?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对吉林省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在全面振兴东北的总体框架下,正视吉林省在"十三五"时期面临的现状、机遇及挑战,展望吉林省振兴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经济增长 东北振兴 经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中国经济风险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隋建利 吕文强 刘金全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61,共27页
为了揭示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经济风险的确定性规律,本文基于预期经济增速分布,将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纳入“在险增长”的统一框架,以刻画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下的经济风险具有明显... 为了揭示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经济风险的确定性规律,本文基于预期经济增速分布,将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纳入“在险增长”的统一框架,以刻画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下的经济风险具有明显的确定性特征,伴随着不确定性升高,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经济上行风险较为稳定;当不确定性较低时,经济增速的潜在波动空间相对狭小,当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增速具有较大的波动空间;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反馈”的溢出循环机制,能够加剧不确定性的实际冲击效应;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风险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影响,无论是就冲击强度还是持续周期而言,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经济风险 在险增长 预期经济增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波动与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变异:兼论经济回升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93,共19页
厘清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变异的本质机理对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确保宏观调控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全面识别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形态特征,并就如何采取合意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回升展开了深入探讨... 厘清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变异的本质机理对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确保宏观调控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全面识别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形态特征,并就如何采取合意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回升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第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单边异动以及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转变是导致“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出现形态变异的核心原因;第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表现为:在经济周期上升或是平稳运行阶段,斜率较为陡峭,而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则呈现出扁平化趋向;第三,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回升路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以价格型货币政策搭配财政政策的渐进调控方式不失为一种引导经济平稳复苏的有益尝试。面对当下产出端与通胀端的双重紧缩压力,适度地矫正“产出—通胀”权衡关系,塑造陡峭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引导经济沿着安全的路径回升,同时也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古典经济危机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调控 经济回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风险的实时监测:结构性拐点判别与预警信息辨识 被引量:1
9
作者 隋建利 吕文强 刘金全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8,共17页
实时监测经济风险、判别经济风险演化方向,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偏正态分布模型甄别经济风险的结构变迁路径,并基于驱动结构分解、概率分布矩、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尾部风险等多... 实时监测经济风险、判别经济风险演化方向,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偏正态分布模型甄别经济风险的结构变迁路径,并基于驱动结构分解、概率分布矩、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尾部风险等多维视阈,有效辨析经济和金融状况对于经济风险的预警功能。研究发现,首先,随着经济增长概率分布的风险区制由低到高,经济增长增速预期降低、波动区间扩张以及下行风险升高。其次,经济风险在2012年存在显著的结构性拐点,在突变点后,偏度系数由正转负,经济步入长期的下行风险通道。此外,经济风险在2019年以及2021年前后存在阶段性拐点,短期内经济上行概率较高。然后,经济风险的动态演化路径表现出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最后,经济和金融状况对于经济风险的预警功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经济状况无法提供经济风险的预警信息,而金融状况能够灵敏地识别与捕捉经济增长的风险信息,且在经济高风险时期,金融状况的预警功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风险 实时监测 结构性拐点 预警信息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偏正态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价格不确定性测度及其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宇 周锦岚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84,共17页
有效测度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并研究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最小生成树模型,从全局视角衡量原油多元定价机制中195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采用高维因子非预期条件波动率模型测度国际原油价格的不... 有效测度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并研究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最小生成树模型,从全局视角衡量原油多元定价机制中195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采用高维因子非预期条件波动率模型测度国际原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基于收敛交叉映射模型,本文对原油价格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仅存在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对固定资产投资、产出增速的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地,在厘清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包含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特征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结果均表明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对投资、产出增速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本研究为有效防范原油市场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价格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效应 最小生成树 收敛交叉映射模型 M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儿经济支出和育儿时间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凤鸣 李慧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2,共16页
随着中国进入以成本约束驱动为主导的低生育率阶段,育儿成本对生育选择的影响受到关注。但大量研究局限于分析经济成本的影响,忽略了时间成本。随着育儿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育儿质量的重要性,进而更重视父母陪伴和家庭育儿... 随着中国进入以成本约束驱动为主导的低生育率阶段,育儿成本对生育选择的影响受到关注。但大量研究局限于分析经济成本的影响,忽略了时间成本。随着育儿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育儿质量的重要性,进而更重视父母陪伴和家庭育儿时间。因而,分析育儿经济支出和育儿时间对生育选择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现代女性生育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育儿成本的准确估计成为分析育儿成本影响的关键,然而基于已生育群体的育儿支出直接预测未生育群体的育儿成本时,生育的自选择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估计偏差。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应用Heckman两步法回归女性育儿经济支出和育儿时间方程,消除生育自选择带来的样本选择偏差,并基于模型回归结果预测未生育女性的潜在育儿经济支出和育儿时间,进而分析育儿经济支出和育儿时间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育儿经济支出的增加使女性二孩生育概率显著下降,育儿时间的增加使女性一孩生育和二孩生育概率均显著下降;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育儿经济支出对其生育选择的负向影响增大,育儿时间的负向影响减小。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于非灵活就业群体和超时劳动群体,在灵活就业群体和严重超时劳动群体中,育儿时间对女性生育选择的负向影响更小,表明工作时间调整灵活性的提升有助于降低育儿时间对生育选择的限制;同时,拥有较多自由时间的适度劳动群体的生育选择不受育儿时间的影响,表明工作时间减少可以降低育儿时间的约束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在进一步提供更加全面的育儿保障服务,减轻女性育儿的经济和时间负担的同时,通过对雇用生育女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直接经济补贴等政策促进企业为生育女性提供工作时间更加灵活的工作条件;通过为生育女性保留工作岗位、提供专门晋升通道等降低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作用;通过促进家庭内部育儿分工的重构,增加男性育儿时间等降低女性育儿成本,进而促进生育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时间 育儿经济支出 生育选择 育儿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取向测度、外生成分识别与货币政策“稳预期”效应——来自数量型中介指标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龙 张伟琦 申瑛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文章首先给出M2中存在内生成分的经验事实,进一步运用内生成分剔除思想定量测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重点刻画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接下来,文章识别出M2中的外生成分,运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分析货币政... 文章首先给出M2中存在内生成分的经验事实,进一步运用内生成分剔除思想定量测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重点刻画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接下来,文章识别出M2中的外生成分,运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分析货币政策的“稳预期”功效及政策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M2和经济基本面变量之间呈现出强关联走势,M2中含有经济基本面变量信息。第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的时变动态属性明显,除个别时点外,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调控取向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较好,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微观变迁进程和瞬时突变时点。第三,货币政策数量型中介指标具有较好的“稳预期”功效,不同货币政策空间下货币政策的“饥饿效应”和“宿醉效应”不同。政策空间充足时期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明显,但由于信心的短期属性和行为主体“逆向”选择心理,政策空间不足时期货币政策存在长期效应但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取向 外生成分 政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调控怎样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的微观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4,35,156,共13页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型货币政策 价格型货币政策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抵押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事件冲击、经济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方钰 刘海英 李天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6,共13页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百年变局之下,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外生冲击引发了较大的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历次重大事件冲击为背景,提取不同事件时期下的经济波动率,并将这一冲击引入DSGE系统当中,全面探讨...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百年变局之下,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外生冲击引发了较大的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历次重大事件冲击为背景,提取不同事件时期下的经济波动率,并将这一冲击引入DSGE系统当中,全面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融不确定性通常会引发最大的经济波动,而供给不确定性和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弱,这是因为金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经济波动。第二,当出现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金融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回归至均衡水平,但实体经济的恢复则需较长时间。第三,金融摩擦机制能够放大不确定性冲击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而价格粘性机制则易于使经济陷入通货膨胀困境,此外,二者的联合作用会使经济长期陷入消费低迷状态。总体而言,应对重大事件冲击的关键在于做好事前应急预案,优化市场基础环境,一方面,在金融市场端要强化信息透明性,减小金融摩擦;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功能,弱化价格粘性效应。提高经济系统的自稳定性和培育强大的经济韧性是弱化各类重大不确定性冲击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冲击 经济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育选择受同群育儿分工的影响吗?——基于同群参考预期约束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凤鸣 文孝斌 常慧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9,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把握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因素,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建立女性生育数量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生育选择的二元选择模型,并通过对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匹配,消除同一来源数据带来的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承担更多照顾孩子责任的同群育儿分工模式使女性生育数量减少、二胎生育概率下降,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同群育儿分工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生育选择的负向影响更小。基于零截断计数数据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的检验验证了主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生育观念和养育观念的女性群体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倾向于女性承担更多的同群育儿分工对主观上认为女性就应该有孩子的女性生育的影响更小,对主观上更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生育的负向影响更大。基于调节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因此,通过调整群体内部育儿分工规范以提升生育率的措施是可行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引导和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男性的育儿责任,降低女性预期育儿负担,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同时对于持保守态度的女性,应提升其改变传统分工约束的信心,从认知的角度改变育儿分工规范,提升生育率。育儿分工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抚养孩子为女性带来的负向影响,进而促进生育,而且有助于低教育程度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其生育选择的自愿性,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分工 生育选择 生育数量 同群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变动、家庭债务风险与财富分配效应--兼论房产税与住房补贴双重改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宪春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9,共13页
如何设计房地产改革方案以兼顾防范房价下跌风险和促进家庭住房财富均等化双重目标,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厘清房价变动影响家庭债务风险和财富分配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对于受... 如何设计房地产改革方案以兼顾防范房价下跌风险和促进家庭住房财富均等化双重目标,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厘清房价变动影响家庭债务风险和财富分配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对于受到房贷约束的低财富家庭而言,只能获得房价上涨带来的部分财富增量,却承担了房价下降造成的全部财富损失,因此,房价上涨或下降均可能通过引起低财富家庭房产净值上升更少或损失更多,导致家庭债务风险上升和财富差距扩大。政策仿真结果显示,征收房产税的单一政策可能会降低房价,引起低财富家庭的财富损失更多,拉大家庭财富差距,而房产税搭配向低财富家庭提供住房补贴的组合方案,则可以降低家庭债务风险和改善家庭财富分配。特别地,相较于固定的住房补贴率,通过盯住家庭配置住房面积逆向调整住房补贴率并保持低调整频率的政策模式,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和最小化福利损失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变动 家庭杠杆率 家庭财富分配 房产税 住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贸易战遇上购物车:国际争端如何改变消费者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玉臣 朱铭祺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国际争端事件会挑起两国人民的敌对情绪,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主要探索争端事件如何影响当事国消费者对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以中美贸易战为争端事件情景案例,以“刺激一反应”理论为基础,构建消费者在争端事件情景下的行为... 国际争端事件会挑起两国人民的敌对情绪,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主要探索争端事件如何影响当事国消费者对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以中美贸易战为争端事件情景案例,以“刺激一反应”理论为基础,构建消费者在争端事件情景下的行为决策模型。实证结论表明:国际争端事件卷入度、感知经济竞争正向提升了消费者对争端国的经济敌意;消费者的经济敌意、爱国主义通过降低其对争端国情感形象而降低了其购买争端国产品意愿;消费者的经济敌意和爱国主义也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而降低其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争端事件 爱国主义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的宏观政策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宪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抑制房地产泡沫风险,相对忽视对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防范问题的探讨。本文通过构建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同时面临抵押约束以及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住房需求收缩引发房地产市场... 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抑制房地产泡沫风险,相对忽视对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防范问题的探讨。本文通过构建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同时面临抵押约束以及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住房需求收缩引发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货币、财政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住房需求收缩带来房价下降,一方面,导致借款型家庭净资产损失更多、对持有住房的资产回报预期转弱,降低了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成本,进而加剧家庭部门债务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导致储蓄型家庭预算约束、企业和地方政府抵押约束收紧,储蓄型家庭因此减少消费,企业和地方政府则因此缩减投资,最终造成总需求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政策模拟结果显示:额外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与减税的财政政策均在促进实体部门恢复需求方面效果更佳,而逆周期调整抵押贷款价值比的宏观审慎政策则只在防范家庭债务违约风险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需求收缩 债务风险 经济波动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溢出效应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动态协调发展分析
19
作者 丁志国 田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9,共14页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内部动态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讨论其演变规律与时空差异,并基于SDM模型考察关键因素对其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1年中国各省份数字...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内部动态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讨论其演变规律与时空差异,并基于SDM模型考察关键因素对其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1年中国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动态协调发展水平基本表现为逐年提高,且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具体体现为东部地区的领先与西部地区的滞后;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动态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各经济分区内部具有负向地理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传统金融实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均会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耦合协调 基尼系数分解 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应用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创新资源配置及双元创新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20
作者 于宝君 宫婷婷 +1 位作者 朱慧敏 李雪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8,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动态资源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切入点,基于“资源—能力—行为”逻辑构建链式中介框架,探究数智技术应用对制...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动态资源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切入点,基于“资源—能力—行为”逻辑构建链式中介框架,探究数智技术应用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这一影响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创新资源配置、双元创新能力在数智技术应用与服务化转型间既发挥独立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人力资源配置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创新经费资源配置对利用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可为数智时代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针对性路径建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应用 服务化转型 创新资源配置 双元创新能力 链式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