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A串连表位-HSP70融合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
1
作者 安力彬 刘力华 +6 位作者 方艳秋 李丹 段秀梅 许淑芬 李树蕾 谭岩 宋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CEA)串联表位-HSP70融合基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为开发新型肿瘤特异性基因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已经构建含有变异热休克蛋白(HSP)序列的基础上,插入重组CEA串联表位的编码片段获得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3...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CEA)串联表位-HSP70融合基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为开发新型肿瘤特异性基因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已经构建含有变异热休克蛋白(HSP)序列的基础上,插入重组CEA串联表位的编码片段获得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3次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设立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注射氢氧化铝佐剂混悬CEA串联表位的阳性对照组及注射pCITriCEA625-667-mtHSP70的实验组。FCM分析脾脏T细胞亚群;体外培养脾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小鼠血清CEA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阴性对照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55.1%±6.1%和30.2%±4.1%;实验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78.7%±9.2%和4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体外特异性抗原肽诱导的IFNγ分泌处于本底水平,可视为生理性参数,体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IFNγ分泌分别增加3和6倍(P<0.01)。血清中CEA表位特异性抗体滴度阴性对照组为0,阳性对照组<1:500,而融合基因疫苗免疫组达到1:4000。结论: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在体内诱导以激发辅助性T细胞为特征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热休克蛋白70 T细胞 抗癌胚抗原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
2
作者 梁冰 刘扬 +2 位作者 宋金萍 曲丹华 刘纯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长春新碱(VCR)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SAHA组、VCR组和SAHA+VCR组。CCK-8法检测各组SKOV3细...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长春新碱(VCR)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SAHA组、VCR组和SAHA+VCR组。CCK-8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CCK-8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和VCR组SKOV3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与SAHA或VCR组比较,SAHA+VCR组SKOV3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AHA和VCR组SKOV3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G_2/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SAHA或VCR组比较,SAHA+VCR组SKOV3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G_2/M期百分率升高(P<0.05)。结论:SAHA可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对VCR的敏感性,能够诱导SKOV3细胞凋亡与自噬,并促进G_2/M期阻滞;SAHA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治疗卵巢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长春新碱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