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玉霞 赵凤君 +2 位作者 刘丽丹 李士臣 宋春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4-5,16,共3页
目的研究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形成的相关性,帮助学生确认护理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行为障碍,为教师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美学礼仪训练课程前后、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前后,采用规定动进行现场演示考核,将考... 目的研究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形成的相关性,帮助学生确认护理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行为障碍,为教师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美学礼仪训练课程前后、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前后,采用规定动进行现场演示考核,将考核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学习或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的形成有相关性(P<0.05),其相关性的大小与习惯动作的纠正难度和训练时间成正比。结论通过纠正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对护理技能的形成和标准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技能 难易度 习惯性动作 错误动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阿尔兹海默病小鼠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昆 李佳芮 +5 位作者 张佳悦 董丹阳 张强 杨擎 刘英娜 李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87,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低剂量五味子乙素组(0.1g·kg^(-1))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0.5g·kg^(-1)),每组10...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低剂量五味子乙素组(0.1g·kg^(-1))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0.5g·kg^(-1)),每组10只。小鼠避暗实验观察各组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避暗实验错误次数;末次给药后取小鼠脑组织行刚果红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形态改变与淀粉样变;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脑组织中ROS水平;生化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细胞信号通路蛋白Nrf2和Keap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避暗潜伏期延长(P<0.01),避暗实验错误次数减少(P<0.05或P<0.01)。刚果红染色,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中淀粉样变表现明显减轻;低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脑组织中ROS和LDH水平及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T、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MDA含量和SOD及GSH-Px活性均高于低剂量五味子乙素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低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小鼠脑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五味子乙素可降低小鼠脑组织过氧化水平,减轻氧化损伤,从而改善AD小鼠的记忆功能,其机制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阿尔兹海默病 脂质过氧化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去细胞肌肉促进大鼠脊髓半横断后的轴突再生 被引量:8
3
作者 薛辉 陈东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生情况,对移植物中再生轴突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并用锇酸染色鉴定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有髓神经纤维。另取6只化学去细胞肌肉治疗的模型鼠分别行HRP顺行和逆行示踪,1周后观察脊髓上行和下行轴突再生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4周,空白组无脊髓再生轴突,化学去细胞肌肉中有大量再生的轴突,而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中的再生轴突很少。锇酸染色显示化学去细胞肌肉中的有髓神经纤维较少。HRP示踪证明化学去细胞支架再生的轴突来自于其上下两端的脊髓。结论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可显著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去细胞肌肉 移植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与大鼠脊髓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薛辉 陈东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1-804,F0002,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与大鼠脊髓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化学去细胞肌肉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治疗脊髓损伤的优势。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植入组和空白对照组。制备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造模成功大鼠分别于脊髓缺损处...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与大鼠脊髓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化学去细胞肌肉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治疗脊髓损伤的优势。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植入组和空白对照组。制备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造模成功大鼠分别于脊髓缺损处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或不做处理。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2和4周处死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损伤脊髓处的ED-1阳性巨噬细胞。取术后4周切片,Holmes镀银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再生轴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支架中的再生血管。计数ED-1阳性细胞和再生轴突。结果:空白对照组损伤处无轴突再生;其炎症反应在术后1周时最强,之后逐渐减弱;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处或空洞周围呈密集多层排列。而植入组化学去细胞肌肉中再生轴突数为613.17±154.96,再生轴突排列方式规则;其炎症反应趋势与空白组相同,未见异物排斥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成排平行长入支架;化学去细胞肌肉中血管再生良好。结论: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与脊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示化学去细胞肌肉可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去细胞肌肉 移植 组织工程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GA对移植入损伤脊髓后的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羊膜上皮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秀英 薛辉 +3 位作者 李忱 刘佳梅 李岩 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6-1120,1312,共6页
目的:观察NDGA对植入大鼠脊髓损伤处的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羊膜上皮细胞(AECs)存活的影响,为NDGA在脊髓损伤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并联合Dil标记的6只孕鼠AECs用于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将72只模... 目的:观察NDGA对植入大鼠脊髓损伤处的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羊膜上皮细胞(AECs)存活的影响,为NDGA在脊髓损伤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并联合Dil标记的6只孕鼠AECs用于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将72只模型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18)、20mg·kg-1 NDGA组(n=18)、30mg·kg-1 NDGA组(n=18)和40mg·kg-1 NDGA组(n=18),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每天注射生理盐水和20、30、40mg·kg-1 NDGA,并分别于术后1、2和4周取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AECs存活的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损伤脊髓新生血管阳性面积百分比和NG2阳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数量。结果:各组大鼠支架中AECs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均不断减少,移植后1、2和4周各时间点,30mg·kg-1 NDGA组和40mg·kg-1 NDGA组大鼠支架中AECs的存活数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20mg·kg-1 NDGA组(P<0.05);移植1周后,30mg·kg-1 NDGA组和40mg·kg-1 NDGA组大鼠新生血管阳性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20mg·kg-1 NDGA组(P<0.05);移植1周后,各组大鼠间NG2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GA能够明显增加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移植AECs的存活数量,对损伤脊髓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GA 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 羊膜上皮细胞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通讯技术在痴呆患者怀旧疗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欢欢 孙皎 +5 位作者 刘鹏程 王守琦 英杰 张美玲 石颖 吴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548-1551,共4页
本文针对国外信息通讯技术对痴呆患者怀旧疗法的支持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信息通讯技术在我国痴呆患者怀旧疗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通讯技术 痴呆 怀旧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基膜管植入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的血管化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秀英 薛辉 +1 位作者 孙皎 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4-787,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肌基膜管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血管生成情况,为在脊髓损伤中应用肌基膜管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冻融法将大鼠骨骼肌制备成肌基膜管,将其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 目的:观察肌基膜管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血管生成情况,为在脊髓损伤中应用肌基膜管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冻融法将大鼠骨骼肌制备成肌基膜管,将其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d取材,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各个时间点支架中血管生成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3、5、7、14和28 d)血管生成数量。结果:肌基膜管在移植入大鼠脊髓损伤区后,血管由脊髓和肌基膜管交界处长入肌基膜管内部,最终在肌基膜管内部形成血管网。新生血管面积比5 d组高于3 d组(P<0.05),7 d组高于5 d组(P<0.01),14 d组高于7 d组(P<0.01),28 d组高于14 d组(P<0.05或P<0.01)。结论:肌基膜管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具有良好的血管化作用,有望成为修复脊髓损伤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基膜管 脊髓半横断损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求恩精神与护士角色塑造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艳 李勤 王丽芬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4期89-89,96,共2页
白求恩精神是医护工作者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医学伦理本性的集中体现。在护士角色塑造中应秉承白求恩精神的三个层面,从外在形象、内在道德和技术水平三个维度来实践对护士角色的塑造。
关键词 白求恩精神 护士角色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9
作者 李忱 薛辉 +3 位作者 刘佳梅 张秀英 宋宇 王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6,F0002,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AECs)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A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SC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损伤后分别进行明胶海绵加生理盐水移植(明胶海绵组)和明胶海绵加A...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AECs)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A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SC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损伤后分别进行明胶海绵加生理盐水移植(明胶海绵组)和明胶海绵加AECs移植(AECs移植组),同时设SCI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移植后2和4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物和脊髓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移植物和脊髓组织中神经丝蛋白(NF)阳性神经纤维、5-羟色胺(5-HT)能神经纤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采用荧光红顺行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后脊髓神经纤维恢复情况;BBB功能评分方法评价移植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ECs移植可促进脊髓本身神经纤维的再生,并促进了NF、5-HT和CGRP神经纤维的再生,再生的神经纤维可穿过GFAP阳性区域进入移植物中,AECs移植组移植物中NF阳性神经纤维数明显多于明胶海绵组(P<0.05)。AECs移植组、明胶海绵组及SCI模型组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ECs移植组与明胶海绵组和SCI模型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s移植可促进SCI后神经纤维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羊膜上皮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分阶段理论对透析患者的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邢庄婕 孙皎 +2 位作者 李焕焕 李媛 陈东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隐蔽性、进行性和伤害性造成的高病死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1]。调查[2...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隐蔽性、进行性和伤害性造成的高病死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1]。调查[2]显示,世界各地区CKD的患病率为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慢性肾衰竭 行为改变 分阶段理论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