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旺氏细胞迁移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文瑄 宗敏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7-1144,共8页
外周神经损伤(PNI)是常见的神经损伤疾病。作为神经髓鞘最主要的组成细胞,雪旺氏细胞(SCs)在PNI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PNI后,SCs被激活,并快速迁移至损伤部位,与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连接远近残端的神经桥,为... 外周神经损伤(PNI)是常见的神经损伤疾病。作为神经髓鞘最主要的组成细胞,雪旺氏细胞(SCs)在PNI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PNI后,SCs被激活,并快速迁移至损伤部位,与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连接远近残端的神经桥,为轴突的形成提供通道,引导轴突再生。SCs向受损神经部位快速迁移能力大小是影响神经桥形成的关键因素。ECM、神经营养因子(NT)、非编码RNA[特别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及多种转录因子等,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参与SCs迁移能力的调控,进而影响外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但目前为止,尚无关于影响PNI中SCs迁移能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现从ECM、NT、非编码RNA和转录因子等方面系统综述PNI后影响SCs迁移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为系统理解SCs在PNI修复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为全面分析PNI后的修复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细胞迁移 外周神经损伤 修复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