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性聚氨酯衬底表面改性及其在柔性OLED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欣奕 吴丽双 +3 位作者 杨惠山 张乐天 谢文法 刘士浩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6-904,共9页
柔性OLED的发展依赖高性能柔性衬底的支持。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兼具柔韧性和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因其软链段与硬链段交替排列的结构,展现出应用于柔性OLED衬底的潜力。然而,商用TPU表面常存在微观不平整,这对高精度柔性OLED的制造... 柔性OLED的发展依赖高性能柔性衬底的支持。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兼具柔韧性和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因其软链段与硬链段交替排列的结构,展现出应用于柔性OLED衬底的潜力。然而,商用TPU表面常存在微观不平整,这对高精度柔性OLED的制造会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光学和电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溶液加工在TPU表面沉积聚(3,4-乙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涂层以改善表面质量。结果显示,PEDOT:PSS涂层将TPU表面粗糙度从7.05 nm显著降低至2.19 nm,提高了后续功能涂层(如发光层和电极层)的沉积均匀性。基于修饰后的TPU衬底,成功制备了顶发射和底发射柔性OLED,最高外量子效率分别达16.0%和15.2%,并表现出优异的柔性显示性能。本研究为TPU在柔性OLED及其他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支持,具有重要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柔性衬底 热塑性聚氨酯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信号检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艳君 田小建 +1 位作者 张大明 衣茂斌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56,共4页
介绍移相扫描电光采样的基本原理,对电光信号检测理论进行分析,并给出实际测量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 电光信号检测 移相 锁相 电光采样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2.3μm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设计
3
作者 任迎帅 贾志旭 +3 位作者 王俊杰 张传泽 秦伟平 秦冠仕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950,共10页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长度为2.3 m、1400 nm泵浦光功率为30 W、1570 nm泵浦光功率为2.4 W时,获得的2.3μm激光功率可达14.7 W,相应的转换效率为45.37%。该研究可为研制高功率2.3μm掺铥光纤激光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μm光纤激光器 数值模拟 Tm^(3+)掺杂 氟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μmInGaAsP/InP涂层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输出特性的理论和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东阁 石家纬 +3 位作者 刘明大 金恩顺 李淑文 高鼎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用考虑了增益饱和和热效应的耦合速率方程,对减反射涂层结构1.3μm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腔长、有源层厚度和后腔面反射率对其输出光功率的影响以及光谱半宽随腔长和注入电流的... 本文用考虑了增益饱和和热效应的耦合速率方程,对减反射涂层结构1.3μm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腔长、有源层厚度和后腔面反射率对其输出光功率的影响以及光谱半宽随腔长和注入电流的变化。计算结果与我们制备的该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测试结果有较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辐射 发光二极管 涂层 INGAASP/INP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S)/InP应变量子阱能带计算和有源区材料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宝林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本文利用K·P能带理论和形变势模型计算了应变对量子阱结构能带及能级的影响,提出了在压缩应变情况下,当固定发射波长时,利用InGaAsP做阱材料可对应变大小和阱宽进行独立控制,克服了应变较大时InGaAs阱材料阱宽较窄的困难。在伸张... 本文利用K·P能带理论和形变势模型计算了应变对量子阱结构能带及能级的影响,提出了在压缩应变情况下,当固定发射波长时,利用InGaAsP做阱材料可对应变大小和阱宽进行独立控制,克服了应变较大时InGaAs阱材料阱宽较窄的困难。在伸张应变情况下,利用InGaAs做有源区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能带结构算法 光纤通信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波导吸收区结构1.3μm 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东阁 石家纬 +2 位作者 陈维友 刘明大 高鼎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用束传播方法(BPM)设计了具有弯曲波导吸收区结构1.3μm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分析了不同吸收区长度La和弯曲的曲率半径R对SLD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直观的结果,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假... 本文用束传播方法(BPM)设计了具有弯曲波导吸收区结构1.3μm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分析了不同吸收区长度La和弯曲的曲率半径R对SLD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直观的结果,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假定吸收区后端面反射率为1,和忽略吸收区内的吸收损耗的条件下,取d=0.2μm,w=2μm,Lp=400μm,La=200μm,R=500μm,I=200mA,经吸收区反射耦合回有源区内的光与有源区前端面入射光的强度比率仅为9.5×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结构 波导吸收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口吸收区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优化设计与特性研究
7
作者 马东阁 石家纬 +1 位作者 刘明大 高鼎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08-314,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对1.3μm InGaAsP/InP 窗口吸收区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考虑增益饱和和热效应的条件下,用耦合速率方程模拟计算了该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功率输出特性.分析研究了窗口区长、泵浦区长、有源层厚度和输... 本文从理论上对1.3μm InGaAsP/InP 窗口吸收区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考虑增益饱和和热效应的条件下,用耦合速率方程模拟计算了该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功率输出特性.分析研究了窗口区长、泵浦区长、有源层厚度和输出腔面反射率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窗口吸收区的有效散射和吸收,很好地抑制了F-P 受激振荡,可用于实现高性能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口吸收区 超辐射 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Chemistry Engineering of Gold Nanoclusters Toward High-efficiency White Light Emission
8
作者 WANG Kunyu WANG Xue +6 位作者 YANG Yi ZHONG Yuan DONG Weinan LU Min WU Zhennan ZHANG Yu BAI Xue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2-1240,共9页
Photoluminescence(PL)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clusters(NCs).Achieving effi⁃cient white light emission in metal NCs with a precise structures is important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ut rema... Photoluminescence(PL)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clusters(NCs).Achieving effi⁃cient white light emission in metal NCs with a precise structures is important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ut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Here,we report the efficient white emission from Au_(10) NCs by elaborately deploying the surface chemistry engi⁃neering strategy.Specifically,the bis-aldehyde ligands of 4-hydroxyisophthalaldehyde(HOA)are decorated on the surface of Au_(10)(SG)_(10) NCs(glutathione denoted as SG)through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of imine bonds(-CH==N-).The combination of 477 nm blue emission from HOA ligands and 620 nm orange-yellow emission from Au_(10)(SG)_(10) NCs generates white-light emission in HOA-Au_(10)(SG)_(10) NCs in the solvent mixture of ethanol and water.More importantly,dynamic color tuning from blue light to yellow light is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thanol in the solvent mixture.In addi⁃tion,the as-formed imine bond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ructural rigidity of HOA-Au_(10)(SG)_(10) NCs,resulting in the 51.2%absolute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of white emission.The present study exemplifies the paradigm to control the emission color and improve the PLQY of metal NCs through rational surface chemistry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nanoclusters white-light emission electron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驱动MOS管工作在饱和区的硅基OLED微显示像素电路 被引量:2
9
作者 戴爽 谢杉杉 +4 位作者 陈鑫 杨春城 张健 赵毅 李传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3,共7页
硅基OLED微显示中为了在极小的像素面积内实现微小的OLED工作电流,其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MOS管一般工作在亚阈值区,存在OLED电流对驱动MOS管的阈值电压和栅源电压失配敏感、外围电路复杂等问题,如果驱动MOS管工作在饱和区则可避免这些问... 硅基OLED微显示中为了在极小的像素面积内实现微小的OLED工作电流,其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MOS管一般工作在亚阈值区,存在OLED电流对驱动MOS管的阈值电压和栅源电压失配敏感、外围电路复杂等问题,如果驱动MOS管工作在饱和区则可避免这些问题,但为了获得微小的驱动电流,必须采用尺寸大的倒比MOS管,这又与极小的像素面积冲突。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驱动MOS管工作在饱和区的OLED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PWM信号减少了一帧内OLED的实际工作时间,OLED的脉冲电流变大,使驱动MOS倒比管的尺寸减小;由于PWM信号占空比小,同时实现了OLED微小的平均像素驱动电流和亮度。结果表明PWM信号占空比为3%时,实现的OLED驱动电流和像素亮度范围分别为27pA^2.635nA、2.19~225.1cd/m^2,同时采用双像素版图共用技术,在15μm×15μm的像素面积内实现了像素驱动电路的版图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OLED微显示 像素驱动电路 脉宽调制(PWM) 驱动MOS管 饱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国林 季文海 王一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3,共6页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关性能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仪器分辨率为20 ppm(1 ppm=10^(-6)),最低检测下限为18 ppm。CO浓度在30~1 500 ppm范围内,其测量误差不超过8.5%。与激光光谱技术的CO检测仪相比,该系统采用脉冲红外热光源,其性价比高;采用开放球面反射镜气室,光路简单易于实现。所以该CO检测仪在煤矿开采、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吸收 CO气体检测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永南 田小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59,共4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调制输入接口及恒电流、恒功率、恒温控制的光源系统,着重对其低频调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引入负反馈及自动温度控制技术,从外部电路角度改善了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输出特性,有效抑制了驰豫振荡,优化了激光二极管(LD... 设计了一种带有调制输入接口及恒电流、恒功率、恒温控制的光源系统,着重对其低频调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引入负反馈及自动温度控制技术,从外部电路角度改善了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输出特性,有效抑制了驰豫振荡,优化了激光二极管(LD)的调制输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直接调制 调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锥形波导吸收区的高功率1.3μm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设计
12
作者 白冬菊 陈维友 刘式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1-3,共3页
提出用束传播法设计具有锥形波导吸收区的超幅射发光二极管(SLD)。针对用液相外延生长的InGaAsP/InP双沟平面隐埋异质结SLD,给出SLD性能随锥角、锥形区长度及有源区宽度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出一组最佳参数,假定锥形区后端面反射率... 提出用束传播法设计具有锥形波导吸收区的超幅射发光二极管(SLD)。针对用液相外延生长的InGaAsP/InP双沟平面隐埋异质结SLD,给出SLD性能随锥角、锥形区长度及有源区宽度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出一组最佳参数,假定锥形区后端面反射率为1.0,忽略吸收区的吸收,得到由吸收区后端面反射耦入有源区的波的强度仅为有源区前端面入射波强度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传播法 发光二极管 设计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隋心 马琰铭 +6 位作者 刘孝腾 张磊 宋芳 李秀英 徐琳 王一丁 郑传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为了消除杂散光激励石英音叉产生的光热信号对气体检测性能的影响,采用离轴配置谐振管,将两只中央开有槽口的谐振管平行于音叉正面放置在两侧,从而实现了探测光束与石英音叉的隔离,同时降低了系统组装和光路调整的复杂度。将光纤准直器... 为了消除杂散光激励石英音叉产生的光热信号对气体检测性能的影响,采用离轴配置谐振管,将两只中央开有槽口的谐振管平行于音叉正面放置在两侧,从而实现了探测光束与石英音叉的隔离,同时降低了系统组装和光路调整的复杂度。将光纤准直器、谐振管、石英音叉、直角棱镜和不锈钢气室进行集成,研制了一种尺寸仅为5.4 cm×4.0 cm×1.5 cm的光声检测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采用中心波长为1533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通过检测乙炔气体来评估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光声信号与气体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优度为0.991。系统的1σ检测下限和对应归一化噪声等效吸收系数分别为11.6×10^(-6)和6.7×10^(-9)W·cm^(-1)·Hz^(-1/2)。对系统的Allan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平均时间为0.5 s时,系统的检测下限为10.22×10^(-6),当平均时间为50 s时,系统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20×10^(-6)。所研制的微小型双通道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传感器系统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灵敏度高等优点,有利于实现便携式气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 气体传感器 波长调制技术 乙炔 石英音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效应影响有机发光器件调制带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镔 刘士浩 +1 位作者 张乐天 谢文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5,共8页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巧妙地融合了通信和照明或显示功能,为通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方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最接近自然阳光的人造光源,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射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受制于有机发光染料激子辐射复合速率...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巧妙地融合了通信和照明或显示功能,为通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方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最接近自然阳光的人造光源,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射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受制于有机发光染料激子辐射复合速率较慢的限制,OLED在高频信号激励时响应速度较慢。为了克服这一限制,我们提出利用微腔结构,旨在通过微腔效应增强有机发光分子的自发辐射速率,从而改善器件的频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特定腔长的光学微腔引发的Purcell效应能够提升特定波长的光子态密度,从而加速其自发辐射速率。这种增强效应成功地将调制带宽从4 kHz提高到7 kHz,拓展了近75%的响应频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微腔结构 自发辐射速率 可见光通信 调制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的研制及其在甲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慧芳 李彬 +5 位作者 何启欣 党敬民 于红艳 郑传涛 王一丁 潘教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3,共6页
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检测气体浓度时,为了从红外传感信号中提取一次及二次谐波信号来表征气体浓度,研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介绍正交锁相放大原理,设计谐波提取算法,给出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的... 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检测气体浓度时,为了从红外传感信号中提取一次及二次谐波信号来表征气体浓度,研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介绍正交锁相放大原理,设计谐波提取算法,给出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利用配备的浓度为1%~5%的甲烷样品以及研制的锁相放大器,开展气体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甲烷浓度为5%时,在二次谐波对应的频率点处,测得的系统信噪比为34dB,表明设计的锁相放大器具有较好的性能;测得的二次与一次谐波信号峰峰值的比值与气体浓度成线性关系;考虑动态配气以及气体沿管道传输的时间,检测系统的响应时间约为96~98s;气体浓度为20 000ppm时,测试浓度波动范围为-92ppm^+118ppm;根据Allan方差预测的系统检测下限为29.52ppm.与模拟锁相放大器以及商用锁相放大器相比,本文研制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硬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在红外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红外光谱学 气体检测仪 红外吸收 数字锁相放大器 谐波分析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气体检测的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渐强 翟冰 +3 位作者 何启欣 叶玮琳 郑传涛 王一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了降低软件设计复杂度并提高分布反馈激光器发光波长的控制准确度及稳定性,设计了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它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温度设定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模拟比例-积分-微分电路、半导体制冷器控制电路等模... 为了降低软件设计复杂度并提高分布反馈激光器发光波长的控制准确度及稳定性,设计了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它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温度设定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模拟比例-积分-微分电路、半导体制冷器控制电路等模块构成.利用该系统对用于水汽检测、中心波长为1 860nm的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器做了驱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有效控温范围为10℃~50℃,控温准确度为±0.05℃,温度稳定时间小于60s;改变温控系统的驱动电流和设定温度,测得的激光器工作波长呈现出良好的调谐特性;连续4天测得的4条光谱曲线几乎重合,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 红外光谱学 模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红外吸收光谱原理与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宇 王一丁 +3 位作者 李黎 郑传涛 安宇鹏 宋振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15-2519,共5页
由于工业监控和环境检测的需要,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研制甲烷传感系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描绘了甲烷中红外的基频吸收带和近红外的2ν+23ν组合带、23ν泛频带的吸收光谱强度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吸收光谱曲线。定量数据表... 由于工业监控和环境检测的需要,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研制甲烷传感系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描绘了甲烷中红外的基频吸收带和近红外的2ν+23ν组合带、23ν泛频带的吸收光谱强度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吸收光谱曲线。定量数据表明,甲烷的基频吸收要比泛频吸收高两个数量级以上,较组合频吸收高3个数量级以上。文章还介绍了甲烷检测的差分技术、谐波技术、腔光谱增强技术、以及光声技术,给出了相应检测方法的理论公式、能够达到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系统的结构。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已经被研究报道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 甲烷 谐波检测 光谱增强 光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气体检测中谐波信号正交锁相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9
18
作者 翟冰 何启欣 +2 位作者 黄渐强 郑传涛 王一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5,共6页
基于可调谐激光光谱吸收法的红外气体检测,为了从差分信号中有效提取出一次和二次谐波信号,研发了一种谐波信号正交锁相放大器.采用正交锁相放大及谐波检测原理,利用Simulink软件平台构建了模拟实验系统,对其功能做了仿真和验证.采用数... 基于可调谐激光光谱吸收法的红外气体检测,为了从差分信号中有效提取出一次和二次谐波信号,研发了一种谐波信号正交锁相放大器.采用正交锁相放大及谐波检测原理,利用Simulink软件平台构建了模拟实验系统,对其功能做了仿真和验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并制作出了谐波信号锁相放大器的系统实物,它主要由90°移相器、两路模拟乘法器、两路低通滤波器、差分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等构成.实验中,首先利用幅度可调的标准正弦信号作为待测信号,对锁相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幅度与标准正弦信号的幅度做实验测量与对比,二者线性拟合优度高达0.999 94,最大误差小于4%,具有良好线性度;其次,将模拟吸收产生的差分信号作为待测信号,利用基频方波和二倍频方波分别作为参考信号,提取谐波信号,因二次谐波信号微弱易受噪音干扰,其误差在5%以内,一次谐波最大误差小于3.5%.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在红外气体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 红外光谱学 气体检测 红外吸收 模拟实验系统 正交锁相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54nm分布反馈激光器的甲烷检测系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彬 刘慧芳 +4 位作者 何启欣 翟冰 潘教青 郑传涛 王一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及波长调制技术,采用波长为1 654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结合开放式光学探头以及高灵敏度的铟镓砷光电探测器,研制了近红外甲烷气体检测系统。自主设计研发了分布反馈激光器驱动电路,主要包括模拟PID温度...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及波长调制技术,采用波长为1 654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结合开放式光学探头以及高灵敏度的铟镓砷光电探测器,研制了近红外甲烷气体检测系统。自主设计研发了分布反馈激光器驱动电路,主要包括模拟PID温度控制电路与电流驱动电路。其中,温度控制电路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及稳定性,长时间工作时激光器温度波动小于±0.02℃,温度与激光器波长呈线性变化。温度不变时,改变驱动电流可以使激光器中心波长线性变化,同时还提供了5kHz正弦波和10 Hz锯齿波的调制信号,用于谐波检测。为了提取差分信号的一次谐波及二次谐波,研制了正交锁相放大器,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的提取误差分别为3.5%和5%。系统中采用的开放式光电探头通过一次反射,使有效吸收光程增加了一倍,达到了40cm。通过对1%~5%的甲烷气体进行检测,成功提取了一次及二次谐波,得到了气体浓度与谐波信号幅值的拟合关系曲线。在更换不同输出波长的激光器后,该系统还具有检测其他气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甲烷检测 分布反馈激光器 波长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聚合物Mach-Zehnder热光开关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微 孙小强 +4 位作者 王希斌 邓玲 高磊 王菲 张大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613,共4页
采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制作了聚合物Mach-Zehnder型热光开关.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波导形貌,通过红外摄像机观测波导的近场输出光斑,在通信波段1550nm波长下测试了器件的输出光谱.在电极上施加直流信号,测得热光开关的消光比为-15dB,驱动功率... 采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制作了聚合物Mach-Zehnder型热光开关.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波导形貌,通过红外摄像机观测波导的近场输出光斑,在通信波段1550nm波长下测试了器件的输出光谱.在电极上施加直流信号,测得热光开关的消光比为-15dB,驱动功率为16mW.引入直流偏置网络,获得了器件的开关特性曲线,经测量开关上升时间为1.2ms,下降时间为0.8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热光开关 Mach—Zehnder干涉仪 有机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