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心理学的演变历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隐形联结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思彤
蒋继春
葛鲁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它的演变经历无文化心理学、有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三个阶段。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经过多...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它的演变经历无文化心理学、有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三个阶段。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尽管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其实效性不高、作用不明显也是客观存在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心理领域兴起研究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意识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文化的联系,强调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融入文化的因素、考虑文化的作用,将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给予应有的重视。文化心理学强调人通过对社会文化资源的获取、吸收及应用,来建构自己的心理行为。跨文化心理学吸纳和融入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它本身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催生了心理学研究的崭新视角,有利于心理学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文章着重研究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影响和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关系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山
吴哲
赵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1,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与实施,既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也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法律的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和运用法律思维,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程序以及运行机制中涉及的法律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与实施,既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也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法律的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和运用法律思维,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程序以及运行机制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厘清高校和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属性是依法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何思彤
葛鲁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中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既未能把握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未能抓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发展性需求的时代要求,导致其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时代转向,即基于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
中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既未能把握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未能抓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发展性需求的时代要求,导致其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时代转向,即基于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转变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固有观念、模式、工具等,以使其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建设、心理和谐的时代性需求。就转向的条件而言,积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咨询伦理诉求等为这一时代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自媒体的出现则提供了工具条件。同时,心理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转向需求、道德心理健康需求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现实条件。三者分别在理论、工具和现实层面为朋辈辅导的时代转向提供了可能。就转向的具体内涵而言,主要包括咨询观念的积极心理学转向,咨询方法论层面的后现代心理学转向,伦理层面的道德心理健康诉求与价值干涉,应用工具与咨询模式、胜任特征与咨询目标的时代转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
积极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
咨询伦理
时代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浅谈道家幸福观
被引量:
8
4
作者
吴晶
葛鲁嘉
何思彤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将幸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使关于幸福的讨论成为一门显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积极心理学采用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将幸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使关于幸福的讨论成为一门显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积极心理学采用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幸福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概念,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于幸福的研究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在研究幸福的过程中,必须关涉文化。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幸福理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家幸福观进行梳理和阐发对幸福研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道家
传统文化
本土化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心理学的演变历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隐形联结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思彤
蒋继春
葛鲁嘉
机构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文摘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它的演变经历无文化心理学、有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三个阶段。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尽管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其实效性不高、作用不明显也是客观存在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心理领域兴起研究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意识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文化的联系,强调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融入文化的因素、考虑文化的作用,将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给予应有的重视。文化心理学强调人通过对社会文化资源的获取、吸收及应用,来建构自己的心理行为。跨文化心理学吸纳和融入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它本身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催生了心理学研究的崭新视角,有利于心理学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文章着重研究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影响和引领。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Keywords
cultural psychology
indigenous psychology
cross - cultur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关系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山
吴哲
赵勇
机构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吉林大学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1,共5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与实施,既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也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法律的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和运用法律思维,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程序以及运行机制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厘清高校和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属性是依法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法律关系
Keywords
Mental Health Law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legal relationship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何思彤
葛鲁嘉
机构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金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精神卫生法>视域下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技能培养探索"(编号:XGY201408)成果之一
文摘
中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既未能把握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未能抓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发展性需求的时代要求,导致其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时代转向,即基于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转变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固有观念、模式、工具等,以使其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建设、心理和谐的时代性需求。就转向的条件而言,积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咨询伦理诉求等为这一时代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自媒体的出现则提供了工具条件。同时,心理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转向需求、道德心理健康需求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现实条件。三者分别在理论、工具和现实层面为朋辈辅导的时代转向提供了可能。就转向的具体内涵而言,主要包括咨询观念的积极心理学转向,咨询方法论层面的后现代心理学转向,伦理层面的道德心理健康诉求与价值干涉,应用工具与咨询模式、胜任特征与咨询目标的时代转向等。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
积极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
咨询伦理
时代转向
Keywords
peer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post-modern psychology
ethics consultation
era transi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浅谈道家幸福观
被引量:
8
4
作者
吴晶
葛鲁嘉
何思彤
机构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1-415,共5页
文摘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将幸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使关于幸福的讨论成为一门显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积极心理学采用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幸福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概念,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于幸福的研究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在研究幸福的过程中,必须关涉文化。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幸福理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家幸福观进行梳理和阐发对幸福研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幸福
道家
传统文化
本土化
积极心理学
Keywords
happiness
Taoism
traditional culture
localiz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心理学的演变历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隐形联结
何思彤
蒋继春
葛鲁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关系探究
赵山
吴哲
赵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
何思彤
葛鲁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浅谈道家幸福观
吴晶
葛鲁嘉
何思彤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