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物的^(210)Pb和^(137)Cs测年及沉积速率 被引量:18
1
作者 柴社立 高丽娜 +3 位作者 邱殿明 柴源 郭佳 徐学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在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柱中137 Cs和210Pb比活度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柱137 Cs和210Pb测年和现代沉积速率研究。月亮湖沉积柱在18cm和32cm处存在2个明显的137 Cs峰值,所对应的时标分别为1986年和1963年,据此时标计算的1963 2006年... 在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柱中137 Cs和210Pb比活度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柱137 Cs和210Pb测年和现代沉积速率研究。月亮湖沉积柱在18cm和32cm处存在2个明显的137 Cs峰值,所对应的时标分别为1986年和1963年,据此时标计算的1963 2006年月亮湖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74cm/a,19862006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90cm/a。对比了CIC、CRS和CFCS模式的210Pb计年结果,其中:CIC模式的计年结果明显偏离137 Cs时标;64cm以浅沉积物的CRS、CFCS模式计年结果接近,并与137 Cs时标基本一致;但当沉积物的深度大于64cm时,CRS、CFCS模式计年结果具一定差别,鉴于此深度以下CFCS模式计年的指数方程的相关系数较低,其计年结果的代表性较差,因此,此深度以下采用CRS模式计年。根据CRS模式计年结果计算的月亮湖沉积速率为:1835 1898年平均为0.33cm/a,1898 1920年平均为1.09cm/a,1920 1961年平均为2.21cm/a,1961 2006年平均为0.94cm/a。沉积速率的年际变化反映了月亮湖及其流域内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和137Cs 比活度 测年 沉积速率 地质年代学 环境意义 月亮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四方甸子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勇 孙景贵 +5 位作者 邢树文 赵克强 王岩 邱殿明 刘思宇 陈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69-1882,共14页
吉林四方甸子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床产于二长花岗岩中。矿床成矿包括无矿石英脉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化阶段。通过对矿区内花岗质岩石进行LA-ICPMS同位素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70.0... 吉林四方甸子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床产于二长花岗岩中。矿床成矿包括无矿石英脉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化阶段。通过对矿区内花岗质岩石进行LA-ICPMS同位素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70.0±1.0)Ma,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9.0±1.0)Ma。对含矿石英脉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分析,获得辉钼矿模式年龄值为(175.0±2.6)^(176.5±2.6)Ma,加权平均值为(176.1±1.1)Ma,等时线年龄为(176.6±4.2)Ma,表明四方甸子钼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岩体w(SiO2)为66.17%~76.60%,w(Na2O)和w(K2O)分别为3.15%~5.40%和2.42%~5.42%,里特曼指数σ为2.17~2.93。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微量元素总体显示相对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综合分析表明,岩石为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为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 辉钼矿 RE-OS 岩石地球化学 四方甸子钼矿床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中大学生集体效能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红霞 赵蔚 +1 位作者 陈雷 刘东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112,120,共8页
相关研究表明,集体效能是团体行为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过程影响团体目标的设置、资源的选择,以及行为的付出与持久性等。本研究以集体效能为切入点,在协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以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 相关研究表明,集体效能是团体行为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过程影响团体目标的设置、资源的选择,以及行为的付出与持久性等。本研究以集体效能为切入点,在协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以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探索有效的集体效能干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能够重塑集体效能的信息源,且为信息源的内化提供传递通道,教学支架的组合运用能够使得对集体效能的干预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 集体效能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新华龙钼矿床流体包裹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孙景贵 +2 位作者 邢树文 赵克强 邱殿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8-1888,共11页
新华龙钼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浸染状辉钼矿、石英-网脉状辉钼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化5个阶段。流体包裹体... 新华龙钼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浸染状辉钼矿、石英-网脉状辉钼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化5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和纯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2~385℃,盐度(w(NaCl))为8.51%~45.44%。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具有规律的演化,均一温度分别为360~390℃、270~350℃、250~260℃、220~230℃、170~190℃。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2~385℃,盐度为35.79%~45.44%,密度为1.07~1.08g/cm3;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2~381℃,盐度为8.51%~23.36%,密度为0.70~0.99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O2、H2O、N2和CH4。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的含矿流体在主成矿阶段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CO2逸出、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结合氢氧同位素特征,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流体沸腾是新华龙钼矿床成矿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新华龙钼矿床 金属矿床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广播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特征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啸 赵莹莹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6-58,共3页
中国广播期刊的发展路径与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并在中国广播事业的迈进中不断调整和变迁。民国时期,伴随中国广播事业的发轫和变革,中国广播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化的编辑出版人及机构日... 中国广播期刊的发展路径与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并在中国广播事业的迈进中不断调整和变迁。民国时期,伴随中国广播事业的发轫和变革,中国广播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化的编辑出版人及机构日益壮大,二是以专业化的广播内容生产为主题,三是以具备专业知识的精英群体为编辑出版客体;四是以政治宣传和艺术传承为编辑出版理念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中国广播事业 中国广播期刊 编辑出版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五龙沟地区猴头沟二长花岗岩年龄、成因、源区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6
作者 严威 邱殿明 +1 位作者 丁清峰 刘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3-460,共18页
对东昆仑造山带五龙沟地区的猴头沟二长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和研究工作。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猴头沟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419.0±1.9)Ma,属于晚志... 对东昆仑造山带五龙沟地区的猴头沟二长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和研究工作。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猴头沟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419.0±1.9)Ma,属于晚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猴头沟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2型花岗岩,富SiO_2、K_2O、Y(〉33×10-6)和Yb,贫Al_2O_3和Sr(〈100×10^(-6)),具有强烈的负铕异常;Rb、Th、U、La、Ce、Nd相对富集,Nb、Ta、Ba、Sr、P、Ti亏损。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其εHf(t)值为0.2~5.1,对应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066~1 371 Ma,由此推测花岗岩源区来自中元古代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微量元素及其特征比值的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猴头沟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早古生代晚志留世东昆仑造山旋回的造山后伸展阶段。据此认为,原特提斯洋在东昆仑地区的最晚闭合时限应该不晚于晚志留世末期(~419 Ma),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早泥盆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沟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具有超混沌特性的二维离散系统 被引量:27
7
作者 程丽 陶路 +1 位作者 黄秋楠 彭建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用自动生成的方式构造出一类具有超混沌特性的二维离散系统 ,其非线性函数由幂次不高于 2的多项式组成 ,通过计算李氏指数来判断所选的系统是否为超混沌的 .不仅得到一般形式的超混沌系统 ,而且还在特殊限定条件下得到了一些形式简单的... 用自动生成的方式构造出一类具有超混沌特性的二维离散系统 ,其非线性函数由幂次不高于 2的多项式组成 ,通过计算李氏指数来判断所选的系统是否为超混沌的 .不仅得到一般形式的超混沌系统 ,而且还在特殊限定条件下得到了一些形式简单的超混沌系统 .此外 ,对其中两个系统的分岔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特性 二维离散系统 超混沌系统 LYAPUNOV指数 非线性系统 分岔特点 保密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陆缘内生金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7
8
作者 韩世炯 孙景贵 +4 位作者 邢树文 张增杰 柴鹏 杨帆 邱殿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6-733,共18页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部陆缘 金矿床 成因类型 成矿时代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东坡小莫尔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元素、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晨 孙景贵 +5 位作者 邱殿明 古阿雷 韩吉龙 孙凡婷 杨梅 冯洋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8-1158,共21页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部陆相火山岩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空间岩相组合变化较大、成因复杂。笔者对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喷发就位在花岗岩带的小莫尔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部陆相火山岩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空间岩相组合变化较大、成因复杂。笔者对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喷发就位在花岗岩带的小莫尔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出露火山岩可划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夹英安岩组合,呈爆发式火山喷发特征;第二阶段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组合,呈溢流式火山喷发特征;第三阶段是玄武粗面安山质熔结火山碎屑岩(部分含角砾)。各阶段代表性火山熔岩以及熔结火山碎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均为富碱(w(Na_2O+K_2O)=4.88%~7.1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似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分馏特征,即明显富集Ba、K、LRR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HREE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中等(LREE/HREE=8.4~8.5)、Eu负异常不明显(δEu为0.91~1.02)。这些特征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房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岩浆源区性质呈现地幔与壳幔混合过渡类型的属性,或呈现E-MORB性质的源区或交代洋壳性质的源区。鉴于获得的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HSY-1)和玄武粗面安山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P2121)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别为(124.8±1.0)、(123.3±1.3)Ma,ε_(Hf)(t)为1.7~9.7、T_(DM)=705~407 Ma、T_(DM)~C=1 464~748Ma,并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可进一步得出:火山作用背景应属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大陆俯冲的大陆边缘岩浆弧环境,适值东北地区大规模岩浆底侵、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峰期(约120 Ma),初始岩浆应是古太平洋板块深俯冲作用过程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而呈现埃达克质岩浆与岛弧性质的过渡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在岩浆底侵、岩石圈拆沉过程与地壳物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染作用;并从成矿元素的相容性角度确认该期岩浆作用具有提供Mo、Cu和Ag成矿流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小莫尔可地区火山岩 大兴安岭北段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虎林盆地单元结构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凤旭 张兴洲 +3 位作者 张凤琴 孙加鹏 邱殿明 薛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0-1176,共7页
采用基于余弦变换的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及常密度单界面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对虎林盆地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处理,反演了基底深度。结合穿过盆地的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及俄罗斯一侧的阿尔昌盆地的地质资料,分析了虎林盆地地质-地球物理... 采用基于余弦变换的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及常密度单界面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对虎林盆地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处理,反演了基底深度。结合穿过盆地的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及俄罗斯一侧的阿尔昌盆地的地质资料,分析了虎林盆地地质-地球物理所反映的盆地南部和北部基底结构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敦密断裂(由2支断裂组成)中的南支断裂倾向直立,走滑特征明显,控制着其两侧断块的走滑及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主干断裂;以其为分界线,虎林盆地由地质和地球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2个盆地(南部盆地和北部盆地)组成,北部盆地为大三江盆地的一部分,南部盆地则属于另外一个独立的盆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林盆地 重力异常 单元结构 敦密南支断裂 走滑断裂 地质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数据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北部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长保 姜琦刚 +1 位作者 刘万崧 邱殿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3-1167,共5页
ASTER数据在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光谱信息明显优于ETM,使得在ASTER波段范围内能够更为详尽地刻画地物波谱,尤其是具有特征谱带的岩石和矿物。选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部地区为工作区域,设计了用光谱角制图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的技术方... ASTER数据在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光谱信息明显优于ETM,使得在ASTER波段范围内能够更为详尽地刻画地物波谱,尤其是具有特征谱带的岩石和矿物。选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部地区为工作区域,设计了用光谱角制图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的技术方案。通过波段组合和增强处理,ASTER数据对含Fe—OH(如黄钾铁矾,含铁白云母)、Al—OH(如粘土类矿物、明矾石、绿泥石、绢云母)和Fe3+(如褐铁矿,赤铁矿)3种类型蚀变信息的刻画能力明显比ETM更好。野外查证了提取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ASTER 光谱角制图 东乌珠穆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表征元认知:基于学习分析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士平 赵蔚 +2 位作者 刘红霞 刘东亮 刘凤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7,共7页
元认知属于高阶思维,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元素,但在教与学实践中却难以进行实时的、持续的测量。本研究以学习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行为聚类、表征结果检验为脉络,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元认知属于高阶思维,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元素,但在教与学实践中却难以进行实时的、持续的测量。本研究以学习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行为聚类、表征结果检验为脉络,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对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与元认知能力进行分析与测量,以期建立自主学习行为与元认知间的关联关系,用学习行为数据表征元认知。研究选取Moodle平台的日志作为主要数据源,经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回归分析、访谈内容分析,最终发现查阅作品、查看自身学习情况、参与交互等三类行为数据与学习者元认知水平显著相关,且表征元认知的准确度更高,为今后教与学实践中元认知的评估与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学习分析 学习行为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青龙村群斜长角闪岩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春艳 张兴洲 邱殿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2-677,共6页
青龙村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岩类、斜长角闪岩类、粗细粒片麻岩类和大理岩夹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青龙村群的原岩属于钙碱性安山岩-流纹岩组合,这套组合是岛弧区玄武质岩浆分异的产物,推测它是一个较宽阔的大陆边缘拼贴缝合带中的一... 青龙村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岩类、斜长角闪岩类、粗细粒片麻岩类和大理岩夹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青龙村群的原岩属于钙碱性安山岩-流纹岩组合,这套组合是岛弧区玄武质岩浆分异的产物,推测它是一个较宽阔的大陆边缘拼贴缝合带中的一个岛弧地体。LA-ICP-MS颗粒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青龙村群斜长角闪岩中锆石年龄为(274±6)Ma,梨树沟花岗岩体中的锆石年龄为(187±3)Ma,这一事实说明青龙村群的变质作用时代为二叠纪末期,代表华北板块北缘的碰撞造山事件。而周边大面积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燕山早期,属青龙村群碰撞造山后伸展事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村群 锆石年龄 二叠纪末期 燕山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CA和AHP联合方法的滦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磊 邱殿明 +4 位作者 刘莉 凌峰 李巍 胡广鑫 刘国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88-1594,共7页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评价体系,选取表征地形、地表、气象、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因子的15项多系统评价指标,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与层次分析(AHP)联合方法,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评价体系,选取表征地形、地表、气象、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因子的15项多系统评价指标,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与层次分析(AHP)联合方法,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生态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并进行量化分级,获得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整体脆弱性等级有减小趋势,潜在脆弱区域面积逐渐增大,而重度脆弱区域明显减小;西北山地和冀东沿海地区变化较为剧烈;人类活动已经取代自然条件,成为影响滦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条件的改变以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区域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SRP概念模型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导学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模型及应用效能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韩建华 姜强 +2 位作者 赵蔚 刘东亮 Gautam Biswas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3,共8页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飞跃式发展,但是中小学学生的培养仍然是工厂流水线的模式,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伴随着创客时代到来,有必要创设智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研究依据个性化学习理论和学习分析理论,构建了智能导学系统的结构模...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飞跃式发展,但是中小学学生的培养仍然是工厂流水线的模式,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伴随着创客时代到来,有必要创设智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研究依据个性化学习理论和学习分析理论,构建了智能导学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学习过程模型。并以Betty’s Brain系统为例,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探讨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过程。结果表明智能导学环境下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及自我评价。最后,从元认知视角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效能进行了评价,以期研究能对智能导学系统的发展有一个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智能导学系统 效能评价 元认知 学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黄陵背斜形成机理及与滑坡群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孔伟 张帆 邱殿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2-1154,共13页
黄陵背斜、秭归向斜是三峡地区构造地质研究热点之一,前人将其划归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部分,认为是东西向构造后期改造的结果;分布于此区的仙女山断裂是否穿越长江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澄清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黄陵背斜、秭归向斜是三峡地区构造地质研究热点之一,前人将其划归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部分,认为是东西向构造后期改造的结果;分布于此区的仙女山断裂是否穿越长江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澄清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学、构造地质学角度,在大量野外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看法:黄陵背斜、秭归向斜、当阳向斜、仙女山断裂同属统一的构造体系,其形成和演化与中国东西部构造格局的变迁一致,黄陵背斜具有断层相关褶皱的特点,秭归向斜具有前陆挠曲型盆地构造属性;仙女山断裂形成之初具有传递断层的属性,后期又经历了引张、挤压演化过程,不存在跨越长江向北延伸的问题;受秭归向斜沉降幅度以及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复合影响,在研究区形成3个滑坡聚集区,分别为贾家店滑坡聚集区、八字门—向家店滑坡聚集区、兴山县城附近滑坡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黄陵背斜 秭归向斜 滑坡群 秦岭造山带 仙女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声波测井全波列特征时频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祝文 向旻 +3 位作者 刘菁华 王晓丽 张雪昂 杨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53-1559,1570,共8页
目前,阵列声波测井信号处理大多在时间域或频率域中进行。但是,单纯的时间域或频率域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打破这些局限性,笔者将分数阶Fourier变换方法用于阵列声波测井信号的分析之中,研究了不同性质储集层中信号幅度随分数阶Four... 目前,阵列声波测井信号处理大多在时间域或频率域中进行。但是,单纯的时间域或频率域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打破这些局限性,笔者将分数阶Fourier变换方法用于阵列声波测井信号的分析之中,研究了不同性质储集层中信号幅度随分数阶Fourier变换阶数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干层,幅度呈'1'型分布;在水层,幅度呈'Y'型分布,'Y'的两支开口较小,在阶数大于0.3的区域中,幅度较大;在油层,幅度呈'Y'型分布,'Y'的两支开口较大,在阶数大于0.6的区域中,幅度较大。因此,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提取阵列声波测井蕴含的储集层流体性质信息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FOURIER变换 阵列声波测井 储集层 流体性质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OG特征提取的车型识别算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耿庆田 赵浩宇 +2 位作者 于繁华 王宇婷 赵宏伟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本文针对高速环境下的车型识别问题,提出基于方向可控滤波器的改进HOG算法。将方向可控滤波器算法与HOG算法相结合,以实现对车辆图像特征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约减特征向量维数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提取特征... 本文针对高速环境下的车型识别问题,提出基于方向可控滤波器的改进HOG算法。将方向可控滤波器算法与HOG算法相结合,以实现对车辆图像特征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约减特征向量维数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提取特征进行样本训练,实现对车辆外型特征的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原始车辆车型的识别正确率均值达到92.36%;另外,本文方法的识别速度比传统的HOG特征算法提高了3.45%,识别实时性得到提升。本文算法比传统HOG算法更优,能有效提高车型识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型识别 HOG特征 方向可控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地层声波测井的联合时频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祝文 王晓丽 +3 位作者 刘菁华 张雪昂 向旻 杨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4-920,共7页
裂缝性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评价裂缝性地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Cohen类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同时对信号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分析的优点,同时Hilbert-Huang变换(HHT)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能将信号分解为有... 裂缝性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评价裂缝性地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Cohen类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同时对信号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分析的优点,同时Hilbert-Huang变换(HHT)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能将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具有单分量特性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可以满足Cohen类时频分析对信号单分量的要求。尝试将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阵列声波信号特性的提取,对地层不同性质裂缝的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了这种联合时频分析方法在不同的裂缝性质地层中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于实现裂缝性地层分析和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声波测井 Cohen时频分析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联合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媛 程熠 +6 位作者 乔乙春 闫志会 李勇 陈奕名 丛也彤 官鑫 刘雅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阐明FOXO1基因与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90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19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阐明FOXO1基因与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90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19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MS)检测FOXO1基因上rs2755213、rs2701880和rs1050748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rs2701880、rs2755213和rs10507486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组成的3种单倍型rs2755213-rs2701880、rs2701880-rs10507486、rs2755213-rs2701880-rs10507486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FOXO1基因rs2755213、rs2701880和rs10507486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2DM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转录因子O1 糖尿病 2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