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1
作者 朱文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 大学哲学 吉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先生访谈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正聿 赵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共6页
孙正聿教授多年来从事哲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要用心于"真":一是真诚,要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要有水滴石穿的积累;三是真切,要有举重若轻的... 孙正聿教授多年来从事哲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要用心于"真":一是真诚,要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要有水滴石穿的积累;三是真切,要有举重若轻的洞见;四是真理,要有抽丝剥茧的论证。以真诚的渴望、真实的研究和真切的体悟而形成真正的道理,才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真诚 真实 真切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再审视
3
作者 白刚 王绪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9,F0002,共9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来,把《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理解为“实在论”,把它的叙述方法理解为“德国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之所以能够实现两种方法的内在统一并揭示资本增殖的秘密,关键在于他借助“抽象力”,既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也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资本论》真正实现了从“抽象”到“抽象力”的方法论转向与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辩证法 抽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特的他者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振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5,共7页
萨特的他者理论,既表现了对法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显示了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哲学的汲取与改造。当他把"我思"的范畴解释为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同时又力图用此在的存在遭遇,而不是认知的方法来表现自我... 萨特的他者理论,既表现了对法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显示了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哲学的汲取与改造。当他把"我思"的范畴解释为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同时又力图用此在的存在遭遇,而不是认知的方法来表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时,其理论又带有一种先验的、本体论的和辩证法色彩的胡塞尔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与虚无 他者理论 “我思” 胡塞尔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研究的理论想象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正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赋予哲学理念、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以新的思想内涵,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的理论想象。在哲学的理论想象中,重新探索哲学的历史任务与人的历史形态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的关系、哲学的时代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 赋予哲学理念、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以新的思想内涵,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的理论想象。在哲学的理论想象中,重新探索哲学的历史任务与人的历史形态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的关系、哲学的时代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诸种方式之间的关系、哲学的"形上本性"与"形上追求"之间的关系,是推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研究 理论想象 前提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正义还是分配正义?——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欢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后天再分配来保证平等;而马克思则是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正义问题,认为要实现正义,就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就是要"解构"资产阶级各种关于正义的普世永恒的学说,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正义范式,即生产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平等 生产正义 私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三大历史阶段理论中的自由观念——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三种自由形态。马克思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自由理想使人们意识到现代市民社会是一个远非理想的社会,并给全人类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神性之维,以此来批判和关照现实,从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三大历史阶段理论 自由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理论解构、实践问题与破局路径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鹏 白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0,共10页
“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对金融强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体系进行梳理,为金融强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尚... “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对金融强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体系进行梳理,为金融强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尚面临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风险隐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显著不足等问题。党的领导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创新科技金融,奠定金融强国的科技支柱;赋能绿色金融,打造金融强国可持续之基;推广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强国全民共享愿景;健全养老金融,筑牢金融强国民生安全网;推动数字金融,引领金融强国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群主义的理论图景——读姚大志教授力作《正义与善:社群主义研究》
9
作者 李大强 董晓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9-210,共2页
20世纪晚期,政治哲学开始登上了世界哲学的舞台中心。在政治哲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思想流派,如新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新功利主义、新共和主义以及社群主义等关于社会正义持续激烈的争论绘织出一幅恢宏的思想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帘。... 20世纪晚期,政治哲学开始登上了世界哲学的舞台中心。在政治哲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思想流派,如新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新功利主义、新共和主义以及社群主义等关于社会正义持续激烈的争论绘织出一幅恢宏的思想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帘。在这幅恢宏的思想画卷中,如果把理论的建构性看作"经",把理论的批判性视作"纬",那么,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无疑是经与纬的主要代表。社群主义以其批判性而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主义 新自由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 共和主义 正义问题 舞台中心 思想流派 理论的批判 建构性 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实践智慧和学说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正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源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但只有“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并“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真实地掌握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对于辩证法的最大误解,就是把思想的内容和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哲...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源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但只有“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并“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真实地掌握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对于辩证法的最大误解,就是把思想的内容和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割裂开了,把辩证法变成了没有思想内容、概念规定、理论内涵的纯粹的“工具”或“方法”。辩证法的实践智慧,不仅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人生”的智慧,也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历史”的智慧,还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智慧。把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升华为学理化、体系化的概念系统就是辩证法的理论或学说。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需要学习和研究学理化、体系化的辩证法理论。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就要在总结辩证法史的基础上,创建具有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文明内涵的当代中国辩证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生活基础 理论思维 实践智慧 学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研究的范式转换: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读贺来教授的《辩证法与实践理性》
11
作者 彭文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0-210,共1页
如何在当代哲学的思想语境中推动辩证法理论研究的深化,探求辩证法的当代合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贺来教授新作《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以... 如何在当代哲学的思想语境中推动辩证法理论研究的深化,探求辩证法的当代合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贺来教授新作《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全书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以坚实的学理依据展示了辩证法的“本真”形态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理论 实践理性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哲学研究 范式 当代哲学 后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奇克的国家证成理论探析——以独立者购买保护服务为视角
12
作者 晋运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在诺奇克的国家证成理论中,诺奇克提出委托人向保护性社团购买保护服务,支配的保护性社团禁止独立者强行正义,形成超低限度的国家,并给予不愿意加入社团的独立者以充分的赔偿,形成最低限度的国家。坚持直接保护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支配的... 在诺奇克的国家证成理论中,诺奇克提出委托人向保护性社团购买保护服务,支配的保护性社团禁止独立者强行正义,形成超低限度的国家,并给予不愿意加入社团的独立者以充分的赔偿,形成最低限度的国家。坚持直接保护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支配的保护性社团向独立者提供赔偿的方式是直接为其提供免费的保护服务。实际上,这一解释是对诺奇克理论的严重误解,无法得到委托人和支配的保护性社团的支持,也无法与诺奇克强调的个人愿意原则相一致。支配的保护性社团赔偿独立者遭受的损失,但不是直接提供免费的保护服务;独立者在获得赔偿后,愿意向社团购买保护服务。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过程中,国家的形成没有侵犯任何人特别是独立者的权利,从而完成了对国家合法性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独立者 赔偿 保护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王立教授学术新著《正义与应得》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202,共2页
20世纪晚期,政治哲学作为新的“时代精神”表征登上了世界哲学的舞台中心。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正义”,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其作用和意义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 ①一样正义成为当代哲学话语的主导词,而有关正义的话语... 20世纪晚期,政治哲学作为新的“时代精神”表征登上了世界哲学的舞台中心。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正义”,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其作用和意义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 ①一样正义成为当代哲学话语的主导词,而有关正义的话语体系由罗尔斯的《正义论》所塑造。1971年,罗尔斯发表《正义论》,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正义的一场大讨论。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和推进动力,就来自思想流派之间关于“什么是正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争论和批判。直到今天,这种争论和学术批判还在继续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词 《正义论》 时代精神 舞台中心 思想流派 哲学话语 正义理论 学术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寻常的尺——杜尚、维特根斯坦与克里普克论巴黎标准尺
14
作者 李大强 张之洞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5,228,共11页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我们既不能说巴黎标准尺是一米长,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米长。克里普克认为,我们可以说“巴黎标准尺是一米长”,而且,这是一个先天偶然命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观点不同,而在于关注点不同,更根本地说,二者...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我们既不能说巴黎标准尺是一米长,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米长。克里普克认为,我们可以说“巴黎标准尺是一米长”,而且,这是一个先天偶然命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观点不同,而在于关注点不同,更根本地说,二者对哲学事业的理解不同。通过研究维特根斯坦在不同文本中的相关论述,可以显示维特根斯坦的一般方法。以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审视克里普克,可以发现哲学病的机理。杜尚的艺术作品所显示的“双重身份”为讨论提供入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克里普克 巴黎标准尺 语法命题 哲学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低阶正义”到“高阶正义”:马克思的正义观革命
15
作者 白刚 程远航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6,156,共11页
自城邦政治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首要议题以来,正义便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始终。传统政治哲学从德性正义到抽象法权的发展历程,始终未能突破以应得分配为核心的低阶正义范式。这种分配正义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形式正义的主观主义表达,... 自城邦政治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首要议题以来,正义便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始终。传统政治哲学从德性正义到抽象法权的发展历程,始终未能突破以应得分配为核心的低阶正义范式。这种分配正义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形式正义的主观主义表达,未能真正将正义落到实处。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考察,以资本逻辑的现实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本质,并在共产主义合作生产的理论建构中确立了生产正义的高阶范式,在追求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实质性意义上推进正义的客观主义转向。马克思基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完成了从“低阶正义”到“高阶正义”的范式转换,实现了“最高级正义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正义 高阶正义 分配正义 生产正义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观:一种关于生存之道的哲学
16
作者 刘福森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1,共13页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生命的系统整体性”的哲学视阈的根本转换。如果说西方近代的存在论哲学所阐释的是物的“存在之理”,那么当代的生态生存论哲学所阐释的则是生命的“生存之道”。生态哲学确立了“生态生存论”的哲学路向,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自然界不再被理解为一种与人无关的“客观事实”,而是被理解为一个生命生存的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理解为“人的生命生存”与“自然生命生存”构成的“生命生存的共同体”。生态哲学消解了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的伦理困境,确立了一个建立在人与自然“共同生存价值”基础之上的、非理性的、后现代的生命生存的生态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观 存在之理与生存之道 因果决定论 后果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的吗
17
作者 晋运锋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当中,公平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人们往往只局限于从原初状态的角度论证什么是公平,对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的”意味着什么,缺乏一种清晰的理解。就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的而言:一方面,受差别原则... 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当中,公平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人们往往只局限于从原初状态的角度论证什么是公平,对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的”意味着什么,缺乏一种清晰的理解。就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的而言:一方面,受差别原则与背景制度的调节,当人们之间的差别不太大时,公平要求平等分配那些比较容易实现的基本自由,在无法完全平等分配某些基本善的情况下,公平要求平等的人享有平等地获取某些自由与职位的机会,并且实现这些机会的公平价值;另一方面,当人们之间差距过大时,应该利用差别原则来调控人们之间的不平等,只有那种能够提升最不利者地位的不平等才是正义的,但与公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的价值 自由 机会 一般正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 被引量:34
18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危机和后发展或欠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 ,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关于现代性的研究 ,需要理论的、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比较的和综合的等多维视角 ,而其中 ,认真梳理和挖掘已有的关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的理论资源和学术资源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际上 ,我们已经发现 ,在目前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各种反思和讨论中 ,人们普遍借用和发挥 2 0世纪许多著名批判性思想家的观点 ,例如 ,胡塞尔、韦伯、齐美尔、卢卡奇、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吉登斯、鲍曼等人关于欧洲科学危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文化批判。我们在本栏目中曾经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挖掘。然而 ,相比之下 ,人们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实际上无论是在马克思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 现代性 视域 普遍 反省 马克思主义研究 笔谈 当代 文学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关于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4
19
作者 孙正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2,共16页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本理念的概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文科 研究者 基本理念 科研 自我意识 范式转换 创新理论 中国 前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与新世纪哲学的理论自觉 被引量:36
20
作者 孙正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6,共8页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当代技术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及转换 ,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困境 :一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问题”,二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人的“物化”问题 ,...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当代技术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及转换 ,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困境 :一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问题”,二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人的“物化”问题 ,是当代愈益突出和最为根本的“全球问题”,它构成了当代人类生存的深层的文化危机。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过程 ,在文化意义上是空前的价值观剧烈震荡的过程。“后工业文明”既以“大众文化”的形式表现为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 ,又以“哲学”的方式表现人类对当代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因此 ,新世纪哲学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 ,又具体地表现为对当代社会思潮和当代哲学思潮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生存困境 新世纪哲学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