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陆培信 刘冰 董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 :研究黄芩的遗传毒性以及体内抗诱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MNT)。结果 :黄芩各剂量组 (1.5、3.0、6.0 g/ kg)诱发的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黄芩各组对环磷酰胺 (CP)所致的微核率均... 目的 :研究黄芩的遗传毒性以及体内抗诱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MNT)。结果 :黄芩各剂量组 (1.5、3.0、6.0 g/ kg)诱发的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黄芩各组对环磷酰胺 (CP)所致的微核率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P<0 .0 1)。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的黄芩对遗传物质无诱变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微核试验 环磷酰胺 抗诱变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和人参茎叶皂苷Rg3的抗诱变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崔雪玲 刘冰 +1 位作者 祝威 李淑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的遗传因素及人参茎叶皂苷 Rg3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采用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检测肿瘤高危人群。结果 :患者组与一级亲属组中博莱霉素 ( BLM)所致的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 ( chromatid breaks per cell,b/c值 )比较差...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的遗传因素及人参茎叶皂苷 Rg3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采用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检测肿瘤高危人群。结果 :患者组与一级亲属组中博莱霉素 ( BLM)所致的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 ( chromatid breaks per cell,b/c值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 P<0 .0 1 ) ,而人参茎叶皂苷 Rg3对 BLM所致的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P<0 .0 1 )。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列为肿瘤易患高危人群 ,人参茎叶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遗传学 人参皂苷 谤变剂敏感性 博莱霉素 药理学 抗诱变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对SMMC-7721、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丽艳 郭喜平 +5 位作者 李淑红 崔黎明 刘冰 刘利 赫荣华 田玉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胡桃楸树皮提取物(JMME)对SMMC-7721、MCF-7和A549 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确定其抑瘤的药用价值,通过检测JMM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变化阐述其抑瘤机制。方法:分别以25、50、100、200、400和800 mg.L-1JMME... 目的:观察胡桃楸树皮提取物(JMME)对SMMC-7721、MCF-7和A549 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确定其抑瘤的药用价值,通过检测JMM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变化阐述其抑瘤机制。方法:分别以25、50、100、200、400和800 mg.L-1JMM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MCF-7和A549肿瘤细胞72 h,采用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率;以200 mg.L-1JMM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MCF-7和A549,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不同浓度JMME(25、50、100、200、400和800 mg.L-1)对SMMC-7721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3.06、21.77、29.88、41.74、69.82和78.08;对MCF-7的抑制率(%)为24.91、38.63、49.72、61.84、65.69和81.28;对A549的抑制率(%)为12.32、26.21、41.65、55.38、62.87和80.13;与对照组比较,JMME各浓度作用的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升高(P<0.05),抑制率随JMME对SMMC、MCF-7和A549细胞的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JMME对SMMC、MCF-7和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11.21、111.07和176.20 mg.L-1,对MCF-7的IC50小于其他两种瘤细胞株。经不同浓度JMME作用单位视野内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增大,细胞体积明显缩小,细胞失去原有的形态,胞体皱缩变圆,出现膜发泡现象,对照组无此变化。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 Ladder,表明3种肿瘤细胞经不同浓度JMME作用后出现不同程度凋亡。3种肿瘤细胞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端粒酶活性升高,而经过JMME作用后端粒酶活性均受到了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2.86%、73.30%和58.78%。结论: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在体外有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树皮提取物 抗肿瘤 细胞凋亡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明月 朱玉琢 +2 位作者 拱中华 王锐 庞利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 ( panaxadiol saponins,PDS)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 PDS和 2 0 0 mg· L-1PDS在不同作用时间 ( 6~ 1... 目的 :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 ( panaxadiol saponins,PDS)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 PDS和 2 0 0 mg· L-1PDS在不同作用时间 ( 6~ 1 2 0 h)对 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PDS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 ,40 0 mg· L-1PDS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 ,其明显抑制效应在 6h出现 ,96h达高峰。PDS组 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 :PDS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干扰 RPE细胞代谢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 细胞培养 人参二醇组皂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培养的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庞慧民 朱玉琢 +2 位作者 明月 庞利民 拱中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 ( GSL)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RPE)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 ( 4 0 0、30 0、2 0 0、1 0 0、5 0、1 0 mg· L-1)的 GSL和 GSL 30 0 mg&... 目的 :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 ( GSL)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RPE)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 ( 4 0 0、30 0、2 0 0、1 0 0、5 0、1 0 mg· L-1)的 GSL和 GSL 30 0 mg· L-1在不同作用时间 ( 6、1 2、2 4、36、48、72、96和 1 2 0 h)对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GSL组细胞增殖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 ,GSL 40 0 mg· L-1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 ,明显抑制效应在 6h出现 ,96h达高峰。 GSL组 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 :GSL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干扰 RPE细胞代谢对 RPE细胞增殖具有剂量 -效应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茎叶总皂苷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豚鼠皮肤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呼和塔娜 郭丽 +4 位作者 凌翎 卢日峰 王建辉 尹飞 范洪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治疗皮肤深Ⅱ度烧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悬液 ,以 2× 10 6/ml(A组 )和 2× 10 7/ml(B组 )两种细胞密度移植给皮肤深Ⅱ度烧的受体鼠创面 ,观察创面愈合速度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因...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治疗皮肤深Ⅱ度烧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悬液 ,以 2× 10 6/ml(A组 )和 2× 10 7/ml(B组 )两种细胞密度移植给皮肤深Ⅱ度烧的受体鼠创面 ,观察创面愈合速度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因子Ⅷ的表达。细胞移植后的第 15、3 0、5 0天 ,通过PCR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中移植供体鼠的Y染色体基因表达。结果A、B组治疗侧的创面愈合速度均快于对照侧 ,A、B组治疗侧间无显著性差异。因子Ⅷ检测示第 15、3 0天时 ,A、B两组的微血管密度均多于对照侧 ,A、B组治疗侧间无显著性差异。PCR检测结果表明 ,第 15、3 0、5 0天时在部分受体鼠恢复的创面上有供体鼠Y染色体基因表达。结论骨髓MSCs对皮肤深Ⅱ度烧伤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烧伤 细胞移植 治疗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对D-半乳糖衰老鼠脑星型胶质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温得中 曲极冰 +2 位作者 石卓 包雪鹦 乔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7-670,共4页
为了探讨三七皂甙Rg1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鼠氧化损伤及星型胶质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衰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采用生化方法分光光度法检测鼠脑海马区SOD和MDA水平,免... 为了探讨三七皂甙Rg1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鼠氧化损伤及星型胶质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衰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采用生化方法分光光度法检测鼠脑海马区SOD和MD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鼠海马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显示:三七皂甙Rg1能使D-半乳糖衰老模型鼠海马区抗氧化物酶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GFAP的表达明显减少。结果提示:三七皂苷Rg1可能通过减轻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程度延缓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衰老,从而改善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氧化损伤 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二丹 庞利民 +3 位作者 庞慧民 张小猛 张天资 李曼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能潜在的毒性作用。方法质量浓度0mg·L-1、10mg·L-1、30mg·L-1、300mg·L-1TA分别作用ARPE19细胞24h和72h后通过TUNEL和电镜观察2种方法从形态...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能潜在的毒性作用。方法质量浓度0mg·L-1、10mg·L-1、30mg·L-1、300mg·L-1TA分别作用ARPE19细胞24h和72h后通过TUNEL和电镜观察2种方法从形态和功能方面观察TA对ARPE19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TUNEL法:质量浓度10mg·L-1TA不影响ARPE19细胞的生长,但是随着质量浓度增大,细胞凋亡程度逐渐增强(t=2.921,P<0.01),随着时间延长,ARPE19细胞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大(t=2.306,P<0.01);(2)电镜:质量浓度10mg·L-1TA作用后ARPE19细胞状态良好,但是随着质量浓度增加,细胞走向凋亡的形态越明显,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结论一定浓度的TA能够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而且这种凋亡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因此,TA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能有潜在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电镜 曲安奈德 TUNEL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培养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9
作者 明月 庞惠民 庞利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 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甙(PQS)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10μg/ml~500μg/ml)PQS和PQS(200μg/ml)在不同作用时间(6~120h)对RPE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 目的 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甙(PQS)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10μg/ml~500μg/ml)PQS和PQS(200μg/ml)在不同作用时间(6~120h)对RPE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PQS组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生存率下降,400μg/ml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效应在6h出现,72h达高峰。结论 PQS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干扰RPE代谢对RPE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 总皂甙 细胞培养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增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细胞培养及干细胞移植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呼和塔娜 郭丽 王建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细胞培养 干细胞移植 烧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疾病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芯片试剂盒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语泽 马明星 +7 位作者 王国强 关雪娃 王紫嫣 郭英俏 郑敬彤 章宏 陈光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7-1274,I0017,共9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TD)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芯片的制备过程,阐明一种快速、高通量检测氯吡格雷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位点(CYP3A4、CYP2C19*17、CYP2C19*2和CYP2C19*3)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位点(C...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TD)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芯片的制备过程,阐明一种快速、高通量检测氯吡格雷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位点(CYP3A4、CYP2C19*17、CYP2C19*2和CYP2C19*3)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位点(CYP4F2*3、GGCX、VKORC1-2、VKORC1-1、CYP2C9*2和CYP2C9*3)设计相应的探针和引物,制备TD个体化用药指导的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经过DNA提取、PCR扩增、杂交、洗脱和扫描等步骤对基因芯片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收集3个地区的150例TD受试者样本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检测,以受试者在临床中接受的用药指导及6个月后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为依据,评价基因芯片试剂盒的有效率。结果:基因芯片检测2种药物的代谢基因均出现良好的杂交信号;芯片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3 copies·mL-1;对不同批次的3张芯片及同一批次的10张芯片进行平行测定,符合率为100%;芯片具有稳定性,有效期长达6个月;来源于3个地区的150例TD样本验证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的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成功制备了高通量检测氯吡格雷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的TD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芯片试剂盒,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制备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基因芯片 氯吡格雷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