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缝背核与缰核间功能联系的电生理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海艳 于蕾 +3 位作者 李华丽 赵华 刘永峰 张承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验证中缝背核与缰核间的电活动及其功能联系。方法:分别在中缝背核和缰核埋置套管,采用微量注射、电刺激及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缰核及中缝背核细胞单位放电。结果:阻断中缝背核,外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58%),内侧缰核神经... 目的:验证中缝背核与缰核间的电活动及其功能联系。方法:分别在中缝背核和缰核埋置套管,采用微量注射、电刺激及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缰核及中缝背核细胞单位放电。结果:阻断中缝背核,外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58%),内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56%);电刺激中缝背核,外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61%),内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52%)。阻断缰核,中缝背核神经元放电频率以兴奋为主 (53%单位自发性放电频率增加);电刺激缰核,中缝背核神经元放电频率以抑制为主(62%单位自发性放电频率减少)。结论:缰核与中缝核之间存在密切的功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缰核 中缝背核 电生理学 电刺激/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诱导人小梁细胞容积敏感性氯电流的电生理学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霁雪 张文杰 +2 位作者 袁海波 郑雅娟 李桂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与小梁细胞容积调节有关的氯通道电流的生理学特点,阐明该电流与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电流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小梁细胞,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等渗和低渗条件下小梁细胞膜上的氯通道电流,观察该电流特点。低渗状态下在浴液中加入... 目的:探讨与小梁细胞容积调节有关的氯通道电流的生理学特点,阐明该电流与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电流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小梁细胞,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等渗和低渗条件下小梁细胞膜上的氯通道电流,观察该电流特点。低渗状态下在浴液中加入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和他莫昔芬及ATP后记录电流的变化。结果:在等渗条件下,仅观察到微弱且稳定的背景电流,在+100和-100mV电压钳钳制下,外向和内向电流密度值(pA/pF)分别为1.48±0.36和-0.91±0.10(n=6)。低渗刺激后,细胞迅速肿胀,电流较等渗时明显增大,呈外向优势,外向和内向电流密度值(pA/pF)分别为19.94±0.87和-6.53±0.41(n=6,P<0.01)。在低渗状态下的浴液中分别加入NPPB(100mol.L-1)、他莫昔芬(50mol.L-1)和ATP(2μmol.L-1)20min后,外向和内向电流密度值(pA/pF)分别为7.61±0.50和-3.70±0.25、8.21±0.63和-3.83±0.25、9.08±0.67和3.89±0.22,均较低渗时明显减小(P<0.01)。结论:细胞外低渗诱导人小梁细胞产生呈外向优势氯电流,此电流对细胞容积的改变敏感,可被NPPB、他莫昔芬和ATP抑制,该电流符合容积敏感性氯电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小梁细胞 氯化物通道 膜片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甾体激素PGN对大鼠脑片SCN神经元电生理学的影响
3
作者 袁海波 黄民 +3 位作者 张昌明 丛延丽 赵华 华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6-44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孕烷醇酮(PGN)对大鼠离体脑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SCN)细胞外单位放电的影响,分析PGN中枢镇静和麻醉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离体脑片灌流给药,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SCN胞外放电,并观察给予PGN、γ-氨基丁... 目的:通过观察孕烷醇酮(PGN)对大鼠离体脑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SCN)细胞外单位放电的影响,分析PGN中枢镇静和麻醉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离体脑片灌流给药,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SCN胞外放电,并观察给予PGN、γ-氨基丁酸(GABA)及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后,SCN胞外放电的变化。结果:灌流给予PGN,SCN神经元放电受到抑制,抑制率为(49.72±16.28)%;PGN与GABA同时灌流可以抑制SCN神经元的活动,抑制率为(71.54±19.6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先应用GABAA受体阻断剂Bic可使PGN引起的放电抑制效应明显减小,抑制率为(29.85±6.20)%(P<0.05)。结论:PGN可以通过对SCN神经元细胞膜上的GABAA受体的作用来影响SCN神经元的兴奋性;PGN还有可能改变GABAA受体的结构而促进GABA和GABAA受体的结合而增强其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醇酮 视交叉上核 单位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液酸碱度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民 刘威 +1 位作者 张春晓 曹晓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液酸碱度 ( p H0 )的改变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的乳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膜的变化和钾离子通道活动的情况。结果 :p H0 降低时引起细胞膜... 目的 :探讨细胞外液酸碱度 ( p H0 )的改变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的乳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膜的变化和钾离子通道活动的情况。结果 :p H0 降低时引起细胞膜超极化 ,外向钾电流增大 ;反之 ,p H0升高时引起细胞膜去极化 ,外向钾电流减小。这种变化可以被 TEA阻断 ,而对 4- AP不敏感。结论 :p H0 改变引起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及外向电流幅值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隙 酸碱平衡 主动脉平滑肌 细胞学 电生理学 膜片钳术 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失衡在IgA肾病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旭 刘乃萌 +2 位作者 马娇艳 林楠 孙珉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失衡在IgA肾病(IgAN)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中的作用,为IgAN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20只健康SPF级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失衡在IgA肾病(IgAN)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中的作用,为IgAN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20只健康SPF级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和四氯化碳(CCl_4)联合给药的方式建立小鼠IgAN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肾小球中IgA沉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以评价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称量小鼠体质量和肾脏质量,计算各组小鼠肾脏指数;酶活性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调控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关键基因动力相关蛋白1 (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1 (Mfn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 (Mfn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Drp1、Mfn1和Mfn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小球出现明显的IgA沉积,伴随肾小球萎缩,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导致系膜区增宽,肾小管部分细胞肿胀坏死,表明IgAN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脏指数、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小鼠肾组织中Dr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小鼠肾组织中Mfn1和Mfn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失衡可能是IgAN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以分裂融合稳态为靶点的研究可能为IgA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线粒体 动力相关蛋白1 线粒体融合蛋白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病理学及超微结构
6
作者 徐斌 王波 +2 位作者 顾俊莲 李馨 李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5-740,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提高对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原发于右小腿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结合文献... 目的:观察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提高对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原发于右小腿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大体表现为大小为3.2cm×2.4cm×1.3cm,切面灰黄色,见出血、坏死;光镜下表现为瘤细胞呈大小不等团巢状结构,巢之间有十分丰富的硬化性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并见坏死,巢团内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瘤细胞大小与形态较一致,呈小圆形或短梭形,核小、深染、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为瘤细胞表达EMA(+)、CK(+)、NSE(+)及Desmin核旁点状染色(+),而不表达CgA、Myogenin、Syn、LCA、SMA、S-100、NF、GFAP、HMB45、HHF-35、CD3、CD10、Actin、CD99及CD20;电镜特征性结构为瘤细胞胞浆内核旁区有中间丝聚集物,呈小球形或螺纹状排列。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发生部位可在腹腔也可在腹腔外,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具有上皮源性、间质性和神经源性等多向分化的特点,并且RT-PCR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分子遗传学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光学显微镜 免疫组织化学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诊断与集团筛查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比较
7
作者 苏学今 张维萍 +1 位作者 刘喜春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2,9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与集团筛查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的比较,探讨人群筛查前列腺癌的必要性。方法:107例前列腺癌组织,其中51例为临床病理标本,56例为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后发现的病理标本。其中7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均来自集...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与集团筛查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的比较,探讨人群筛查前列腺癌的必要性。方法:107例前列腺癌组织,其中51例为临床病理标本,56例为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后发现的病理标本。其中7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均来自集团筛查的标本。应用Gleason分级与评分标准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①筛查组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明显低于临床组(χ2=48.22,P<0.001)。②筛查组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明显低于临床组(χ2=24.55,P<0.001)。③筛查组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明显高于临床组(χ2=22.46,P<0.001)。④最典型的PIN仅见于集团筛查因PSA含量进行性增高接受活检穿刺患者标本中。结论:人群筛查病例中病理组织学变化以中期的中分化癌为多见,而临床病例中则以晚期的低分化癌为主,PSA集团检查有益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GLEASON分级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单体Rb_1对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文杰 李丽 +3 位作者 赵春燕 李欣 赵明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单体Rb1对豚鼠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及Rb1100、200和400μmol.L-13个剂量组。应用...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单体Rb1对豚鼠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及Rb1100、200和400μmol.L-13个剂量组。应用全细胞电流钳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应用电压钳模式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结果:Rb1100、200和400μmol.L-1组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50%(APD50)和动作电位复极90%(APD90)明显低于给药前(P<0.05或P<0.001),缺血后的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峰值电流明显低于给药前(P<0.05或P<0.01)。Rb1抑制缺血心室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随浓度增加钙电流显著降低,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Rb1缩短缺血心肌细胞AP时程和抑制钙通道的作用,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心肌/细胞学 动作电位 钙通道 L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霞 李英骥 +2 位作者 葛静岩 张文杰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 (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 :给予 3、 15和 30 m g· kg- 1 的 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 (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 :给予 3、 15和 30 m g· kg- 1 的 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 ,静脉给予 30 m g· kg- 1 的 OMT能减小 AP的幅值 ,缩短 APD50 和APD90 ,降低 Vmax。结论 :OMT对心肌细胞 AP的影响可能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药理学 心律失常/药物疗法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皂苷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秋静 刘洁 +1 位作者 刘芬 李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皂苷(PDS)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溶媒(RM)对照组、生脉(SM)阳性药对照组、PDS12.5mg·kg-1组和PDS25.0mg·kg-1组。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皂苷(PDS)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溶媒(RM)对照组、生脉(SM)阳性药对照组、PDS12.5mg·kg-1组和PDS25.0mg·kg-1组。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犬急性心源性休克模型,测定心肌缺血程度(∑ST)和心肌缺血范围(NST),梗死面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PDS12.5和25.0mg·kg-1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ST和NST明显下降(P<0.05,P<0.01),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P<0.01),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P<0.05)。结论:PDS可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对急性心源性休克犬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皂苷 休克 心源性 心肌缺血 心肌梗塞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文伟 计国义 +2 位作者 赵丽娟 杨世杰 张喜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心外膜电图 ( EECG)、心肌梗死范围 ( MIS)和血清心肌酶的影响。结果 :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缺血程度 ( Σ- ST) ,降低缺血范...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心外膜电图 ( EECG)、心肌梗死范围 ( MIS)和血清心肌酶的影响。结果 :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缺血程度 ( Σ- ST) ,降低缺血范围 ( N- ST) ,减少血清心肌三酶 ( AST、CPK和 LDH)的活性 ,缩小缺血心肌的梗死范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心肌梗塞 药物疗法 心肌酶 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长期乳酸堆积对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桂渺 赵洪艳 +3 位作者 范文静 田原僮 孙连坤 赵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8-970,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寰枢椎长期乳酸堆积对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寰枢椎间注射30%乳酸溶液15 d,用跳台法、水迷宫法和洞板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计算脑指数,做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 目的:观察寰枢椎长期乳酸堆积对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寰枢椎间注射30%乳酸溶液15 d,用跳台法、水迷宫法和洞板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计算脑指数,做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实验中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1),小鼠水迷宫实验中游全程时间和错误次数也显著增加(P<0.01)。洞板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潜伏期延长,探洞次数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脑指数减小(P<0.01),HE染色发现其海马区死亡细胞增多,出现了胶质小结,以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颈部乳酸慢性堆积可以导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学习记忆 寰枢椎关节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丹丹 张文杰 +3 位作者 刘洁 陈燕萍 马兴元 陈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 min后再灌注10 min制备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分为模型组及OMT15、30和60 mg.kg-1组,观察再灌注后10 min内大...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 min后再灌注10 min制备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分为模型组及OMT15、30和60 mg.kg-1组,观察再灌注后10 min内大鼠室性早搏(VP)出现时间、室性心动过速(VT)持续时间及所有类型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将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OMT组及OMT+TEA(K+通道阻断剂)组,观察其动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MT 15、30和60 mg.kg-1组VP出现时间延迟、VT持续时间缩短(P<0.05,P<0.01),OMT 30和60 mg.kg-1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1),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OMT 0.1、1.0和10.0 mmol.L-1组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减小,动作电位10%、50%及90%复极化时程(APD10、APD50及APD90)明显缩短(P<0.05,P<0.01),且TEA可减弱其作用。结论:OMT可对抗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的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缩短动作电位时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 离体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ⅠκB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志 李金成 +3 位作者 刘潇 刘喜春 赵雪俭 孙连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和 κBα m RNA表达及人参二醇组皂苷 (PDS)对其的影响 ,探讨内毒素引起脑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休克 (L PS)组、地塞米松 (L PS+Dex)... 目的 :通过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和 κBα m RNA表达及人参二醇组皂苷 (PDS)对其的影响 ,探讨内毒素引起脑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休克 (L PS)组、地塞米松 (L PS+Dex)组和人参二醇组皂苷 (L PS+PDS)组。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 (4mg· kg- 1 )4 h后测定脑组织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及 κBα m RNA的表达。结果 :L PS+Dex组和 L PS+PDS组 L PO显著低于 L PS组 (P<0 .0 5 ) ,SOD活力明显高于 L PS组 (P<0 .0 5 )。 L PS+Dex组和 L PS+PDS组 κBαm RNA表达高于 L PS组 (P<0 .0 5 )。结论 :PDS能够上调脑组织中 κBα的表达 ,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组织过氧化反应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副作用 人参二醇/药理学 休克 脓毒性/病理生理学 地塞米松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PDS)抑制NOS和p38减轻LPS休克脑损伤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际童 李洪岩 +4 位作者 苏静 孔晓霞 禹彬 孙连坤 康劲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LPS诱导休克脑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地塞米松组及LPS+人参二醇皂苷组。大鼠静脉注射LPS(4mg/kg)4h后,测定大脑皮质中NOS的活性、NO的含量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LP...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LPS诱导休克脑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地塞米松组及LPS+人参二醇皂苷组。大鼠静脉注射LPS(4mg/kg)4h后,测定大脑皮质中NOS的活性、NO的含量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LPS组脑皮质中NOS活性、NO含量及p3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而LPS+Dex组和LPS+PDS组脑皮质中NOS活性、NO含量及p3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LPS组。结论:PDS减轻LPS脑损伤与降低脑皮质中NOS活性、NO含量有关,可能涉及p38MAPKs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人参 地塞米松 P38MAP激酶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单体皂甙Rh_2增强顺铂对PC-3M致凋亡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艳 周桂华 +3 位作者 李扬 赵雪俭 陈燕萍 马兴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参单体皂甙Rh2 与顺铂 (DDP)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 - 3M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NP - 4 0快速分离片段化DNA电泳、流式细胞计量术观察PC - 3M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5 0mg/LRh2 与 0... 目的 :探讨人参单体皂甙Rh2 与顺铂 (DDP)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 - 3M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NP - 4 0快速分离片段化DNA电泳、流式细胞计量术观察PC - 3M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5 0mg/LRh2 与 0 4mg/LDDP联合给药 :①可使 0 4mg/LDDP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由2 5 0 %提高到 6 1 0 % ,增加了 1 4 4倍 ;②凋亡片段化DNA电泳检测显示较二者单独给药时更明显的DNA凋亡梯形电泳带 ;③可使 0 4mg/LDDP诱导PC - 3M细胞凋亡率从 0 3%提高到 5 2 2 % ,相当于其 10倍剂量 4 0mg/LDDP的诱导凋亡效应 ( 5 7 4 % ) ,明显高于Rh2 单独应用的凋亡率 13 6 % (P <0 0 1)。结论 :Rh2 能显著增强DDP对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单体皂甙Rh2 顺铂 PC—3M 细胞凋亡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磊 李扬 +6 位作者 苏静 康劲松 穆桂芳 王志 许莉 赵雪俭 孙连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K3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MTT增殖抑制实验;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NAC抗氧化试验;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RT-PCR检测G... 目的:观察维生素K3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MTT增殖抑制实验;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NAC抗氧化试验;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RT-PCR检测GSH-Px和CAT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60μmol/L剂量以上的VK3均可以有效抑制PC-3M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应用不同剂量NAC(5、10、20、40、80μmol/L)与VK3(60μmol/L)共同作用于PC-3M细胞后,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VK3相比各浓度的NAC能不同程度增加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证明在VK3(60μmol/L)作用12h后,PC-3M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VK3(60μmol/L)作用12h后细胞出现凋亡峰,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DCFH-DA荧光染色,在VK3作用后1-2h,细胞内即出现了较强的荧光表达;RT-PCR结果显示,在VK3作用后细胞内的CAT和GSH-Px两种主要的抗氧化酶类表达降低。结论:VK3可能主要通过引起PC-3M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PC-3M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豚鼠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英骥 赵春燕 +4 位作者 张文杰 李欣 卢静 李丽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 :观察溶血磷脂酸 (L PA)对豚鼠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用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胶原酶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结果 :共记录了 33个心室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通道电流发现 1.0 μm ol·... 目的 :观察溶血磷脂酸 (L PA)对豚鼠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用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胶原酶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结果 :共记录了 33个心室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通道电流发现 1.0 μm ol· L- 1和 10 .0 μmol· L- 1 L PA可明显降低 K+通道电流的幅值。结论 :L PA可能参与心肌梗塞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膜片钳技术 心室肌细胞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向北 朱彤彤 +6 位作者 郭亚雄 李德龙 许多 程宏 张婉娴 赵丽晶 赵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4-937,1004,共5页
目的:观察单味郁金(Curcumae)水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开发利用单味郁金水煎剂防治急慢性肝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以及郁金高、中... 目的:观察单味郁金(Curcumae)水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开发利用单味郁金水煎剂防治急慢性肝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以及郁金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组以甘利欣22.5mg·kg-1腹腔注射,每天1次;郁金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2、6、3g·kg-1灌胃,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7d,第7天给药后11h;再以0.2%CCl4橄榄油溶液(10mL·kg-1)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除外),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处死,计算肝指数;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IL-1β及TNF-a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肝指数明显下降(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小叶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充血明显、炎细胞浸润明显、肝组织呈局灶性细胞变性或死亡;而各给药组上述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郁金给药组小鼠肝组织IL-1β及TNF-α mRNA表达水平及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单味郁金水煎剂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细胞因子IL-1β、IL-18和TNF-α的表达,调节小鼠肝脏免疫功能而减轻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肝损伤 细胞因子 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抗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兰凤英 何静春 +1 位作者 赵颖 赵丽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44-445,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郁金抗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以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HE染色为观测指标,观... 目的观察郁金抗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以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HE染色为观测指标,观察不同剂量郁金(2.5g/kg、5g/kg、10g/kg)对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郁金治疗组肝指数及血清ALT、AST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下降(P<0.05)、SOD活性增高(P<0.05);HE染色显示:郁金治疗组肝组织受损(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肝小叶中点状坏死,炎细胞浸润等)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郁金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