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李俐 马颖哲 张桂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蛋白为抗原,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鉴定,为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蛋白为抗原,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鉴定,为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用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及多次克隆化,培养制备杂交瘤细胞系,用c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McAb的Ig亚类(型)腹水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3株持续分泌rhIL-12p70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00条左右,证实为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为2株IgG1亚类及1株IgG2a亚类,轻链属k型,小鼠腹水效价测定分别为1∶5.9×106、1∶2.9×107、1∶3.6×107,亲和力依次为EM5>EM6>EV9。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rhIL-12p7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McAb特异性好,亲和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蘑多糖Fb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岩 马颖哲 +1 位作者 张家颖 李晓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2-695,共4页
目的:研究黄蘑多糖Fb(polysaccharid Fb from Huangmo)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组、黄蘑碱溶性多糖活性组分(Fb)正常小鼠给药组和Fb环磷酰胺伍用(M)给药组,采用NK细胞... 目的:研究黄蘑多糖Fb(polysaccharid Fb from Huangmo)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组、黄蘑碱溶性多糖活性组分(Fb)正常小鼠给药组和Fb环磷酰胺伍用(M)给药组,采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观察Fb对各组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明胶酶谱分析检测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结果:黄蘑多糖Fb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IL-2的活性(P<0.05),对正常小鼠LTT有显著促进作用(P<0.01)。正常给药组和伍用组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重量高于免疫抑制组,且小鼠体重增长也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P<0.01);免疫抑制组小鼠脾脏MMP-2活性下降(P<0.05),MMP-9亦呈降低趋势(P>0.05),Fb组和M组MMP-9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蘑多糖Fb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并有可能保护和促进其免疫系统的修复和增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率,其他免疫指标亦显示轻度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纲 多糖类/药理学 环磷酰胺 免疫 天然 明胶酶A 明胶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甘振威 武广恒 +4 位作者 刘国良 张娅婕 徐坤 谢林 甘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Vc)浓度的可行性,为少量或批量果蔬样品Vc浓度的测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市售的15种蔬菜和15种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做Vc保护...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Vc)浓度的可行性,为少量或批量果蔬样品Vc浓度的测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市售的15种蔬菜和15种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做Vc保护剂进行匀浆、过滤、离心处理,取一定量的上清液分别对其中的Vc浓度进行自动电位滴定和HPLC分析,对于同一红柿椒样品,分别用2种分析法对样品的Vc浓度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测定。结果:2种分析法检测30种果蔬中Vc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位法对红柿椒中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8.34%~103.98%,HPLC法对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9.66%~101.49%;电位法测定红柿椒中Vc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2.88%,HPLC法测定Vc的RSD为0.15%~0.32%,且HPLC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结论:2种分析法对深颜色果蔬样品中Vc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均为较理想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维生素C 果蔬 准确度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家颖 左文静 +1 位作者 武广恒 孙赫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习惯性流产的关系,阐明其可能发生的分子基础,为该病基因诊断及易感人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习惯性流产的关系,阐明其可能发生的分子基础,为该病基因诊断及易感人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0例有生育史健康妇女(对照组)和56例习惯性流产女性(病例组)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MTHFR基因C677T存在CC、CT和TT3种基因型。病例组CC、CT和TT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54,P=0.044),TT与CC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345,P=0.012),TT与CT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099,P=0.147)。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C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054,P=0.008,OR=2.098,95%CI:1.210~3.636)。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习惯性流产有关联,T等位基因可能是习惯性流产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IL-23及TGF-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军 黄可欣 +2 位作者 陆培信 宋雪松 马洪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阐明AA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AA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阐明AA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AA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骨髓中IL-17、IL-23、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外周血、骨髓中IL-17和IL-2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IL-17升高最为显著(P<0.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与IL-23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P<0.05;r=0.71,P<0.05),IL-17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IL-23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5)。结论:IL-17、IL-23和TGF-β可能直接参与AA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为A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转化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蝎毒多肽组分Ⅲ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建伟 胡静 +1 位作者 张桂荣 魏征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5-62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蝎毒多肽组分Ⅲ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初步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株Hep G2浸润在不同浓度的蝎毒多肽组分Ⅲ溶液中,应用DNA凋亡梯状带分析法和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凋亡的发生及...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蝎毒多肽组分Ⅲ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初步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株Hep G2浸润在不同浓度的蝎毒多肽组分Ⅲ溶液中,应用DNA凋亡梯状带分析法和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凋亡的发生及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Bcl-2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蝎毒多肽组分Ⅲ引起的肝癌细胞株Hep G2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变化。DNA凋亡呈现明显的梯状带电泳行为。经5、10、50、100及200 mg.L-1蝎毒多肽组分Ⅲ处理12 h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3.0)%、(15.3±4.9)%、(48.5±5.2)%、(66.7±6.5)%和(91.2±6.9)%。凋亡伴随着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在凋亡过程中Caspase-3被激活。结论:东亚钳蝎蝎毒多肽组分Ⅲ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凋亡,并且这种凋亡可能与通过下调bcl-2基因和激活Caspase-3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多肽 细胞凋亡 BCL-2 CASPASE-3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蘑碱溶性多糖对荷瘤小鼠MMPs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岩 李晓林 +7 位作者 陆艳娟 李晓梅 刘坤 高航 张海英 马颖哲 韩智冲 张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黄蘑碱溶性多糖(Fb)对荷瘤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肝癌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CTX)和Fb小、中、大剂量治疗组(Fb20,Fb40和Fb80... 目的:观察黄蘑碱溶性多糖(Fb)对荷瘤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肝癌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CTX)和Fb小、中、大剂量治疗组(Fb20,Fb40和Fb80)。测定Fb抑瘤率(IR),观察其整体抗肝癌作用;用明胶酶谱分析和电泳凝胶定量分析系统测定酶解条带的灰度值观察肿瘤组织MMP-2和MMP-9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种植性肝癌组织内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阳性率和分布特点,分析Fb对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Fb20、Fb40和Fb803个治疗组肝癌H22抑瘤率分别为38.7%、51.2%和58.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或P<0.01);Fb40和Fb80组肿瘤组织内TIMP-1表达率分别高达70.0%和84.5%,与阴性对照组(41.7%)和CTX组(44.4%)比较均表现出明显的上调作用(P<0.05);Fb40和Fb80组肿瘤组织内MMP-9的表达分别为47.7%和44.4%,与阴性对照组(60.0%)比较,显示Fb对肝癌组织中MMP-9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b40组MMP-2表达阳性率为20.0%,与阴性对照(58.3%)比较有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Fb可以有效地抑制移植性肝癌H22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MMPs/TIMPs活性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碱溶性多糖 抗肿瘤 明胶酶A 明胶酶B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GSH-Px、GSH和GR水平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陆艳娟 李晓林 李晓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8-349,353,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90日龄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ID)和糖尿病组 (D) ,每组 8只 ,取大鼠器官组织用比色法测定 GSH-Px、GSH和 GR水平变化。结果 :D...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90日龄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ID)和糖尿病组 (D) ,每组 8只 ,取大鼠器官组织用比色法测定 GSH-Px、GSH和 GR水平变化。结果 :D组与 C组比较大鼠心、肾、胰腺组织 GSH- Px水平升高 (P<0 .0 5或 P<0 .0 1 ) ,D组与 ID组比较肝组织 GSH- Px水平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脾组织 GSH- Px水平无变化 ;而大鼠心、肝、肾、胰、脾组织 GSH、 GR水平均降低 (P<0 .0 5或 P<0 .0 1 ) ;经胰岛素治疗后 ,5个器官组织中 GSH- Px、GSH和GR水平均有改善。结论 :经胰岛素治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谷胱甘肽 大鼠Wistar n㈨1 N 11n r^士|上-㈣]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B7-1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家颖 陆培信 +2 位作者 马岩 杨丽红 牛晓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动物模型B7-1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B7-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动物模型B7-1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B7-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各组术后1、3、7和14 d不同时相点角膜B7-1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缝线联合细菌脂多糖(LPS)1、3和7 d角膜处理组与单纯缝线组比较B7-1 mRNA表达增加(P<0.05),而术后14 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缝线联合LPS和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角膜处理组1、7和14 d与缝线联合LPS组比较B7-1 mRNA表达降低,3 d组B7-1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缝线联合结膜下LPS注射可在术后诱导B7-1 mRNA的高水平表达,使炎症反应程度加重;而核因子NF-kB抑制剂PDTC可抑制角膜B7-1 mRNA的表达。核因子NF-kB对B7-1 mRNA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80 NF-kB 角膜炎 结膜下注射 吡略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中耐酸相关基因dgk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志民 任宝华 +2 位作者 张家颖 高心 王成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0-853,共4页
目的:检测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中耐酸相关基因dgk是否发生突变并推测该基因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影响。方法:体外人工诱导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根据GenBank发表的变形链球菌dg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耐氟菌株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对扩增... 目的:检测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中耐酸相关基因dgk是否发生突变并推测该基因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影响。方法:体外人工诱导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根据GenBank发表的变形链球菌dg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耐氟菌株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用DNA回收试剂盒回收鉴定,对回收产物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构建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结果一致的特异性片段并发现8个碱基发生突变,突变位点分别在904(ATA→ATT)、940(GTG→GTC)、946(GAT→GAC)、952(GCC→GCT)、958(GAC→GAT)、964(CAT→CAC)、976(TTG→TTA)、991(AAG→AAA)。提交该序列到GenBank,获得登陆序列号为DQ272517。结论: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耐酸相关基因dgk发生点突变并属于同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耐氟菌株 耐酸相关基因dg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POD活性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梅 陆艳娟 李晓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大鼠重要器官组织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方法 :90日龄 Wistar大鼠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ID组 )和糖尿病组 (D组 ) ,每组 1 0只 ,分别用愈创木酚比色法 (I)测定各器官组织 PO...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大鼠重要器官组织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方法 :90日龄 Wistar大鼠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ID组 )和糖尿病组 (D组 ) ,每组 1 0只 ,分别用愈创木酚比色法 (I)测定各器官组织 POD活性。结果 :D组肺、脾和 ID组心、脾组织中 POD活性明显低于 C组(P<0 .0 5或 P<0 .0 1 ) ,D组心、肺、脾组织中 POD活性明显低于 ID组 (P<0 .0 5或 P<0 .0 1 ) ;D组心、脾组织中 POD活性明显低于 C组 (P<0 .0 1 ) ,心、肺组织 POD活性明显低于 ID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下降 ,胰岛素替代治疗使部分器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代谢 糖尿病/酶学 愈创木酚比色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对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艳娟 关桂梅 董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5,F002,共3页
目的 :明确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健康老龄大鼠 2 0只 ,随机分成注射红景天素实验组 (1 0只 )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 (1 0只 )。断头处死取嗅球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免疫... 目的 :明确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健康老龄大鼠 2 0只 ,随机分成注射红景天素实验组 (1 0只 )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 (1 0只 )。断头处死取嗅球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Bcl- 2和 Bax主要表达于大鼠嗅球中的僧帽细胞。红景天素实验组 Bcl- 2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1 ) ;Bax阳性细胞表达率实验组虽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红景天能够诱导老龄大鼠嗅球中 Bcl- 2蛋白表达增多 ,抑制僧帽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素 药物作用 嗅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透明带蛋白3诱导精子的顶体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弘珺 张家颖 +3 位作者 左文静 许宗革 王忠山 王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2-514,F002,共4页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检测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方法 :体外采集已生育健康男子精液 ,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子 ,将获能的精子悬液分成阴性对照组 (C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1μL DMSO)、阳性对照组 (A组 ,2 0 0 μL精...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检测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方法 :体外采集已生育健康男子精液 ,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子 ,将获能的精子悬液分成阴性对照组 (C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1μL DMSO)、阳性对照组 (A组 ,2 0 0 μL精子悬液加 A2 3187至终浓度为 10 μmol· L- 1 )和 ZP3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ZP3至终浓度为 10 m g· L- 1 )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重组人 ZP3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结果 :C组、A组和 ZP3组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百分率分别为 (5 .0 0± 1.70 ) %、 (4 6 .10± 7.4 9) %和 (13.2 0± 2 .70 ) %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能够诱导人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体反应 重组人透明带蛋白3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丽红 张家颖 +1 位作者 武广恒 张晓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P-10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LPS注射均能够诱导角膜IP-10较高水平的表达;IP-10的表达与角膜炎症细胞浸润的加重程度密切相关;IP-10的表达可被NF-kB抑制剂PDTC部分阻断。结论角膜缝线联合结膜下脂多糖(LPS)注射能够诱导明显的角膜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与IP-10的表达密切相关;NF-kB对IP-10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核因子NF-kB 角膜缝线 结膜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广恒 张家颖 左文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人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系,为卵巢癌的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克隆和测序技术,检测87例卵巢癌患者(病例组)及86例正常女性(对照组)IFNγ-基因+874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和... 目的:探讨人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系,为卵巢癌的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克隆和测序技术,检测87例卵巢癌患者(病例组)及86例正常女性(对照组)IFNγ-基因+874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IFNγ-基因+874位点AA、AT和TT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IFN-γ基因+874位点T等位基因与A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等位基因患卵巢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1.80倍;TT基因型患卵巢癌的风险是AA型的2.99倍;病例组中上皮性卵巢癌与非上皮性卵巢癌之间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γ-基因+874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联,TT基因型可能是罹患卵巢癌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干扰素 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腺体激肽释放酶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ChK2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英丽 张家颖 +3 位作者 邹冬辉 张媛媛 李丹地 王忠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 :构建人腺体激肽释放酶 (h K2 )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 RT- PCR法从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扩增出 h K2基因 ,先将其克隆到 p GEM- T载体 ,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然后将 h K2基因亚克隆至酵母p PICZαC表达载体上 ,进行鉴定。... 目的 :构建人腺体激肽释放酶 (h K2 )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 RT- PCR法从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扩增出 h K2基因 ,先将其克隆到 p GEM- T载体 ,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然后将 h K2基因亚克隆至酵母p PICZαC表达载体上 ,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 738bp的基因 ,同源比较结果表明 ,与 Gen Bank(NCBI:AF18874 6 )公布的 h K2的基因序列有 99%的同源性 ,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氨基酸出现变异。酶切表明 h K2基因正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 p PICZαC。结论 :成功构建出 h K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 p PICZαCh 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激肽释放酶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磁场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李晓林 姚树仁 +2 位作者 付妍 吕遐令 唐笑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对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昆明种老龄雌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6只 ,用转速为 2 0 0 0 r· m in- 1 ,平均磁感应强度为 0 .0 9T的旋转磁场作用于实验组小鼠头部 ,每日曝磁 30 min,连...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对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昆明种老龄雌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6只 ,用转速为 2 0 0 0 r· m in- 1 ,平均磁感应强度为 0 .0 9T的旋转磁场作用于实验组小鼠头部 ,每日曝磁 30 min,连续 1 5 d。对照组将旋磁体取出后 ,处理方法同实验组。 1 5 d后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小鼠组织中 NE、 DA、 5 - HT、 5 - HIAA含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一定强度且作用一定时间的旋转磁场 ,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物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磁场/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分析 血清素/分析 羟基吲哚乙酸/分析 脑/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PDTC对LPS诱导LFA-1 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武广恒 张家颖 +1 位作者 杨丽红 周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κB抑制剂对LFA-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κB抑制剂对LFA-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单纯缝线组、缝线联合脂多糖(LPS)组和缝线联合LPS及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术后1、3、7和14d不同时相点角膜LFA-1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术后第1、3、7d时,角膜缝线联合LPS处理组LFA-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缝线组(P<0.05);14d时,角膜缝线联合LPS处理组与单纯缝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和7d时缝线联合LPS和PDTC组LFA-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缝线联合LPS组;3和14d时缝线联合LPS和PDTC组LFA-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缝线联合LPS组(P<0.05)。结论:联合结膜下注射LPS可在术后诱导LFA-1 mRNA的高水平表达,而核因子NF-κB抑制剂PDTC可抑制角膜LFA-1 mRNA的表达,表明PDTC对LFA-1 mRNA表达具有阻断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NF-KAPPA B 角膜炎 结膜下注射 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无精或严重少精症患者生精基因微缺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家颖 武广恒 +5 位作者 李晓梅 陆艳娟 李建伟 陆培信 李晓林 王忠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8-519,523,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无精或严重少精症生精基因微缺失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PCR技术对 4 0例无精或严重少精的不育症患者进行 Y染色体 AZFa、 AZFb和 AZFc基因微缺失的检测。结果 :4例患者(10 % )存在 AZFa基因的微缺失 ,5例患... 目的 :探讨特发性无精或严重少精症生精基因微缺失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PCR技术对 4 0例无精或严重少精的不育症患者进行 Y染色体 AZFa、 AZFb和 AZFc基因微缺失的检测。结果 :4例患者(10 % )存在 AZFa基因的微缺失 ,5例患者 (12 .5 % )存在 AZFc基因的微缺失 ,SRY基因 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阳性对照 (正常已育男性 )均无 AZFa、 AZFb、 AZFc和 SRY基因微缺失 ,阴性对照 (正常女性 )无基因扩增产物。结论 :在男性不育患者中 ,Y染色体 AZFa、AZFb和 AZFc基因微缺失是无精或严重少精症发生原因之一 ,生精基因检测可为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Y染色体 AZF微缺失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纯化与活性鉴定
20
作者 邹冬辉 张家颖 +2 位作者 路英丽 郭焱 王忠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纯化和鉴定重组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PSA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临床检测和治疗应用提供关键材料。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纯化重组PSA(rPSA),利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利用PSA底物S-2586检测rPSA活性。结果:最适... 目的:纯化和鉴定重组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PSA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临床检测和治疗应用提供关键材料。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纯化重组PSA(rPSA),利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利用PSA底物S-2586检测rPSA活性。结果:最适甲醇诱导浓度为1.5%,经鉴定纯化的rPSA为人PSA。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在3.5h内酶活性与时间成正比,rPS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精浆PSA酶活性(P<0.05),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0℃。结论:成功纯化出具有酶活性的r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酶活性检测 分离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