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宝丸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Fas和Fas L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艳 黄可欣 马洪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珍宝丸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Fas和Fas 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7 d Wistar大鼠20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5组(n=40):正常对照组、模型缺氧1 h组(Ⅰm-12 h、Ⅰm-24 h、Ⅰm-48 h、Ⅰm-72 h)、模型缺氧4h组(Ⅳm-12 h、... 目的:探讨珍宝丸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Fas和Fas 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7 d Wistar大鼠20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5组(n=40):正常对照组、模型缺氧1 h组(Ⅰm-12 h、Ⅰm-24 h、Ⅰm-48 h、Ⅰm-72 h)、模型缺氧4h组(Ⅳm-12 h、Ⅳm-24 h、Ⅳm-48 h、Ⅳm-72 h)、珍宝丸缺氧1 h治疗组(ⅠT-14 h、ⅠT-24 h、ⅠT-48 h、ⅠT-72 h)、珍宝丸缺氧4 h治疗组(ⅣT-14 h、ⅣT-24 h、ⅣT-48 h、ⅣT-72 h)。将新生Wistar大鼠置于8%O2+92%N2(V/V)的缺氧箱内建立新生鼠缺氧模型。在造模前每日一次连续7 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珍宝丸,缺氧期间也同样剂量给药,分别于缺氧后12、24、48、72 h处死动物取血及脑组织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悬液中Fas和Fas L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Fas和Fas L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四组Fas和Fas L蛋白含量、蛋白的阳性表达均在缺氧后12 h时间点明显增高,且在24 h时间点达高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在各时间点上明显高于治疗组;模型组在48、72 h时间点Fas和Fas L表达低于12 h时间点,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珍宝丸治疗组在48、72 h时间点Fas和Fas L表达低于12 h时间点,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珍宝丸可通过下调缺氧性脑损伤大鼠Fas和Fas L的蛋白含量、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从而对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宝丸 缺氧性脑损伤 ELISA FAS FASL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建峰 徐彩云 +2 位作者 宫余静 杨世杰 张大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复方丹参注射液组(1.65g·kg^(-1))和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10和20mg·kg^(-1)),每...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复方丹参注射液组(1.65g·kg^(-1))和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10和20mg·kg^(-1)),每组6只,静脉滴注给药。采用麻醉后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给药后30、60、90、120、180、240、300和360min记录各组犬心外膜电图,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ST段升高总和(∑ST)及心肌梗死范围(MIS)。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犬血清中AST、CPK、LDH和MDA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全心重百分比、心室重百分比及∑ST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中、高剂量组犬血清中AST、CPK、LDH和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ST降低(P<0.05或P<0.01),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犬的全心重百分比和心室重百分比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心肌梗死 心肌酶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镧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INSR、IRS1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梅 黄可欣 马洪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8-892,共5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硝酸镧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并分别给予常规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造模组的大... 目的:观察低剂量硝酸镧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并分别给予常规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造模组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以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硝酸镧治疗组,3组大鼠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硝酸镧(0.2 mg/kg)灌胃1个月,然后处死取血液和胰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中血糖、胰岛素的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NSR、IRS1的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INSR和IRS1的蛋白阳性表达水平;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百分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中血糖及胰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INSR和IRS1的蛋白含量及胰腺组织中INSR和IRS1的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硝酸镧治疗组大鼠血中血糖及胰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率略升高、血中胰岛素、INSR和IRS1的蛋白含量及胰腺组织中INSR和IRS1的蛋白阳性表达水平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排列紧密、饱满、胰岛体积大,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排列较为疏散、胰岛体积较小,硝酸镧组大鼠胰腺组织基本紧密、饱满、胰岛体积略小。结论:口服硝酸镧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抑制胰腺组织的细胞凋亡,上调胰腺组织INSR和IRS1的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镧 2型糖尿病 胰腺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过氧乙酸吸入毒性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大维 邴国强 +5 位作者 徐彩云 李萍 杨东华 于艳波 刘占军 郭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51-352,356,共3页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产生的毒性作用。方法利用隔离器,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达到1 g/m3浓度,维持4 h,通过行为学测试和病理学解剖结果,判定大鼠吸入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结果2%...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产生的毒性作用。方法利用隔离器,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达到1 g/m3浓度,维持4 h,通过行为学测试和病理学解剖结果,判定大鼠吸入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结果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后,在4 h~7 d间大鼠出现行为活动异常。结论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浓度为1 g/m3时,对动物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乙酸 消毒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常用消毒药品皮肤刺激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大维 邴国强 +5 位作者 徐彩云 李萍 杨东华 于艳波 刘占军 郭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皮肤是否有刺激性。方法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短期接触豚鼠皮...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皮肤是否有刺激性。方法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短期接触豚鼠皮肤(斑贴)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评分的方法来判定对豚鼠皮肤所产生的刺激反应。结果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有水肿现象发生,1h后症状消失,并有棕黄色着色性,其他几种消毒药品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反应。结论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皮肤有轻微刺激,并有棕黄色着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过乙酸 次氯酸钠 戊二醛 皮肤 刺激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含量的过氧乙酸吸入刺激实验
6
作者 张大维 邴国强 +5 位作者 徐彩云 李萍 杨东华 于艳波 刘占军 郭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时,对工作人员和实验动物的刺激性。方法利用隔离器,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达到1 g/m3浓度,维持30 min,观察对大鼠肺脏的损伤。结果利用2%含量的过氧乙酸对大鼠进行吸入性实验,致使大...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时,对工作人员和实验动物的刺激性。方法利用隔离器,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达到1 g/m3浓度,维持30 min,观察对大鼠肺脏的损伤。结果利用2%含量的过氧乙酸对大鼠进行吸入性实验,致使大鼠肺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2%过氧乙酸溶液在对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进行喷雾消毒,对实验动物及工作人员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乙酸 消毒 刺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含量的过乙酸眼刺激实验
7
作者 张大维 邴国强 +5 位作者 徐彩云 李萍 杨东华 于艳波 刘占军 郭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8-17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乙酸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眼睛是否有刺激性。方法2%含量的过乙酸溶液,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评分的方法来判定对实验兔眼睛的刺激性反应。结果2%含量的过乙酸给药6 h后,对虹膜、结膜(充血)均有刺激性并伴有...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乙酸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眼睛是否有刺激性。方法2%含量的过乙酸溶液,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评分的方法来判定对实验兔眼睛的刺激性反应。结果2%含量的过乙酸给药6 h后,对虹膜、结膜(充血)均有刺激性并伴有水肿和分泌物,24 h后刺激性加重,7 d后刺激性较重。结论2%含量的过乙酸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视觉器官有强度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乙酸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常用消毒药品皮肤毒性实验
8
作者 张大维 邴国强 +5 位作者 徐彩云 李萍 杨东华 于艳波 刘占军 郭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83-284,I0002,共3页
目的观察动物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消毒药品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利用2%戊二醛、0.2%过氧乙酸、2%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对豚鼠进行人为皮肤破损毒性实验,观察豚鼠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结果2%戊二醛给药后出现红肿、出血点,4 d后... 目的观察动物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消毒药品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利用2%戊二醛、0.2%过氧乙酸、2%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对豚鼠进行人为皮肤破损毒性实验,观察豚鼠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结果2%戊二醛给药后出现红肿、出血点,4 d后出现脱皮现象,5 d红肿消失,并伴有棕黄色着色性;2%过乙酸给药后出现轻度水肿,3 d后症状消失;0.2%过乙酸和0.2%次氯酸钠均未出现毒性反应。结论2%戊二醛、2%过乙酸对动物和工作人员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毒性 消毒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IL-23及TGF-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军 黄可欣 +2 位作者 陆培信 宋雪松 马洪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阐明AA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AA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阐明AA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AA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骨髓中IL-17、IL-23、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外周血、骨髓中IL-17和IL-2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IL-17升高最为显著(P<0.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与IL-23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P<0.05;r=0.71,P<0.05),IL-17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IL-23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5)。结论:IL-17、IL-23和TGF-β可能直接参与AA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为A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转化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参果消渴胶囊对高血糖大耳白家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金平 卢丹 +2 位作者 赵莹 李平亚 张大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洋参果消渴胶囊不同剂量组对高血糖家兔血糖、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清中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大耳白家兔用四氧嘧啶按 80 0mg kg的剂量进行耳缘静脉给药 ,造高血糖动物模型 ,并随机分为 :模型... 目的 观察洋参果消渴胶囊不同剂量组对高血糖家兔血糖、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清中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大耳白家兔用四氧嘧啶按 80 0mg kg的剂量进行耳缘静脉给药 ,造高血糖动物模型 ,并随机分为 :模型组、消渴丸组、洋参果消渴胶囊大剂量组 [0 4 0g (kg·d) ]、中剂量组 [0 2 0g (kg·d) ]、小剂量组 [0 10g (kg·d) ](分别相当于成人临床等效用量的 8、4、2倍 )。每日灌胃给药 1次 ,连续给药 4周 ,每周测血糖、称体重各 1次。于给药第 4周后于家兔颈总动脉取血 ,测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中胰岛素含量 ,并取胰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洋参果消渴胶囊大、中剂量组均可使高血糖家兔血糖水平下降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大、中剂量组家兔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有明显下降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P <0 0 1、P <0 0 0 1) ,各给药组对高血糖家兔体重、血常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胰岛素浓度无明显影响 ;其药效学与消渴丸组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 洋参果消渴胶囊大、中剂量可使高血糖家兔的血糖水平下降 ,并可以改善高血糖家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洋参 消渴 胶囊 中剂量 家兔 血常规 血液生化指标 体重 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分子干扰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1
作者 刘艳 王珑 +1 位作者 张大维 赵德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2-996,共5页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CXCR4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探索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软件设计针对CXCR4基因的si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克隆到PsilencerM3.1-H1 neo...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CXCR4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探索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软件设计针对CXCR4基因的si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克隆到PsilencerM3.1-H1 neo载体中,经测序鉴定插入序列的正确性。转染MT4细胞后,采用RT-PCR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转染siRNA质粒的实验组、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细胞对照组间抑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质粒PsilencerM3.1-H1-siRNA neo,有正确的特异性片段,DNA测序也证明具有正确序列;该载体转染MT4细胞48 h后,能明显抑制CXCR4基因表达,其表达抑制率为70%,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siRNA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趋化因子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RNA干扰 小分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障环境的门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张大维 马国龙 +3 位作者 徐彩云 邴国强 盛长利 王婷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490-492,共3页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在动态运行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进入的人、动物、饲料、空气、垫料及用品均须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传递仓、渡槽、风淋室和缓冲间设备上的控制环节缺少必要的门禁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日常工作上极容易造成违章操作...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在动态运行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进入的人、动物、饲料、空气、垫料及用品均须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传递仓、渡槽、风淋室和缓冲间设备上的控制环节缺少必要的门禁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日常工作上极容易造成违章操作和失误,该门禁系统可控制设备的开关门程序和时间,并可启动消毒设备,实现门禁控制和消毒灭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环境 门禁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