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远志对实验性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玉琢 庞慧民 +2 位作者 高久春 邢沈阳 胥耘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远志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结果 :铅能诱发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而在腹腔注射铅的同时给予远志 ,可使铅诱发的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 目的 :观察中草药远志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结果 :铅能诱发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而在腹腔注射铅的同时给予远志 ,可使铅诱发的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明显降低。结论 :远志对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药理学 醋酸铅 精原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遗传学 抗诱变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提取液对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邢沈阳 乔萍 +1 位作者 温得中 朱玉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益母草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MNT):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mg.kg-1)及益母草抗诱变组(益母草1.0、2.0、4.0和8.0g.kg-1+... 目的:观察中草药益母草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MNT):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mg.kg-1)及益母草抗诱变组(益母草1.0、2.0、4.0和8.0g.kg-1+CP30mg.kg-1),按改良方法制片检测微核频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生理盐水组、CP组(30mg.kg-1)、益母草水煎液组(2.0g.kg-1)及益母草水煎液+CP组(2.0g.kg-1益母草+CP30mg.kg-1),采用MTT法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益母草2.0、4.0和8.0g.kg-1剂量组微核率低于CP组(P<0.05);生理盐水组、益母草水煎液组、益母草水煎液+CP组、CP组的SI分别为1.89±0.19、2.17±0.14、1.73±0.13和1.45±0.09;益母草水煎液组的SI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益母草水煎液+CP组SI高于C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母草具有抗诱变作用,即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并且益母草能提高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药理学 环磷酰胺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远志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温得中 张赫炎 +1 位作者 朱玉琢 张丽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远志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 mg·kg-1)及远志抗诱变组(远志0.5、1.0、2.0、4.0 g·... 目的:探讨中草药远志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 mg·kg-1)及远志抗诱变组(远志0.5、1.0、2.0、4.0 g·kg-1+CP 30 mg·kg-1),按改良方法制片检测微核频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生理盐水组、CP组(30 mg·kg-1)、远志水煎液组 (2.0 g·kg-1)及远志水煎液+CP组(2.0 g·kg-1远志+CP 30 mg·kg-1),采用MTT法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阴性对照组、远志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低于CP组(P<0.05);生理盐水组、远志水煎液组、远志水煎液 +CP组、CP组的S1分别为2.11±0.13、2.37±0.18、1.97±0.06和1.34±0.19;远志水煎液组的SI与生理盐水组的S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志水煎液+CP组SI与C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远志具有抗诱变作用,即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远志能提高昆明种小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 并能改善由CP所致的小鼠脾细胞ConA反应性降低,即远志能提高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药理学 环磷酰胺 淋巴细胞增殖 抑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庞慧民 朱玉琢 +1 位作者 乔萍 温得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阴性对照组(NS)、丝裂霉素C或甲基磺酸甲酯(MMC或MMS)组及仙鹤草诱变组(1.0、2.0、4.0和8.0 g.kg-1)。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精原细胞姐妹... 目的:观察中草药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阴性对照组(NS)、丝裂霉素C或甲基磺酸甲酯(MMC或MMS)组及仙鹤草诱变组(1.0、2.0、4.0和8.0 g.kg-1)。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和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实验,研究仙鹤草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仙鹤草各剂量组所诱导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仙鹤草不能诱导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结论:在本实验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内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诱变试验 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玉琢 庞慧民 +2 位作者 邢沈阳 高久春 胥耘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和小鼠精子非程序 DNA合成试验。结果 :益母草各剂量组所诱导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与正...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和小鼠精子非程序 DNA合成试验。结果 :益母草各剂量组所诱导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益母草不能诱导小鼠精子非程序 DNA合成。结论 :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精子畸形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非程序DNA合成 遗传毒性 雄性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玉琢 庞慧民 +2 位作者 邢沈阳 高久春 胥耘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6-758,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醋酸铅引起的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结果 :益母草本身不能诱发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但在与醋酸铅一同给药时 ,可使醋酸铅所诱发的小鼠精原...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醋酸铅引起的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结果 :益母草本身不能诱发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但在与醋酸铅一同给药时 ,可使醋酸铅所诱发的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明显降低。结论 :益母草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即抗诱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抗诱变药 醋酸铅 精原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诱变力试验 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对醋酸铅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温得中 刘阳 朱玉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8-870,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甘草对醋酸铅 [Pb (CH3COO) 2 ]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方法 :6 5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 (N· S)、阳性对照组 (MMC1.0 mg· kg- 1 )、 Pb (CH3COO) 2 诱变实验组 (4 0、 2 0和10 m g· kg- 1 ,... 目的 :观察中草药甘草对醋酸铅 [Pb (CH3COO) 2 ]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方法 :6 5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 (N· S)、阳性对照组 (MMC1.0 mg· kg- 1 )、 Pb (CH3COO) 2 诱变实验组 (4 0、 2 0和10 m g· kg- 1 ,相当于 1/ 3、1/ 6和 1/ 12 L D50 )、甘草诱变实验组 (1.2 5、 2 .5 0、 5 .0 0和 10 .0 0 g· kg- 1 ,相当于人 5×、10×、2 0×和 4 0×临床常用剂量 )、甘草抗诱变组 [(Pb (CH3COO) 2 2 0 mg· kg- 1 +甘草各剂量组 ) ],每组 5只动物。MMC和 Pb (CH3COO) 2 腹腔注射给药 ,其他药物均为灌胃给药 ,抗诱变实验组甘草和 Pb(CH3COO) 2 同时给药 ,每天 1次 ,连续 5 d。首次给药后 5周末 ,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取附睾 ,按 Wyrobek方法制片。结果 :甘草各剂量组 (1.2 5、 2 .5 0、 5 .0 0和 10 .0 0 g· kg- 1 )所诱发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 (% ) (1.2 0± 0 .2 2、 1.38± 0 .2 7、1.5 2± 0 .2 5及 1.32± 0 .30 )与阴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 (1.2 8± 0 .18)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但甘草各剂量 (1.2 5、 2 .5 0、 5 .0 0及 10 .0 0 g· kg- 1 )与 Pb (CH3COO) 2 (2 0 mg· kg- 1 )一同给药时 ,可使Pb (CH3COO) 2 所诱发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明显降低 ,即 (3.2 8±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药物作用 毒性 精子 畸形 抗诱变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五加皮和茯苓的拮抗镉诱变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团伟 刘孟宇 +1 位作者 李淑红 刘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观察五加皮和茯苓对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有无致突变性,以及对镉(Cd)所致突变的抗诱变作用。方法:70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N.S)、CdSO4诱变组(1/5半数致死量,即17.6mg·kg-1)、五加皮实验组(1、2及4g·kg-1)、... 目的:观察五加皮和茯苓对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有无致突变性,以及对镉(Cd)所致突变的抗诱变作用。方法:70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N.S)、CdSO4诱变组(1/5半数致死量,即17.6mg·kg-1)、五加皮实验组(1、2及4g·kg-1)、茯苓实验组(2.5、5.0及10.0g·kg-1)、五加皮拮抗镉诱变组(CdSO4+五加皮各剂量组)、茯苓拮抗镉诱变组(CdSO4+茯苓各剂量组),每剂量组5只动物。药品均经口服给药。按Heddle建议MNT方法进行微核实验。结果:五加皮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茯苓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dSO4诱变组比较,五加皮拮抗镉诱变组、茯苓拮抗镉诱变组的微核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五加皮拮抗镉诱变组的微核率与茯苓拮抗镉诱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五加皮和茯苓对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无致突变毒性,对CdSO4诱发的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是良好的抗诱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皮 茯苓 抗诱变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提取物对S_(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建华 崔黎明 +3 位作者 李淑红 刘利 赫荣华 刘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研究胡桃楸提取物(JMME)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3组荷瘤鼠(每组10只)用0.023、0.045和0.090 g.kg-1.d-1JMME灌胃给药,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JMME对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的抑瘤率;以... 目的:研究胡桃楸提取物(JMME)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3组荷瘤鼠(每组10只)用0.023、0.045和0.090 g.kg-1.d-1JMME灌胃给药,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JMME对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的抑瘤率;以细胞培养观察JMME对S1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MTT法观察JMME对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水平的影响。结果:JMME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作用,不同浓度的抑瘤率分别为32%、43%和56%,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可高达60.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活性及IL-2诱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JMME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的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提取物 肉瘤180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对硫酸镉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玉琢 庞慧民 +2 位作者 邢沈阳 高久春 胥耘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白头翁对硫酸镉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 :在灌胃给药硫酸镉同时给予白头翁 ,可使硫酸镉诱发的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降低。结论
关键词 白头翁/药理学 硫酸镉 精子畸形 抗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裂头蚴病误诊十年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淑红 崔黎明 +2 位作者 刘冰 吴春凤 田景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 :了解裂头蚴病的感染方式、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以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法 ,将手术摘除的皮下肿物剥除外层纤维被膜 ,在两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结果 :裂头蚴呈长带形虫体 ,白色 ,大小为 2 3.0 cm× 0 .4... 目的 :了解裂头蚴病的感染方式、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以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法 ,将手术摘除的皮下肿物剥除外层纤维被膜 ,在两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结果 :裂头蚴呈长带形虫体 ,白色 ,大小为 2 3.0 cm× 0 .4cm,头部膨大 ,末端钝圆。体前端中央呈唇状凹陷 ,体内含大量石灰小体 ,体不分节 ,体表具明显横皱褶。结论 :皮肤裂头蚴病是以皮下肿物为主要特征 ,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寄生所致 ,其皮下肿物具有游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病 诊断 皮下肿物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对硫酸镉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庞慧民 朱玉琢 刘念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3-464,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硫酸镉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镉可以诱发小鼠骨髓细胞产生微核 ;益母草本身不能诱发微核 ,但能使诱发的微核率明显降低。结论 :益母草对...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硫酸镉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镉可以诱发小鼠骨髓细胞产生微核 ;益母草本身不能诱发微核 ,但能使诱发的微核率明显降低。结论 :益母草对硫酸镉引起的遗传物质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硫酸镉 小鼠 骨髓细胞 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对中国仓鼠肺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慧民 高久春 邢沈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3-905,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形态学、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以葛根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葛根在不同作用时间对CHL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葛根(12.50、50.00、100.00、2... 目的:观察葛根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形态学、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以葛根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葛根在不同作用时间对CHL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葛根(12.50、50.00、100.00、200.00和400.00 mg.L-1)作用一定时间后,CHL存活率下降,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出现细胞脱落,呈现出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接触受试物48 h后,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82.00 mg.L-1。结论:葛根可以抑制CHL生长,降低线粒体代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噻唑蓝比色法 肺细胞 中国仓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对甲基磺酸甲酯诱发的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玉琢 庞慧民 刘念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草药麦冬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 DNA合成实验。结果 :麦冬各剂量组诱导的非程序 DNA合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6.8~ 1 3.6g· kg-1剂... 目的 :观察中草药麦冬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 DNA合成实验。结果 :麦冬各剂量组诱导的非程序 DNA合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6.8~ 1 3.6g· kg-1剂量 ,麦冬对甲基磺酸甲酯所诱导的非程序 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 P<0 .0 1 ) ,并且随着麦冬浓度的增加 ,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超过一定剂量 ,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甲基磺酸甲酯 小鼠 精子 非程序DNA合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深Ⅱ度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呼和塔娜 郭丽 +4 位作者 陈强 王建辉 尹飞 李鹏 范洪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皮肤深 度烧伤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扩增雄性豚鼠骨髓MSCs,以2×10 6 ·m L- 1 、2×10 7·m L- 1 细胞密度,移植给皮肤深 度烧伤的雌性受体鼠创面,对创面的愈合面积进行计算,用HE、...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皮肤深 度烧伤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扩增雄性豚鼠骨髓MSCs,以2×10 6 ·m L- 1 、2×10 7·m L- 1 细胞密度,移植给皮肤深 度烧伤的雌性受体鼠创面,对创面的愈合面积进行计算,用HE、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皮肤创面修复较好,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真皮与表皮结构清晰,表皮各层清楚,而对照组的皮肤创面细胞各层次不清楚。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皮肤创面新生被覆上皮内,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对照组胶原增粗、排列不规则。2×10 6 ·m L- 1 、2×10 7·m L- 1 不同细胞密度的治疗侧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髓MSCs可促进皮肤深 度烧伤的愈合,对皮肤深 度烧伤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移植 烧伤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表位肽的筛选及免疫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林波 王海燕 +3 位作者 刘香英 张丹丹 刘英嘉 温得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4-668,766,共6页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结核分枝杆菌模拟抗原表位,并初步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以鹿结核阳性血清纯化多克隆抗体IgG作为固相配基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过程进行3轮筛选,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将筛...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结核分枝杆菌模拟抗原表位,并初步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以鹿结核阳性血清纯化多克隆抗体IgG作为固相配基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过程进行3轮筛选,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将筛选后得到的阳性克隆扩增后免疫BALB/c小鼠作为实验组;以TBS为阴性对照组,BCG为阳性对照组,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每组小鼠免疫3周后再鼻腔接种BCG,3周后无菌取左全肺研磨计算肺脏荷菌量,取右全肺制备病理切片观察肺脏病理变化。结果:经三轮筛选后阳性克隆得到富集,ELISA鉴定20个单克隆中有15个阳性克隆,阳性率为75%。免疫后实验组小鼠抗体水平高于BCG组(P<0.01)。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经ConA、LPS、PPD刺激后实验组SI值均高于BCG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B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BCG组均观察到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而TBS组肺泡结构消失,组织发生实变。肺脏荷菌量实验显示实验组肺脏荷菌量[(4.080±0.035)log CFU.mg-1)]低于TBS组[(4.360±0.110)log CFU.mg-1](P<0.01),但高于BCG组荷菌量[(3.980±0.023)log CFU.mg-1](P>0.05)。结论:成功筛选得到含有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表位的阳性克隆,这些阳性克隆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比BCG更高的抗体效价和保护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序列测定和功能分析将有助于结核病疫苗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随机肽库 模拟表位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远志对醋酸铅诱发的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慧民 高久春 +1 位作者 朱玉琢 张丽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远志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DNA合成实验。结果:远志各剂量组诱导的非程序DNA合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5);1.0~4.0 g·kg-1剂量远志对醋... 目的:观察中草药远志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DNA合成实验。结果:远志各剂量组诱导的非程序DNA合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5);1.0~4.0 g·kg-1剂量远志对醋酸铅所诱导的非程序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并且随着远志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剂量,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结论:远志对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药理学 醋酸铅 非程序DNA合成 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朝霞 刘冰 +1 位作者 赵佳 刘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735343和rs701848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胃癌的关系,阐明二者是否是胃癌发生的易感位点。方法:应用PCR-RFLP法检测58例胃癌患者(病例组)与104例健康者(对照组)的PTEN的SNP位点rs273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735343和rs701848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胃癌的关系,阐明二者是否是胃癌发生的易感位点。方法:应用PCR-RFLP法检测58例胃癌患者(病例组)与104例健康者(对照组)的PTEN的SNP位点rs2735343和rs701848的基因型,应用SPSS 10.0分析PTEN的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联性。结果:rs2735343位点的PCR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272 bp,经酶切后呈现GG、GC、CC 3种基因型;rs701848位点的PCR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394 bp,经酶切后呈现TT、TC、CC3种基因型;rs2735343与rs701848两个SNPs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P=0.062;P=0.055)和对照组(P=0.246;P=0.692)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这两个SNPs在病例组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TEN的SNP位点rs2735343和rs701848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胃癌无关联性,可能不是此人群胃癌的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诱变中草药的正交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洋 刘冰 祝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2-884,共3页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抗诱变中草药人参、五加皮、猪苓和甘草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 :采用徐道觉 (Hsu TC)建立的以博来霉素 (BL M)为诱变剂的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 ,将上述 4味中草药药量取 3个水平 :大剂量 (常用量 ...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抗诱变中草药人参、五加皮、猪苓和甘草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 :采用徐道觉 (Hsu TC)建立的以博来霉素 (BL M)为诱变剂的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 ,将上述 4味中草药药量取 3个水平 :大剂量 (常用量 2倍 )、常用剂量及零水平 ;把此 4味中药随机分组 ,人参 :C、五加皮 :D、猪苓 :A、甘草 :B;分别在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加入不同剂量配比的人参、五加皮、猪苓和甘草 ,比较各剂量配比中草药干预后的染色体断裂率 (b/c:每分裂相染色体的断裂数 ) ,观察它们的抗诱变效果。结果 :人参、五加皮、甘草和猪苓的极差分别为 16、 14、 9和 6 ,配伍中 4味中草药主次顺序依次为人参、五加皮、猪苓、甘草 ;最佳配比 A1 B2 C1 D2 。结论 :采用最佳染色体稳定剂配比方案 (A1 B2 C1 D2 )进行药物配伍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抗诱变剂 BL M的作用 ,增强染色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诱变药 中草药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合剂对博莱霉素所致人染色体断裂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冰 李璐 +1 位作者 刘洋 刘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3-444,共2页
目的:探讨以一定浓度人参、五加皮、茯苓和当归配制成的中药合剂对博莱霉素(BLM)致染色体断裂的拮抗作用。方法:以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检测BLM对2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致断裂作用,并观察中药合剂对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结... 目的:探讨以一定浓度人参、五加皮、茯苓和当归配制成的中药合剂对博莱霉素(BLM)致染色体断裂的拮抗作用。方法:以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检测BLM对2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致断裂作用,并观察中药合剂对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结果:BLM组所致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b/c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该中药合剂对BLM所致的染色体断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该中药配伍合剂能够提高染色体稳定性,拮抗BLM致染色体断裂作用,可作为染色体稳定剂用于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剂 染色体断裂 中草药 博莱霉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