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教学策略深度融合——以“博士研究生分子免疫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房明丽 李冬 邵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0-1343,共4页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推动了免疫学领域及教育教学方式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课堂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的AI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针对当前传统大班制上课的现状及研究生专业多样化的特点,...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推动了免疫学领域及教育教学方式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课堂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的AI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针对当前传统大班制上课的现状及研究生专业多样化的特点,利用AI技术课前对授课对象进行学情分析,依据研究生差异化智能分配数字化学习资料,采取科研文献研读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差异化的考核方式,最终实行博士研究生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可为后续在博士研究生免疫学课堂中实行改革和创新,满足博士研究生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博士研究生 翻转课堂 科研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一 于春雷 杨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双语教学模式 医学免疫学 经济全球化 高素质人才 国家教育部 七年制教学 科学技术 推广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常雅萍 于春雷 +2 位作者 台桂香 刘永茂 李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模式 国际教育 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实践能力 免疫学 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的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桂月 张鹏宇 +5 位作者 王奭骥 台桂香 劳凤学 杨煜 崔雪玲 柳忠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结合能力,W estern b lot杂交检测成熟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pcDNA-ActR IP3与CAGA-lux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分析信号传导作用。结果:克隆的Ac-tR IP3基因全长1 197 bp,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EIA分析显示ActR IP3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这种作用与Ac-tR IP3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关。W estern b lot杂交显示天然ActR IP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000,在多种组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海马及下丘脑为主。通过表达ActR IP3可促进激活素诱导的特异性基因转录活性。结论:ActR IP3属于ActR IP家族新成员,具有特异结合ActRⅡA的能力,并具有促进激活素信号传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索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信号传导 免疫印迹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单体Rg1对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乔萍 杨贵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单体 Rg1对 D-半乳糖 ( D- gal)所致衰老模型鼠学习记忆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衰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实验 组和实验 组。应用跳台和 Y-型迷路方法测定 D-半乳糖衰老模型鼠学习...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单体 Rg1对 D-半乳糖 ( D- gal)所致衰老模型鼠学习记忆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衰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实验 组和实验 组。应用跳台和 Y-型迷路方法测定 D-半乳糖衰老模型鼠学习记忆行为 ;采用 3 H- Td R掺入法测定小鼠胸腺、脾细胞的增殖能力 ;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 IL- 2和 TNF- 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三七皂苷单体 Rg1能明显提高衰老模型鼠对电刺激的逃避能力 ,改善 D- gal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同时三七皂苷Rg1能明显增强衰老模型鼠胸腺和脾细胞增殖能力 ,对 IL- 2水平有所提高 ,血清 TNF- α的细胞毒作用较模型组降低。结论 :三七皂苷单体 Rg1能改善衰老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三七皂苷单体Rgl 免疫学 淋巴细胞转化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与心理免疫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SARS 心理免疫学 应激 物理性应激 化学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开来——记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十次学术讨论会
7
作者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1-77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术讨论会 免疫学进展 生命科学 自我展示 优秀论文 经济实力 零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苁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侯元 霍德胜 +2 位作者 魏艳君 迟立超 费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观察草苁蓉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种肝癌细胞H22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0、100、200和400 mg.kg-1.d-1草苁蓉多糖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按剂量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分别称... 目的:观察草苁蓉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种肝癌细胞H22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0、100、200和400 mg.kg-1.d-1草苁蓉多糖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按剂量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分别称量脾重、胸腺重,检测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LTT);中性红比色法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称量各小鼠实体瘤的重量,计算抑瘤率。结果:草苁蓉多糖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38.86%;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1),胸腺指数则有降低趋势,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NK细胞的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P<0.01),与给药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草苁蓉能抑制肿瘤生长,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多糖 免疫活性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NK细胞活性 抑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梅少林 袁红艳 +3 位作者 曹湘博 常雅萍 李平亚 刘金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效应。方法:腹腔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HSV-1)病毒悬液,用PBS做六个稀释度10倍递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和10-6,制备小鼠HSE模型。硝酸还...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效应。方法:腹腔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HSV-1)病毒悬液,用PBS做六个稀释度10倍递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和10-6,制备小鼠HSE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含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3,剂量分别为0.3、1.0和3.0 mg.kg-1,观察Rg3对HSE模型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MTT法检测Rg3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上清中IL-2活性,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γ活性。结果:成功建立HSE小鼠模型。HSE模型鼠脑组织中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0.3 mg.kg-1Rg3组和疱疹性脑炎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0.4 mg.kg-1Rg3组SI、IL-2和IFN-γ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毒活性高于对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g3对HS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抗HSV-1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脑炎 单纯疱疹 抗病毒活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体外抗HSV-1活性与免疫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梅少林 袁红艳 +2 位作者 常雅萍 李平亚 卢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抑制作用与免疫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Rg3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用MTT比色法检测Rg3对Vero细胞和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g3诱导小鼠脾细胞,用鼠...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抑制作用与免疫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Rg3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用MTT比色法检测Rg3对Vero细胞和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g3诱导小鼠脾细胞,用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上清中IL-2活性,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γ活性。结果:浓度在1.56~25mg·L^-1的Rg3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浓度小于25mg·L^-1的Rg3对传代Vero细胞及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13~6.25mg·L^-1的Rg3体外诱生IL-2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Rg3具有体外抗HSV-1活性,对传代Vero细胞及小鼠脾细胞无毒性,可显著促进IL-2和IFN-γ分泌,参与免疫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疱疹病毒1型 抗病毒活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5-MUC1/HSP65抗体免疫复合物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淑萍 包木胜 +2 位作者 高新 于永利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5免疫复合物与 HSP6 5 - MU C1抗原或 HSP6 5抗体相比较 ,能够显著地活化树突状细胞 ,使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CD86的表达显著上调 ,为激活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 ,这一结果说明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同时 ,加入免疫复合物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 6和 TNFα分泌量明显增加。结论 :免疫复合物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 ,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呈递 树突细胞 抗原抗体复合物 交叉递呈 免疫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有效成分SBM对炎症模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伟 孙红光 朱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常温超高压方法得到的黄芩有效成分SBM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淋巴细胞增殖、IL-1β合成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免疫功能及对甲醛诱导足肿胀、醋酸诱导腹腔... 目的研究通过常温超高压方法得到的黄芩有效成分SBM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淋巴细胞增殖、IL-1β合成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免疫功能及对甲醛诱导足肿胀、醋酸诱导腹腔渗出的影响。结果SBM(31.25~500mg.L-1)体外可明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合成IL-1β;SBM(20mg.kg-1)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足肿胀,并可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IL-1β合成;SBM(20mg.kg-1)灌胃给药还可明显抑制甲醛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腹腔渗出。结论SBM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及促炎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炎症 淋巴细胞增殖 IL-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诱导MUC1特异性Th2型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敏英 周红月 +5 位作者 接晶 谢飞 翟瑞萍 陈潭秀 袁红艳 台桂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采用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MUC1-MBP)作为特异性抗原,研究胸腺肽α1(Tα1)加强诱导MUC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探讨其作为佐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BCG组(注射MU... 目的:采用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MUC1-MBP)作为特异性抗原,研究胸腺肽α1(Tα1)加强诱导MUC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探讨其作为佐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BCG组(注射MUC1-MBP+BCG)和MUC1-MBP和Tα1组(注射MUC1-MBP+Tα1),分别进行T细胞免疫活性、MUC1特异性抗体效价及亚类、Tα1联合MUC1-MBP抗肿瘤作用检测。第3次免疫后4~7d无菌取脾脏组织,测定脾指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各组小鼠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及小鼠血清中MUC1特异性抗体水平;第3次免疫后7d,注射黑色素瘤细胞B16-MUC1,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脾指数与SI均升高(P<0.05或P<0.01),MUC1特异性SI明显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4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2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MBP+Tα1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抗MUC1特异性抗体且效价随浓度升高而升高。抗体亚型检测,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IgG2a水平无明显变化。肿瘤预防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生存期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UC1-MBP联合Tα1更倾向于Th2型免疫应答,Tα1可以作为预防性疫苗佐剂使用,不适合治疗性疫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 Th2型免疫应答 佐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增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小鼠的抗体产生 被引量:11
14
作者 石艳春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合成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 (CpG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rHBsAg)及乙型肝炎疫苗增强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效应。方法 :采用非纯系 (Km)及纯系 (Balb c)小鼠作为免疫对象 ,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 2次 ,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 目的 :探讨合成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 (CpG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rHBsAg)及乙型肝炎疫苗增强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效应。方法 :采用非纯系 (Km)及纯系 (Balb c)小鼠作为免疫对象 ,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 2次 ,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效价。结果 :加CpGODN组 ,其抗 HBs效价均较单独注射rHBsAg和疫苗组明显增高 ,持续时间长 ,且纯系鼠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非纯系鼠。结论 :CpGODN对小鼠抗 HBs产生具有增强作用 ,且与疫苗中的铝佐剂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疫苗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纹状体内注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林波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 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采用三七皂甙Rg1 纹状体内注射 ,检测处理后大鼠的神经行为、纹状体内炎性因子含量变化及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三七皂甙Rg1 可明显减...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 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采用三七皂甙Rg1 纹状体内注射 ,检测处理后大鼠的神经行为、纹状体内炎性因子含量变化及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三七皂甙Rg1 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的神经旋转行为 ,降低纹状体损毁侧TNF α、IL 1β和IL 6含量 ,同时对脾细胞有增殖效应。 结论 :三七皂甙Rg1 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降低免疫炎性反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三七皂甙 炎性反应 旋转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筛选方法的建立、优化和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大利 张雪松 +4 位作者 王华颖 孙然 任继玲 王丽颖 于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合理而便捷的实验体系,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提供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细胞的增殖程度和刺... 目的:建立一套合理而便捷的实验体系,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提供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细胞的增殖程度和刺激上清的抗病毒活性作为检测指标,优化各项实验条件,综合评定寡聚脱氧核苷酸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由阳性免疫调节性ODNA151抑制CpG ODN诱导的人PBMC增殖及抗病毒活性的筛选方法。结论:免疫调节性ODN筛选方法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研究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寡聚脱氧核苷酸 CPG ODN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劳凤学 柳忠辉 刘端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3-396,共4页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此,有关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针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缺损,以提高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及NK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策略的癌症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多项进...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此,有关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针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缺损,以提高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及NK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策略的癌症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基于Flt3配体(FL)免疫治疗就是其中之一。FL是主要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上的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Flt3的配体,是一种与早期造血调控有关的生长因子。FL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够在体内外显著地扩增DC,刺激T细胞和NK细胞增殖,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采用FL治疗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颅内肿瘤等,已经显示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配体 肿瘤免疫治疗 树突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对TLR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巍 吴静 李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5,89,共4页
目的:探讨AIRE对外周抗原提呈细胞(APC)TLRs表达的影响。方法:①脂质体法将pEGFPC3-AIRE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②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③RT-PCR法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36、48、72、96小时)RAW264.7细胞上AIRE及TLR1-9的表... 目的:探讨AIRE对外周抗原提呈细胞(APC)TLRs表达的影响。方法:①脂质体法将pEGFPC3-AIRE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②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③RT-PCR法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36、48、72、96小时)RAW264.7细胞上AIRE及TLR1-9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成功将质粒转入RAW264.7细胞,转染效率约为60%~70%。②建立了AIRE转染的RAW264.7细胞,确定转染后72小时为转染最佳时间点。③AIRE转染后72小时,RAW264.7细胞上TLR1、4、5、9表达升高,TLR3、7、8表达降低,转染后96小时,TLR2、6表达升高。结论:AIRE可能通过调控APC上TLRs的表达,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通过对不同的TLRs的影响,来维持对病原微生物有效应答的同时,维持对自身组织的耐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E TLR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的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HeLa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19
作者 于春雷 杨辉 +2 位作者 劳凤学 柳忠辉 李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 autoimmune regulator,AIRE)的细胞株。方法 :用 Fu GENE6转染试剂将含 AIRE c 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He La细胞 ,经 G41 8筛选阳性克隆。继续培养 4周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 ( FACS...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 autoimmune regulator,AIRE)的细胞株。方法 :用 Fu GENE6转染试剂将含 AIRE c 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He La细胞 ,经 G41 8筛选阳性克隆。继续培养 4周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 ( FACS)检测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AIRE基因在 He La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结果 :经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法检测 ,证实 AIRE基因得到了稳定表达。结论 :在 Fu GENE6转染试剂的介导下 ,AIRE基因在 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基因转染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对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
20
作者 杨巍 朱武飞 +3 位作者 和知非 魏晓曦 苏静波 李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6-870,共5页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对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在外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pEGFPC3-AIRE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Foxp3和...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对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在外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pEGFPC3-AIRE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1水平。结果:AIRE转染的RAW264.7细胞可直接或间接诱导CD4+CD25+Treg细胞的产生及Foxp3mRNA表达增强(P<0.05)。结论:表达在外周抗原提呈细胞(APCs)上的AIRE可直接和(或)间接影响CD4+CD25+Treg细胞的诱导产生及功能,从而可能在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CD4+CD25+TREG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