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红石 马洪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造模手术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做活体骨密度... 目的探讨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造模手术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做活体骨密度检测。处死后做大鼠的胫骨生物力学监测、子宫内膜HE染色。结果在以上实验中,其他组与模型组相比其力学弹性有所恢复。检测指标对比明显差异,(P〈0.05~0.01),雌激素干预组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现象。结论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有利于骨质疏松大鼠生物力学黏弹性的恢复,艾灸和雌激素治疗二者作用相似,且其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旋转角度及X线和CT表现的试验观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海潮 赵宝林 +4 位作者 朱庆三 马洪顺 来颖 刘景鑫 吕中文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2期925-928,共4页
目的: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旋转角度及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4具C1-T1段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2男2女,年龄28~40岁。试验前摄X线片和行CT扫描,用自制夹具分别固定C2-C4、C5-T1,并施加屈曲和旋转暴力,使标本分别在... 目的: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旋转角度及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4具C1-T1段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2男2女,年龄28~40岁。试验前摄X线片和行CT扫描,用自制夹具分别固定C2-C4、C5-T1,并施加屈曲和旋转暴力,使标本分别在侧屈旋转、前屈旋转下模拟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并部分模拟肌肉收缩,最后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平均旋转角度为19.75°,椎体平均前方移位为3.68mm。以本试验摄片标准,0°、10°、180°、190°时损伤节段下位可见椎间孔;150°、160°、00°、-10°时损伤节段上位可见椎间孔,损伤节段关节突交锁或紊乱。交锁侧前斜位椎间孔变大,对侧前斜位椎间孔变小。CT平扫可见椎体旋转、关节突裸露征、关节突骨折等特点;冠状面三维重建可见双侧不对称;矢状面重建清晰可见关节突交锁。结论:X线和CT表现都可作为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诊断依据,CT表现能更好地诊断单侧关节突交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关节突关节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