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鸽羽毛非光滑表面形态学及仿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长海 田丽梅 +3 位作者 任露泉 赵维福 张锐 张世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用电视摄像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部位的鸽羽毛表面形态观察研究表明:信鸽的羽毛呈现典型柔性非光滑形态,飞羽和尾羽的羽枝羽轴构成凸起的脊,羽小枝交叠构成凹陷的沟槽,脊与沟槽相间平行均匀沿主羽轴放射状分布。信鸽初级飞... 用电视摄像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部位的鸽羽毛表面形态观察研究表明:信鸽的羽毛呈现典型柔性非光滑形态,飞羽和尾羽的羽枝羽轴构成凸起的脊,羽小枝交叠构成凹陷的沟槽,脊与沟槽相间平行均匀沿主羽轴放射状分布。信鸽初级飞羽的非光滑形态,有利于减少振翅飞翔中产生的空气漩涡的阻力。尾羽羽枝跟羽轴之间角度比飞羽大,具有减阻作用。体羽和绒羽的大量分布,构成鸟类体表流线型柔性非光滑形态,在飞行中起到减阻作用。作为信鸽动力羽毛的显微结构单元,主要是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节状羽小枝3种羽小枝。将仿信鸽羽毛的非光滑形态模型加工在回转体模型的后部,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其减阻率可达1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鸽 羽毛 非光滑表面 形态学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与工程仿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世武 佟金 +1 位作者 张书军 陈秉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工程仿生研究本身在方法上具有逆向工程研究的特点。本文对逆向工程技术与工程仿生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生物体几何特征描述的一般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逆向工程技术 工程仿生技术 生物体 表面几何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柔性技术减少煤粘附的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丛茜 杨晓东 +1 位作者 柴雄梁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9-210,196,共3页
针对煤与工作部件表面的湿粘和冻粘问题,根据生物柔性脱附功能,设计了仿生柔性试件,研究了仿生柔性技术对煤的脱附效果。通过与45号钢的对比试验证明,湿粘时仿生柔性试件法向粘附力约为45号钢的60%,滑动阻力比45号钢小40%;冻粘时法向粘... 针对煤与工作部件表面的湿粘和冻粘问题,根据生物柔性脱附功能,设计了仿生柔性试件,研究了仿生柔性技术对煤的脱附效果。通过与45号钢的对比试验证明,湿粘时仿生柔性试件法向粘附力约为45号钢的60%,滑动阻力比45号钢小40%;冻粘时法向粘附力可降低80%,切向粘附力可降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学交叉学科教育模式探索及教学方法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燕 崔红 +1 位作者 李建桥 任露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交叉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科学界与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仿生学为例阐述了开展交叉 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交叉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仿生学 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的... 交叉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科学界与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仿生学为例阐述了开展交叉 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交叉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仿生学 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交叉学科 教育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非光滑减粘技术的鞋底防粘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赵国如 任露泉 +2 位作者 田丽梅 赵继妮 都金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1-24,共4页
利用逆向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仿生改形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土壤动物的典型体表形态进行了仿生类比信息的提取,设计L9(34)正交试验,进行了土壤粘附力测试。对比试 验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些仿生改形... 利用逆向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仿生改形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土壤动物的典型体表形态进行了仿生类比信息的提取,设计L9(34)正交试验,进行了土壤粘附力测试。对比试 验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些仿生改形表面的鞋底具有十分明显的减粘脱附效果,降低粘附力最大为8.27%, 说明采用仿生非光滑减粘技术的鞋底能有效降低土壤的粘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非光滑改形技术 减粘脱附 逆向制造 鞋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理论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36
6
作者 高科 孙友宏 +3 位作者 高润峰 徐良 王传留 李玉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9-522,540,共5页
仿生学是一门可与很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同样与钻井工程技术的融合也将产生创新性成果。在分析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防黏和耐磨特性的基础上,将该理论引入到钻头设计中,研制仿生金刚石钻头。以蜣螂为仿生原形,设计孕镶金刚石钻头的... 仿生学是一门可与很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同样与钻井工程技术的融合也将产生创新性成果。在分析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防黏和耐磨特性的基础上,将该理论引入到钻头设计中,研制仿生金刚石钻头。以蜣螂为仿生原形,设计孕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层,使工作层底唇面始终具有相同的非光滑形态,始终保持高钻速和长寿命,突显出仿生金刚石钻头的高效率、耐磨和减阻特点。试验结果表明,仿生钻头较普通钻头钻速提高44%、使用寿命增加74%。此外,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可用于改善钻井工程中相对运动的摩擦或滑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环境,如可提高钻头、钻杆接头、泥浆泵活塞和缸套的耐磨性,解决钻头泥包问题,减少螺旋钻具和冲击挤密矛头阻力等,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非光滑理论 仿生金刚石钻头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压续跑轮胎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佟金 杨欣 +2 位作者 张伏 张书军 陈秉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针对车辆爆胎事故增加的现象,分析了车辆爆胎的原因,定义了零压续跑轮胎的概念和技术内涵,划分了安全轮胎技术类别,并按安全轮胎技术类别介绍了目前安全轮胎代表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了安全轮胎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车辆爆胎事故增加的现象,分析了车辆爆胎的原因,定义了零压续跑轮胎的概念和技术内涵,划分了安全轮胎技术类别,并按安全轮胎技术类别介绍了目前安全轮胎代表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了安全轮胎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不同地区车辆、路况和气候环境的零压续跑轮胎技术系统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安全轮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表面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任露泉 王再宙 韩志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8,96,共4页
采用激光处理技术加工了几种具有非光滑特征的圆形 4 5号钢试件 ,以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耐磨性试验方案 ,在国产 MM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具有不同非光滑表面特征的试件耐磨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 ,时间、负荷、速... 采用激光处理技术加工了几种具有非光滑特征的圆形 4 5号钢试件 ,以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耐磨性试验方案 ,在国产 MM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具有不同非光滑表面特征的试件耐磨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 ,时间、负荷、速度、形态和分布对耐磨性均有影响 ,耐磨性按照凹坑、凸包、波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非光滑 表面形态 滑动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降噪蜗舌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少明 任露泉 +2 位作者 梅涛 张永智 钱志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4,共3页
利用逆向工程方法,提取长耳鸮翼表面形态与构型降噪特征元素,设计仿生降噪蜗舌。将仿生降噪蜗舌应用于离心风机气流噪声控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在整个频段的总声压级LA均低于原型风机,声压级平均降低2.3dB;影响仿生蜗舌降噪效果的主次... 利用逆向工程方法,提取长耳鸮翼表面形态与构型降噪特征元素,设计仿生降噪蜗舌。将仿生降噪蜗舌应用于离心风机气流噪声控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在整个频段的总声压级LA均低于原型风机,声压级平均降低2.3dB;影响仿生蜗舌降噪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仿生形态单元间距t、仿生形态单元个数n、仿生形态单元高度h。基于计算气动声学原理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仿生系统降噪机理主要为:减小了气流对蜗舌的冲击,使蜗舌表面紊流附面层压力脉动减弱并延缓蜗舌后部涡流分离脱落;使从风机叶轮流出的脉动气流在流经仿生蜗舌表面时,流速分布较为均匀,速度突变较少,气流稳定性的增强有利于降低气流噪声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蜗舌 噪声测试 离心风机 降噪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u基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德生 任露泉 +1 位作者 邱小明 王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磨性的影响 ,分析了非光滑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在钎剂为 WC质量 4 %时复合涂层孔隙度低 ,复合涂层与 4 5号钢基体为良好的冶金结合 ,界面区组织致密。磨粒磨损时 ,WC颗粒在涂层表面凸起 ,形成非光滑表面可阻碍磨粒对基体的犁削并使部分磨粒由滑动变为滚动是仿生非光滑复合涂层具有高耐磨粒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当 WC质量分数在 5 0 %时 ,非光滑涂层耐磨性最好 ,其耐磨性随载荷或磨粒尺寸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复合涂层 磨粒磨损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14
11
作者 郭鸿鹏 朱静雅 杨印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5,共6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扩散的方式,总结了导致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技术防治为切入点,对现阶段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在化肥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新品研发、农业非点源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的构建、以及可操作性强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对未来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防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结构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丛茜 金敬福 +1 位作者 张宏涛 任露泉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研究了非光滑表面形态对摩擦磨损的影响规律。通过对9种仿生非光滑形态模型试块在JF150DⅡ-型定速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的润滑摩擦试验表明,光滑试块的润滑及耐磨效果最差,沉坑形试块的耐磨性和润滑性提高不大,而通孔倒角形和通孔形试块... 研究了非光滑表面形态对摩擦磨损的影响规律。通过对9种仿生非光滑形态模型试块在JF150DⅡ-型定速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的润滑摩擦试验表明,光滑试块的润滑及耐磨效果最差,沉坑形试块的耐磨性和润滑性提高不大,而通孔倒角形和通孔形试块能显著提高耐磨性和润滑性,证明了仿生非光滑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磨润滑性能,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仿生非光滑形态、分布等因素对润滑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非光滑 润滑 摩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织构仿生非光滑表面抗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72
13
作者 韩志武 任露泉 刘祖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4种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分析了织构表面金相组织结构,考察了其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激光织构处理后形成了微细的硬质金相组织,这有利于提高表面的抗磨性能;而将这种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用于仿生非... 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4种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分析了织构表面金相组织结构,考察了其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激光织构处理后形成了微细的硬质金相组织,这有利于提高表面的抗磨性能;而将这种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用于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可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的抗磨性能;其中经激光织构处理的鳞片形非光滑表面的抗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激光织构 非光滑表面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处理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试件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杨卓娟 韩志武 任露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8,共5页
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经激光处理后不同直径和间距的W9Cr4V高速钢凹坑形非光滑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室温至500℃的试验条件下,非光滑试件的耐磨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200℃以内非光滑试件的磨... 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经激光处理后不同直径和间距的W9Cr4V高速钢凹坑形非光滑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室温至500℃的试验条件下,非光滑试件的耐磨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200℃以内非光滑试件的磨损量随着温度增加缓慢增大,当超过200℃以后,磨损量增加较快;不同尺寸及分布规律的非光滑凹坑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不同,在本次试验条件下,非光滑凹坑直径及其间距愈大,非光滑试件的耐磨性能愈好;温度愈高,非光滑试件摩擦系数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麝损 仿生 非光滑 激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棱纹几何结构表面的土壤磨料磨损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佟金 荣宝军 +1 位作者 马云海 张金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栉孔扇贝壳外表面几何结构进行扫描测量和处理并获得数据点云,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而设计了3种分布的棱纹型仿生几何结构表面,与相同材料和基本尺寸平板试样对比,在转盘式土壤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料磨损...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栉孔扇贝壳外表面几何结构进行扫描测量和处理并获得数据点云,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而设计了3种分布的棱纹型仿生几何结构表面,与相同材料和基本尺寸平板试样对比,在转盘式土壤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壳外棱纹轮廓几何结构表面具正弦函数特征;棱纹轮廓方程为.f(x)=3sin(0.4x),棱纹高度为3mm,棱纹底宽为7.854mm.棱纹间距分别为15.71mm、12.56mm和9.42mm的3种仿生棱纹型几何结构表面的耐磨性能均优于平板;相对于平板试样,在相对滑动速度为1.68m/s时,棱纹型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磨损质量损失减少29.84%~43.28%:在相对滑动速度为2.35m/s时,棱纹型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磨损质量损失减少16.23%-21.91%.这是由于仿生棱纹结构能够改变磨料在磨损表面流场的接触和运动状态,增加剪切层厚度.减小剪切层内的磨料密度,改变磨粒的运动轨迹,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壳 几何结构表面 仿生表面 土壤 磨料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蜣螂外形数据采集与处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娜 佟金 +2 位作者 陈东辉 张书军 陈秉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了臭蜣螂几何体表外形,获取了臭蜣螂几何体表外形的数据点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数据点云的平滑处理、精简处理及其多视数据的定位与拼接。使用点云数据网格化、曲面特征抽取与数据分片、曲面分割及直接拟...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了臭蜣螂几何体表外形,获取了臭蜣螂几何体表外形的数据点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数据点云的平滑处理、精简处理及其多视数据的定位与拼接。使用点云数据网格化、曲面特征抽取与数据分片、曲面分割及直接拟合曲面片的造型方法,成功进行了臭蜣螂体表外形三维几何曲面模型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 几何形态 逆向工程 三维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旱作农业区耕作体系关键技术 被引量:30
17
作者 贾洪雷 陈忠亮 +3 位作者 马成林 刘昭辰 杨青 李广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63,共5页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在同一刀辊与刀盘上完成旋耕、碎茬两种作业的旋耕碎茬通用技术;只在种床部分进行少量耕作(或只开沟)的条带少(免)耕精密播种技术;垄上覆膜沟内播种的起垄膜侧沟播技术;利用仿生学设计土壤耕作部件的机械仿生减阻技术;无秸秆种床进行免耕播种的免耕播种秸秆防堵技术。同时给出了耕作体系构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耕作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仿生曲面形推土铲推土阻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志武 崔占荣 +2 位作者 任露泉 李建桥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设计了非光滑曲面推土板试件并进行推土铲工作时的阻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工况下 ,切削深度、切削角度和切削速度都会影响推土阻力 ,但与光滑曲面推土板相比 ,非光滑曲面试件由于改变了土壤沿曲面流动和破坏的状态 ,减少... 设计了非光滑曲面推土板试件并进行推土铲工作时的阻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工况下 ,切削深度、切削角度和切削速度都会影响推土阻力 ,但与光滑曲面推土板相比 ,非光滑曲面试件由于改变了土壤沿曲面流动和破坏的状态 ,减少了有效接触面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土铲 非光滑曲面 阻力 推土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流场控制减阻仿真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成春 任露泉 +1 位作者 王晶 张永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6-1072,共7页
应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仿生凹坑表面旋成体与光滑旋成体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解释了仿生凹坑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原因以及对旋成体近壁区边界层的控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来流马赫数为0.4时置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减小了旋成... 应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仿生凹坑表面旋成体与光滑旋成体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解释了仿生凹坑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原因以及对旋成体近壁区边界层的控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来流马赫数为0.4时置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减小了旋成体8.05%的摩擦阻力,1.9%的压差阻力,总阻力减小了6.24%;仿生凹坑表面通过减小壁面的速度梯度和湍流强度减小摩擦阻力,通过减弱外部气流对旋成体截尾底部气流的抽吸作用减小底部阻力;凹坑表面对边界层的控制行为表现为凹坑内部的低速旋转气流造成了凹坑内部气流与凹坑外部气流的气—气接触,形成涡垫效应;同时,旋转气流在凹坑底部产生的摩擦阻力作为一种附加动力产生推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凹坑表面 减阻 数值模拟 旋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表面磨损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再宙 王忠良 +2 位作者 张春香 任露泉 韩志武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为研究具有不同仿生非光滑表面特征试件的磨损机理,通过加工几种具有非光滑表面形态特征的圆形45#钢试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耐磨性试验方案,在国产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时间、负荷、速度... 为研究具有不同仿生非光滑表面特征试件的磨损机理,通过加工几种具有非光滑表面形态特征的圆形45#钢试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耐磨性试验方案,在国产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时间、负荷、速度、形态和分布对耐磨性均有影响,并且耐磨性按照凹坑、凸包、波纹、鳞片形态递减;通过分析磨损后非光滑形态表面的形貌及磨屑的图像,得出非光滑表面形态的磨损机理是磨料磨损,并且其磨损机制是微观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非光滑 表面形态 滑动磨损 磨料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