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造山带东段中新元古代洋内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郭坤一 张传林 +3 位作者 赵宇 董永观 王爱国 解亚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分布于新疆西昆仑东段北缘(策勒—于田—民丰一线以南)的中新元古代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玄武)安山岩,夹有极少量的流纹岩。安山岩的SiO2在52.36%~58.30%之间,平均为54.55%,TiO2均低于0.3%,平均为0.22%。Na2O+K2O为1.70%~3.75%,N... 分布于新疆西昆仑东段北缘(策勒—于田—民丰一线以南)的中新元古代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玄武)安山岩,夹有极少量的流纹岩。安山岩的SiO2在52.36%~58.30%之间,平均为54.55%,TiO2均低于0.3%,平均为0.22%。Na2O+K2O为1.70%~3.75%,Na2O均高于K2O,Na2O/K2O在2.44~4.61之间,M/F为0.62~0.78,MgO/(MgO+TFe)在0.36~0.45之间。岩石硅碱成分显示以钙碱性为主。稀土元素研究表明,安山岩的稀土总量低,在15.52×10-6~17.92×10-6之间,接近大洋拉斑玄武岩。安山岩的(La/Yb)N为0.69~1.33,(Ce/Yb)N为0.75~1.17,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除1028-I3号样的δEu为0.6之外,其余样品的δEu在0.91~1.13之间,基本没有Eu异常。在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上,所有安山岩形成一个群体,稀土配分模式接近大洋拉斑玄武岩。岩石的微量元素安山岩的Th/Yb为0.04~0.10,Th/Ta=5.92~11.22,Zr/Hf=20.46~29.40,Th/Y之比为0.04~0.08。微量元素的N—MORB配分模式显示岩石富集Sr、Ba、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Cr亏损,与拉斑质的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综合分析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洋内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中新元古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洋内弧环境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景晔 林铁锋 +1 位作者 朱德丰 刘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松辽盆地历经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烈 ,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大型构造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喜山期构造运动尽管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较弱 ,但对盆地北部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依然具有调整、改造作... 松辽盆地历经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烈 ,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大型构造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喜山期构造运动尽管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较弱 ,但对盆地北部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依然具有调整、改造作用。岩石矿物有机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定结果 ,反映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发生过两期排烃过程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经历了 3期油气注入。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测定 ,表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两侧的齐家 -古龙及三肇凹陷周边地区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成藏时间在 5 1~ 35Ma ,是喜山运动期间 ,松辽盆地北部早期的油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运动 成藏年代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吉朝褶皱带古元古宙岩浆核杂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俊来 崔迎春 关会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06,共5页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宙 大地构造 岩浆核杂岩 辽吉朝褶皱带 构造演化 单剪模型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中段(阿克塞—芒崖段)的早期断层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俊来 潘宏勋 +3 位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刘永江 叶惠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对于阿尔金断裂带中段阿克塞—芒崖地区开展的宏观构造分析、显微构造解析,并结合温压测定与测年分析,证明阿尔金断裂带的早期变形演化是一种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作用过程,沿断裂带形成了糜棱岩与糜棱状岩石。由变形构造、岩石组构和应变... 对于阿尔金断裂带中段阿克塞—芒崖地区开展的宏观构造分析、显微构造解析,并结合温压测定与测年分析,证明阿尔金断裂带的早期变形演化是一种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作用过程,沿断裂带形成了糜棱岩与糜棱状岩石。由变形构造、岩石组构和应变型式判别出与走滑断层作用相伴的中部地壳层次花状构造的存在。构成中部层次花状构造的岩石中同构造变形成因多硅白云母的出现说明韧性变形期间特殊的高围压条件(达0.43GPa),而白色云母(白云母和绢云母)与绿泥石组合指示了较低的温压条件(t:270~350℃;p:0.05~0.43GPa)。断裂带中的异常p/t变化主要归咎于高剪切应力引起的剪切加热与超压效应。依据同变形期矿物(白色云母)^(40)Ar-^(39)Ar记年初步证实早期韧性剪切变形发生于早白垩世(91~89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Ar-Ar记年 韧性变形 P-T条件 氩同位素 变形结构 岩石组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地壳的流体作用与大理岩的低温塑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俊来 Weber K Walter J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9-505,共7页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系统研究了 Waterberg断层带 (纳米比亚 )内粗晶大理岩中发育的构造岩。宏观碎裂结构与微观糜棱状结构是断层构造岩的主要特点。巨大的变形碎屑与弥漫的细小颗粒基质形成了鲜明的反...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系统研究了 Waterberg断层带 (纳米比亚 )内粗晶大理岩中发育的构造岩。宏观碎裂结构与微观糜棱状结构是断层构造岩的主要特点。巨大的变形碎屑与弥漫的细小颗粒基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广泛发育的压溶缝合线与多阶段方解石细脉遍布构造带不同部位。TEM亚微分析表明 ,细粒基质是由粗大碎屑经过亚颗粒旋转 ,并伴随着局部颗粒边界迁移形成的动态重结晶颗粒。虽然亚颗粒粒度具有简单的峰值分布 (~ 0 .3~0 .4μm) ,但动态重结晶颗粒的粒度却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0 .1~ 3.0μm )并具有多峰值分布的趋势。 TEM亚微结构 (晶格位错结构 )分析与亚颗粒、动态重结晶粒度、变形双晶宽度统计分析充分证明变形—恢复过程的非稳态特点。结合阴极发光分析阐明在上部地壳环境中 ,方解石大理岩经历脆性变形过程中 ,流体相广泛介入到变形作用中 ,并促进岩石的非稳态脆 -韧性转变与低温塑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塑性 水解弱化 大理岩 流体作用 脆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初探
6
作者 杨日红 李才 +1 位作者 迟效国 王天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从超镁铁质岩到镁铁质岩均表现出高镁,其玄武岩、辉长岩的TiO2含量较低,表现出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玄武岩的Nb、Ta亏损,显示其在产出时受到俯...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从超镁铁质岩到镁铁质岩均表现出高镁,其玄武岩、辉长岩的TiO2含量较低,表现出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玄武岩的Nb、Ta亏损,显示其在产出时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点,但Th的高度富集和无Zr、Hf负异常说明它又不同于岛弧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模式图上玄武岩为平坦型,无Eu异常,显示其具有原生岩浆成分的特点;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也为平坦型,但有Eu正异常。通过与典型地区作对比和应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定出该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岩石组合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西藏 玄武岩 俯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变形方解石质岩石的低温塑性
7
作者 刘俊来 K.Weber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2-372,共1页
对四套具不同特点的方解石质原岩断层构造岩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开展了系统研究。它们都表现出相似的变形显微构造特点与变形作用,宏观碎裂结构与微观糜棱状结构。碎屑颗粒或者变形的原岩颗粒具有发育的晶... 对四套具不同特点的方解石质原岩断层构造岩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开展了系统研究。它们都表现出相似的变形显微构造特点与变形作用,宏观碎裂结构与微观糜棱状结构。碎屑颗粒或者变形的原岩颗粒具有发育的晶内变形显微构造(变形双晶、扭折和微破裂等),基质颗粒为弥散的极细粒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质岩石 低温塑性 变形作用 位错微构造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