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喜剧语言的创作手法——从冯小刚的电影语言风格谈起 |
王巍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从《非诚勿扰》看冯小刚喜剧的语言特色 |
张晋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 |
黄玉花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4
|
论证券新闻舆论监督的三个着眼点 |
严俊
袁永锋
|
《征信》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日据朝鲜半岛时期汉语教育的殖民色彩 |
岳辉
李春红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解构神圣革命历史——新历史小说研究 |
徐英春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感性表达与理性反思——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 |
徐英春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为政治服务”与“为人民服务”——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研究 |
徐英春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9
|
师陀《果园城记》的精神返乡之旅 |
李春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雅俗共赏:近年来贺岁电影的美学追求 |
胡柏一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石头迸发的幽默——《疯狂的石头》台词赏析 |
张晋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2
|
从“吸引眼球”走向“有动于衷”——电影《夜袭》的文学性解读 |
杨文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