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家安全学: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肖晞 刘治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95,164,165,共27页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 学科建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发展的中国逻辑——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视角的新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冬水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53,215,共15页
国家是引领和推动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国家发展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学界对当代中国这一超大规模国家发展研究形成了四种有影响的理论范式。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经验事实,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更具解释力。当代... 国家是引领和推动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国家发展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学界对当代中国这一超大规模国家发展研究形成了四种有影响的理论范式。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经验事实,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更具解释力。当代中国发展可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这一视角来解释。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中,促进发展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党和政府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将促进发展作为其工作重心,创新和优化国家的发展理念,发挥国家规划、举国体制和人民群众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之所以能引领当代中国发展,是因为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倡导国家引领驱动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是行动主义的、务实主义的、与时代同行的。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有效地解释了当代中国发展的观念逻辑,为破解当代中国发展之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发展观 当代中国 国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内涵、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涛 庞宇飞 +1 位作者 刘彦辉 周红磊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的宏观认知概念、内涵与框架,旨在从内涵、逻辑与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情报服务中的内涵,指出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情报的高效收集、深度处理、精准分析及快速传递;其... 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的宏观认知概念、内涵与框架,旨在从内涵、逻辑与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情报服务中的内涵,指出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情报的高效收集、深度处理、精准分析及快速传递;其次,剖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的内在逻辑,包括融合创新、场景驱动和战略引领三大要素;最后,探索了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的具体路径,包括情报感知及数智赋能的智慧响应体系构建、场景化适配的智慧问答交互范式创新、智能化情报决策系统的内容构建与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智慧+”情报服务与决策模式塑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情报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认知支撑和逻辑指引,有助于推动情报服务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情报服务 情报决策 理论内涵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热边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信君 饶佳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5,共8页
冀热边抗日根据地是冀热辽解放区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认识到冀热边地区的重大战略意义,果断派主力部队进入冀热边。在转战冀热边期间,八路军第四纵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 冀热边抗日根据地是冀热辽解放区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认识到冀热边地区的重大战略意义,果断派主力部队进入冀热边。在转战冀热边期间,八路军第四纵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与此同时,八路军第四纵队积极配合冀东大暴动,为冀东大暴动的成功贡献了力量。冀东大暴动结束后,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八路军第四纵队党委会议和九间房会议先后做出了部队西撤的决议。在向平西转移过程中,地方武装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热边符合历史发展要求,适应了抗战大局的需要;鼓舞了冀热边人民的抗日热情,初步建立了冀热边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实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也为建立冀察热辽解放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八路军第四纵队 冀热边抗日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对公募基金收益率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佰成 马克 王婧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基于2013—2023年金融市场日度数据,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深入刻画了金融市场之间在正常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市场波动性,这种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公募基金收益率。公募基金对高风险资... 基于2013—2023年金融市场日度数据,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深入刻画了金融市场之间在正常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市场波动性,这种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公募基金收益率。公募基金对高风险资产配置极为敏感,尤其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其风险溢出效应对基金资产配置影响显著。因此,面对复杂的风险溢出效应,公募基金管理者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采取积极的资产配置及风险分散策略降低潜在损失。监管机构应通过制定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强化跨市场监管,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系统性风险 公募基金 尾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研究——以粮食安全政策为例
6
作者 刘彦辉 张海涛 +1 位作者 周红磊 庞宇飞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2025年初,我国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促进了普惠化AI时代的到来,如何将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情报智库以提升其服务响应能力,并基于特定领域数据进行服务场景的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已成为情报智库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025年初,我国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促进了普惠化AI时代的到来,如何将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情报智库以提升其服务响应能力,并基于特定领域数据进行服务场景的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已成为情报智库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聚焦于以大语言模型赋能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首先分析了情报智库的政策内容问答服务任务,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该场景下的可行性;其次设计了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智库粮食安全政策内容问答服务方案;最后以粮食安全政策文本为核心数据源,对方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从政策文本提取要素与要素关系构建数据集,采用LoRA方法微调DeepSeek模型,将其接入LangChain框架,同时挂载本地知识库,形成完整的服务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专业性,为情报智库在特定领域实现政策内容问答的场景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粮食安全 政策内容问答 情报智库服务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武器化的演进历程、作用机制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晞 张一帆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4,共15页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生存安全。当前全球粮食武器化现象频发,在诱发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全球饥饿现象的同时,正一步步侵蚀国家主权与政权安全。全球粮食网络的非对称性使处于结构优势的国家获得了粮食这一资源性武器,对粮食安全脆弱性的国...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生存安全。当前全球粮食武器化现象频发,在诱发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全球饥饿现象的同时,正一步步侵蚀国家主权与政权安全。全球粮食网络的非对称性使处于结构优势的国家获得了粮食这一资源性武器,对粮食安全脆弱性的国家构成了严峻的生存压力与主权威胁。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粮食武器化曾分别作为军事战争手段、外交强制手段以及金融介质手段而存在,当前全球粮食武器化浪潮呈现粮食武器的载体多元化、对称性制裁、复制性增强等特点,国家则主要通过替代机制、退出机制与捆绑机制等机制来实现粮食的武器化。准确地认识与评估当前粮食武器化的内涵,明确粮食武器化的作用机制与多元影响,对于我国强化自身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应强化自身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健全均衡化、网络化的粮食产业链,优化我国粮食储备与进出口结构,深入推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以此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粮食安全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武器化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阐发: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庞宇飞 张海涛 +1 位作者 张传洋 吴川徽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文章从数智时代认知出发,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文献调研,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与阐释。另一方面从任务导向、核心支撑以及保障机制三方面探讨人... 文章从数智时代认知出发,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文献调研,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与阐释。另一方面从任务导向、核心支撑以及保障机制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实践进路。通过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人工智能与情报学、智慧政府及政府决策的融合路径,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丰富了情报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内容,也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政府 情报决策 逻辑理路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4
9
作者 滕利荣 孟庆繁 +4 位作者 逯家辉 孟威 程瑛琨 王贞佐 陈亚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教学体系、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以人为本的环境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改革与创新,阐述了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路,并通过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辐射示范作用明显。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教学改革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海涛 栾宇 +3 位作者 周红磊 张鑫蕊 庞宇飞 刘伟利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4-1187,共14页
重大突发事件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国家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问题紧密交织,贯穿于重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的始终。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是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统筹谋划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 重大突发事件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国家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问题紧密交织,贯穿于重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的始终。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是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统筹谋划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以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双重需求为牵引导向,以贯穿于“物理-信息-社会”三元世界的“信息-情报-业务”反馈循环链路为线索,从认知框架、系统架构与组织架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的理论认知与架构运行等问题,解释了情报需求、情报智慧与情报决策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情报系统架构以及“大情报事业群”的建设构想,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在“耳目、尖兵、参谋”的角色定位之上,还发挥着主导引领管理行为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情报决策 情报智慧 情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理图谱的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研究
11
作者 张春龙 张海涛 +2 位作者 庞宇飞 杨轶 张可欣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具体流程,并依据2021—2024年暴雨数据,构建暴雨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揭示了暴雨事件中事件传导链路与舆情传导链路、应急传导链路之间的耦合机制,验证了传导链路和耦合模型的科学性以及构建方法和流程的可操作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遵循系统科学的理念,论述了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应用场景,对构建“风险管理—舆情管理—应急管理”三位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决策与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传导链路 事理图谱 驱动因素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及空间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维龙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2,共13页
数字经济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利用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等,实证... 数字经济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利用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等,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和空间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城市PM2.5和CO_(2)的排放强度与增长率,并产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且该效应在中小型城市和绿色数字化治理能力良好的城市中更明显;空间效应分析显示,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而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能源清洁化、能效提升、公众环境参与和缓解产业结构扭曲等多种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协同治理 碳减排 污染减排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国家象征视角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殷冬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81,共8页
在政治生活中,象征符号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创造国家认同的一种文化资源,国家象征是不可或缺的。国家象征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媒介,也为国家认同建构划定了边界,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现代国家赋予国家象征无可比拟的神圣性、... 在政治生活中,象征符号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创造国家认同的一种文化资源,国家象征是不可或缺的。国家象征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媒介,也为国家认同建构划定了边界,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现代国家赋予国家象征无可比拟的神圣性、权威性、渗透性,并依赖这些属性创造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在现代国家,国家象征的表达是法治化的、仪式化的和技术化的,这使得国家象征被内化成国家认同建构的一种积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象征 国家认同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政与大一统国家:国家韧性形成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光辉 赵德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大一统国家的长期维系和不断重建是中国国家韧性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但中国国家韧性的形成并不来自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中国反而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度。自然灾害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而给大一统国家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国家对自然灾... 大一统国家的长期维系和不断重建是中国国家韧性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但中国国家韧性的形成并不来自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中国反而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度。自然灾害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而给大一统国家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统称为荒政。中国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荒政。成功的备荒救灾不仅以大一统国家为前提,荒政也是中国国家韧性的塑造机制。荒政实践作为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强化了王朝国家的资源调动能力,推进了国家官僚组织建设,规避了中央政府基层控制权的旁落,巩固了普通民众对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支持。荒政还为大一统国家的重建提供了心理基础、历史共识、制度遗产和基础设施。从与自然灾害的对抗中形成的国家韧性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政 大一统国家 国家韧性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现代国家认同——多民族国家如何塑造、巩固和强化现代国家认同 被引量:13
15
作者 林奇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73,159,共8页
共同体是指那种经历持久共同生活、具有传统的自然感情、紧密相连的人群通过密切交往形成的有机集合体。共同体天然排斥隔阂,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有效化解区隔,还能为内部民族有效建构国家认同提供动力。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建构民族... 共同体是指那种经历持久共同生活、具有传统的自然感情、紧密相连的人群通过密切交往形成的有机集合体。共同体天然排斥隔阂,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有效化解区隔,还能为内部民族有效建构国家认同提供动力。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建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使领土内的所有民族都产生归属于政治共同体的心理感觉。共同体意识包括基于历史的相互承认和基于主观感觉的紧密联系性等两个层面。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族群间倡导以包容、团结和发展为特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不失为一种消除族群隔阂和族群疏离现象、化解竞争性民族主义和次生民族国家建构认同性危机的重要策略。以命运共同体建构现代国家认同,既要超越多元主义认同建构策略只重视包容和多元价值的局限,又要克服超民族认同策略中"轻理解、重共识"的一体化认识偏差。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倡导基于平等和理解的包容性承认,更应体现基于一体化团结和发展的紧密联系性价值追求。"多元一体化"是以命运共同体意识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基本原则,多元不仅包括国家应认真对待个体的权利多元性的利益诉求,更应包括对内部族群的多元文化权利给予合理而充分的回应;一体化是要在尊重族群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族群间交流和融合使多元认同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交叉性价值共识,进而呈现出明显的国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认同性危机 命运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智能体赋能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报响应体系研究
16
作者 周红磊 张海涛 +1 位作者 刘彦辉 吕俊洁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有助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文章首先全面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科学响应的现实问题,于理论、体系及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方向...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有助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文章首先全面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科学响应的现实问题,于理论、体系及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方向;其次以重大突发事件的情报感知为流程指导,以大模型智能体为技术赋能,探索情报响应的概念内涵及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集综合任务指挥层、应急资源管理层、双重响应处理层及主体协同联动层为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报响应体系;最后回应聚焦的现实问题,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策略。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和应急管理困境,需要进行体系化应对,而体系应对考验的则是体系能力。大模型智能体赋能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报响应体系,是开展情报分析与管理活动有机融合的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响应体系 情报感知 大模型智能体 重大突发事件 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体系的功能建构 被引量:32
17
作者 马雪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发挥着衔接和支持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良性运作的根本功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功能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动员与政治整合、资源汲取与利益分配、关系协调与国家稳定... 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发挥着衔接和支持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良性运作的根本功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功能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动员与政治整合、资源汲取与利益分配、关系协调与国家稳定三个方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权力向社会系统有效渗透并充分汲取所需资源,在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成员生活改善与利益关系均衡,从而巩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制度化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功能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现代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的规范之维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光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65,共3页
主持人语:国家认同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后发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发展中普遍面临着国家认同危机的风险。在政治学意义上,国家认同是公民个体或内部族群拥有的一种"主观的或内在化的、从属于某个(民族)国家的心... 主持人语:国家认同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后发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发展中普遍面临着国家认同危机的风险。在政治学意义上,国家认同是公民个体或内部族群拥有的一种"主观的或内在化的、从属于某个(民族)国家的心灵感受","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是多民族国家归属感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多民族国家 认同危机 社会心理基础 国家象征 文化多元性 心灵感受 建构策略 命运共同体 内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基地管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淑红 王志琼 +1 位作者 常奇志 孙慧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158,共3页
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10多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就出... 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10多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就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深入研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实施三级管理机制和人财物综合管理;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为辅的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高年级带领低年级的学生的方式,建立研究互助组,创立具有学科特色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锻炼和自我主导的管理平台,使大学生创新基地高效、顺畅、有序运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基地 人才培养 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 自我管理 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基础实验”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利荣 程瑛琨 +5 位作者 孟庆繁 逯家辉 张桂荣 崔银秋 陈霞 周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共2页
本文结合生物学基础实验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论述了建立精品实验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建设精品实验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
关键词 精品 实验课程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