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的理论实质 |
刘福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2
|
《费尔巴哈论》中的“哲学”一词是否适合称谓马克思的理论 |
高超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3
|
个体性“哲学自我”的显明:理论创新的重大前提 |
贺来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4
|
“陌生人”的位置——对“利他精神”的哲学前提性反思 |
贺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9
|
|
|
5
|
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避免自我戕害——对“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哲学反思 |
贺来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
6
|
黑格尔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
薛丹妮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7
|
“反思”与哲学的未来 |
刘雄伟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2
|
|
|
8
|
我们应从黑格尔哲学中吸取什么思想资源 |
贺来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9
|
论哲学的思辨与体验 |
杨晓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0
|
异化与共鸣:论罗萨现代社会批判的文化维度 |
贺来
张鑫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于永成
贺来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2
|
交往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转型及其中国启示 |
宋晓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
13
|
劳动异化还是人的异化——论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失察与误解 |
赵磊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4
|
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何以可能——兼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趣 |
王振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5
|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
于微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6
|
以“关系理性”回应自然——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性反思 |
贺来
冯珊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7
|
关系性价值观:“价值观间”的价值自觉 |
贺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8
|
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转向 |
石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9
|
试析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 |
王猛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4
|
|
|
20
|
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说了什么新东西? |
高超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