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文物室藏古陶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振武 于闰仪 刘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99,共6页
吉林大学文物室藏着一批古陶文实物 ,皆未经著录。作者按国别与时代 ,对这些陶文作了分类整理。文中对若干陶文的释读 ,提出了新的意见。
关键词 陶文 吉林大学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凤阳府志》勘误三则
2
作者 郭维勇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1,共1页
耿继志主修的《凤阳府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素来被认为“是一部谨严、完备、修得比较好的方志”(王剑英:《凤阳方志考》,《文献》1982年第1期)。笔者近来对该志进行整理,发现其中亦不乏讹误之处。今略举所见,试作勘误。
关键词 方志 讹误 康熙凤阳府志 勘误 耿继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公府从事中郎考述
3
作者 刘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 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府咨议、机要、人事、指挥、法宪等事务,并可全权代表府主办事,乃幕府纲纪显职。从事中郎的选任资格与乡品三品固定搭配,阀阅世资以高门士族为主,兼采优秀寒素。其仕宦履历不乏专属乡品二品的清要职位,晋升过程相互衔接司空见惯,反映当时门阀大幕虽已拉开,但对流孔道尚未完全封闭。从事中郎仕途的末段普遍跻身三品官,反证乡品对仕宦前景具有等位的预期功能。中正主观评议的乡品不同于单纯核算世资的门品,这是研究从事中郎及其他职官必须加以细致区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幕府 从事中郎 流品秩序 阀阅世资 乡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官府简牍的日常供给、分配与秦汉中央集权
4
作者 沈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简牍是政府行政书写的基本载体。秦汉时期官府有稳定的简牍供应途径。秦代由司空管理的刑徒直接制作简牍,西汉时期市买成品与自行加工相结合,东汉时期以财用钱专门购买,到了孙吴时期财用钱只是税收名目之一。这个演变过程与简牍制作趋... 简牍是政府行政书写的基本载体。秦汉时期官府有稳定的简牍供应途径。秦代由司空管理的刑徒直接制作简牍,西汉时期市买成品与自行加工相结合,东汉时期以财用钱专门购买,到了孙吴时期财用钱只是税收名目之一。这个演变过程与简牍制作趋于专门化以及国家对社会资源赋敛形式的变化有关。西北边地不同层级军政机构分配简牍的种类、材质、数量皆有不同的标准。有特殊需求则需要特别申请。民政系统简牍分配机制更复杂。简牍供给表现出国家对地方官府控制加强的一面,分配规则显示出集权体制的森严层级。简牍的特点,客观条件的变化,限制了集权目的之实现。书写载体等行政技术条件变迁是考察制度演变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简牍 供给 分配 中央集权 地方官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文誊录与汉代地方行政:基于简牍公文书的讨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汉代简牍文书誊录了一些印文内容,在文书作业的不同环节,各有特色。文书传行环节多数照实抄录,但有时简写印文或简述印文,比如机构和官称的省写,也有对印章责任人所做的描述性誊录,这些都以能准确辨识发文者为原则。西北地区简牍的收文... 汉代简牍文书誊录了一些印文内容,在文书作业的不同环节,各有特色。文书传行环节多数照实抄录,但有时简写印文或简述印文,比如机构和官称的省写,也有对印章责任人所做的描述性誊录,这些都以能准确辨识发文者为原则。西北地区简牍的收文记录则几乎完全照录印文,而长沙东汉简牍中的收文记录则由发文者事先写就,比印文内容更翔实。传的印文也会被关吏忠实记录下来。汉代公文书印文誊录,反映了地方行政事务责任落实到人,秉承灵活务实原则,其流程不断优化,更加简洁、高效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简牍 印文 地方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坚志》宋代民间女性求医叙事及其社会文化心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4-77,共4页
《夷坚志》中宋代民间女性的求医故事是中国古代女性就医情状的缩影。中国古代女性求医过程是与当时社会背景、民风民俗紧密相关的。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男女授受不亲”的严格社会环境规制中,古代女子很难正常就医。《夷坚志》... 《夷坚志》中宋代民间女性的求医故事是中国古代女性就医情状的缩影。中国古代女性求医过程是与当时社会背景、民风民俗紧密相关的。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男女授受不亲”的严格社会环境规制中,古代女子很难正常就医。《夷坚志》中的相关记述,恰好呈现了复杂的民间信仰与医药治疗相结合的求医过程。其中,很多女性在求医过程中表现出了崇佛的倾向。同时,病人家属作为病人与医疗主体之间的媒介,他们的介入使宋代民间女性的信仰具有了某种导向性,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家庭中“家本位”文化的一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坚志》 民间女性 求医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中期魏国兵器断代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良宝 张丽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对战国中期魏国兵器资料的综合考察可以看出,魏惠王时期的铭文中开始出现了纪年数字,当时"地名"、"地名+库(府)"、"工帀+冶"和"令、工帀、冶"等不同形式的制度并存,监造者中既有都城(安邑... 通过对战国中期魏国兵器资料的综合考察可以看出,魏惠王时期的铭文中开始出现了纪年数字,当时"地名"、"地名+库(府)"、"工帀+冶"和"令、工帀、冶"等不同形式的制度并存,监造者中既有都城(安邑、大梁)的司寇,也有地方县邑的令、啬夫。可见魏惠王时期是战国中期魏国兵器监造制度的重要过渡阶段。文中对战国中期多件魏国兵器的断代提出了新的意见,文末列有战国早中期魏国兵器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中期 魏国兵器 分期断代 监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洛阳寺院园林营建考——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鹤泉 赵延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2,108,共10页
北魏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首都洛阳寺院园林大量出现。洛阳寺院园林的涌现,是北魏佛教的传播、洛阳长期积淀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奢靡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在洛阳营建寺院园林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 北魏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首都洛阳寺院园林大量出现。洛阳寺院园林的涌现,是北魏佛教的传播、洛阳长期积淀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奢靡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在洛阳营建寺院园林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包括皇帝、后妃、贵族、官僚以及一般平民,此外还有西域胡人,因而洛阳寺院园林在营建规模和建筑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呈现一些差异。并且,洛阳寺院园林的建筑营造、假山和水池的修建以及植物的栽培也都各具特点,显示了精美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洛阳 佛教 寺院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草谷”辨》辨 被引量:5
9
作者 罗继祖 刘庆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5期53-55,共3页
《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孟广耀同志《'打草谷'辨》一文(以下简称《孟文》),见解新颖.然而我们以为其论点与辽代史实不符,值得提出辨析,爰草此文.所谓'打草谷',本是中原人对契丹军队抄掠粮草(包括食用牲畜)... 《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孟广耀同志《'打草谷'辨》一文(以下简称《孟文》),见解新颖.然而我们以为其论点与辽代史实不符,值得提出辨析,爰草此文.所谓'打草谷',本是中原人对契丹军队抄掠粮草(包括食用牲畜)以供军需行为的用语.《辽史》把它作为一种制度载入史册,说辽'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辽史》卷34《兵卫志》).《孟文》否定其为辽朝的一种军事制度,并且说这种行为也仅仅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现象'.我们以为,辽代的'打草谷'恰如马恩经典著作所说,是一些民族早期以掳掠供军需的特殊习惯,契丹军队在辽初仍然普遍施行.兹分疏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草谷 辽史 契丹族 军事制度 辽朝 辽代 军需 粮草 军队 契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东周时期郑韩陶器墓葬分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震 滕铭予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9,共12页
本文以郑州地区东周时期郑韩陶器墓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墓葬所出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依据器物共存关系,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将其分为六期十一段;第一至六期分别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除春秋早期外... 本文以郑州地区东周时期郑韩陶器墓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墓葬所出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依据器物共存关系,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将其分为六期十一段;第一至六期分别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除春秋早期外,其余五期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早晚两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东周时期郑韩墓葬的陶器组合变化,以及考古学文化表现出的保守性和发展阶段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东周 郑韩 陶器墓葬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挺”字与今东北方言[tiη°]音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无未 禹平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醒世姻缘传》“挺”字与今东北方言[ti]音李无未禹平近读刘禾先生《东北方言词探源例释》一文①,感到收获颇多,但对“打”字就是东北方言中“[t‘i]了一顿”的“挨[t‘i]”的词的本字的观点不敢苟同,认为... 《醒世姻缘传》“挺”字与今东北方言[ti]音李无未禹平近读刘禾先生《东北方言词探源例释》一文①,感到收获颇多,但对“打”字就是东北方言中“[t‘i]了一顿”的“挨[t‘i]”的词的本字的观点不敢苟同,认为有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东北方言 “打” 《广韵》 《燕子赋》 对外汉语 语言学 中古音 普通话 《中原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翼“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考辨——兼论金朝中后期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武玉环 孙孝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39,共4页
金朝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赵翼认为"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此说不确。金朝自熙宗至金末,宰相对军事的参与是一直存在的。金朝后期,枢密院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未脱离尚书省节制。天兴元年(1232),省院合一,枢密院取消,是金朝... 金朝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赵翼认为"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此说不确。金朝自熙宗至金末,宰相对军事的参与是一直存在的。金朝后期,枢密院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未脱离尚书省节制。天兴元年(1232),省院合一,枢密院取消,是金朝后期尚书省与枢密院关系的最终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 金朝 省院关系 尚书省 枢密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恪法师第一抄》性质考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良 李洪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0,132,共7页
辽宁省博物馆藏《恪法师第一抄》为珍贵的敦煌文献,以草书抄写。关于此卷子的内容性质,目前尚无细致研究。本文对题名作了阐释,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该卷子的内容是对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的"决择",即对玄赞的进一步疏解。
关键词 《恪法师第一抄》 题名 义疏 内容性质 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庶姓勋贵起家制度探研——以墓志所见为基础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8,共11页
六朝门阀社会,起家代表体制内的新生,是衡量出身等第的重要标志。北魏沐浴贵族时尚风潮,继承魏晋传统,结合自身特色创立起家制度。出土墓志详实记录逝者的起家信息,为还原该制度的原貌提供了可靠资料。就庶姓勋贵而言,起家官的类型经历... 六朝门阀社会,起家代表体制内的新生,是衡量出身等第的重要标志。北魏沐浴贵族时尚风潮,继承魏晋传统,结合自身特色创立起家制度。出土墓志详实记录逝者的起家信息,为还原该制度的原貌提供了可靠资料。就庶姓勋贵而言,起家官的类型经历了早期内行外朝的分野,逐渐回归清浊要闲的轨道。起家官品取决基于世资的乡品,集中分布在前令五、六品,后令六至八品间,对应乡品一、二品,父祖的官爵权势居中起调节作用。其入仕的平均年龄为21岁,符合贵族弱冠起家的惯例,利于仕途竞争。庶姓勋贵与宗室共享部分起家区域,但较难跻身前令四品、后令五品以上,即乡品超品的层位,且起家时间延迟三年,与宗室上层拉开了距离。北魏起家制度是对晋制的完善,研究结果证实起家官品与乡品相差四等的趋势性论断,揭示了中古贵族制度发展的连续性,拓跋统治集团的等级构造亦由此生动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北魏 庶姓勋贵 起家官 门阀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工商食官”制度再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红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也是长久以来学术界争论不休却又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以恩格斯关于欧洲中世纪马尔克制度与商业公会的相互关系理论为指导 ,认为中国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由当时... 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也是长久以来学术界争论不休却又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以恩格斯关于欧洲中世纪马尔克制度与商业公会的相互关系理论为指导 ,认为中国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由当时的井田制度决定的 ,工商业者的组织形式正是井田制下农业组织在城市工商业中的翻版。正因为如此 ,战国时期井田制度的彻底破坏导致了“工商食官”制度的最后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食官”制度 中国 周代 商业组织 井田制 官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王畿考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文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2-98,共7页
王畿就是都城周围由王室直接统辖的行政区域。 周代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度。全部疆域由许多诸侯国组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出于对周王的恭维。这首诗只表明周王是诸侯同尊的“天下共主”,他名义上对“普... 王畿就是都城周围由王室直接统辖的行政区域。 周代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度。全部疆域由许多诸侯国组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出于对周王的恭维。这首诗只表明周王是诸侯同尊的“天下共主”,他名义上对“普天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畿 周王 诸侯国 成周 王室 西周时代 洛邑 东都 《周礼 王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养老制度简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鹤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养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之一。先秦时期,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养老逐渐形成国家的一项制度。西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尤重养老,多次颁发养老诏令和规定养老措施,又进—步发展了传统的养老制度。因此,考察西汉国家养老的对象,揭示西汉养... 养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之一。先秦时期,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养老逐渐形成国家的一项制度。西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尤重养老,多次颁发养老诏令和规定养老措施,又进—步发展了传统的养老制度。因此,考察西汉国家养老的对象,揭示西汉养老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社会作用,这对认识西汉社会生活以及国家统治的特点,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制度 西汉时期 养老待遇 先秦时期 年龄标准 社会作用 国家统治 中国古代社会 基本内容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文编》附录存疑字考释(十篇)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叕从贝,缀从口皆为羡符。其中楚简缀字所从之“叕”的写法比较特殊,大字被割裂成上下不连的两部分,叕字所从的四笔连写成两笔或写成并列的四笔,这是楚文字特有的写法。楚简缀所从之叕作“(?)”与金文“(?)”所从之“(?)”显然是一个字... 叕从贝,缀从口皆为羡符。其中楚简缀字所从之“叕”的写法比较特殊,大字被割裂成上下不连的两部分,叕字所从的四笔连写成两笔或写成并列的四笔,这是楚文字特有的写法。楚简缀所从之叕作“(?)”与金文“(?)”所从之“(?)”显然是一个字。因此“(?)”应隶作“(腏刂)”,释为“腏”,《说文》“腏,挑取骨间肉也”。腏字从刀作,大概与训为“挑取骨间肉“有关,腏字典籍又通作“餟”或“醊”。《说文》“餟,祭酹也”。《玉篇》“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编》 疑字 古文字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战国文字 楚简 楚文字 《说文》 甲骨 裘锡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29
19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鹤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关键词 游学活动 后汉书 经学 社会阶层 《古文尚书》 古文经 今文经 政治地位 东汉社会 社会下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