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光热治疗-自促进饥饿治疗纳米治疗平台的构筑及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马爽 吕明杨 +1 位作者 张赐童 刘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71,共14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肿瘤的异质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将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肿瘤的异质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将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治疗平台,在Pt@介孔Au纳米材料(Pt@Au)的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壳层,并在PDA壳层中负载阿霉素(DOX),在PDA壳层表面修饰葡萄糖氧化酶(GOx)和NH_(2)-PEG_(5K)-cRGD.NH_(2)-PEG_(5K)-cRGD可以与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αvβ_(3)整合素特异性结合,实现纳米治疗平台在肿瘤区域的富集.DOX可以损伤肿瘤细胞的DNA,用于化学治疗.介孔Au和PDA优异的光热性能可以用于光热治疗.GOx可以与肿瘤细胞内的葡萄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H_(2)O_(2),实现饥饿治疗.Pt作为常见的类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肿瘤细胞内H_(2)O_(2)分解生成O_(2),缓解肿瘤乏氧微环境,促进饥饿治疗.因此,制备的Pt@Au@PDA-DOX-GOx-cRGD具有化疗-光热治疗-自促进饥饿治疗联合治疗肿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治疗平台 化疗 光热治疗 饥饿治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3038例CBCT影像资料中牙内陷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雪 段涛 +3 位作者 尹硕 谢金芳 张颖丽 刘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录患牙牙位,内陷程度及患者的性别。结果:在符合条件的3038例患者影像资料中共发现90例牙内陷患者,牙内陷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00%。双侧牙内陷病例48例,单侧牙内陷病例42例。检测样本中总牙数67543颗,其中牙内陷患牙共139颗,可知牙患病率约为0.21%。根据Oehler’s牙内陷分类法分组,发现OehlersⅠ型牙内陷患牙数最高,约占总患牙数的71.94%。上颌侧切牙发生牙内陷最多,约占87.05%。根据牙位分析可知牙内陷患牙多集中于上颌前牙区。通过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可得牙内陷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牙内陷并没有以往认为的那样罕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适当采用新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内陷 牙体发育异常 发病率 根管治疗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侧切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利君 朱晔 +2 位作者 刘红 李道伟 甘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3-766,77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及形态没有影响;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大鼠在观察期内均无死亡、中毒反应,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试验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重要器官肉眼及镜下观察无异常,组织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见病理改变。可以认为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中毒反应;黏膜刺激试验显示:经肉眼观察试验组黏膜组织正常,无红斑、糜烂、溃疡现象;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镜下评分<4。综合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溶血试验显示:试验组测得溶血率为0.663%,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规定的溶血率小于5%的要求,所以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溶血反应。结论:PEEK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性 聚醚醚酮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eram alumina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研究
4
作者 张艳 李江 +3 位作者 苏青青 张凤兰 焦晓菲 包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435,共2页
随着In-Ceram alumina全瓷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适合性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对其边缘和内部适合性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LUMINA 适合性 全瓷冠 冠边缘 IN-CERAM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木子 甘抗 +1 位作者 刘秀菊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09,312,共3页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口腔环境的酶解水解作用,牙本质粘结修复体的耐久性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美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小管 粘结强度 粘接技术 粘结效果 粘接界面 口腔环境 纳米渗漏 粘结界面 酸蚀 粘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缓释研究及改良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孟宇鹏 刘红 +2 位作者 项闫颜 朱松 王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37-41,共5页
抗菌肽作为新型抗感染药物,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抗菌肽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抗菌肽可以作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多个不同靶点,使致病菌难以对其进行单一应对,从而难以产生耐药性。但是,对于抗菌肽的缓释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 抗菌肽作为新型抗感染药物,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抗菌肽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抗菌肽可以作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多个不同靶点,使致病菌难以对其进行单一应对,从而难以产生耐药性。但是,对于抗菌肽的缓释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抗菌肽与不同载体结合及释放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抗菌肽在不同载体上的缓释机制,认为离子间的静电结合力是缓释的关键。同时,本文探讨了抗菌肽的改良优化及目前的临床应用进展,希望能为抗菌肽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机制 缓释 优化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功能化修饰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路政宽 陈天杰 +3 位作者 刘红 刘称称 王娜 刘秀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3-706,共4页
鉴于现阶段植入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科研工作者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反应平台对植入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来弥补其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聚多巴胺在功能化修饰口腔及骨科植入材料、支架植入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植入材料 功能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山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9-811,共3页
纳米纤维支架是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骨组织工程由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3个部分组成,其中寻找能够促进细胞长入和引导新骨生长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 纳米纤维支架是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骨组织工程由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3个部分组成,其中寻找能够促进细胞长入和引导新骨生长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纳米纤维支架与天然骨细胞外基质形态结构相似,能够促进细胞附着和干细胞分化,所以成为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理想支架。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支架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纳米纤维 支架 仿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