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猪在口腔牙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斌 王丹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小型猪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口腔等解剖结构,生理病理,营养代谢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已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将对小型猪的概况及在口腔牙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 医学研究 牙周医学 小型猪 口腔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飞 焦鹏 +4 位作者 车鸿泽 金权 许丽硕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药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冲洗种植周袋,同时以精细探针顺种植周袋壁缓慢插入至袋底,留置中药双黄补,缓慢后退探针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对照组患者采用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观察2组患者种植体治疗前后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采用Whatman 1号滤纸条吸取治疗前后种植体周龈沟液(PISF),检测2组患者PISF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PIS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受试牙位牙周指数、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2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PPD、mSBI和mPLI)、PISF质量以及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PPD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双黄补 西帕依 改良菌斑指数 改良龈沟出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致牙齿松动脱落患者前牙美学区综合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3
作者 焦鹏 陈飞 +3 位作者 金权 陈楠楠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致前牙松动脱落患者的治疗和美学修复,阐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前牙美学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患者,男性,57岁,因上下前牙松动不适半年余就诊。专科检查见11、21、22、41松动Ⅲ°,42松动Ⅱ°...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致前牙松动脱落患者的治疗和美学修复,阐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前牙美学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患者,男性,57岁,因上下前牙松动不适半年余就诊。专科检查见11、21、22、41松动Ⅲ°,42松动Ⅱ°。经多学科会诊后,行牙周基础治疗,炎症控制后,拔除11、21、22、41、42并行即刻种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因患者美学要求,12、13、23、31、32、33、43根管治疗后行牙体预备,13-23、33-43行固定修复。结果:种植术后显示种植体位置良好,种植体周围骨量充足,口内见牙龈软组织愈合良好,牙槽嵴丰满度较好;修复完成后较好地恢复了患牙的咀嚼发音功能,患者对美学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为前牙美学区的诊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齿松动 牙齿脱落 即刻种植 引导骨再生 美学修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PGE2水平检测及其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飞 史金先 +4 位作者 焦鹏 金权 许立硕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3-567,共5页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探讨内脂素和PGE2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牙周炎活动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慢性牙周炎组,根据慢性牙周炎活...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探讨内脂素和PGE2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牙周炎活动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慢性牙周炎组,根据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33例)和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46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内脂素水平与PGE2、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高于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IL-1β水平(r=0.68,P<0.05)、IL-1β与PGE2水平(r=0.79,P<0.05)、内脂素与PGE2水平(r=0.63,P<0.05)呈正相关关系;患者血清中内脂素水平越高,PGE2水平越高。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PG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P<0.05),而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PGE2水平则呈低度正相关关系(r=0.45,P<0.05)。结论:内脂素和PGE2可能共同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中内脂素和PGE2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着牙周炎处于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内脂素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彦 王雷 +4 位作者 林崇韬 任春霞 丁子清 唐宇昕 于海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5-798,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患者、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牙周状况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患者、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牙周状况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组)32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组)3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4例。记录受试者血压、全口牙齿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出血指数(BI)。检测受试者血清中hs-CRP的含量。结果: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组患者PD、AL和BI显著高于慢性牙周炎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牙周炎并发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慢性牙周炎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CRP水平与PLI、PD、AL和B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0、0.521、0.668和0.540(P<0.05)。结论:高血压可以加重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破坏程度,慢性牙周炎可以导致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原发性高血压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复合膜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泓兵 赵斌 +2 位作者 丁子清 任春霞 林崇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8-892,I0002,共6页
目的:联合应用胶原(Co)、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牙周膜细胞(PDLCs)和血小板胶(APG)制作生物活性复合膜,评价其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合成厚度约0.5mm的PLGA膜,与PDLCs体外共培养3d。扫描电镜观察PLGA结构及PDLC... 目的:联合应用胶原(Co)、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牙周膜细胞(PDLCs)和血小板胶(APG)制作生物活性复合膜,评价其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合成厚度约0.5mm的PLGA膜,与PDLCs体外共培养3d。扫描电镜观察PLGA结构及PDLCs生长情况。选取1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抽取全血10mL制作富血小板血浆(PRP)1mL,加入含有1 000U·mL-1牛凝血酶的10%CaCl2溶液制成AP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中生长因子水平。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作大鼠下颌牙周骨缺损模型(5mm×2mm,去除根面牙骨质)。各组按置入材料不同命名为对照组、PLGA+Co组、PLGA+APG+Co组、PLGA+PDLCs+Co组和PLGA+PDLCs+APG+Co组。术后2、4和6周每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HE染色观察新生牙周骨量,应用Image-Pro Plus测量新生牙周骨面积。结果:PLGA膜平均孔径为(131.80±43.97)μm,孔隙率为60%;PDLCs能在PLGA膜上黏附生长、状态良好。PRP中血小板浓度高达全血的4倍以上,PRP上清液中生长因子水平高于血浆(P<0.05)。术后6周牙周新生骨量PLGA+PDLCs+APG+Co组分别高于PLGA+Co组、PLGA+APG+Co组和PLGA+PDLCs+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A+APG+Co组和PLGA+PDLCs+Co组高于PLGA+Co组(P<0.05);PLGA+Co组、PLGA+APG+Co组、PLGA+PDLCs+Co组和PLGA+PDLCs+APG+Co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LGA+APG+Co组与PLGA+PDLCs+C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膜生物相容性良好,孔径大小适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PLGA+PDLCs+APG+Co生物活性复合膜能促进牙周组织生长,对牙周骨组织缺损修复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胶原 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体 富血小板血浆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付军权 费瑞 +3 位作者 张桂荣 迟立超 王书香 佟巨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9-672,共4页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研制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的治疗牙周炎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钢丝结扎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涂牙龈卟啉菌和饲喂高糖软饲料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实验...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研制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的治疗牙周炎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钢丝结扎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涂牙龈卟啉菌和饲喂高糖软饲料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替硝唑组和12.5、50.0及200.0 mg.kg-1CMCT-Ag+组。测量各组大鼠的牙龈出血指数(BI)、牙菌斑指数(PLI)和牙槽骨吸收值(ABL)。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牙龈易于出血,牙菌斑数增多,牙槽骨吸收明显;BI、PLI和ABL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②CMCT-A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50.0 mg.kg-1组的BI和PLI及200.0 mg.kg-1组BI、PLI和AB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③CMCT-Ag+治疗组与替硝唑组比较:12.5 mg.kg-1组的BI和PLI高于替硝唑组(P<0.01)。④CMCT-Ag+治疗组:12.5 mg.kg-1组BI和PLI高于200.0 mg.kg-1组(P<0.05)。结论: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并随浓度升高治疗作用增强,其中200.0 mg.kg-1CMCT-Ag+对牙周炎大鼠的牙槽骨吸收有一定修复作用。CMCT-Ag+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牙周组织中的细菌,防止牙菌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银 牙周炎 牙龈卟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崇韬 陶安军 李红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rhBMP-2/Co/PLGA)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杂犬的第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颊侧部位,制备急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将复合膜材料植入实验部位,设对侧为同体对...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rhBMP-2/Co/PLGA)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杂犬的第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颊侧部位,制备急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将复合膜材料植入实验部位,设对侧为同体对照。术后8周处死动物,切取双侧下颌骨标本,行软X线照相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可见大量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纤维形成;对照侧主要是牙龈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结论:rhBMP-2/Co/PLGA复合膜符合GTR的要求,能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 骨形成蛋白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狗咬伤患者一期缝合与延期缝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振波 赵聪 +1 位作者 王雷 李明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7-1210,I0014,F0003,共6页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部狗咬伤患者行一期缝合与延期缝合治疗的效果,探讨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1例颌面部狗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20例)和延期缝合组(11例)。一期缝合组患者伤口周围常规肥皂水冲洗,消毒皮...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部狗咬伤患者行一期缝合与延期缝合治疗的效果,探讨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1例颌面部狗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20例)和延期缝合组(11例)。一期缝合组患者伤口周围常规肥皂水冲洗,消毒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彻底清创,庆大霉素与甲硝唑交替冲洗,转移皮瓣,缝合伤口,术后应用抗生素并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延期缝合组患者伤口周围常规肥皂水冲洗,消毒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彻底清创,庆大霉素与甲硝唑交替冲洗,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定期更换敷料,伤口延期缝合,术后常规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全身应用抗生素。比较2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结果:一期缝合组20例患者中,有2例(10.00%)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感染,无全身性感染出现,均未发生狂犬病及破伤风;延期缝合组11例患者中,有2例(9.09%)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感染,无全身性感染出现,均未发生狂犬病及破伤风。2组患者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VSS评分(Z=257)高于延期缝合组(Z=2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患者伤口感染率与延期缝合相近,但一期缝合的伤口比延期缝合更美观,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狗咬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咬伤 一期缝合 延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供体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嘉晴 林崇韬 孙营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I000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供体年龄对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寻找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供体年龄,为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人牙周膜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口腔外科门诊收集正畸拔除的12~2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按供体... 目的:通过研究供体年龄对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寻找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供体年龄,为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人牙周膜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口腔外科门诊收集正畸拔除的12~2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12~14岁组、15~18岁组和19~28岁组,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传代,通过形态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年龄组牙周膜经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牙周膜细胞的成功率不同,12~14岁组最高,成功率为66.67%;15~18岁组次之,成功率为8.57%;19~28岁组最低,成功率为0。12~14岁和15~18岁组传至第3代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表明为中胚层组织来源。结论:供体年龄对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成功率有很大影响,12~14岁为最佳供体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组织块法 供体年龄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R联合PRF修复牙周炎骨缺损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宁 徐文洲 +2 位作者 张正 郑义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677,共1页
关键词 牙周炎患者 GTR 骨缺损 PRF 修复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脑卒中危险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正 郑友丽 +1 位作者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98-499,502,共3页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即...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即已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以探求牙周病与脑卒中的关系。然而,由于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差异,二者的确切关系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脑卒中 危险性 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菌斑生物膜 组织感染 人类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宁 欧阳喈 孙宏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为牙周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概述了组织工程的发展 ,从种子细胞、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与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三方面阐明了牙周组织工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并对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作... 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为牙周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概述了组织工程的发展 ,从种子细胞、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与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三方面阐明了牙周组织工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并对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牙周修复体 生物因子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崇韬 艾永华 陈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18,共3页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手掌和脚掌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以及乳、恒牙过早脱落。本文就1例具有典型PLS临床特点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关键词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组织蛋白酶C 多形核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莹 林崇韬 高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组织分化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PDLC,有限稀释法形成单细胞克隆,用外源性bFGF刺激单细胞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组织分化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PDLC,有限稀释法形成单细胞克隆,用外源性bFGF刺激单细胞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克隆细胞内EGF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bFGF促进人PDLC内EGFR mRNA的合成,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结论bFGF对EGFR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牙周炎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为牙周组织分化再生提供部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牙周膜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对Wistar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博 林崇韬 周春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6-859,共4页
目的:建立合适的牙周炎动物模型,探讨应激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Wistar大鼠用尼龙丝线结扎左上颌第二磨牙,随机分为应激组(给予限制性应激)和对照组。于第2、4、6、8和10天分批处死大鼠,检测应激指标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 目的:建立合适的牙周炎动物模型,探讨应激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Wistar大鼠用尼龙丝线结扎左上颌第二磨牙,随机分为应激组(给予限制性应激)和对照组。于第2、4、6、8和10天分批处死大鼠,检测应激指标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含量,测量胸腺和脾脏重量与体重的相对比值。观察上颌第二磨牙根分叉处的组织学改变,测量根分叉区牙槽嵴高度与根分叉高度比值。结果:胸腺/体重、脾脏/体重、血糖、ACTH、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在应激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应激组结扎区根分叉区牙槽嵴顶至根分叉距离与根分叉高度比在第8和1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Wistar大鼠适于建立应激牙周炎动物模型,限制性应激不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但可以加重牙周组织炎症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应激 牙周炎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复合rhBMP-2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安军 林崇韬 +2 位作者 于海霞 李红艳 申玉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6,766,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术后4、6和8周分批处死大鼠,取实验部位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Co/rhBMP-2组术后4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骨;6周新生骨充满缺损区;8周新生牙槽骨密度较高,根面有新生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未见牙龈上皮长入。Co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可见新骨形成;6周新生骨量增多,但尚未充满缺损区;8周根面有少量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形成。对照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6周缺损边缘可见束状胶原纤维;8周切迹内仅有少量新生牙周组织形成,并有牙龈上皮长入。结论:胶原膜复合rhBMP-2既有引导作用,防止牙龈上皮长入,维持生长空间;又具有诱导骨形成作用,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彦 李红艳 +1 位作者 丁子清 王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01-803,共3页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在1%~5%的健康人群中可以检测到该抗体[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ACA...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在1%~5%的健康人群中可以检测到该抗体[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ACA与牙周炎有一定的关系,现就二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相关性 牙周炎 自身免疫性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人群 靶抗原 负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抗坏血酸盐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海霞 王金蕊 +1 位作者 申玉琴 林崇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抗坏血酸盐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80对牙齿的牙周组织,按左右侧对应牙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牙周洁治,刮治后实验侧局部用壳聚糖-抗坏血酸盐粉末,对照侧不放置任何... 目的:观察壳聚糖-抗坏血酸盐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80对牙齿的牙周组织,按左右侧对应牙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牙周洁治,刮治后实验侧局部用壳聚糖-抗坏血酸盐粉末,对照侧不放置任何药物。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实验侧与对照侧PLI、SBI、PD和A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1周和4周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PLI、SBI、PD和AL均降低(P<0.05),用药后4周PLI、SBI、PD和AL均低于用药后1周(P<0.05)。实验侧有效率91.3%(73/80),对照侧有效率57.5%(46/80),两侧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抗坏血酸盐粉末是治疗牙周炎新型、有效的局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抗坏血酸盐 细菌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红艳 林崇韬 李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质量浓度0.1、1.0、10.0 ng.mL-1的bFGF刺激细胞,培养24、48、72 h...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质量浓度0.1、1.0、10.0 ng.mL-1的bFGF刺激细胞,培养24、48、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bFGF可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的合成,在培养24、48、72 h时,1.0 ng.mL-1组整合素β1亚单位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72 h时各实验组整合素β1亚单位表达均明显高于培养24、48 h时。结论 bFGF通过提高整合素β1亚单位mRNA的表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整合素β1亚单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