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墨旱莲—女贞子治疗牙周炎的潜在成分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郭梦茹 张天翼 +3 位作者 黄靖雯 黄莘越 郑义 张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6-710,共15页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墨旱莲-女贞子(EPL-LLA)治疗牙周炎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其生物相容性、对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多种数据库筛选并预测EPL-LLA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将...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墨旱莲-女贞子(EPL-LLA)治疗牙周炎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其生物相容性、对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多种数据库筛选并预测EPL-LLA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将其与牙周炎相关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节度点值前6的药物活性成分与通过PPI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将结合能较好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体外细胞模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探究EPL-LLA的生物相容性、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及抗氧化作用。结果 经筛选,EPL含有13种活性成分,对应220个潜在靶点;LLA含有10种活性成分,对应283个潜在靶点;牙周炎相关靶点1 643个;三者共有91个交集靶点。交集靶点经GO和KEGG富集分析,共筛选出5 271个条目和25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节度点值前6的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较好地结合。CCK-8实验显示浓度在0.02 mg/mL内的EPL-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0.05);qRT-PCR显示EPL-LLA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后巨噬细胞促炎因子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抑炎因子mRNA的表达(P<0.05);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证实EPL-LLA具有清除活性氧(ROS)的能力(P<0.05)。结论 EPL-LLA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牙周炎,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墨旱莲 女贞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伴口腔扁平苔藓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权 许立硕 +5 位作者 黄玉 焦鹏 陈飞 车鸿泽 马宁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分析1例重度牙周炎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阐明联合治疗疗法的疗效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方法: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后牙松动伴牙龈出血半年,牙龈部口腔扁平苔藓病史2年。全口牙齿探诊深度(PD)5~6mm,附着丧失(AL)8~9... 目的:分析1例重度牙周炎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阐明联合治疗疗法的疗效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方法: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后牙松动伴牙龈出血半年,牙龈部口腔扁平苔藓病史2年。全口牙齿探诊深度(PD)5~6mm,附着丧失(AL)8~9mm,Ⅱ°-Ⅲ°松动,探诊出血(BOP)(+)。定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结合牙龈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在炎症保持稳定时,实施延期种植手术,并完成26、27、36和37的牙冠修复。对31和41Ⅱ°松动牙进行松牙固定术。牙周维护期间定期随访周期为联合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结合定期复诊后患者前牙和前磨牙的PD为4mm,BOP (-)。患者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症状缓解,牙龈无充血糜烂症状。炎症控制之后,种植修复使左侧磨牙区恢复了咀嚼功能。3个月的复诊周期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控制。牙龈状况维持最佳的随访周期为2周1次。结论:联合治疗能缓解重度牙周炎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随访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口腔扁平苔藓 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依从性 探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庆宇 夏德庚 +6 位作者 徐庭瑞 矫君君 张天翼 赵竹兰 仲杨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2-838,共7页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新型血小板浓缩物(PC)。iPRF在传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改变了离心参数和收集方式,因此具有更良好的生物学性能。iPRF已在某些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新型血小板浓缩物(PC)。iPRF在传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改变了离心参数和收集方式,因此具有更良好的生物学性能。iPRF已在某些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广泛,如在减轻口腔黏膜疾病患者疼痛和缩小病损面积、辅助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防治牙周疾病、促进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修饰种植体表面、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诱导口周容貌年轻化及促进创伤愈合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效果。此外,iPRF也被用来治疗脱发和神经损伤等。现结合最新文献,总结iPRF的制备工艺和生物学特性,并从iPRF在口腔黏膜病、牙髓病、牙周疾病、种植及相关骨量不足、错畸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口周容貌衰老和口腔颌面部创伤等口腔疾病或状态治疗中的应用入手,对其使用方式、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等进行重点阐述,同时归纳iPRF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iPRF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血小板浓缩物 生长因子 组织愈合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沉积制造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德庚 张庆宇 +6 位作者 矫君君 徐庭瑞 张天翼 仲杨 赵竹兰 马宁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2-548,共7页
熔融沉积制造(FDM)技术是众多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精度好和成型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其打印产品包括教学模型、术前分析模型、正畸修复牙颌模型、手术导板、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赝复体... 熔融沉积制造(FDM)技术是众多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精度好和成型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其打印产品包括教学模型、术前分析模型、正畸修复牙颌模型、手术导板、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赝复体和骨组织工程支架等,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包括口腔颌面外科、种植科、正畸科、修复科、牙体牙髓科和牙周科等在内的全部口腔科室,以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领域,对传统口腔疾病诊疗方式和制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FDM技术的打印原理和步骤入手,分析其精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材料体系和材料性质从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生物陶瓷和复合材料4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重点从口腔医学模型、手术辅助工具、颌面部组织缺损赝复体和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及应用4个方面对FDM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FDM技术的改进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制造 3D打印 口腔医学 增材制造 骨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种植修复联合治疗5年随访结果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仲杨 夏德庚 +4 位作者 张庆宇 赵竹兰 黄玉 马宁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1例伴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行种植修复的联合治疗方法,阐述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1例伴OLP行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应用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伴OLP行种植修... 目的:探讨1例伴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行种植修复的联合治疗方法,阐述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1例伴OLP行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应用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伴OLP行种植修复患者口腔功能恢复重建的作用。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后牙松动,咀嚼无力,OLP病史2年。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牙龈质地松软,呈暗红色,全口牙齿探诊深度(PD)5~6 mm,附着丧失(AL)8~9 mm,探诊出血(BOP)(+),双侧后牙Ⅲ°松动,牙槽骨吸收至根长2/3,两侧颊黏膜和牙龈边缘处可见白色病灶,病损处黏膜呈暗红色,龈乳头处见糜烂及溃疡。对患者定期进行抗感染联合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结合牙龈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在炎症得到控制后,依次拔除Ⅲ°松动的患牙,术后3个月行失牙区域种植修复。通过联合治疗患者OLP病情得到控制,疼痛和粗糙不适感明显减轻,牙周炎症得到有效改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双侧后牙咀嚼功能得到恢复。结论: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有效缓解了OLP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病情控制后成功实现了OLP患者的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种植修复 联合治疗 探诊深度 探诊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飞 焦鹏 +4 位作者 车鸿泽 金权 许丽硕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药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冲洗种植周袋,同时以精细探针顺种植周袋壁缓慢插入至袋底,留置中药双黄补,缓慢后退探针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对照组患者采用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观察2组患者种植体治疗前后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采用Whatman 1号滤纸条吸取治疗前后种植体周龈沟液(PISF),检测2组患者PISF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PIS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受试牙位牙周指数、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2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PPD、mSBI和mPLI)、PISF质量以及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PPD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双黄补 西帕依 改良菌斑指数 改良龈沟出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致牙齿松动脱落患者前牙美学区综合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7
作者 焦鹏 陈飞 +3 位作者 金权 陈楠楠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致前牙松动脱落患者的治疗和美学修复,阐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前牙美学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患者,男性,57岁,因上下前牙松动不适半年余就诊。专科检查见11、21、22、41松动Ⅲ°,42松动Ⅱ°...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致前牙松动脱落患者的治疗和美学修复,阐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前牙美学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患者,男性,57岁,因上下前牙松动不适半年余就诊。专科检查见11、21、22、41松动Ⅲ°,42松动Ⅱ°。经多学科会诊后,行牙周基础治疗,炎症控制后,拔除11、21、22、41、42并行即刻种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因患者美学要求,12、13、23、31、32、33、43根管治疗后行牙体预备,13-23、33-43行固定修复。结果:种植术后显示种植体位置良好,种植体周围骨量充足,口内见牙龈软组织愈合良好,牙槽嵴丰满度较好;修复完成后较好地恢复了患牙的咀嚼发音功能,患者对美学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为前牙美学区的诊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齿松动 牙齿脱落 即刻种植 引导骨再生 美学修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PGE2水平检测及其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飞 史金先 +4 位作者 焦鹏 金权 许立硕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3-567,共5页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探讨内脂素和PGE2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牙周炎活动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慢性牙周炎组,根据慢性牙周炎活...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探讨内脂素和PGE2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牙周炎活动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慢性牙周炎组,根据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33例)和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46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内脂素水平与PGE2、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PGE2和IL-1β水平高于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IL-1β水平(r=0.68,P<0.05)、IL-1β与PGE2水平(r=0.79,P<0.05)、内脂素与PGE2水平(r=0.63,P<0.05)呈正相关关系;患者血清中内脂素水平越高,PGE2水平越高。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PG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P<0.05),而慢性牙周炎静止期组患者血清中内脂素与PGE2水平则呈低度正相关关系(r=0.45,P<0.05)。结论:内脂素和PGE2可能共同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中内脂素和PGE2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着牙周炎处于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内脂素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R联合PRF修复根尖周囊肿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宁 张正 +2 位作者 金明光 刘学敏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5-295,共1页
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利用膜的屏障作用促使成骨性细胞优先向骨缺损区迁移、生长,进而实现骨再生和修复目的的手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为自体全血离心产物,富含生长因子并可... 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利用膜的屏障作用促使成骨性细胞优先向骨缺损区迁移、生长,进而实现骨再生和修复目的的手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为自体全血离心产物,富含生长因子并可通过局部缓慢释放生长因子促进组织愈合和骨再生。有研究表明:在GBR中引人生长因子可显著地加速细胞生长和分化。本文作者采用GBR联合PRF修复根尖周囊肿骨缺损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囊肿 骨缺损区 GBR PRF 临床观察 修复 引导骨再生术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楠楠 马宁 +3 位作者 车鸿泽 焦鹏 陈飞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3-599,I0004,共8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复合骨碎补总黄酮(TFRD)和野菊花总黄酮(TFC)的TF-PLGA缓释微囊,探讨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TFRD和TFC为原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PLGA缓释微囊...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复合骨碎补总黄酮(TFRD)和野菊花总黄酮(TFC)的TF-PLGA缓释微囊,探讨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TFRD和TFC为原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PLGA缓释微囊;以包封产率(EE)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筛选最佳的工艺参数;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微囊的形态特征、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采用提取法测定TF-PLGA微囊的体外累计释药率并绘制累计释放曲线。结果: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PLGA浓度为140g·L^(-1),油相体积为1.4mL,乳化速度为1 500r·min^(-1),乳化时间为5min。优化后微囊平均EE为(83.89±2.30)%,平均实际载药量(DL)为(5.90±0.07)%;LM和SEM下观察,微囊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44.34±14.68)μm,粒径分布较窄;体外释放实验检测,24h累计释药率达40%,第50天后累积释药率超过90%。结论:TF-PLGA缓释微囊具有优良的载药及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野菊花总黄酮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R联合PRF修复牙周炎骨缺损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宁 徐文洲 +2 位作者 张正 郑义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677,共1页
关键词 牙周炎患者 GTR 骨缺损 PRF 修复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脑卒中危险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正 郑友丽 +1 位作者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98-499,502,共3页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即...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即已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以探求牙周病与脑卒中的关系。然而,由于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差异,二者的确切关系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脑卒中 危险性 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菌斑生物膜 组织感染 人类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权 郑义 +3 位作者 许立硕 黄玉 马宁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38,I0006,共6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TIMP-2)的表达情况,探讨骨膜蛋白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23例正常牙龈组织(对照组)和19例...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TIMP-2)的表达情况,探讨骨膜蛋白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23例正常牙龈组织(对照组)和19例炎症牙龈组织(病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组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MMP-8和TIMP-2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表达与MMP-8和TI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对照组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表达与MMP-8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1,P<0.05),骨膜蛋白表达与TIMP-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0,P<0.05);病例组患者牙龈组织中骨膜蛋白表达与MMP-8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82,P<0.05),骨膜蛋白表达与TIMP-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55,P<0.05)。结论:骨膜蛋白可以作为维持牙龈组织结构稳定性的初步指标,成为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骨膜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感染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正 张莉 +1 位作者 郑友丽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并依据牙龈卟啉单胞菌IgG抗体(P.g-IgG)水平高低分为Pg-IgG抗体阳性[Pg-IgG(+)]组与Pg-IgG抗体阴性[Pg-IgG(-)]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受试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以及IL-6的血清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Fg以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g-IgG(+)组Hs-CRP和IL-6明显高于Pg-IgG(-)组;Hs-CRP和IL-6与Pg-IgG正相关。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全身扩散或其引起的全身抗体反应可通过促进Hs-CRP和IL-6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牙周炎 抗体 急性期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望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25,31,共3页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对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方法:以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乳铁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不同浓度乳铁蛋白的牛脑心浸液培养液中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混悬液,厌氧培养...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对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方法:以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乳铁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不同浓度乳铁蛋白的牛脑心浸液培养液中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混悬液,厌氧培养48h,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A值。结果:乳铁蛋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为5g/L,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乳铁蛋白对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牙周疾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牙龈卟啉单胞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正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蛋白质包括: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相关的蛋白质、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及宿主免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与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的蛋白质等。目前,该研究利用的主要手段为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蛋白质组学作为...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蛋白质包括: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相关的蛋白质、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及宿主免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与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的蛋白质等。目前,该研究利用的主要手段为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正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它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相关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 宿主免疫反应 生长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紫堇总生物碱对β-淀粉样蛋白致老年性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春芳 李美娟 +3 位作者 于维维 谢湘林 冯琳琳 刘宏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2-537,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黄紫堇总生物碱(TAOCO)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所致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的影响,阐明其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0.5mL·100g^(-1)蒸馏水,n=9)、模型组(0.5mL&... 目的:探讨黄紫堇总生物碱(TAOCO)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所致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的影响,阐明其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0.5mL·100g^(-1)蒸馏水,n=9)、模型组(0.5mL·100g^(-1)蒸馏水,n=9)、阳性药组(1.75mg·kg^(-1)盐酸多奈哌齐,n=9)和低、中及高剂量(2.0、4.0、8.0mg·kg^(-1))TAOCO组(n=8,n=9,n=9)。大鼠海马定位注射Aβ_(25-35)建立AD模型。手术后第14天开始,连续灌胃给药7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避暗实验观察大鼠被动回避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TAOCO组大鼠第4~5天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剂量TAOCO组大鼠第5天达到平台的潜伏期和游程明显缩短(P<0.05),第3天时朝向角缩小(P<0.05);高剂量TAOCO组大鼠第2和5天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第6天时朝向角明显缩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7天各剂量TAOCO组大鼠在1.5min内在平台的停留时间、在平台区的停留距离、平台停留时间/总时间和平台停留距离/总路程明显增加(P<0.05);低和高剂量TAOCO组大鼠经过平台的次数和有效区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避暗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TAOCO组大鼠第2天的错误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中剂量TAOCO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无明显差异;高剂量TAOCO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TAOCO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轻AD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紫堇总生物碱 老年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多形核白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郑义 马宁 +1 位作者 胡小燕 张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88,293,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多形核白细胞(PMN)分泌功能和凋亡情况以及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对其的影响。方法 Percoll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非糖尿病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PMN,实验组的PMN加入A.actinomycetem的超声滤液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多形核白细胞(PMN)分泌功能和凋亡情况以及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对其的影响。方法 Percoll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非糖尿病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PMN,实验组的PMN加入A.actinomycetem的超声滤液刺激,对照组为PMN的PBS悬浮液。培养20、40、60 min后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另外在培养6、12 h后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PMN的凋亡率。结果糖尿病患者的PMN无论是否受到A.actinomycetem超声滤液刺激,在实验各个时段的IL-6分泌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者,且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PMN具有过度炎症反应特征,在受到牙周致病菌刺激后,凋亡推迟,分泌炎症介质,从而造成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形核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张莉 边晓为 +1 位作者 姚望 马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入nHA/Co复合膜,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材料。术后4周、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X线照相,常规切片HE染色,BMP-2及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X线、HE组织学观察PRP/nHA/Co组新骨形成均优于其他2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牵张4周时BMP-2和bFGF表达高于其他2组,8周时表达减弱。结论:PRP/nHA/Co复合材料能够促进牵张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牵张成骨 羟基磷灰石 胶原 富含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许立硕 黄玉 +4 位作者 金权 刘晨光 陈飞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研究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探讨该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奥硝唑组、中药组和中药联合奥硝唑组(联合组),每组2... 目的:研究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探讨该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奥硝唑组、中药组和中药联合奥硝唑组(联合组),每组28例。对患牙进行基本牙周治疗(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后,对照组患者采用3%H2O2和0.9%NaCl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每周1次;奥硝唑组患者口服奥硝唑,每次1片,每日2次;中药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注射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每周1次;联合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注射复合中药制剂,同时口服奥硝唑。各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包括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各组患者龈沟液(PI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牙周指数、PISF中TNF-α和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PISF中PGE2水平降低(P<0.05);奥硝唑组患者PD和PISF中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和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奥硝唑组比较,中药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和PGE2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传统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最佳,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的TNF-α和PGE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野菊花 骨碎补 奥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