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白细胞介素2及抑制性T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魏秀峰 高文信 吕晓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CTLL法和短寿命抑制性T细胞(Ts)功能测定技术,对36例ROU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Ts功能进行检测,并观察转移因子治疗后IL-2及Ts的变化。结果:ROU患者...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CTLL法和短寿命抑制性T细胞(Ts)功能测定技术,对36例ROU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Ts功能进行检测,并观察转移因子治疗后IL-2及Ts的变化。结果:RO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2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s抑制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转移因子治疗后ROU患者IL-2活性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转移因子治疗前后ROU患者Ts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OU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与本病发病有关;转移因子治疗ROU可提高ROU患者IL-2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白细胞介素2 抑制性T细胞功能 转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对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秀峰 高文信 +3 位作者 周传香 柳淑杰 蔡研 王家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PTEN的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PTEN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组织中扩增PTEN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TEN,采用脂质体将pcDNA-PTEN转染人舌鳞癌(Tca81... 目的:观察转染PTEN的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PTEN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组织中扩增PTEN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TEN,采用脂质体将pcDNA-PTEN转染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MTT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各周期细胞所占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口腔白斑(25例)和口腔鳞癌组织(32例)中PTEN蛋白表达率。结果:成功构建pcDNA-PTEN载体,并获得阳性转染细胞。与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cDNA-PTEN组的舌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载体组比较,转染PTEN基因的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P<0.01),S期细胞减少(P<0.01);PTEN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的表达可抑制舌鳞癌细胞的生长;PETN在舌鳞癌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白斑 口腔 肿瘤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脆性组氨酸三聚体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颖 高文信 +1 位作者 杨涛 姜日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8-290,F0003,共4页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聚体(FHI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OSC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OSCC和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黏膜的FHIT高表达...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聚体(FHI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OSC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OSCC和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黏膜的FHIT高表达,表达阳性率为76.92%(20/26),48例OSCC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3.75%,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FHIT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关联,分化程度越低FHIT的表达率越低(P<0.05)。结论:OSCC组织FHIT的表达率明显降低。FHIT对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脆硅组氨酸三聚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酶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癌
4
作者 王晓峰 陈英新 高文信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CYP1A1是代谢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的重要Ⅰ相代谢酶,GSTM1是参与多种致癌物的代谢解毒的Ⅱ相代谢酶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熏它们与口腔鳞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多数研究认为熏CYP1A1的基因多态性合并GSTM1的缺陷可使口腔鳞癌的危险性增加... CYP1A1是代谢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的重要Ⅰ相代谢酶,GSTM1是参与多种致癌物的代谢解毒的Ⅱ相代谢酶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熏它们与口腔鳞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多数研究认为熏CYP1A1的基因多态性合并GSTM1的缺陷可使口腔鳞癌的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为诊断、治疗及预防口腔鳞癌提供新途径和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IA1 GSTM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3/ING1及其与口腔鳞癌的关系
5
作者 王晓峰 陈英新 高文信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抑癌基因IN G1定位于13q33~34,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p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口腔鳞癌中存在p33/IN G1表达下调或p33/IN G1突变。本文就p33/IN 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口腔鳞癌关... 抑癌基因IN G1定位于13q33~34,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p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口腔鳞癌中存在p33/IN G1表达下调或p33/IN G1突变。本文就p33/IN 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口腔鳞癌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3/ING1 口腔鳞癌 P33/ING1 基因ING1 研究新进展 生物学性能 依赖作用 转录调控 抑制细胞 细胞凋亡 表达下调 研究发现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归巢作用及其对Cal2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琳 王璐 +6 位作者 布文奂 丁鑫鑫 高华丽 王梓霖 刘玉兰 李琛 孙宏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1-896,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归巢作用,并观察mBMSCs影响下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以全骨髓法分离提纯m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将m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Ha...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归巢作用,并观察mBMSCs影响下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以全骨髓法分离提纯m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将m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对照组和Cal27细胞实验组,将正常培养基、Hacat细胞条件培养基和Cal27细胞条件培养基分别与mBMSCs共培养后,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mBMSCs迁移的细胞数。再将Cal27细胞分为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和与mBMSCs共培养Cal27细胞实验组(共培养组),共培养组使用Transwell法共培养Cal27细胞和mBMSCs,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共培养后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共培养后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mBMSCs多数细胞呈短梭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细胞突长短不一,细胞排列整齐。流式细胞术检测,mBMSCs表面标志物CD44、CD29和Sca-1呈阳性,CD45和CD11b呈阴性。与空白对照组和Hacat细胞对照组比较,Cal27组细胞实验归巢至Cal27细胞的mBMSCs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组Cal27细胞从共培养第3天起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克隆形成数增加。细胞迁移实验,共培养组Cal27细胞穿膜细胞数较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mBMSCs可归巢至舌鳞状细胞癌,促进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舌鳞癌的发展,提示mBMSCs可作为抗肿瘤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共培养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