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颖 周传香 高文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ellcancer,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黏膜白斑(其中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15例,白斑...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ellcancer,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黏膜白斑(其中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15例,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10例)及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和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 3%;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 9%,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7%、75%和33. 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 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阴性表达;白斑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 3%,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 1%、58. 3%和50%,统计学分析表明p53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 05)。p53阴性表达的14例OSCC组织中有5例PTEN也阴性表达。结论:OSCC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异常表达,说明PTEN和p53基因突变或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P53蛋白表达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端粒酶活性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涛 孙宏晨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腺样囊性癌 (其中有神经浸润者 7例 )... 目的 :通过检测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腺样囊性癌 (其中有神经浸润者 7例 )和 12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以多克隆抗体H2 31检测hTERT在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涎腺组织中无一例hTERT阳性 ,腺样囊性癌hTERT总阳性率为10 0 % ,hTERT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浆 ,少部分胞核同时表达。结论 :在腺样囊性癌中端粒酶活性较高 ,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可以作为监测腺样囊性癌及其恶性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钻法与劈凿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彭铁男 耿书辉 +2 位作者 赵巍 刘超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0-531,共2页
关键词 低位阻生智齿 高速涡轮钻法 下颌阻生智齿 临床对比研究 劈凿法 拔除 临床效果 近中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的转录调控及其对相关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杏 王丹丹 +4 位作者 唐琪 刘杰 顾中一 赵欢 孙宏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2-625,共4页
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全身的新陈代谢、血管形成、细胞凋亡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与其可塑性和异质性有关联。当受到环境刺激时,巨噬细胞可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表型(即极化)。由于巨噬细... 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全身的新陈代谢、血管形成、细胞凋亡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与其可塑性和异质性有关联。当受到环境刺激时,巨噬细胞可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表型(即极化)。由于巨噬细胞极化对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可为一些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方法,因此本文就巨噬细胞极化的转录调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转录调控 疾病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TWEAK基因对破骨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史册 孙宏晨 +1 位作者 李琛 陈彦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TWEAK对成熟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破骨细胞;以腺病毒为载体,携带TWEAK基因,转染培养体系中的细胞;3d后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阳性细胞数7,d后测量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目的:研究TWEAK对成熟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破骨细胞;以腺病毒为载体,携带TWEAK基因,转染培养体系中的细胞;3d后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阳性细胞数7,d后测量骨吸收陷窝的面积。采用t检验分析TWEAK对破骨细胞生存时间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转染空病毒组与空白对照组没有差异;转染TWEAK组与转染空病毒组相比,TRAP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骨吸收陷窝面积增加(P<0.01)。结论:腺病毒本身对破骨细胞没有作用。TWEAK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破骨细胞的生存时间并能显著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EAK 破骨细胞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中免疫分子及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辛颖 王班超 +2 位作者 李杏 孟琳 孙宏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5-1728,共4页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近期被发现的一种累及多器官的纤维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渐进性肿胀,常伴血清IgG4浓度的升高。镜下可见病变部位淋巴细胞、浆细胞,尤其是IgG4阳性浆细胞大量浸润以及席纹状纤...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近期被发现的一种累及多器官的纤维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渐进性肿胀,常伴血清IgG4浓度的升高。镜下可见病变部位淋巴细胞、浆细胞,尤其是IgG4阳性浆细胞大量浸润以及席纹状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 相关性疾病 免疫分子 浆母细胞 炎性疾病 纤维化程度 细胞因子 细胞分化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哲 孙宏晨 +3 位作者 车彦海 吴健 王瑜 姜海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晶晶格热胀冷缩的高灵敏度荧光纳米温度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鼎 徐晓薇 +2 位作者 刘敏 张皓 孙宏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有效测量纳微米尺度范围温度及物体表面温度梯度分布需要研发各种类型的纳米尺度温度计来实现.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具有尺寸效应引起光致发光(荧光)效应,其具有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会使得温度变化引起纳米晶晶格收缩或膨胀,从而引起荧光光谱... 有效测量纳微米尺度范围温度及物体表面温度梯度分布需要研发各种类型的纳米尺度温度计来实现.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具有尺寸效应引起光致发光(荧光)效应,其具有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会使得温度变化引起纳米晶晶格收缩或膨胀,从而引起荧光光谱的变化,进而为设计制备高灵敏度温度计奠定基础.结合前期相关工作,本文总结了基于纳米晶的各种荧光纳米温度计,阐述不同类型纳米温度计的特性,为这一前沿领域研究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晶 纳米温度计 晶格膨胀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诱导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臧光祥 孙宏晨 +4 位作者 穆亚冰 柯小亮 刘超 刘金钟 苏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以凋亡基因TRAIL为靶基因,腺病毒(Ad)为载体的重组基因治疗载体AdCMV-TRAIL诱导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凋亡的功能。方法: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AdCMV-EGFP检测腺病毒载体对ACC-2的转染效率;将携带TRAIL基因的AdCMV-TRAI... 目的:探讨以凋亡基因TRAIL为靶基因,腺病毒(Ad)为载体的重组基因治疗载体AdCMV-TRAIL诱导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凋亡的功能。方法: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AdCMV-EGFP检测腺病毒载体对ACC-2的转染效率;将携带TRAIL基因的AdCMV-TRAIL转染ACC-2;应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TRAIL基因表达;应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AdCMV-EGFP在1000p/cell时转染效率为100%;RT-PCR在实验组检测到594bp的TRAIL基因;AdCMV-TRAIL组和AdCMV-EGFP组的细胞存活率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且转染AdCMV-TRAIL的肿瘤细胞比转染AdCMV-EGFP的肿瘤细胞下降快,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01)。AdCMV-TRAIL和AdCMV-EGFP均能促进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且转染AdCMV-TRAIL引发细胞凋亡的程度明显较AdCMV-EGFP组大,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5)。结论:Ad-CMV-TRAIL在体外能明显抑制ACC-2细胞的活性,有效促使其凋亡;AdCMV-TRAIL可以成为腺样囊性癌转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转染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晓飞 高文涛 +3 位作者 孙宏晨 张泽兵 徐辉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 :转染质粒pSV2neo、pSV3neo ,使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永生化 ,进而建立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系。方法 :采用改良磷酸钙沉淀法 ,将制备的质粒pSV2neo、pSV3neo转染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 ,G4 18筛选 ,Southern印迹杂交、透射电镜、免疫... 目的 :转染质粒pSV2neo、pSV3neo ,使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永生化 ,进而建立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系。方法 :采用改良磷酸钙沉淀法 ,将制备的质粒pSV2neo、pSV3neo转染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 ,G4 18筛选 ,Southern印迹杂交、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及软琼脂培养检测所筛选阳性细胞的性质。结果 :经质粒pSV2neo、pSV3neo转染分离的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仍保留上皮细胞的形态 ,生存期延长。经pSV3neo转染的上皮细胞 ,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整合有SV4 0T抗原 (LT) ;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存在有大量的肌上皮细胞和少量的腺泡细胞 ;软琼脂培养无克隆形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颌下腺 肌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胶原酶消化法 透射电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启动TRAIL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人舌鳞癌细胞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臧光祥 孙宏晨 +4 位作者 穆亚冰 张泽兵 柯小亮 刘金钟 苏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以凋亡基因TRAIL为靶基因,腺病毒(Ad)为载体,人端粒酶(TERT)启动子引导的重组基因治疗药物AdTERT-TRAIL诱导人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凋亡的作用。方法: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腺病毒载体(AdTERT-EGFP)转染TCa8113细胞... 目的:探讨以凋亡基因TRAIL为靶基因,腺病毒(Ad)为载体,人端粒酶(TERT)启动子引导的重组基因治疗药物AdTERT-TRAIL诱导人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凋亡的作用。方法: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腺病毒载体(AdTERT-EGFP)转染TCa8113细胞,确定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效率;AdTERT-EGFP为对照组,AdTERT-TRAIL为实验组感染TCa8113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TRAIL的表达。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dTERT-EGFP在1000p/cell时转染效率为100%。RT-PCR可检测到594bp的TRAIL基因。细胞转染AdTERT-TRAIL和AdTERT-EGFP后,随时间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但AdTERT-TRAIL组较AdTERT-EGFP组下降更快,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01)。AdTERT-TRAIL和AdTERT-EGFP均能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而AdTERT-TRAIL组引起细胞凋亡的程度明显比AdTERT-EGFP组大,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AdTERT-TRAIL在体外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腺病毒 凋亡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上皮细胞永生化细胞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霞 孙宏晨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涎腺上皮细胞 永生化细胞系 基因转染 无血清培养法 转基因动物 二阶段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U和EGFP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 苗雷英 +2 位作者 孙新华 孙宏晨 乔春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1-deoxyuridine,BrdU)和腺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目的:研究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1-deoxyuridine,BrdU)和腺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并进行比较。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骨髓MSCs并体外扩增。AdCMV-EGFP分为100、200、400及800 particles/cell四组进行转染;BrdU以终浓度5、10、15μmol/L进行标记。分别于实验第1、3、5、7 d检测两种方法对MSCs的标记率。通过MTT检测两种标记方法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AdCMV-EGFP以100 par-ticles/cell转染未引起MSCs凋亡,转染3d时效率最高(44.4±3.5%);BrdU以10μmol/L、标记3 d的标记率为(75.1±3.1)%。两种方法均不影响细胞增殖。结论:AdCMV-EGFP和BrdU均可高效标记MSCs,根据研究需要不同均可作为高效的MSCs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表达调控因素及在疾病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
14
作者 辛颖 王班超 +3 位作者 胡月 唐琪 布文奂 孙宏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5-1728,共4页
人类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 G4)是Ig Gs的亚型。Ig Gs在初次免疫应答中被较迟分泌,在二次免疫应答中被记忆B细胞大量分泌。Ig Gs依据重链序列、铰链区长度及链间二硫键连接位置和数目的差异,被分为Ig G1、Ig G2、Ig G3和I... 人类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 G4)是Ig Gs的亚型。Ig Gs在初次免疫应答中被较迟分泌,在二次免疫应答中被记忆B细胞大量分泌。Ig Gs依据重链序列、铰链区长度及链间二硫键连接位置和数目的差异,被分为Ig G1、Ig G2、Ig G3和Ig G4。健康个体Ig G4血浆浓度仅为0.08~1.4mg/ml,Ig G4/Ig G比值为0.8%-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免疫应答 IGG4 初次免疫应答 IMMUNOGLOBULIN 浆浓度 类别转换 调控因素 铰链区 重链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分化的体内研究
15
作者 汤晓飞 张泽兵 +2 位作者 徐辉 朱虹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对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 ,对胚胎 17、18、19、2 0、2 1d及生后 1、5、10、15、2 0d的Wistar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17d时肌上皮细胞为尚未分化。胚胎 ... 目的 :对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 ,对胚胎 17、18、19、2 0、2 1d及生后 1、5、10、15、2 0d的Wistar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17d时肌上皮细胞为尚未分化。胚胎 18d ,可见肌上皮样细胞及分泌细胞。肌上皮细胞位于腺上皮与基底板之间 ,呈梭形。胚胎 2 1d出现细小的肌微丝。生后 1d ,胞浆内可见较明显肌微丝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少量Actin阳性细胞。生后 15d ,Actin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生后 2 0d ,肌上皮细胞趋于成熟 ,胞浆内含有大量的、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微丝 ,胞膜内侧可见吞饮小泡。Actin强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与腺上皮细胞同时分化 ;其细胞内细胞器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 ;肌上皮细胞可能来源于终末导管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 颌下腺 细胞分化 腺上皮细胞 终末导管复合体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上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及病变中多核巨细胞的分离
16
作者 史册 刘春丽 +3 位作者 李琛 陈彦泽 张环环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6-139,142,共5页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病变范围较大。对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对多核巨细胞进行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通...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病变范围较大。对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对多核巨细胞进行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通过形态学、TRAP染色和骨吸收功能的观察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以腺病毒为载体、携带EGFP基因,转染所培养的细胞。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多核的形态学特点,TRAP染色阳性,并在体外具有骨吸收功能。转染后能观察到多核巨细胞表达EGFP。结论: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样细胞。体外能通过转基因方法使破骨细胞样细胞表达外源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 上颌骨 多核巨细胞 分离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 Promoter/Bax靶向性涎腺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系统的构建
17
作者 苏涛 孙宏晨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 :构建hTERTPromoter/Bax靶向性涎腺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系统。方法 :采用氯化钙法在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pACTERT -EGFP和 pACCMV -Bax质粒。DNA提取纯化试剂盒提取细菌中生长的质粒 ,经电泳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验后用BamHI,EcoRI核酸... 目的 :构建hTERTPromoter/Bax靶向性涎腺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系统。方法 :采用氯化钙法在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pACTERT -EGFP和 pACCMV -Bax质粒。DNA提取纯化试剂盒提取细菌中生长的质粒 ,经电泳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验后用BamHI,EcoRI核酸内切酶分别对这两个质粒进行单酶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 ,切取其中 8.38,0 .5 8kbp两个片段长度的凝胶。凝胶提取试剂盒提取其中所含DNA片断 ,T4DNA连接酶连接这两个片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连接结果。结果 :通过连接反应获得 8.96kbp的重组DNA片段。 结论 :成功构建hTERTPromoter/Bax重组表达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TERT—EGFP pACCMV—Bax 涎腺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导管癌伴鳞状细胞癌1例
18
作者 臧光祥 王雪峰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导管癌 腮腺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缘结节性筋膜炎1例
19
作者 臧光祥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舌侧缘结节性筋膜炎 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质基质蛋白对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惠 谢丽丽 +3 位作者 张宇娜 郗红 孙宏晨 黄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釉质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d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获得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 目的:研究釉质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d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获得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三氯乙酸法制备EMPs,用不同浓度的EMPs对SHED进行诱导,利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并分析诱导后的SHED增殖活性的变化,检测经诱导后的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LP)。RT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的mRNA表达。结果: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生长,并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自我增殖能力。EMPs对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而能够显著提高ALP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经EMPs诱导后,细胞相对高表达DSPP、DMP-1mRNA。结论:EMPs对于SHED向成牙本质样分化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基质蛋白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