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在牙周病和冠心病双向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望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88-289,共2页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牙周炎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冠心病发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损严重,同时,完善的牙周治...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牙周炎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冠心病发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损严重,同时,完善的牙周治疗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冠心病和牙周炎呈现一种双向关系[1],两者可能存在协同的病理生理机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牙周病 纤维蛋白原 病理生理机制 牙周炎 全身疾病 危险因素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致病菌抑制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郑义 张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5-916,共2页
龈下菌斑中G-厌氧菌感染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核梭杆菌等是目前公认的牙周病致病菌[1]。因此如何能够控制牙周病致病菌是消除炎症,防止牙周病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抑制方法 牙龈卟啉单胞菌 病致病菌 厌氧菌感染 中间普氏菌 致病因素 龈下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内NLRP3 mRNA表达水平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子清 申玉芹 +4 位作者 周岳 于海蛟 刘引 高涵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内炎性小体复合物NLRP3,NLRC4及其相关基因IL-18,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明确炎性小体NLRP3在牙周炎中具有调控作用。方法:采集翻瓣术中慢性牙周炎患者炎性牙周组织以及正畸患者健康... 目的:通过对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内炎性小体复合物NLRP3,NLRC4及其相关基因IL-18,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明确炎性小体NLRP3在牙周炎中具有调控作用。方法:采集翻瓣术中慢性牙周炎患者炎性牙周组织以及正畸患者健康牙拔除术获取的健康牙周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cDNA,-20℃冻存备用。Real-time PCR检测NLRP3、NLRC4、IL-18、IL-1β、Caspase-1mRNA的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牙周组织相比较,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内NLRP3、IL-18、IL-1β、Caspase-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NLRC4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NLRP3及其相关基因IL-18、IL-1β、Caspase-1mRNA在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内的高表达,提示NLRP3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细胞核酸 炎性小体复合物 NLRP3 NLR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颖 陈莹 +1 位作者 陶安军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4-226,共3页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细胞分化 生长因子 牙周组织再生 生物学功能 牙周新附着 细胞表型 组织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材料的特性及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鹤 陈春雨 +3 位作者 何畔 于玮炜 康红岩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74-876,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用于骨的替代物植入人体,这些材料有不锈钢、钴铬合金及钛合金,聚乙烯和天然胶原等聚合物材料,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材料。一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体内能长期保持结构稳定,但...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用于骨的替代物植入人体,这些材料有不锈钢、钴铬合金及钛合金,聚乙烯和天然胶原等聚合物材料,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材料。一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体内能长期保持结构稳定,但它们在体内摩擦产生磨屑以及腐蚀产生有毒离子,造成局部过敏反应或炎症反应,降低了生物相容性。此外,有些材料是不可降解材料,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增加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医学研究 抗腐蚀性能 生物医学技术 局部过敏反应 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材料 植入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nHA/Co复合材料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边晓为 马宁 +1 位作者 张莉 车彦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将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胶原(Co)复合,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充分发挥每种材料的优点,使之成为组织工程学中一种新型替代骨组织的生物活性材料和支架材料。方法:将nHA和胶原复合并将其制备成... 目的:将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胶原(Co)复合,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充分发挥每种材料的优点,使之成为组织工程学中一种新型替代骨组织的生物活性材料和支架材料。方法:将nHA和胶原复合并将其制备成nHA/Co复合膜后加入PRP制备成PRP/nHA/Co复合材料。实验动物制备大小为5mm×5mm的牙周缺损,右侧为实验组,在相应牙位置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左侧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材料。术后第4、8周行64排CT片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成骨效果。结果:动物生存状态良好,牙龈附着愈合良好。CT观察实验组出现新生牙槽骨,骨嵴基本恢复到原来高度;对照组牙槽嵴高度未见增加。HE染色观察对照组缺损处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纤维组织增生,无软骨形成并有大量上皮长入;实验组可见大量新生的牙槽骨。结论:PRP/nHA/Co复合生物膜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学中一种新型替代骨组织的生物活性材料和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羟基磷灰石 胶原 富含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与牙周组织再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艳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 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 感觉功能 疾病治疗 信号分子 神经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牙周炎和Ⅱ型糖尿病双向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嘉晴 林崇韬 侯梅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2-603,共2页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炎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高,病损严重且进展迅速,同时,完善的牙周治疗也能改善糖尿...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炎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高,病损严重且进展迅速,同时,完善的牙周治疗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控制,糖尿病和牙周炎呈现一种双向关系,两者可能存在协同的病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牙周炎 C-反应蛋白 全身疾病 口腔疾病 危险因素 高危因素 代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春霞 丁子清 +1 位作者 于海蛟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97-800,共4页
长期以来,细菌感染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因素。牙周致病菌的多种毒力因子可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并通过其自身携带或释放的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 长期以来,细菌感染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因素。牙周致病菌的多种毒力因子可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并通过其自身携带或释放的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肽聚糖、细菌DNA等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激活先天免疫系统,诱发组织局部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牙周炎的发生。然而,新近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 牙周炎 模式识别受体 炎性细胞浸润 牙周组织 牙周致病菌 细菌DNA de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gersen在牙周炎症微环境中抗炎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柳然 刘歆婵 +3 位作者 孟阳 丁小函 武洲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Smad7反义寡核苷酸mongersen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TM2000载mongersen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之后将RAW264.7与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lis lipopolysaccharide,Pg... 目的:探讨Smad7反义寡核苷酸mongersen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TM2000载mongersen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之后将RAW264.7与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共培养,以模拟牙周炎症微环境,共培养12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qRT-PCR分别检测转染效率、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可达76.5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ongersen可明显抑制Smad7蛋白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加入mongersen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促炎因子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ongersen可通过抑制Smad7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gersen SMAD7 巨噬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慢性牙周炎诱发大鼠肝脏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轶云 丁小函 +3 位作者 李艳 夏博园 王闻天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初步探究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在慢性牙周炎诱发大鼠肝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每组各12只,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检测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松动度;将20μ... 目的:初步探究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在慢性牙周炎诱发大鼠肝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每组各12只,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检测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松动度;将20μL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1 g/L)注射到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龈沟及第一二磨牙龈间隙内,隔1 d注射1次,每周3次,连续6周。对照组不做处理。最后一次注射Pg-LPS 12 h后,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检测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及松动度等3项牙周指标后将大鼠处死,取其上颌骨及肝脏,采用组织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组织炎症反应情况及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大鼠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及松动度均重于对照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大鼠肝组织内肝索结构紊乱,汇管区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大量肝细胞呈空泡样改变;qRT-PCR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组大鼠肝组织TLR4、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LR4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一致。结论:TLR4在慢性牙周炎诱发大鼠肝脏炎症性改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肝脏炎症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爱超 于海燕 +4 位作者 李娜 侯玉帛 戚欣 于小琳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1,275,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过程中,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10mg/L的Pg-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分别在1、3、5d,应用RT-PCR检测破骨细胞中EphA2基因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过程中,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10mg/L的Pg-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分别在1、3、5d,应用RT-PCR检测破骨细胞中EphA2基因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ACP5、c-fos、组织蛋白酶K(CtsK)、NFATc1)的表达,并且通过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结果:RT-PCR检测10mg/L的Pg-LPS在第3天和5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2.4倍和1.2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也能够促进破骨相关基因c-fos、NFATc1、CtsK、ACP5、MMP9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RA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10mg/L的Pg-LPS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的中期和晚期均能够促进EphA2基因的表达,但是在破骨分化早期对EphA2基因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LPS 破骨细胞 EphA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梅娟 赵斌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是一种罕见的以牙龈组织缓慢、渐进性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良性病变。发病率国外为1/750000,国内尚无确切统计。患者多有家族史,也可散发。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是一种罕见的以牙龈组织缓慢、渐进性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良性病变。发病率国外为1/750000,国内尚无确切统计。患者多有家族史,也可散发。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少数为隐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发病机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牙龈增生 牙龈组织 良性病变 遗传方式 隐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寡核苷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春霞 申玉芹 +4 位作者 郭恪 丁子清 林崇韬 王丽颖 于永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在不同序列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作用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感染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探讨ODN对Pg感染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复数为100∶1的Pg感染人成骨细... 目的:通过检测在不同序列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作用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感染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探讨ODN对Pg感染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复数为100∶1的Pg感染人成骨细胞MG63,加入12条不同序列的ODN(1mg/L),共孵育2h、4h、8h和12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5条ODN对Pg感染的MG63细胞具有显著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特定序列ODN具有显著促Pg短期感染的MG63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ODN对感染状态下的成骨细胞增殖这一生物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寡核苷酸 牙龈卟啉单胞菌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8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洋 阿伯拉 李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观察MMP-8在不同程度龋损牙齿中的表达,探讨MMP-8与龋病发展的关系。方法:标本选自因龋未经治疗的第三磨牙,按临床及X线诊断为浅龋、中龋、深龋各1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10颗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8在不同龋损中表... 目的:观察MMP-8在不同程度龋损牙齿中的表达,探讨MMP-8与龋病发展的关系。方法:标本选自因龋未经治疗的第三磨牙,按临床及X线诊断为浅龋、中龋、深龋各1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10颗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8在不同龋损中表达。结果:正常组MMP-8在成牙本质细胞、前期牙本质、成纤维细胞略有着色;浅龋组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期牙本质、成纤维细胞中有比较浅的阳性表达;中龋组成牙本质细胞增生活跃,前期牙本质增厚,染色阳性,牙髓细胞染色加深;深龋组成牙本质细胞呈阳性表达,牙本质基质中呈散在条索性表达。牙髓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在修复性牙本质中MMP-8表达强阳性。结论:MMP-8参与龋病的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8 龋病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碳点的合成及在细胞生物学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秋玲 赵晓欢 +5 位作者 杨明锡 潘佳慧 李格格 孟阳 王柳然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利用碳点标记不同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下碳点的多色荧光特性,达到观察不同细胞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色氨酸碳点,用TEM、FT-IR、荧光光谱仪对碳点进行表征。采用MTT法检测碳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小鼠前成... 目的:利用碳点标记不同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下碳点的多色荧光特性,达到观察不同细胞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色氨酸碳点,用TEM、FT-IR、荧光光谱仪对碳点进行表征。采用MTT法检测碳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成像效果,以确定碳点最佳成像浓度。选择最佳浓度的碳点分别与上述3种细胞共培养24h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成像特点。结果:TEM下观察制备的碳点为球形颗粒,粒径约为3.35nm;FT-IR显示碳点的分子结构仅由碳、氧、氢和氮元素组成。荧光光谱显示碳点在不同激发波长下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具有激发依赖性。MTT结果显示当碳点浓度在400mg/L时,RAW264.7细胞活性达67%,MC3T3-E1细胞活性达79%,L929细胞活性达89%,表明碳点进入细胞内部并不会明显影响细胞活性。成像结果显示,在488nm和543nm激发波长下,3种细胞均可以呈现绿色和红色的荧光图像,RAW264.7和L929荧光区主要集中在细胞膜和细胞质,而MC3T3-E1整个细胞都具有荧光,表明碳点可能部分进入细胞核中。结论:制备的碳点对细胞成像效果好,且能够使细胞具有多色荧光,对直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和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细胞 生物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01对感染状态人成骨样细胞内ALP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涵 申玉芹 +5 位作者 刘引 胡天琦 费鸿博 顾中一 李洋洋 林崇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MT0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人成骨样细胞内特异性成骨相关因子ALP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T01对感染状态下人成骨样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状态良好的MG63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2个MT01组加入质量浓度为1mg/... 目的:通过检测MT0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人成骨样细胞内特异性成骨相关因子ALP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T01对感染状态下人成骨样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状态良好的MG63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2个MT01组加入质量浓度为1mg/L的MT01,共孵育3h后,相应组加入感染复数为100∶1的Pg菌悬液。实验分为:空白对照、MT01、Pg和MT01+Pg4组,碱性磷酸酶测试盒测定24h后上清液及细胞内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2、4、6、8、12、24h特异性成骨相关因子ALP mRNA的表达。结果:在感染与非感染情况下,MT01均可促进ALP活性,且上调MG63细胞内成骨相关因子ALP mRNA表达,其表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结论:MT01可促进感染及非感染状态下MG63内ALP基因表达水平,提高ALP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样细胞MG63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特定序列寡核苷酸MT01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制备及抗炎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娜 倪世磊 +5 位作者 侯玉帛 刘歆婵 唐秋玲 潘佳慧 李格格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工艺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两步去溶剂法制备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SEM观察载药微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分散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载药微粒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规律。体外将小鼠巨噬细胞(RAW... 目的:探讨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工艺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两步去溶剂法制备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SEM观察载药微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分散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载药微粒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规律。体外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与牙龈素共培养模拟炎症环境,观察载药微粒抗炎效果,实验分阴性对照组、牙龈素组、牙龈素+PMX-53(1mg/L)组及牙龈素+载药微粒(4.17g/L)组,培养48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介质IL-1β和IL-6水平。结果:SEM显示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形态圆整,分散度好,直径40~60nm载药微粒占51.24%,载药量达0.24mg/g,包封率46.2%,且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药物释放时间达7d。ELISA检测结果显示,体外细胞培养48h后,牙龈素组的IL-1β和IL-6分泌量较阴性对照组增加,而牙龈素+PMX-53组和牙龈素+载药微粒组的IL-1β和IL-6分泌量均较牙龈素组减少,其中牙龈素+载药微粒组的IL-6分泌量明显减少。结论:制备的PMX-53明胶复合纳米微粒体外抗炎作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PMX-53 明胶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X205抗炎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格格 唐秋玲 +6 位作者 潘佳慧 王柳然 孟阳 岳轶云 丁小函 刘东宁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5a受体拮抗剂PMX205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MTT法检测PMX205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RAW264.7与牙龈蛋白酶(gingipain,G)体外共培养模拟炎症环境,观察PMX205的抗炎效果。实验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G组、G+PMX205(... 目的:探讨补体C5a受体拮抗剂PMX205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MTT法检测PMX205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RAW264.7与牙龈蛋白酶(gingipain,G)体外共培养模拟炎症环境,观察PMX205的抗炎效果。实验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G组、G+PMX205(0.1、1、5、10mg/L)组,24h后qRT-PCR、ELISA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M2型标志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标志性分子CD86及M2型标志性分子CD206。结果:MTT结果显示,PMX205对RAW264.7活力影响较小。qRT-PCR及ELISA结果显示,G组IL-6和TNF-α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增加;G+PMX205各浓度组的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较G组减少,TGF-β1和IL-10表达水平均较G组增加(P<0.01或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G组CD86阳性率增加,CD206阳性率下降,G+PMX205组较G组CD86下降,而CD206增加。结论:在体外细胞模型实验中PMX205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蛋白酶 PMX205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与P123双模板制备的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对MG63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洋 申玉芹 +4 位作者 凌新连 刘宇妍 秦甜甜 刁梦雪 孙新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0-923,共4页
目的:检测花粉与P123双模板制备的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对人前成骨细胞系MG63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在材料工作浓度为0.2g/mL的浸提液(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中,培养MG63细胞至1、3、5d,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碱性... 目的:检测花粉与P123双模板制备的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对人前成骨细胞系MG63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在材料工作浓度为0.2g/mL的浸提液(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中,培养MG63细胞至1、3、5d,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测定成骨标志性基因RUNX-2、SP7、COL-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花粉与P123双模板制备的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促进MG63细胞增殖,增强ALP活性表达,上调MG63标志性基因RUNX-2、SP7、COL-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以花粉与P123双模板制备的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具有细胞毒性低,且具有促进成骨细胞成骨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 MG63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