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in与口腔鳞癌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恕来 高文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SURVIVIN 口腔鳞癌 肿瘤 基因定位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2,VEGF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敏 高文信 +3 位作者 刘树泰 孙淑芬 刘岩 李小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 :环氧合酶 - 2 (cyclooxygenase- 2 ,COX - 2 )是催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和许多肿瘤的形成与生长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 - 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 目的 :环氧合酶 - 2 (cyclooxygenase- 2 ,COX - 2 )是催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和许多肿瘤的形成与生长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 - 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 :6周龄叙利亚品系金黄地鼠 6 0只 ,建立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然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COX - 2和VEGF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COX - 2与VEGF关系。结果 :COX - 2在癌前病变、原位癌中高表达 ,与正常组织相比 ,其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5 )。COX - 2不仅在癌细胞中表达 ,而且在癌组织及附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VEGF表达强度随着正常粘膜至鳞癌的发展逐渐增强。结论 :COX - 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颊囊 口腔鳞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作用下釉原蛋白在大鼠牙髓及牙髓内新生硬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倪雪岩 欧阳喈 +1 位作者 高野吉郎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釉原蛋白对牙髓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给大鼠一次性投与环磷酰胺 ,阻碍切牙牙本质的形成 ,对在投药后牙髓组织发生的各种变化与釉原蛋白的关系 ,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 :在切牙唇侧牙髓的形成端见到广泛的... 目的 :探讨釉原蛋白对牙髓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给大鼠一次性投与环磷酰胺 ,阻碍切牙牙本质的形成 ,对在投药后牙髓组织发生的各种变化与釉原蛋白的关系 ,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 :在切牙唇侧牙髓的形成端见到广泛的细胞水肿样变 ,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消失 ;在牙髓侧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了骨样牙本质 ;在新生硬组织的周围及其基质中 ,观察到釉原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结论 :结果表明釉原蛋白具有诱导牙髓组织形成硬组织的作用 ,这对釉原蛋白硬组织诱导能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釉原蛋白 大鼠 牙髓 新生硬组织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C末端在FtsZ-FtsA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维先 胡晓春 彭桂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与Ft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 :通过缺失诱变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 (ZΔC0 1,ZΔC0 2 ,ZΔC0 3) ,并表达和纯化了这些蛋白质 ,同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来鉴定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与Ft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 :通过缺失诱变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 (ZΔC0 1,ZΔC0 2 ,ZΔC0 3) ,并表达和纯化了这些蛋白质 ,同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来鉴定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然后 ,通过overlayassay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阴性对照 ,检测了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及野生型PgFtsZ和PgFtsA相互作用的特性。 结果 :野生型PgFtsZ与PgFtsA表现出极强的结合特性 ,然而去除C末端的 73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 1,则表现出极弱的结合特性 ,或者当进一步去除C末端的 12 8和 177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 2和ZΔC0 3,同ZΔC0 1一样也表现出与PgFtsA极弱的结合特性。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TSZ FtsA相互作用 功能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维先 胡小春 毕文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方法 :将质粒 pEZ1(携带野生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pYW 7(ZA32 0H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组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和 pYW 8(ZA32 0R ,... 目的 :探讨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方法 :将质粒 pEZ1(携带野生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pYW 7(ZA32 0H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组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和 pYW 8(ZA32 0R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精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导入EscherichiacoliBL2 1(DE3)pLysS中 ,通过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 ,6mol/L尿素变性及HiTrapSP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质 ,最后通过沉淀法检测FtsZ体外聚合的特性。结果 :仅 10mmol/LMgCl2 就能诱导野生型PgFtsZ、ZA32 0H和ZA32 0R的体外聚合 ,而与添加的GTP无关。结论 :野生型PgFtsZ体外聚合完全不同与E .coliFtsZ绝对依赖于GTP的特性 ,ZA32 0H和ZA32 0R体外聚合特性与野生型PgFtsZ相同 ,表明PgFtsZ的第 32 0位的丙氨酸与其体外聚合功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变异型 野生型 牙龈卟啉单胞菌 携带 质粒 基因 IPTG 诱导表达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文信 周传香 魏秀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 :对白塞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间我院口腔粘膜病专科门诊 5 4例白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整个病程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高达 10 0 % ,生殖器溃疡为 66.70 % ,眼... 目的 :对白塞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间我院口腔粘膜病专科门诊 5 4例白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整个病程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高达 10 0 % ,生殖器溃疡为 66.70 % ,眼疾为 2 4.10 % ,皮肤损害者为 44 .40 % ,针刺反应阳性为 3 5 .2 0 % ,关节损害为 2 0 .40 % ,消化系统损害为 5 .60 % ,神经系统损害为 1.90 %。血常规RBC和Hb下降 9例 ;血沉升高 12例。免疫球蛋白检测IgG升高11例 ;IgA升高 7例。补体C3升高 13例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PEG法 )阳性 9例 ,阴性 2例。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13例。类风湿因子凝集实验阴性 5例。结论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免疫球蛋白IgG及补体C3升高在白塞病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意义 ,但本病诊断仍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口腔溃疡 生殖器溃疡 眼疾 免疫球蛋白检测 循环免疫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vastatin抑制实验性牙周组织吸收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树泰 孙宏晨 +3 位作者 臧光祥 王渝 刘超 李成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SIMVASTATIN 牙周组织 体内研究 实验性 吸收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霞 王雷 +1 位作者 柳淑杰 张玉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家族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口腔遗传性疾病 病理诊断 临床特征 咀嚼功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调控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维先 潘文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质粒 pEZ1(WtPgFt sZ ,野生型PgFtsZ)、pYW 1(ZΔC0 1,PgFtsZ的C末端缺失 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和pYW 2 (ZΔC0 2 ,PgFtsZ的C末端缺失 12 8个氨基酸残基...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质粒 pEZ1(WtPgFt sZ ,野生型PgFtsZ)、pYW 1(ZΔC0 1,PgFtsZ的C末端缺失 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和pYW 2 (ZΔC0 2 ,PgFtsZ的C末端缺失 12 8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已去除了PgFtsZ的C末端非保守性的区域 )导入EscherichiacoliBL2 1(DE3)pLysS中表达 ,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这些目的蛋白。使用Malachitegreenassay法 ,检测 10mM /L的各种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纯化的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活性的作用。 结果 :二价金属阳离子对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作用的特性相似 ,既在 10mM /L的Mg2 + 存在下与没有Mg2 + 的情况下它们的GTPase的活性相似 ;然而 ,在 10mM /L的Ca2 + 、Mn2 + 、CO2 + 和Ni2 + 存在的情况下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弱 (36 .7%~ 70 .8% )。结论 :10mM /L的Mg2 + 对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无影响 ,而 10mM /L的Ca2 + 、Mn2 + 、CO2 + 和Ni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金属阳离子 牙龈卟啉单胞菌 FTSZ 调控 活性 G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_2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孙淑芬 高文信 +3 位作者 刘岩 刘敏 李晓丽 刘树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 :探讨CDK2 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DMBA诱导 4 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 蛋白的表达。结果 :CDK2 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 目的 :探讨CDK2 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DMBA诱导 4 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 蛋白的表达。结果 :CDK2 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5 ) ,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 (P <0 .0 5 )。结论 :CDK2 参与了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口腔黏膜癌前损害 口腔鳞状细胞癌 CDK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硼钡锰与氟在脱涎鼠龋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1
作者 胡晓春 王万成 +1 位作者 于维先 申玉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观察微量元素锌、硼、钡、锰与氟共同作用时对脱涎鼠龋病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 :将 10 2只实验小鼠分成 7组 ,其中有 6组为脱涎鼠 ,在其饮水中分别加入锌、硼、钡、锰及氟元素 ,3个月后观察小鼠龋病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 目的 :观察微量元素锌、硼、钡、锰与氟共同作用时对脱涎鼠龋病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 :将 10 2只实验小鼠分成 7组 ,其中有 6组为脱涎鼠 ,在其饮水中分别加入锌、硼、钡、锰及氟元素 ,3个月后观察小鼠龋病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加氟元素组与对照组相比 ,患龋率明显下降 ,而既加氟又分别加锌、硼、钡、锰 4种微量元素组 ,与只加氟元素的对照组比较其患龋率明显升高。结论 :一定浓度氟具有明显抑龋作用 ,过量的锌、硼、钡、锰对氟的抑龋作用有拮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