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水思源——庆贺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30华诞
1
作者 王治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5-766,共2页
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30华诞.经过3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单位.
关键词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发展历程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通道及水分子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王佐成 高峰 +2 位作者 赵衍辉 佟华 梅泽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和水分子对此过程中氢转移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寻找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中重要氢转移过程的势能面....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和水分子对此过程中氢转移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寻找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中重要氢转移过程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有2条路径:路径1由3个中间体和4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37.4kJ·mol-1来自羧基的氢向甲基迁移和甲基的氢向手性碳迁移的协同过程.路径2由4个中间体和5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16.3kJ·mol-l来自手性碳上的氢向羧基上氧的转移.单个水分子和2个水分子作为氢转移的桥梁,使路径2的最高能垒从316.3kJ·mol-1分别降到198.0和167.8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Α-丙氨酸 密度泛函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邹晓威 梅泽民 +3 位作者 王丽萍 佟华 于天荣 王佐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的手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各极值点结构,绘制了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分析了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的手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各极值点结构,绘制了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分析了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布洛芬实现从S型到R型手性转变的反应路径有两条.路径1包括三个过渡态和两个中间体,路径2包括四个过渡态和三个中间体.反应路径上最大的能垒是73.54 Kcal/mol,来源于手性碳上的氢向羧基上的氧转移.这一研究为进一步实现一些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点手性分子手性转变反应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布洛芬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激光场中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的经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静 刘世兴 +1 位作者 刘学深 丁培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6-1192,共7页
运用经典理论方法,并采用辛算法数值求解了双色激光场作用下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得到了氢分子离子在激光场下的经典轨迹。计算了单色场和双色场下氢分子离子(H2+)的存活几率、电离几率、解离几率、库仑爆炸几率随... 运用经典理论方法,并采用辛算法数值求解了双色激光场作用下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得到了氢分子离子在激光场下的经典轨迹。计算了单色场和双色场下氢分子离子(H2+)的存活几率、电离几率、解离几率、库仑爆炸几率随时间的演化,分析了双色场的相位、强度、强度比及倍频的变化对氢分子离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场 氢分子离子 经典动力学 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F_5I分子C—I键解离的自旋-轨道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书涛 闫冰 +4 位作者 李瑞 郭庆群 田传进 连科研 潘守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采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6-311G**全电子基组与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该分子的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垂直激发能和基态、激发态C—I键解离势能曲线.理论计算发现,势能曲线33A″与11A″,21A′出现交叉,交叉区域在C—I键长为0.241nm附近;基... 采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6-311G**全电子基组与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该分子的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垂直激发能和基态、激发态C—I键解离势能曲线.理论计算发现,势能曲线33A″与11A″,21A′出现交叉,交叉区域在C—I键长为0.241nm附近;基态11A′到激发态33A″(3Q0)的垂直激发能为4.658eV,与实验值4.662eV非常吻合.讨论了C2F5I分子作为碘激光介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C2F5I 自旋-轨道耦合 势能曲线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分子的结构与最可几解离过程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志刚 敖淑艳 +2 位作者 闫冰 潘守甫 于俊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29-1532,M007,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计算得到了 S3分子优化的几何结构 (基态和几个低激发态 ) ;研究了其在 C2 v与 Cs群对称性下的解离过程 ,给出两种群对称性下基态和激发态的势能曲面及等高投影图 ;
关键词 S3分子 多组态自洽场 分子结构 解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C分子的电子态结构和稳定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鲜红 王志刚 +2 位作者 闫冰 张存华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本文分别采用Gaussian98程序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Gamess程序的CAS-MCSCF方法,研究了EuC分子的结构问题。两种方法均得到了12重态是EuC分子的基态的结论。基于B3LYP方法,得到12∑+态的LUMO和HOMO能量差达到3·689eV,明显的高于其... 本文分别采用Gaussian98程序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Gamess程序的CAS-MCSCF方法,研究了EuC分子的结构问题。两种方法均得到了12重态是EuC分子的基态的结论。基于B3LYP方法,得到12∑+态的LUMO和HOMO能量差达到3·689eV,明显的高于其他多重度的结果。基于MCSCF方法的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的考虑相对论效应修正以及增大活性空间的尺寸将会得到对高自旋电子态更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 B3LYP MCSCF 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分子的溴代反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存华 范鲜红 +2 位作者 王志刚 闫冰 刘学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在UB3LYP/631G(d)水平上,结合MP4和AM1方法研究了苯的溴代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这是包括一个过渡态和两个中间态的多步反应,反应过程中Br+所带的正电荷经正离子中间体[C6H6Br]+转移给H,是电子转移过程.
关键词 密度泛函 B3LYP 溴代反应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度模型原子隧穿电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郭福明 +2 位作者 王丽 朱红玉 杨玉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2-784,共3页
本文数值求解一维和二维模型原子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含时Schrdinger方程,研究了在隧穿电离区相同基态能量和相同峰值场强条件下二者的电离速率,发现一维模型计算得到的电离速率比二维的结果大很多.产生该电离速率差别的原因是不同维度... 本文数值求解一维和二维模型原子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含时Schrdinger方程,研究了在隧穿电离区相同基态能量和相同峰值场强条件下二者的电离速率,发现一维模型计算得到的电离速率比二维的结果大很多.产生该电离速率差别的原因是不同维度下束缚电子所需隧穿的含时势垒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速率 模型原子 隧穿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K_2双原子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势能曲线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颖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326-2333,共8页
本文采用STO—5G基组和闭壳层Hartree—Fock—Roothaan(HFR)从头计算法计算了Li_2,K_2双原子分子基态及许多激发态的分子势能曲线。总能量的自洽精度达到2×10^(-6)。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基态 激发态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10)、S_(11)和S_(12)结构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荣垂庆 周玉龙 +1 位作者 潘守甫 于俊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45-547,共3页
主要用AM 1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对S1 0 、S1 1 和S1 2 的几何结构进行了计算 ,并比较了不同构型的稳定性。
关键词 Sn因簇 几何构型 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碰撞分子的R-矩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冰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39,共3页
采用R-矩阵方法首次研究了电子碰撞激发S3分子过程.S3分子靶态采用24个电子态密耦合表示,计算了电子碰撞由基态1A1平衡位置垂直激发到电子激发态13B2,13B1,13A2,11A2和11B1的积分散射截面.
关键词 S3 R-矩阵方法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酮分子及离子的解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金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ecke-style,3-Paramete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using the Lee-Yang-Parr correlation functional(简称b3lyp)/6-31+g(d,p)[8,9],p)方法研究了环丙酮分子和离子的解离过程,找到环丙酮分子和离子的过渡态,由过渡态... 用密度泛函理论,Becke-style,3-Paramete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using the Lee-Yang-Parr correlation functional(简称b3lyp)/6-31+g(d,p)[8,9],p)方法研究了环丙酮分子和离子的解离过程,找到环丙酮分子和离子的过渡态,由过渡态到异构体及产物,计算频率及能量.并用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s(简称IRC)计算确认过渡态到反应物和生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环丙酮分子 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原子5pnp和5pnf组态能级结构的研究
14
作者 金明星 丁大军 +1 位作者 刘航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73-73,共1页
我们在原子束和飞行时间质谱装置上在紫外3350A-3600A波长范围内利用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光谱技术获得了大量的锡原子偶宇称J=0,1,2,3的能级。获得的这些能级辨认为七个Rydberg系列在本文我们研究了锡原子5pnp和5pnf组态的能级精细结... 我们在原子束和飞行时间质谱装置上在紫外3350A-3600A波长范围内利用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光谱技术获得了大量的锡原子偶宇称J=0,1,2,3的能级。获得的这些能级辨认为七个Rydberg系列在本文我们研究了锡原子5pnp和5pnf组态的能级精细结构。我们测量了5pnp(1/2,3/2)<sub>1</sub>,2和5pnf 1/2[5/2]<sub>2</sub>,3的能级劈裂值n达到34。测量结果表明能级劈裂△<sub>21</sub>=E(5pnp(1/2,3/2)<sub>2</sub>)-E(5pnp(1/2,3/2)<sub>1</sub>)和△<sub>32</sub>=E(5pnf 1/2[5/2]<sub>3</sub>)-E(5pnf 1/2[5/2]<sub>2</sub>)大致符合n(n为有效量子数)规律,在干扰态处能级分裂值变化很大,偏离n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量子数 能级结构 nf np RYDBERG 飞行时间质谱 双光子 宇称 能级分裂 主量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惰性气体Ar原子多次电离过程的空间分辨研究
15
作者 胡湛 金明星 +2 位作者 刘航 杨景 丁大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7-569,共3页
使用100飞秒、1014W/cm2的强激光与惰性气体Ar原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Z扫描技术获得了各次电离的Ar原子在激光焦点附近不同位置处强度分布。测量得到的各个不同电离态Arn+(n=1-4)的产额随激光焦点位置变化关系与不同... 使用100飞秒、1014W/cm2的强激光与惰性气体Ar原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Z扫描技术获得了各次电离的Ar原子在激光焦点附近不同位置处强度分布。测量得到的各个不同电离态Arn+(n=1-4)的产额随激光焦点位置变化关系与不同电离态的空间分布理论预言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扫描 飞秒激光 多次电离 空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模型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16
作者 王丽 郭福明 +3 位作者 杨玉军 王晖 朱红玉 朱颀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7-411,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效率的几个基本元素,定量地得到了如下规律:(1)高次谐波发射效率与复合时刻电子在基态和连续态上的布居乘积成正比;(2)谐波发射效率随复合电子能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理论解释了上述规律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高次谐波 发射效率 模型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法计算双原子分子的离解能
17
作者 井孝功 吴连坳 +2 位作者 赵永芳 李念福 孙静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69-70,共2页
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十一种双原子分子的离解能,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得非常好,
关键词 有限差分法 双原子分子 离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分子多光子解离/电离过程研究
18
作者 金明星 丁大军 +2 位作者 刘东峰 刘航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89-190,共2页
利用分子束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实验研究了丙酮分子多光子解离/电离的动力学过程,并通过建立丙酮分子的多光子解离/电离模型,用速率方程对两个解离通道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丙酮 多光子解离和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Cl分子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和辐射寿命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李瑞 刘鑫鹏 +4 位作者 徐林轩 阴爽 张存华 祖宁宁 闫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4-832,共9页
采用考虑Davidson校正、标量相对论效应、芯-价电子关联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高精度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GeCl分子的最低解离极限Ge(3Pg)+Cl(2Pu)对应的12个Λ-S电子态的势能曲线.基于计算得到的势能曲线,求解一维核运动的Sch?... 采用考虑Davidson校正、标量相对论效应、芯-价电子关联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高精度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GeCl分子的最低解离极限Ge(3Pg)+Cl(2Pu)对应的12个Λ-S电子态的势能曲线.基于计算得到的势能曲线,求解一维核运动的Sch?rdinger方程得出束缚态的光谱常数,这些光谱常数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本文计算了12个Λ-S态的电偶极矩随核间距的变化,分析了电子态组态成分的变化对电偶极矩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GeCl分子的辐射跃迁性质,给出了激发态到基态之间和低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偶极矩和电子态之间的Franck-Condon因子,并根据计算得到的跃迁偶极矩和Franck-Condon因子计算出了束缚激发态低振动能级的辐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Cl 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势能曲线 光谱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PT机理检测Al^3+荧光探针分子结构和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石英 孙朝范 +2 位作者 曹必发 李尤 尹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3-839,共7页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的3-羟基黄酮(3HF)及其两种氰基和氨基取代衍生物(3HF-CY和3HF-AM)作为水溶液中Al^3+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分子结构和电子光谱性质....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的3-羟基黄酮(3HF)及其两种氰基和氨基取代衍生物(3HF-CY和3HF-AM)作为水溶液中Al^3+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分子结构和电子光谱性质.计算得到了与ESIPT过程相关的键长、键角以及势能曲线,模拟计算了单独分子和分子@Al3+复合物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氰基或氨基的引入均会抑制3HF的质子在基态(S0)或激发态(S1)的转移.而从得到的吸收光谱可以看出,在3HF中引入吸电子基团氰基可以引起其吸收光谱的红移,而给电子基团氨基的引入则出现相反现象.此外,与3HF-AM的荧光光谱相比,3HF-AM@Al^3+复合物发生了75.88 nm的蓝移,由此推测3HF-AM与水中的Al^3+反应后,在光激发下溶液荧光会由绿色转变为紫色,表明3HF-AM分子可以作为有效检测水中Al3+的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黄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荧光探针 Al^3+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