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水思源——庆贺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30华诞
1
作者 王治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5-766,共2页
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30华诞.经过3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单位.
关键词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发展历程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K_2双原子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势能曲线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326-2333,共8页
本文采用STO—5G基组和闭壳层Hartree—Fock—Roothaan(HFR)从头计算法计算了Li_2,K_2双原子分子基态及许多激发态的分子势能曲线。总能量的自洽精度达到2×10^(-6)。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基态 激发态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法计算双原子分子的离解能
3
作者 井孝功 吴连坳 +2 位作者 赵永芳 李念福 孙静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69-70,共2页
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十一种双原子分子的离解能,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得非常好,
关键词 有限差分法 双原子分子 离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核双原子分子中对称性的应用
4
作者 王振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60-2362,共3页
本文对从头计算方法中对称性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分子点群不可约表示及其直积的数值表示方法,应用于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计算中,使分子积分的计算过程得到很大的简化。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分子 从头算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通道及水分子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王佐成 高峰 +2 位作者 赵衍辉 佟华 梅泽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和水分子对此过程中氢转移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寻找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中重要氢转移过程的势能面....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和水分子对此过程中氢转移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寻找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中重要氢转移过程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有2条路径:路径1由3个中间体和4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37.4kJ·mol-1来自羧基的氢向甲基迁移和甲基的氢向手性碳迁移的协同过程.路径2由4个中间体和5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16.3kJ·mol-l来自手性碳上的氢向羧基上氧的转移.单个水分子和2个水分子作为氢转移的桥梁,使路径2的最高能垒从316.3kJ·mol-1分别降到198.0和167.8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Α-丙氨酸 密度泛函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的转变机制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佐成 佟华 +3 位作者 王丽萍 赵衍辉 于天荣 梅泽民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考察水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制,通过寻找水环境下α-丙氨酸手性转变过程过渡态及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水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碳上氢原子转移及形成中间体异构过程的反应势能面.结果表明:与孤立条件...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考察水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制,通过寻找水环境下α-丙氨酸手性转变过程过渡态及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水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碳上氢原子转移及形成中间体异构过程的反应势能面.结果表明:与孤立条件的手性转变过程相比,以单个和两个水分子为桥梁的氢原子从手性碳向羰基氧转移过程的能垒从325.5kJ/mol分别降为200.6,173.0kJ/mol;氢原子从羰基氧再迁移到手性碳另一侧的能垒从229.2kJ/mol分别降为105.3,73.5kJ/mol.这是由于水分子在α-丙氨酸分子对映体手性转变过程中具有催化作用,即生命体内存在微量右旋丙氨酸的机制是水参与了左旋丙氨酸手性转变过程,降低了反应能垒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Α-丙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60
7
作者 王佐成 刘凤阁 +2 位作者 吕洋 赵衍辉 于天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5-830,共6页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水平上的计算,研究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通过寻找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反应过程各极值点结构,绘制完整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水平上的计算,研究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通过寻找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反应过程各极值点结构,绘制完整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S型α-丙氨酸分子手性碳上的氢原子以羧基上的氧原子为桥梁,转移至手性碳原子的另一侧,实现了从S型到R型α-丙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该路径有1个中间体和2个过渡态,最大的反应能垒为326.6kJ/mol,来源于第一个过渡态T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Α-丙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2B模型分子经典轨迹的辛算法计算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延欣 丁培柱 +1 位作者 吴承埙 金明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采用辛算法计算了A2B模型分子的经典轨迹并与传统Runge-Kutta (R-K)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所应考虑的时间范围内,辛算法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R-K法的结果则面目全非.因此,用辛算... 采用辛算法计算了A2B模型分子的经典轨迹并与传统Runge-Kutta (R-K)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所应考虑的时间范围内,辛算法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R-K法的结果则面目全非.因此,用辛算法替代传统数值方法有可能克服目前经典轨迹计算存在的困难,从根本上改进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经典轨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轨迹 辛算法 A2B模型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邹晓威 梅泽民 +3 位作者 王丽萍 佟华 于天荣 王佐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的手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各极值点结构,绘制了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分析了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孤立条件下布洛芬分子的手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各极值点结构,绘制了布洛芬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分析了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布洛芬实现从S型到R型手性转变的反应路径有两条.路径1包括三个过渡态和两个中间体,路径2包括四个过渡态和三个中间体.反应路径上最大的能垒是73.54 Kcal/mol,来源于手性碳上的氢向羧基上的氧转移.这一研究为进一步实现一些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点手性分子手性转变反应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布洛芬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激光场中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的经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静 刘世兴 +1 位作者 刘学深 丁培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6-1192,共7页
运用经典理论方法,并采用辛算法数值求解了双色激光场作用下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得到了氢分子离子在激光场下的经典轨迹。计算了单色场和双色场下氢分子离子(H2+)的存活几率、电离几率、解离几率、库仑爆炸几率随... 运用经典理论方法,并采用辛算法数值求解了双色激光场作用下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得到了氢分子离子在激光场下的经典轨迹。计算了单色场和双色场下氢分子离子(H2+)的存活几率、电离几率、解离几率、库仑爆炸几率随时间的演化,分析了双色场的相位、强度、强度比及倍频的变化对氢分子离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场 氢分子离子 经典动力学 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丙氨酸分子在扶手椅型SWCNT(9,9)内的手性转变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佐成 杨晓翠 +2 位作者 佟华 赵衍辉 梅泽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24,共9页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C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机制.为得到相对高水平的体系能量和反应势能面,在ONIOM(B3LYP/6-311++G(3df,3pd):UFF)水平上计算了各个包结物的单点能....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C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机制.为得到相对高水平的体系能量和反应势能面,在ONIOM(B3LYP/6-311++G(3df,3pd):UFF)水平上计算了各个包结物的单点能.分子结构分析表明:与单体α-丙氨酸相比,受限在SWCNT(9,9)碳纳米管内时,键长均略缩短,骨架原子的二面角基本不变.反应路径研究发现,α-丙氨酸分子在SWCNT(9,9)内的手性转变路径有2条与单体情况大致相同.不存在单体情况的有羰基H和甲基H协同转移过程的反应通道.对手性转变反应过程势能面的计算发现,S型α-丙氨酸在SWCNT(9,9)内向R型转变与单体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主要能垒相比较,路径1的最高能垒同样是由在纸外面的氢从手性碳直接到羰基氧的过渡态产生的,能垒基本不变;路径2是氢先在羧基内转移,此过程的能垒由194.5降到137.6kJ·mol-1.而后纸外面的氢从手性碳转移到羰基,此过程的能垒由317.1降到302.9kJ·mol-1.研究结果表明,SWCNT(9,9)对α-丙氨酸的限域影响使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某些能垒降低,改变或部分改变了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分子团簇(CH_3COCH_3)_n(n=6,7)的稳定构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雪松 胡湛 +2 位作者 金明星 刘航 丁大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用密度泛函(DFT)理论方法研究了丙酮分子团簇(CH3COCH3)n(n=6,7)的稳定构型及与各构型相应的能量。根据稳定构型的稳定性顺序推测了丙酮分子团簇结构的增长趋势。
关键词 丙酮 团簇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丙氨酸分子在扶手椅型SWBNNT(9,9)内的手性转变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佐成 梅泽民 吕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our own n-layered integrated molecule orbit and molecule mechanics)(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BN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通道.为得到高水平的能量,在ONIOM(B3LYP/6-311...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our own n-layered integrated molecule orbit and molecule mechanics)(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BN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通道.为得到高水平的能量,在ONIOM(B3LYP/6-311++G(3df,3pd):UFF)水平,计算了各个包结物的单点能.分子结构分析表明:与单体α-丙氨酸相比,受限在SWBNNT(9,9)内时,骨架碳氮原子间的键长不同程度地缩短,骨架碳原子的键角及骨架碳氮原子的二面角略有增大.反应路径研究发现:α-丙氨酸分子在SWBNNT(9,9)内的手性转变有两条同单体情况大致相同的反应通道,不存在单体情况的含有羰基H和甲基H协同转移过程的反应通道.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势能面计算发现:与单体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主要能垒相比较,在纸外面的氢从手性碳直接到羰基氧的过渡态产生的能垒,从326.5kJ·mol-1降到319.7kJ·mol-1;氢首先在羧基内转移,而后手性碳的氢在纸面外转移到羰基,这两个过程的能垒从198.0kJ·mol-1和320.3kJ·mol-1降到135.5kJ·mol-1和302.7kJ·mol-1.结果表明:限域在SWBNNT(9,9)内的α-丙氨酸,其手性转变过程中不同的氢转移反应能垒被不同程度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ONIO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分子的结构与最可几解离过程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刚 敖淑艳 +2 位作者 闫冰 潘守甫 于俊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29-1532,M007,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计算得到了 S3分子优化的几何结构 (基态和几个低激发态 ) ;研究了其在 C2 v与 Cs群对称性下的解离过程 ,给出两种群对称性下基态和激发态的势能曲面及等高投影图 ;
关键词 S3分子 多组态自洽场 分子结构 解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F_5I分子C—I键解离的自旋-轨道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书涛 闫冰 +4 位作者 李瑞 郭庆群 田传进 连科研 潘守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采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6-311G**全电子基组与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该分子的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垂直激发能和基态、激发态C—I键解离势能曲线.理论计算发现,势能曲线33A″与11A″,21A′出现交叉,交叉区域在C—I键长为0.241nm附近;基... 采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6-311G**全电子基组与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该分子的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垂直激发能和基态、激发态C—I键解离势能曲线.理论计算发现,势能曲线33A″与11A″,21A′出现交叉,交叉区域在C—I键长为0.241nm附近;基态11A′到激发态33A″(3Q0)的垂直激发能为4.658eV,与实验值4.662eV非常吻合.讨论了C2F5I分子作为碘激光介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C2F5I 自旋-轨道耦合 势能曲线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场中H原子的多光子电离速率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忠源 朱颀人 +1 位作者 丁培柱 潘守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建立了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伪分立态模型 ,并用此模型计算了激光场中 H原子的多光子电离速率。对于光子能量较小的激光 ,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多光子电离 伪分立态模型 激光场 氢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C分子的电子态结构和稳定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鲜红 王志刚 +2 位作者 闫冰 张存华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本文分别采用Gaussian98程序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Gamess程序的CAS-MCSCF方法,研究了EuC分子的结构问题。两种方法均得到了12重态是EuC分子的基态的结论。基于B3LYP方法,得到12∑+态的LUMO和HOMO能量差达到3·689eV,明显的高于其... 本文分别采用Gaussian98程序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Gamess程序的CAS-MCSCF方法,研究了EuC分子的结构问题。两种方法均得到了12重态是EuC分子的基态的结论。基于B3LYP方法,得到12∑+态的LUMO和HOMO能量差达到3·689eV,明显的高于其他多重度的结果。基于MCSCF方法的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的考虑相对论效应修正以及增大活性空间的尺寸将会得到对高自旋电子态更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 B3LYP MCSCF 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4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的从头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荣垂庆 杜秀国 +1 位作者 潘守甫 于俊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利用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方法 ,在 6 31 1 +G 基组下 ,分别应用HF ,MP2 ,BLYP ,B3LYP方法优化各种可能的S4分子构型 ,计算各构型的振动光谱 ,并在HF 6 31 1 +G 优化的几何结构基础上 ,分别在MP4 6 31 1 +G 和QCISD(T) 6 31 1 +G 水平... 利用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方法 ,在 6 31 1 +G 基组下 ,分别应用HF ,MP2 ,BLYP ,B3LYP方法优化各种可能的S4分子构型 ,计算各构型的振动光谱 ,并在HF 6 31 1 +G 优化的几何结构基础上 ,分别在MP4 6 31 1 +G 和QCISD(T) 6 31 1 +G 水平上考虑相关能修正对总能量的影响 .比较各种方法计算的几何结构的差别和各构型的相对稳定性 ,得出顺式平面C2v对称构型为基态的结论 .计算表明 ,确定该类分子的基态构型必须考虑电子关联效应的影响 ,B3LYP是计算该类分子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4分子 谐振频率 从头算 密度泛函方法 量子化学计算 分子结构 振动光谱 硫四原子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化合物LB单分子膜的SERRS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宇清 乔铁成 +6 位作者 王新平 陈文启 席时权 赵永年 崔启良 李冬妹 邹广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8-400,共3页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选择适当的取代侧链可得到稳定的LB成膜材料,可望在微电子器件等方面获得重要的应用.本工作观测了四-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铜(CuPc(Dt-PP)4)在银岛膜上的LB单分子层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选择适当的取代侧链可得到稳定的LB成膜材料,可望在微电子器件等方面获得重要的应用.本工作观测了四-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铜(CuPc(Dt-PP)4)在银岛膜上的LB单分子层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SERRS)光谱。比较其固体粉末的共振拉曼散射(RRS)光谱,讨论了酞菁铜分子大环在载片表面的取向及其可能的原因。1 实验CuPc(Dt-PP)4样品由陈文启等合成,经元素分析、IR、NMR、色谱等研究确认其结构如图1所示.银岛膜用真空蒸镀法制备在玻璃载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膜 SERRS 酞菁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周期非均匀场下原子空间位置对高次谐波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葛鑫磊 王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少周期非均匀激光脉冲作用下氦原子选取不同的空间位置时高次谐波的发射情况.通过对原子在纳米结构空隙中心附近区域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次谐波发射情况的研究发现,非均匀激光场中,即使原子处在中...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少周期非均匀激光脉冲作用下氦原子选取不同的空间位置时高次谐波的发射情况.通过对原子在纳米结构空隙中心附近区域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次谐波发射情况的研究发现,非均匀激光场中,即使原子处在中心附近的很小的区域内,原子的空间位置也直接影响着高次谐波发射.随着空间内原子坐标的增大,高次谐波的截止得到扩展,且谐波平台区并非单向扩展,而是向两端同时的扩展.通过时频分析和半经典三步模型研究了高次谐波发射的物理机制,并对获得的物理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场 量子轨道控制 高次谐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